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药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中药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55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专论、综述、政策法规、研究论文、研究简报、专题笔谈、经验交流、药事管理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1-5302
  • 国内刊号:11-2272/R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1955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5
  • 综合影响因子:2.412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中药 2014年第2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中药杂志中药治疗慢性肾脏病药理机制研究专题

对实验性肾脏病动物模型的再认识

摘要:肾脏病动物模型一般分为二类,一类是通过施加人为操作而模拟人类肾脏病的模型,这类经典的动物模型包括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肾炎、Heymann肾炎、抗Thy1.1抗体肾炎、BSA肾炎以及嘌呤霉素肾病等;另一类动物模型是"自然发病模型",也就是让动物自然出现近似人类肾脏病的病理特征,它们包括HIGA小鼠Ig A肾病和NZB/WF1小鼠、MRL/1pr小鼠狼疮性肾炎模型。另外,借助基因敲除、siRNA转染等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也可以制作出转基因动物模型。对于肾脏病领域的中药药效学、药理学研究而言,首要的是,正确认识各种肾脏病动物模型的特点,针对实验的具体目的而选择合适的模型;其次的是,需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支撑。因此,建立具有中医证候特征的肾脏病动物模型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4075-4081

芪附汤调节ERK1/2信号通路改善UUO阳虚证模型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和机制

摘要:目的:探讨芪附汤改善阳虚证模型鼠肾间质纤维化(RIF)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模型组(B组)、芪附汤组(C组)、依那普利组(D组)。通过腺嘌呤灌胃联合单侧输尿管接扎术(UUO)的方法而建立RIF模型。造模成功后,C,D组大鼠分别经灌胃给予芪附汤水煎液或依那普利悬浊液;其余2组大鼠经灌胃给予蒸馏水,共干预3周。各在药物和蒸馏水干预前和干预后第1,2,3周末,分别称量大鼠体重,并检测24 h尿蛋白排泄量(Upro)、尿β2-微球蛋白(Uβ2-MG)、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NAG)酶。药物干预第3周末,处死全部大鼠,抽取血液,摘除左肾,称重,并留取相应标本,观察肾脏外观和肾小管/间质形态;检测血清环磷酸腺苷(c AMP)、环磷酸鸟苷(c GMP)、肌酐(Scr)、尿素氮(BUN)和尿酸(UA);检测肾组织中上皮型黏钙蛋白(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细胞外调节激酶(ERK1/2)和磷酸化ERK1/2(p-ERK1/2)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芪附汤可以改善模型鼠血清中降低的c AMP和c AMP/c GMP;减少模型鼠升高的Uβ2-MG、尿NAG酶,改善肾间质细胞外基质及其胶原沉积,上调肾组织E-cadherin蛋白表达,下调肾组织α-SMA,TGF-β1,CTGF,p-ERK1/2蛋白表达;但是,对Scr,BUN,UA没有影响。芪附汤改善RIF的作用优于依那普利。结论:芪附汤可以改善模型鼠阳虚证指标以及尿β2-MG、尿NAG酶排泄,它可能是通过上调肾组织E-cadherin蛋白表达,下调肾组织α-SMA,TGF-β1,CTGF以及ERK1/2信号通路中关键信号分子——p-ERK1/2蛋白表达,改善肾小管EMT,从而减轻RIF。
4082-4089

大黄酸调控mTOR信号通路活性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自噬蛋白表达的分子机制

摘要:目的:探讨大黄酸抑制饥饿诱导的肾小管上皮(NRK-52E)细胞自噬蛋白的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用Hank's平衡盐溶液(Hank's balanced salt solution,HBSS)诱导NRK-52E细胞产生饥饿状态,在干预后的各时间点(0,0.5,1,2,6 h),首先,检测细胞自噬标志性蛋白——哺乳动物同族物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I/II的表达水平;其次,检测细胞哺乳动物类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 TOR)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phosphorylated-m TOR Ser2448,p-m TOR S2448);然后,以大黄酸(5 mg·L^-1)、HBSS(1 m L)以及m TOR抑制剂雷帕霉素(100 nmol·L^-1)单独或联合干预,分别检测其LC3 Ⅰ/Ⅱ,m TOR,p-m TOR S2448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HBSS诱导NRK-52E细胞LC3II蛋白高表达、p-m TOR S2448蛋白低表达;大黄酸与HBSS联合干预可以逆转HBSS诱导的NRK-52E细胞LC3 II和p-m TOR S2448蛋白表达水平;雷帕霉素与大黄酸、HBSS联合干预可以恢复HBSS诱导的NRK-52E细胞LC3 II蛋白表达水平。结论:HBSS抑制m TOR信号通路活性而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自噬;大黄酸调控m TOR信号通路活性而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自噬蛋白的表达,这可能就是其干预细胞自噬的作用和分子机制。
4090-4095

