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药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中药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55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专论、综述、政策法规、研究论文、研究简报、专题笔谈、经验交流、药事管理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1-5302
  • 国内刊号:11-2272/R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1955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5
  • 综合影响因子:2.412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中药 2015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中药杂志综述

中医方证代谢组学——中医药研究的新策略

摘要:证候和方剂是中医学的2个关键科学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医疾病的诊断和临床治疗的有效性.方剂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和手段,其配伍的科学性和临床的有效性是中医药科学价值的具体体现.然而,中医证候的模糊性及方剂的复杂性极大地限制了方剂的效应评价及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确认.如何解决证候的诊断标准,以及相关的方剂药效物质基础的确认是国际关注的热点问题,迫切需要建立符合其自身特点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体系.中医方证代谢组学(chinmedomics)是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和代谢组学有机结合,在解决证候生物标记物的基础上,建立方剂药效生物评价体系,进而发现与临床疗效直接相关的药效物质基础,阐明作用机制的方法学体系.中医方证代谢组学将"中医证候生物标记物-方剂体内直接作用物质-药效生物标记物"研究有机结合,建立血清中外源性中药成分与内源性标记物群2组变量相关(plotting of correlation between marker metabolites and serum constituents,PCMS)分析方法,评价方剂整体效应及方证相应关系,揭示方剂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配伍规律的应用研究策略;该策略的实施将促进方剂向化学成分明确化、作用机制清晰化的方向发展,为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带来方法学创新,有助推动中医方-证相关研究,揭示生命本质并为人类健康做出有益贡献.
569-576

配伍甘草对大黄泻下作用影响的研究进展

摘要:大黄是一味常用大宗药材,临床上配伍应用非常广泛.蒽醌类物质为其泻下作用主要活性成分,中医认为大黄泻下峻猛为大黄的毒性.有着"国老"美誉的甘草,一直被认为是解毒圣药,缓和药性,调和诸药.该文将大黄配伍甘草减毒作用分为煎煮过程、肠道代谢2个环节,分别从化学成分、肠道菌群、Ⅰ/Ⅱ相代谢、药物转运方面综述近年来大黄配伍甘草减毒的研究进展.二者配伍的物质基础和机制仍不完全清楚,甚至有相左的结果出现,有待深入研究.
577-581

黄连和吴茱萸配伍现代研究进展

摘要:黄连和吴茱萸在传统临床应用中,常按不同比例配伍用于各种胃热、胃寒证,治疗胃炎,胃溃疡等疾病.随着现代分析仪器的应用及分子药理学理论的发展,黄连与吴茱萸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已得到比较充分的研究.该文主要采纳Pubmed中收录的文献,尤其侧重国际同行的研究成果以及黄连与吴茱萸中主要化学成分组分配伍的研究进展,从化学成分分析、药理学及生物药剂学研究等方面阐述黄连与吴茱萸配伍应用的科学性,展望了黄连和吴茱萸配伍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582-587

丹参及其主要成分保肝作用的研究进展

摘要:丹参是临床最常用的中药之一,丹参的药效物质基础主要包括脂溶性的丹参酮类和水溶性的丹酚酸类.丹参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等传统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丹参及其主要成分具有保护心脑血管的作用.近来研究显示,丹参及其主要成分对四氯化碳、D-氨基半乳糖、醋氨酚、酒精等制备的肝损伤模型也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该文对丹参的保肝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系统总结与展望.
588-593

中药材产地加工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摘要:中药材产地加工是药材生产与品质形成的重要环节,不仅起到去除其非药用部位以净制、终止其生理生活状态以利于干燥等目的,同时通过适宜的加工方法,可促使药用部位中药效物质的最大保留、毒性成分的有效降低、化学成分间的相互转化等物理化学变化.因此,基于传统经验形成的药材产地加工方法赋予了中药材性状、规格、品质、药性等诸多内涵,蕴涵着丰富的科学道理.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经验积累形成了独具特色、内容丰富的加工方法和技术体系,有助于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中药材资源.该文主要对中药材产地加工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总结了中药材产地加工技术在中药现代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发展前景.
602-606
中国中药杂志资源与鉴定

