中国中药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中药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55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专论、综述、政策法规、研究论文、研究简报、专题笔谈、经验交流、药事管理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1-5302
  • 国内刊号:11-2272/R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1955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5
  • 综合影响因子:2.412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中药 2015年第16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中药杂志综述

扩大重楼药用资源研究进展

摘要:重楼作为一种重要的中成药原料,目前市场需求量巨大,价格飞涨。为了保护重楼野生资源,满足重楼市场需求,目前对重楼及同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资源调查、人工栽培等多方面的研究已广泛开展。该研究对重楼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重楼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究、胶质重楼与粉质重楼化学成分研究和重楼内生菌研究等方面的资料进行分析综述,以便对扩大重楼药用资源范围,寻找重楼替代品提供研究线索。研究发现重楼属植物、重楼地上部分、胶质重楼、重楼内生菌均能找到或产生重楼的重要化学成分甾体皂苷,但最终能否真正成为重楼替代品,还需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并在临床上得到有效的验证。
3121-3124

mTOR信号通路调控糖尿病肾病肾小球肥大的机制及中药的干预作用

摘要:肾小球肥大(glomerular hypertrophy)是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早期阶段最主要的病理特征,其调控机制与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 TOR)信号通路活性密切相关。m TOR包括m TORC1和m TORC2,其中,m TORC1上游信号通路是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serinethreonine kinase,Akt)/5-单磷酸腺苷活性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其代表性的下游信号分子是4E结合蛋白(4E-binding proteins,4EBP)和70 k D核糖体S6激酶(phosphoprotein 70 S6Kinase,p70S6K)。一些中药提取物可以在体外通过干预PI3K/Akt/m TOR信号通路关键上、下游信号分子的表达而改善细胞增殖。对于肾小球系膜细胞和足细胞,m TOR通过调节细胞周期、能量代谢以及相关的基质蛋白合成等多种途径对肾小球固有细胞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对于DN动物模型,m TOR抑制剂——雷帕霉素可抑制肾小球固有细胞肥大、增殖以及相应的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基质沉积。一些中药提取物在体内外可以通过干预DN肾组织或肾脏固有细胞m TOR信号通路的活性而减轻相应的肾小球病变。
3125-3131

中医药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中的研究现状

摘要: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中影响妊娠率及抱婴率的因素主要包括卵巢功能异常和子宫内膜因素,导致移植后胚胎着床困难、早期流产和妊娠失败。近年来中医药界在辅助IVF-ET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努力,在治疗卵巢反应低下及卵巢过度刺激、提高卵泡及胚胎质量、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及保胎等各方面均有很大的进展。该文将中医药在辅助IVFET方面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3142-3146
中国中药杂志资源与鉴定

不同产地五味子药材的质量特征比较研究

摘要:该文采用HPLC同时测定五味子药材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丙素等6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同时收集不同批次五味子的百粒重,颜色,五味子果肉含量以及经纬度等参数,分别使用SIMCA-P软件和SPSS软件对24批五味子药材进行PLS-DA分析以及相关参数的相关性分析。实验发现根据这13个参数指标能够将3个不同产地的五味子有效区分,五味子的化学成分含量随着经度、纬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该结论为五味子道地性的研究以及传统经验鉴别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3152-3157

接种不同AM真菌对滇重楼菌根侵染率和入药品质的影响

摘要:通过室温盆栽接种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观察灭菌土壤条件下接种28种丛枝菌根(AM)真菌对药用植物滇重楼根系AM真菌侵染能力和入药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CK)相比,接种外源AM真菌对滇重楼根系AM真菌的孢子密度、侵染率、侵染强度具有调控(增减)作用,增强根内菌丝的琥珀酸脱氢酶(SDH)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从而提高滇重楼菌根生活力。AM真菌诱导子处理后,不同AM真菌对滇重楼根茎中不同甾体皂苷的影响有所差异,AM真菌的施用能够提高滇重楼的药用品质,但在实验期间未造成滇重楼甾体皂苷质量的变异。实验结果表明,滇重楼与AM真菌之间的共生关系具有一定的相互选择性,近明球囊霉Claroideoglomus claroideum和瑚状盾巨囊霉Racocetra coralloidea是最适宜滇重楼大田栽培时推广应用的优良接种菌剂。
3158-3167