虫草素调控eIF2α/TGF-β/Smad信号通路改善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

摘要:目的:观察冬虫夏草主要有效成分——虫草素(cordycepin)对肾间质纤维化及其e IF2α/TGF-β/Smad信号通路的干预作用和机制。方法:将15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虫草素组,建立小鼠单侧输尿管结扎(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肾间质纤维化模型,虫草素组小鼠经皮下注射虫草素(5 mg·kg^-1·d^-1),同时,以生理盐水干预对照组和模型组,共5 d。实验结束后,取小鼠结扎侧的肾脏,观察肾间质纤维化病理特征,并测定肾组织I型胶原(collagen type I,Col Ⅰ)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核酸表达(Northern blot);另外,在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细胞),在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联合或不联合虫草素干预后,观察I型胶原、IV型胶原(collagen type Ⅳ,Col Ⅳ)核酸表达的变化(Northern blot),并检测e IF2α、磷酸化e IF2α(phosphorylated e IF2α,p-e IF2α)以及Smad2/3、磷酸化Smad2/3(phosphorylated Smad2/3,p-Smad2/3)蛋白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结果:虫草素在体内改善模型鼠肾间质纤维化,包括纤维化的病理特征以及I型胶原、α-SMA核酸的表达;虫草素在体外促进NRK-52E细胞p-e IF2α的高表达,抑制TGF-β诱导的p-Smad2/3以及I型、IV型胶原的表达水平。结论:虫草素在体内有改善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它可能是通过诱导e IF2α磷酸化,抑制TGF-β/Smad信号通路中的关键信号分子——p-Smad2/3表达,减少肾组织胶原和α-SMA表达等途径而改善肾间质纤维化。
4096-4101

雷公藤多苷调节肾组织p38MAPK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炎症性损伤的作用和机制

摘要: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multi-glycoside of Tripterygium wilfordii,GTW)在体内改善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模型鼠肾小球炎症性损伤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肾切除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建立DN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对照组、GTW组,各5只。大鼠在造模成功后分别经灌胃给予蒸馏水(2 m L)或GTW悬浊液(50 mg·kg^-1·d^-1),每日1次,连续8周。各组大鼠自给药开始计时,第8周末处死。采集血液、尿液样本和肾组织,观察各组大鼠尿白蛋白、肾功能、肾小球形态特征、巨噬细胞(ED1+细胞)浸润以及肾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磷酸化p38MAPK(phosphorylated p38,p-p38MAPK),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GTW能改善DN模型鼠一般情况、体重,减少尿白蛋白,减轻肾小球硬化,抑制肾小球ED1+细胞浸润,下调肾组织TNF-α,IL-1β,p-p38MAPK,TGF-β1蛋白表达水平。结论:GTW在体内具有抑制炎症细胞浸润和炎症因子表达,减轻肾组织炎症性损伤的作用;GTW通过下调肾组织p38MAPK信号通路中关键信号分子——p-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抑制炎症信号通路活性,减少TGF-β1表达,从而,改善肾组织炎症性损伤。
4102-4109