不同气候区丹参生物量、有效成分变化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通过在陕西境内由南向北的3种典型气候区以及过渡带布设22个试验区,将同一种源丹参种苗于春季栽植于上述试验区,统一规范人工栽培管理,采用HPLC检测样品的二萜醌类成分(二氢丹参酮、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并测定生物量数据(根长、分根数、根直径和根干重).由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中心平台和陕西省农业气象服务中心获取试验区的降雨量、年均温、昼夜温差等10个关键农业生态气象因子.试验结果表明:同一种源的丹参在不同气候生境条件下获得的所有试验区丹参样品经检测均符合国家药典的限量标准,二氢丹参酮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不同气候区的丹参根系形态差别较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4—10月相对湿度、4—10月水气压、4—10月累积日照时数、4—10月昼夜温差和年均温是影响丹参品质的主要限制性气象因子,而4—10月20 cm平均地温、年活动积温、年均温、4—10月水气压、4—10月昼夜温差是影响丹参产量的主要限制性气象因子.丹参酮类物质均随纬度降低而升高,根的干物质积累量基本随纬度升高而降低,且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相对于水分和温度条件,丹参对日照时数长短的要求并不严格.丹参可以适应多种气候条件,完成其正常生命过程,但与陕西北部的半干旱季风气候、中部的暖温带半湿润气候相比,南部的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的相对温暖湿润气候条件更利于丹参的生长和有效成分的累积.
607-613

蚯蚓粪中放线菌分离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摘要:采用平板涂布法分离蚯蚓粪中的放线菌,采用琼脂块法初步研究了蚯蚓粪中放线菌的抗菌活性,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对抗菌活性较强的菌株进行鉴定.实验结果表明,从蚯蚓粪中共分离到放线菌26株,其中16株对指示菌株有抗菌活性,占分离放线菌总数的61.54%;菌株QYF12,QYF22对藤黄八叠球菌Micrococcus luteus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7,31 mm;菌株QYF26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抗菌活性较强,抑菌圈直径为21 mm.菌种鉴定结果表明,菌株QYF12为教酒链霉菌Streptomyces chartreusis,QYF22为吸水链霉菌奥萨霉素亚种S. ossamyceticus,QYF26为灭癌素链霉菌S. gancidicus,该研究为下一步分离抗菌物质用于生物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614-618

基于熔解曲线分析技术的鹿茸药材分子鉴别

摘要: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igh resolution melting,HRM)是一种主要用于基因分型和突变扫描的分子诊断技术,在中药真伪鉴定中有着广泛应用前景.文章将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技术应用于鹿茸真伪鉴别,利用COⅠ序列,在退火温度为60 ℃,45个循环数的条件下,建立正品鹿茸药材熔解曲线模型,并筛选确定其DNA模板浓度、引物浓度、Mg2+浓度的适宜范围.结果表明,鹿茸药材在模板DNA质量浓度为 10~100 mgL-1、引物浓度0.2 μmolL-1,Mg2+浓度2.0 mmolL-1的条件下,梅花鹿熔解曲线为双峰,其Tm分别为(81.960.07),(84.510.03) ℃;马鹿熔解曲线为双峰,其Tm为(82.580.13),(85.950.05) ℃.该方法可以实现简单、快速、高通量、可视化的鹿茸药材真伪鉴定.
619-623

药用牡丹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摘要:对收集的31份不同产地药用牡丹种子进行净度、千粒重、含水量、生活力、生根率及发芽率等指标的测定,通过SPSS分析软件对以上数据进行聚类分析.以生根率、发芽率及净度作为主要参考指标,生活力、千粒重、含水量作为重要参考指标,并结合实际生产,将药用牡丹种子分为3个等级,初步制定了药用牡丹种子质量分级标准.
624-628

红花黄酮醇合酶基因的全长cDNA克隆及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摘要:黄酮醇合酶(flavonol synthase,FLS)是黄酮化合物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之一.本文在红花转录组测序结果中获得中间序列的基础上,采用RT-PCR和RACE技术,从我国传统中药材红花花瓣中克隆到黄酮醇合酶基因的全长cDNA.该基因全长1 201 bp,开放阅读框1 011 bp,编码336个氨基酸.系统进化分析表明,红花FLS基因编码氨基酸与同属菊科植物氨基酸具有一定的同源性,其中与金光菊的亲缘关系最近.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成功构建pBASTA-FLS植物表达载体.为后续研究该基因的生物功能及黄酮化合物合成机制奠定了基础.
634-638