市售药材降香基原与鉴别研究

摘要:该实验研究市售药材降香性状与显微特征及区别,建立鉴别方法,完善质量标准。实验依据国家红木标准,参照木材识别与鉴定等专著所记述的红木特征、使用性状显微鉴别的方法对市售降香药材样品(红木碎料)的宏观和微观特征形态(木材结构)进行分析比较。经鉴定,降香药材样品主要为豆科黄檀属酸枝木数种植物树干的心材。各类红木降香药材具不同形态特征。性状特征主要表现在材色、纹理等。显微特征主要表现样品横向面、切向切面、径向切面特征。研究结果为降香药材鉴别使用及质量标准完善提高提供依据。
3183-3186
中国中药杂志制剂与炮制

复方丹参肠黏附微丸中龙脑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及不同剂型龙脑溶出度的研究

摘要:通过将冰片进行β-CD包合,制备成复方丹参肠黏附微丸,建立复方丹参肠黏附微丸中龙脑的含量测定方法,考察其体外溶出度,并与市售复方丹参片的溶出度进行对比,评价剂型设计的合理性。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复方丹参肠黏附微丸中龙脑的含量,采用溶出度测定法第一法,分别测定复方丹参肠黏附微丸中龙脑在人工肠液的溶出度及复方丹参片中龙脑在人工胃液、人工肠液的溶出度。在该方法下测得复方丹参肠黏附微丸中龙脑的质量分数为0.79%,其体外溶出12 h内累积溶出量近70%;复方丹参片中龙脑的质量分数为0.80%,在人工肠液中,20 min内累积溶出量达60%,40 min累积溶出量达90%以上;在人工胃液中,40 min内累积溶出量不足20%,但在40~150 min累积溶出量达80%以上。结果表明,利用气相色谱法可有效测得复方丹参肠黏附微丸中龙脑的含量,与市售复方丹参片相比,复方丹参肠黏附微丸中的龙脑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在复方丹参肠黏附微丸中将冰片进行了包合,并制备成肠溶型制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冰片对胃、肠黏膜的刺激作用,提高了药物的安全性。
3194-3199

痛安注射液配液过程中除杂工艺优化研究

摘要:为了有效去除痛安注射液中无效杂质,优化配液过程中除杂工艺的最佳参数,该文以痛安注射液为研究对象,以白屈菜碱的质量浓度、青藤碱的质量浓度、固含物减少率、有关物质检查结果等为评价指标,考察冷藏、热处理、碳吸附等工艺对药液中杂质及有关物质的去除情况,优化工艺参数并确定除杂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冷藏时间36 h,热处理时间15 min,活性炭用量0.3%,100℃吸附10 min,能够有效的去除痛安注射液中鞣质等杂质,保证成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3200-3203

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散结镇痛胶囊药物质量分数分析

摘要:采用近红外光谱探头直接扫描含有不同药物质量分数的散结镇痛胶囊,获取囊壳及内容物的近红外光谱信息,运用偏最小二乘算法(PLS)建立快速测定散结镇痛胶囊中浙贝母、龙血竭质量分数的多元校正模型,其校正集线性相关系数(rc)分别为0.949 5,0.958 2;验证集线性相关系数(rv)分别为0.919 2,0.936 7;校正集均方根偏差(RMSEC)分别为4.742 4,4.135 7;交互验证集均方根偏差(RMSECV)分别为6.158 9,5.037 3。对未知样品进行预测,预测偏差基本小于10%,预测值和实测值经统计学成对T检验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表明所建立的模型预测性能均较优,能够满足生产中需要。
3204-3208

LC-MS结合HPLC-DAD对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原料中黄酮类成分的限度检测方法研究

摘要:该实验采用LC-MS对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原料中所含黄酮类成分的种类进行筛选,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DAD)对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原料中黄酮类成分限量检查灵敏度比较,发现HPLCDAD的检测限约为UV-Vis的1/100,即HPLC-DAD检测灵敏度更高。基于LC-MS筛选结果选用槲皮素、山柰素和异鼠李素为对照品,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0.4%磷酸-甲醇(50∶50)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360 nm。结果显示,此法专属性、精密度、重复性良好;槲皮素、山柰素和异鼠李素检测限分别为27.6,22.3,29.5μg·L-1;平均回收率在88.3%~91.7%;基于10批次样品检测结果和仪器灵敏度,最终确定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原料中总黄酮醇苷的含量不得过2×10-5。该方法简便、快捷,可操作性好,可用于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原料中黄酮类成分的限度检测。
3209-3213
中国中药杂志化学