黄葵胶囊抑制糖尿病肾病肾组织氧化应激和p38MAPK信号通路活性改善肾纤维化的作用和机制

摘要:目的:探讨黄葵胶囊(Huangkui capsule,HKC)改善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模型鼠肾纤维化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5只,模型组、HKC低剂量(L-HKC)组、HKC高剂量(H-HKC)组、硫辛酸(lipoic acid,LA)组各7只。采用单侧肾切除联合2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建立DN模型。造模成功后,HKC组、硫辛酸组大鼠分别经灌胃给予HKC悬浊液(0.75,2 g·kg^-1)或硫辛酸(60 mg·kg^-1),模型组大鼠也同时经灌胃给予2 m L蒸馏水,每天1次,连续8周。各组大鼠自给药开始计时,第8周末处死,采集血液和肾组织,观察HKC对尿白蛋白、肾功能、肾纤维化形态特征以及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OS)相关指标、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关键信号分子、致纤维化细胞因子以及炎症因子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HKC改善模型鼠一般情况、体重、尿白蛋白(urinary albumin,UAlb)、血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尿酸(uric acid,UA)、白蛋白(albumin,Alb),其效果与硫辛酸相仿;HKC改善模型鼠肾纤维化,以高剂量HKC效果为显著,而且,其抗纤维化作用优于硫辛酸;HKC改善模型鼠肾组织OS主要指标,其效果与硫辛酸相似;HKC下调模型鼠肾组织磷酸化p38MAPK(phosphorylated-p38MAPK,p-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蛋白表达水平,而硫辛酸只能抑制肾组织TNF-α蛋白表达水平。结论:对于DN模型鼠,HKC和硫辛酸一样,在体内具有拮抗肾组织OS损伤的作用;HKC与硫辛酸不一样,通过抑制肾组织p38MAPK信号通路活性以及致纤维化细胞因子、炎症因子蛋白表达水平,改善肾纤维化。
4110-4117
中国中药杂志桂枝茯苓胶囊质量评价新技术研究专题

桂枝茯苓胶囊及药材中多元素ICP-MS测定方法的建立

摘要:该文采用微波消解法对桂枝茯苓胶囊及5味药材(桂枝、茯苓、白芍、桃仁、牡丹皮)进行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建立了铅(Pb)、铜(Cu)、砷(As)、镉(Cd)、汞(Hg)、镁(Mg)、锰(Mn)、镍(Ni)、铊(Tl)等多元素同时检测的方法,以内标法进行定量以改善基体效应和干扰。实验结果表明各元素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9 3;方法检出限为0.016~4.593μg·L^-1,实验重复性良好;加样回收率在75.84%~118.9%。该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好,为控制桂枝茯苓胶囊中有害元素提供依据,也为监控及制订中药材中有害元素的限量提供参考。
4123-4126

中药对照制剂自身对照法用于桂枝茯苓胶囊的质量评价

摘要:以桂枝茯苓胶囊(GZFL)为例,提出以中药对照制剂作为标准物质随行生成指纹图谱代替对照指纹图谱对中药复方制剂进行质量评价,消除因仪器和色谱柱等实验条件不同引入的误差,同时解决无对照指纹图谱不能拟合的问题。采用2010年版《中国药典》收录的GZFL质量标准(指纹图谱和多成分含量测定)对所制成的对照制剂进行质量合格性评价;在不同仪器、色谱柱等实验条件下,分别以对照制剂随行生成指纹图谱和对照指纹图谱为指标对多批出厂检验合格的GZFL样品进行质量评价对比研究,考察对照制剂评价复方药物的可行性;以稳定性试验考察结果为参考,确定GZFL对照制剂作为标准物质的包装和保质期。结果发现,以GZFL对照制剂随行生成指纹图谱评价样品较对照指纹图谱评价可消除因仪器和色谱柱等实验条件不同引入的误差;0~6月的加速和长期稳定性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对照制剂在双层铝塑包装条件下质量稳定,说明对照制剂可采用该包装条件进行储存。研究表明,GZFL对照制剂可以作为标准物质代替对照指纹图谱随行生成指纹图谱对GZFL进行质量评价。
4127-4132

茯苓不同药用部位中三萜酸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研究

摘要:目的:建立并比较茯苓不同药用部位中三萜酸类成分的HPLC特征指纹图谱,为完善茯苓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测定,Waters Symmetry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10 nm;体积流量1.0 m L·min^-1;柱温30℃;采用SPSS 15.0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建立了茯苓不同药用部位中三萜酸类成分的指纹图谱;22批茯苓药材指纹图谱中标示出16个共有峰,方法学考察结果符合指纹图谱技术要求;相似度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白茯苓、茯神与赤茯苓中三萜酸成分存在显著差异,赤茯苓中茯苓酸的含量最高。药材的质量产地间无显著差异。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重复性好,所建立的指纹图谱能有效的评价茯苓药材的质量。
4133-4138