民间药星宿菜的形态组织学研究

摘要:民间药星宿菜疗效确切,使用广泛,为发掘这一民间药资源,该文建立了该药形态组织学方面的标准.笔者通过观察植物形态和药材性状、利用常规生药制片技术制片并鉴别组织构造特征等方法对其进行品种鉴别.形态观察发现植物叶的着生方式及雄蕊与雌蕊的特点可以作为《中国植物志》的完善补充.药材外观性状为全草类药材特点,主要包含根茎、茎及叶.首次报道的显微组织研究表明,根茎、茎、叶横切面、叶表面观及药材粉末特征明显且具有鉴定意义.根茎、茎横切面组织构造不发达,均有内皮层,分布许多分泌结构,根茎中存在有多种形状石细胞的厚壁组织.叶为异面叶,主脉部位韧皮部下方有纤维束,维管束和纤维束外侧有一列由薄壁细胞环绕形成的鞘.叶表面观中的气孔、腺毛、角质线纹等形态特征在上下表皮中存在差异.药材粉末特征中有腺毛、石细胞、导管等结构.综合分析认为,上述结果为星宿菜的形态组织特征,可以很好地鉴别该药.该形态组织学特征可以为星宿菜的种质鉴别和进一步开发应用奠定基础.
639-642
中国中药杂志制剂与炮制

萜烯类经皮促透剂对皮肤活性表皮层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摘要:该文选择HaCaT皮肤角质形成细胞测定萜烯类经皮促透剂对皮肤活性表皮层的影响,探讨其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作用机制.选择具良好经皮促透效果的萜烯类化合物,即薄荷醇、柠檬烯、1,8-桉树脑、薄荷酮、4-萜品醇和长叶薄荷酮;采用MTT试验测定萜烯类经皮促透剂的细胞毒性,利用荧光漂白恢复技术(FRAP)考察不同萜烯类促透剂对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萜烯类促透剂对细胞膜电位的改变,同时考察了萜烯类促透剂对HaCaT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采用超微量Ca2+-ATP酶试剂盒测定萜烯促透剂对HaCaT细胞内Ca2+-ATP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常用化学促透剂氮酮,6种萜烯类促透剂均显示较低细胞毒性;所选择的萜烯类促透剂可显著增加HaCaT细胞膜流动性、降低细胞膜电位,同时可降低HaCaT细胞Ca2+-ATP酶活性和细胞内Ca2+浓度而影响细胞Ca2+平衡.因此,萜烯类促透剂可能通过改变细胞内Ca2+平衡而影响细胞膜流动性及膜电位,增加皮肤活性表皮流动性而降低皮肤屏障作用,从而利于药物的透皮吸收.
643-648

ICP-MS对六味地黄多糖部位微量元素含量及其溶出特性的研究

摘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建立六味地黄多糖部位中锂(Li)、铍(Be)、硼(B)、钛(Ti)、镁(Mg)、铝(Al)、钒(V)、铬(Cr)、钴(Co)、锰(Mn)、铁(Fe)、镍(Ni)、铜(Cu)、锌(Zn)、镓(Ga)、砷(As)、锶(Sr)、镉(Cd)、锡(Sn)、锑(Sb)、钡(Ba)、汞(Hg)、铊(Tl)、铅(Pb)和铋(Bi)共25种重金属及微量元素的测定方法,并对其中Al,Fe,Mg,B,Ti,Mn,Zn,Sr,Ba共9种微量元素进行了水及不同醇浓度浸出率的研究.样品经微波消解后,以锗(Ge),铟(In)为内标,以灌木枝叶标准药材作为质控标准物质,用ICP-MS进行测定.各元素的检出限在0.007~2.225 μgL-1;精密度RSD≤4.0%;回收率在84.1%~116%.不同溶剂提取时微量元素的浸出率有较大差异. 该方法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各项分析性能指标均达到要求,适用于六味地黄多糖部位微量元素的测定,溶出特性的研究结果为多糖部位微量元素形态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 意义.
649-653

何首乌炮制前后对大鼠肝脏的损伤比较及敏感指标筛选

摘要:比较何首乌生品和炮制品对大鼠肝脏损伤作用的差异.以生何首乌、制何首乌75%乙醇提取物按可比生药量(50 gkg-1),连续灌胃给药6周,动态检测血清生化指标,6周后检查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并采用主成分分析筛选何首乌肝损伤的敏感指标.实验结果显示生何首乌组大鼠血清ALT,AST,ALP,DBIL,TBIL显著性升高(P〈0.05或0.01);IBIL,TBA显著性降低(P〈0.05或0.01);制何何首乌组血清各项指标变化不明显.病理组织分析显示生何首乌组肝组织结构破坏明显,局部可见肝细胞坏死;制何首乌组可见肝脏组织基本正常,未见明显病变现象.该研究发现制何首乌对大鼠肝脏的损伤作用显著低于生何首乌,提示炮制能有效降低何首乌肝毒性;转氨酶等传统肝功能指标对生何首乌肝损伤作用不敏感,血清DBIL,TBIL含量可早期反映出何首乌引起的肝损伤,且作为临床合理用药监测的敏感指标.
654-660