昌都锦鸡儿异黄酮类成分及其抑制NO生成活性

摘要:采用多种柱色谱分离技术从昌都锦鸡儿根茎木部心材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异黄酮类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分析及与文献对照鉴定其结构分别为7,2'-二羟基-8,4'-二甲氧基异黄酮(1),4'-羟基-7,3'-二甲氧基异黄酮(2),5,7,4'-三羟基-2',5'-二甲氧基异黄酮(3),樱黄素(4),阿夫罗摩辛(5),奥刀拉亭(6),染料木素(7),蓝花赝靛素(8),红车轴草素(9),6,7,3'-三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10)。其中,化合物1~3,9~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体外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1,2,6,7具有一定的抑制大鼠巨噬细胞NO生成活性,其IC50分别为48.12,25.32,62.71,43.59μmol·L-1。
3220-3223

夏至草的黄酮类成分研究

摘要:研究夏至草Lagopsis supina全草的黄酮类化学成分。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半制备HPLC等色谱方法分离纯化,结合其理化性质及MS、NMR等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夏至草提取物二氯甲烷萃取部位分离得到2个黄酮苷元,分别鉴定为芫花素(1)、5-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2)。从夏至草提取物水部位分离得到10个黄酮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柰酚-3-O-6″-(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基)-β-D-葡萄糖苷(3)、槲皮素-3-O-6″-(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基)-β-D-葡萄糖苷(4)、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5)、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6)、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7)、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8)、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9)、柯伊利素-7-O-β-D-葡萄糖苷(10)、芦丁(11)、山柰酚-3-O-(6″-对-香豆酰基)-β-D-葡萄糖苷(银椴苷,12)。化合物3和4为首次从唇形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2均为首次从夏至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3224-3228

“建莲”莲子心中生物碱的含量测定及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

摘要:对"建莲"莲子心中3种生物碱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并建立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用于"建莲"莲子心的化学质量评价。采用Thermo C18(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乙腈-十二烷基磺酸钠溶液-冰醋酸(56∶43∶1)为流动相,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282 nm,柱温35℃,对"建莲"莲子心中3种生物碱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采用Agilent ZORBAX SBAq C18(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甲醇-水为流动相,流速0.8 m L·min-1,检测波长282 nm,柱温35℃,建立"建莲"莲子心的HPLC指纹图谱,并应用相似度评价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12批"建莲"莲子心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1批"建莲"莲子心样品在化学成分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该方法较好地反映了"建莲"莲子心中的化学成分信息,且操作简单,重复性好,为进行"建莲"莲子心的化学质量评价提供了参考。
3239-3244

2种中药化学对照品的多晶型现象初探

摘要:化学药品的晶型研究十分广泛,但中药中活性化学成分的多晶型现象尚未引起足够重视。该文以无水的脱水穿心莲内酯和含水的升麻素苷为代表,采用显微、熔点、差热分析和红外光谱技术探讨了不同晶型中药化学对照品的差异。结果表明晶型不同会引起熔点、热行为和红外光谱的改变。提示在应用中药化学对照品时如得到不同的指标测定结果,须考虑多晶型的存在。不同晶型的中药活性成分的化学性质差异尚待深入研究。
3245-3248
中国中药杂志药理

基于“有故无殒”思想的醋甘遂毒性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醋甘遂对正常和癌性腹水模型大鼠毒性的差异。方法:以正常和癌性腹水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分组连续7 d灌胃不同剂量醋甘遂,通过病理切片观察大鼠肝、胃、肠组织损伤情况,并考察其对大鼠血清、肝、胃、肠组织生化指标及氧化损伤指标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各正常给药组及模型组大鼠肝、胃、肠组织均出现显著损伤。与模型组比较,各模型给药组损伤显著减轻。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肝脏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活力显著升高(P〈0.01),血清及肝、胃、肠组织中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降低(P〈0.01),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空白组比较,正常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AST,ALT与肝脏中ALT及正常高剂量组大鼠肝脏中AST活力均显著增高(P〈0.05,P〈0.01);正常低、中、高剂量组血清、胃组织中GSH及正常中、高剂量组肝、肠组织中GSH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正常低、中、高剂量组肝组织中MDA及正常中、高剂量组血清、胃、肠组织中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模型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AST,ALT与模型中、高剂量组大鼠肝脏中AST及模型高剂量组大鼠肝脏中ALT活力均显著降低(P〈0.05,P〈0.01);模型低、中、高剂量组血清及胃组织与模型中、高剂量组肝组织及模型高剂量组肠组织中GSH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模型低、中、高剂量组血清与模型中、高剂量组肝组织及模型高剂量组胃、肠组织中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醋甘遂对癌性腹水模型大鼠肝、胃、肠毒性较正常大鼠显著降低,为醋甘遂"有故无殒"的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
3249-3255