桂枝茯苓胶囊对乳腺增生大鼠性激素水平和乳腺组织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桂枝茯苓胶囊对乳腺增生大鼠的血清性激素水平及乳腺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采用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对SD雌性未孕大鼠按0.5 mg·kg^-1肌肉注射制作乳腺增生模型,观察受试药桂枝茯苓胶囊2.0,1.0,0.5 g·kg^-1和阳性对照药乳癖消0.5 g·kg^-1灌胃给药5周后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乳头直径、高度,乳腺组织形态学的变化和性激素水平变化。结果:桂枝茯苓胶囊可改善大鼠乳头肿胀度,减轻乳腺组织的病变,降低血清雌二醇(E2)和升高孕酮(P)水平。结论:桂枝茯苓胶囊改善乳腺病理变化,调节大鼠性激素水平可能是治疗乳腺增生疾病的重要机制。
4139-4142
中国中药杂志综述

生物样品前处理的研究进展

摘要:合适的生物样品前处理技术可以真实地反映被测组分在机体内的作用规律,将为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制、药理、毒理学等研究提供实验依据。生物样品包括血样、尿液、头发、泪液等,样品处理方法也很多,有直接的沉淀蛋白、液液萃取、固相萃取等,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起来使用。
4143-4148

中药饮片体内过程分析研究进展

摘要:中药饮片位居中药产业链的核心,它直接影响中成药和临床配方饮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通过研究中药饮片炮制前后体内有效成分的变化,进而阐明中药饮片药效物质及其饮片炮制原理的科学内涵是中药炮制发展的重中之重。传统的研究方法对中药饮片研究主要集中在饮片炮制过程中体外化学物质的变化规律,并不能深入揭示中药饮片功效变化的整体性和复杂性,因此研究中药饮片药效物质在体内的变化过程是今后研究的重点。该文简述了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中药饮片药效物质体外研究现状,并对中药饮片体内动态变化过程的分析方法如血清化学、药代动力学、代谢组学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地讨论分析,指出了中药饮片效应物质在体内过程分析研究的进展与相关问题,为深入阐释中药饮片炮制机制提供了研究思路和方法。
4149-4152

常用辛香料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摘要:辛香料植物的应用历史悠久,遍布世界各地。除之于食品烹调的调味作用外,其药用价值也常为人们津津乐道。辛香料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现有研究显示其在抗氧化、抑菌、抗肿瘤及调节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针对目前国内外辛香料个体研究日益增多,而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尤其是其作用机制)的系统研究仍不多见的现状,该研究对近几年常用辛香料的化学成分和上述药理活性方面所涉及的系统研究成果和有代表性的个体作用机制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从中归纳出具有药用前景的辛香料类化合物,如胡椒碱、姜黄素、京尼平苷、桂皮醛、桂皮酸、芳樟醇、甲基胡椒酚、紫苏醛、丁香酸和藏红花素等,为进一步地开发和利用该类植物提供依据。
4153-4158
中国中药杂志资源与鉴定

分离培养方法结合PCR-SSCP技术分析六神曲中的真菌类群

摘要:目的:采用传统分离培养方法结合PCR-SSCP技术对六神曲中的真菌类群进行分析,为全面了解六神曲中的功能菌群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直接分离法获得六神曲中的可培养真菌,根据形态学及DNA序列特征对得到的真菌进行鉴定;同时提取六神曲中真菌的总DNA,采用基于β-tubulin基因片段的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分析其中所包含的真菌种类。结果:采用传统分离培养的方法,从生神曲中只得到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和米根霉Rhizopus oryzae;从焦神曲中得到黄曲霉A.flavus和黑曲霉A.niger。PCR-SSCP分析结果显示生神曲中含有3属5种真菌,其中A.ambiguus以及A.ivoriensis占优势,相对多度分别为57%,35%,与培养方法共有的种类为A.flavus,相对多度仅为4%;但未从焦神曲中获得阳性克隆。结论:在六神曲中的真菌多样性分析中,通过PCR-SSCP分析技术能从DNA水平上发现传统分离培养方法无法获得的真菌种类,结合2种方法可以更全面地解析参与六神曲发酵的功能真菌。
4169-4173