从蛋白质自组装的角度探析甘草附子配伍减毒机制

摘要:甘草与附子配伍有减毒增效的作用.该研究从中药汤剂甘草和附子混煎过程中蛋白质自组装的现象入手,以甘草蛋白和附子主要毒性物质——乌头碱为研究对象,探析甘草附子配伍减毒机制.研究发现经分离纯化后的甘草蛋白在pH 5时可通过自组装形成粒径为(206.22.02) nm的稳定颗粒,且可与乌头碱形成平均粒径为(238.201.23) nm的甘草蛋白-乌头碱稳定颗粒.通过小鼠急性毒性实验发现注射乌头碱单体的小鼠全部死亡,而注射相同乌头碱含量的甘草蛋白-乌头碱颗粒的小鼠全部存活.对甘草蛋白-乌头碱胶体颗粒的稳定性的调查显示,该胶体颗粒在室温下较稳定,具有成为候选药物载体的可能性.综上所述,甘草蛋白可通过与乌头碱自组装而达到减毒效果.
661-666
中国中药杂志化学

一株拟茎点霉属中新的色原烯及其肿瘤细胞抑制活性研究

摘要:为了研究拟茎点霉属真菌HCCB03519的大米发酵产物的肿瘤细胞抑制活性成分,对其进行了化学研究和肿瘤细胞抑制活性分析.从其乙酸乙酯浸提部分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经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为phomochromene(1),6-羟基蜂蜜曲霉素(2),6-羟基-5-甲基蜂蜜曲霉素(3),nectriapyrone(4),chermesinone A(5), chermesinone B(6),pomopxanthone A(7),其中化合物1为一个新的色原烯,化合物5和6为首次在拟茎点霉属中发现.肿瘤抑制活性分析表明,化合物1~6对各个肿瘤细胞的抑制活性较低,化合物7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比阳性对照5-Fu的抑制活性高.
667-671

羊耳菊化学成分研究

摘要: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反相硅胶、MCI等柱色谱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技术从菊科旋覆花属植物羊耳菊中分离得到 22个化合物,通过NMR,MS等波谱学方法鉴定出化合物结构,其中包括 9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木犀草素(1)、芹菜素(2)、柯伊利素(3)、青蒿亭(4)、2', 5-二羟基-3, 6, 7, 4', 5'-五甲氧基黄酮(5)、chrysosplenol C(6)、芹菜素-5-O-β-D-葡萄糖苷(7)、木犀草素3-甲氧基-4'-O-β-D-葡萄糖苷(8)、木犀草素-4'-O-β-D-葡萄糖苷(9);4个三萜类:达玛-20, 24-二烯-3β-O-乙酯(10)、达玛-20, 24-二烯-3β醇(11)、表木栓醇(12)、木栓酮(13);3个香豆素类化合物,分别为东莨菪亭(14)、异莨菪亭(15)、东莨菪苷(16);以及其他类型化合物,3β-羟基豆甾-5, 22-二烯-7-酮(17)、豆甾醇(18)、棕榈酸(19)、亚油酸(20)、亚油酸甲酯(21)、9, 12, 13-三羟基-10-顺-十八烯酸(22).其中化合物5为一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3~9,15,17,21,22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672-678

桂花的化学成分研究

摘要: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多种材料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从桂花醇提溶液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并鉴定了32个化合物,分别为 boschniakinic acid(1), ursolaldehyde(2),augustic acid (3),2α,3β,23-三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4),5-羟甲基-2-呋喃甲醛(5),异高山黄芩(6),6,7-二羟基香豆素(7),2α-羟基齐墩果酸(8),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9), D-阿洛醇(10),5,4'-二羟基-7-甲氧基黄酮-3-O-β-D-葡萄糖苷(11),5,7-二羟基色原酮(12),羽扇豆醇(13),柚皮素(14),乙酰氧基齐墩果酸(15),绿原酸(16),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17),齐墩果酸(18),山柰酚-3-O-β-D-半乳糖苷(19),3',7-二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20),麦角甾-4,6,8(14),22-四烯-3-酮(21),对羟基桂皮酸(22),丁香脂素(23),3,4-二羟基苯乙酮(24),β-谷甾醇(25),对羟基苯乙酸乙酯(26),苯甲酸(27),咖啡酸(28),贝母兰宁(29),对羟基苯乙酸(30),对羟基苯乙酮(31),对羟基苯乙酸甲酯(32).其中,除化合物 2,4~5,8~11,13,15,18,20,25,27 外,其余化合物在桂花中均为首次分离.
679-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