雷公藤多苷抗巨噬细胞炎症及对TLR4/NF-κB调控炎症作用的研究

摘要:为研究雷公藤多苷(Tripterygium wilfordii polycoride,TWP)对LPS诱导巨噬细胞炎症反应时,对炎症因子TNF-α,IL-1β的抑制作用,对TLR4/NF-κB调控炎症作用的干预研究,同时观察其对TLR4/NF-κB调控炎症作用的影响。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受试药物TWP、地塞米松(DXM)及硫唑嘌呤(AZA)对细胞生长的影响,选择合适的药物浓度。通过LPS诱导小鼠RAW264.7细胞株产生炎症反应,ELISA法检测TNF-α及IL-1β的释放,Westen blotting法检测TLR4及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荧光定量PCR(RT-PCR)测定TLR4及NF-κB的表达。实验结果显示TWP剂量依赖性抑制巨噬细胞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的释放,TWP各剂量组作用均逊于DXM,但TWP高剂量组与AZA组作用比较,对TNF-α作用其优于AZA组;对IL-1β作用其相当于AZA组。对TLR4/NF-κB调控炎症作用的影响,TWP剂量依赖性下调TLR4及NF-κB p65的表达,其作用相当于或优于DXM及AZA。最终得出结论:该项研究显示TWP具有抑制TNF-α及IL-1β的作用,下调TLR4,NF-κB p65受体的表达是其作用的机制之一。
3256-3261

吴茱萸碱作用mTOR信号通路引起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的研究

摘要:吴茱萸碱(evodiamine)是中药吴茱萸最主要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生物碱之一,研究初步探讨吴茱萸碱作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信号通路诱导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为其抗肿瘤机制的探索及胃癌临床治疗奠定基础。采用MTT法观察吴茱萸碱单独作用对SGC-7901细胞及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的细胞毒效应。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分别检验吴茱萸碱单独或联合胱天蛋白酶抑制剂(z-VAD-fmk)作用后,m TOR,p70S6K和4EBP1基因表达以及m TOR和p-m TOR蛋白表达。结果表明,吴茱萸碱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存在时间剂量依赖性,且对人PBMCs无细胞毒作用。吴茱萸碱及联合z-VAD-fmk分别作用后,细胞变圆,漂浮于培养基中;与对照组比较,2种处理方法均能抑制m TOR,p70S6K和4EBP1基因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且与吴茱萸碱单独作用比较,联合z-VAD-fmk作用对基因表达抑制率加强;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吴茱萸碱可以抑制m TOR和p-m TOR蛋白的表达无论是否有z-VAD-fmk的参与,且z-VAD-fmk阻断胱天蛋白酶作用后,抑制率增强。综上说明吴茱萸碱可能通过m TOR信号通路促进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
3262-3266

七叶皂苷钠通过抑制AKT,ERK上游信号SRC活性诱导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

摘要:探讨七叶皂苷钠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运用MTT法检测七叶皂苷钠对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DAPI染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检测细胞核变化;采用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蛋白(PARP,cleaved caspase-8,pro-caspase-3)和细胞存活相关信号分子(AKT,ERK)及其共同上游激酶SRC的磷酸化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不同浓度七叶皂苷钠作用于乳腺癌MCF-7细胞后,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MCF-7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典型的凋亡形态学变化、细胞核改变和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细胞凋亡相关蛋白PARP切割增加,cleaved caspase-8表达增加,pro-caspase-3表达减少进一步验证了七叶皂苷钠的凋亡诱导作用;七叶皂苷钠显著抑制细胞存活相关信号分子(AKT,ERK)的磷酸化,其共同上游激酶SRC的活化亦显著下降。结果表明,七叶皂苷钠通过抑制SRC的活化,阻断信号向下游信号分子AKT,ERK的传递,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3267-3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