丹参类贝壳杉烯氧化酶(SmKOL)基因全长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摘要:根据丹参转录组数据提供的基因片段设计特异引物,采用RACE方法克隆类贝壳杉烯氧化酶(Sm KOL)全长c DNA,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茉莉酸甲酯(Me JA)诱导丹参毛状根不同时期的Sm KOL表达水平。克隆得到的Sm KOL全长c DNA由1 884个核苷酸组成,具有完整编码框,编码519个氨基酸,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8.88 k Da,等电点p I 7.62;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该基因受Me JA诱导后,表达水平在36 h时达到最大值。从丹参毛状根中克隆得到1条Sm KOL全长c DNA,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和丹参次生代谢调控机制提供了靶基因。
4174-4179

药用牡丹种子质量检验方法的研究

摘要:该文参考国际植物种子检验规程和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的方法,测定了不同产地药用牡丹种子质量,探索药用牡丹种子质量检验方法,为制定药用牡丹种子检验规程和质量标准提供依据。初步建立了药用牡丹种子质量检验方法,药用牡丹种子净度分析送检样本最少7 000 g,试验本最少700 g;真实性鉴定采用种子外观形态比较;千粒重测定采用百粒法;含水量测定采用低恒温烘干法10 h;室温清水浸泡24 h,黑暗条件下昼夜变温层积(20℃,12 h和25℃,12 h)60 d后,用300 mg·L^-1GA3浸泡种子24 h,以砂中作为发芽床,在15℃光照条件下萌发,发芽首末次计数时间为12~60 d;生活力测定采用TTC染色法。
4180-4185

欧李种子质量检验规程及分级标准研究

摘要:欧李作为郁李仁的重要基原之一,到目前为止,其种子质量检验规程和分级标准仍未建立。该研究通过对欧李种子进行扦样、净度、千粒重、含水量、生活力和发芽率等指标测定条件的研究,建立了适合欧李种子自身特点的检验规程。用建立的检验规程对50份取自不同欧李主产区的欧李种子进行检验,通过聚类分析制定了欧李种子的质量分级标准。最终将欧李种子分成3个等级:1级种子的发芽率≥68%,千粒重≥383 g,净度≥94%,含水量≤5%;2级种子发芽率≥26%,千粒重≥266 g,净度≥73%,含水量≤9%;3级种子发芽率≥10%,千粒重≥208 g,净度≥50%,含水量≤13%。
4191-4196

基于表型性状和药材品质的8个贵州太子参品系的筛选与评价

摘要:目的:运用单株选育法,对目标太子参单株进行株系比较试验,为太子参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种质材料。方法:以施秉SB-4号种源的8个太子参单株为选育对象,观测植株的27个表型性状、8个产量性状,UV分光光度计检测各株系的多糖含量。对观测结果运用因子分析法进行比较和筛选,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其药材中多糖含量进行评价。结果:因子分析将27个表型性状归属于7个主因子,其中ZT-01,ZT-02,ZT-06,ZT-07株系的综合表型性状较好;8个产量性状可简化为新的3个主因子,以ZT-01,ZT-02,ZT-03,ZT-07株系的综合产量性状较好;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ZT-01,ZT-02,ZT-05,ZT-08株系的多糖含量显著高于ZT-03,ZT-04,ZT-06,ZT-07株系。结论:从表型性状,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综合考虑,ZT-01,ZT-02,ZT-03,ZT-06,ZT-07表现优良,其中ZT-01,ZT-02株系可作为重点扩繁株系进一步选育;ZT-06,ZT-07株系的株型,主茎节数等表型性状好,可以作为观赏品种选育;ZT-03株系的抗性好,产量高,可以作为抗性品种进行选育研究;ZT-05株系的多糖含量高,翌年继续进行单株筛选。
4197-4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