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药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中药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55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专论、综述、政策法规、研究论文、研究简报、专题笔谈、经验交流、药事管理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1-5302
  • 国内刊号:11-2272/R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1955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5
  • 综合影响因子:2.412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中药 2014年第19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中药杂志中药分子鉴定专题

中药分子鉴定发展中的若干问题探讨

摘要:中药分子鉴定已从实验室研究进入广泛应用阶段,但在其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误区和问题。该文对中药分子鉴定使用原则、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以及技术创新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中药分子鉴别技术应建立在科学、客观的基础上,遵循在一定系统学研究背景,采取个案分析原则建立分阶层的鉴定体系。在此基础上研发满足实际需要的分子鉴定技术,以达到快速、现场、高通量、低成本的中药鉴定目的,将实验室成果进一步转化,服务于中药产业。
3663-3667

快速PCR方法在金银花真伪鉴别中的应用

摘要:建立简单快速的金银花真伪分子鉴别方法。该研究依据金银花trnL—trnF625位G/TSNP位点设计快速位点特异性PCR引物,优化位点特异性PCR条件,对金银花及其9种混淆品进行扩增及检测。当在87℃预变性1min;87℃变性5s,68℃延伸5s,30个循环时,通过加入SYBRGreenI染料染色,金银花样品显绿色荧光,混淆品无荧光。整个PCR反应可在30min内完成。该研究结果说明快速位点特异性PCR能简单快速鉴别金银花及其混淆品。
3668-3672

快速PCR方法在蛇类药材真伪鉴别中的应用

摘要:为优化获得一种准确、快速、高效鉴别药典所载蛇类药材(乌梢蛇,金钱白花蛇,蕲蛇)真伪品的方法。该研究以蛇类药材经典PCR鉴定方法为基础,采用碱裂解法提取基因组总DNA,加人特异性PCR引物,采用两步法进行PCR扩增,从而对蛇类药材及其混淆品进行鉴别。通过对影响PCR反应时间的退火温度、变性温度、退火时间、变性时间、循环次数等因素进行优化,并对不同型号PCR仪和Taq酶进行考察,分别获得乌梢蛇、金钱白花蛇、蕲蛇快速PCR反应程序。在PCR产物中加入SYBRGreenI染料,正品显示出明亮绿色荧光,而混淆品不显示荧光。所建立的蛇类药材快速PCR真伪检测方法可在30—45min完成,为蛇类药材现场快速鉴定提供技术支持。
3673-3677

基于ITS序列位点特异性PCR的肉苁蓉与其混伪品的鉴别研究

摘要:研究荒漠肉苁蓉、锁阳和黄花列当之间的DNA分子鉴别方法,采集不同产地的30份荒漠肉苁蓉,13份锁阳以及8份黄花列当,所有样品进行总DNA提取,通过对其ITS片段进行扩增,测序。再进行同源比对后根据其变异位点设计特异性鉴别引物,并对位点特异性PCR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另外,对位点特异性PCR法与DNA序列分析法的鉴别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该研究设计的位点特异引物在同一PCR反应中,荒漠肉苁蓉能扩增出331bp的条带,而混伪品锁阳和黄花列当不能扩增出条带,从而实现了正伪品的鉴别。该文通过位点特异PCR的方法可以实现荒漠肉苁蓉与混伪品锁阳、黄花列当的快速、准确鉴别。
3684-3688

基于荧光测序分型技术的六味地黄丸原料分子鉴别研究

摘要:该文选择成药六味地黄丸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一种用于中成药原料药材基原鉴定的荧光测序分型技术。首先以原料药材丹皮DNA为模板,筛选最适荧光标记鉴别引物,即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分别对5个FAM荧光标记引物psbA.trnH,ITS,trnL—trnF,matK,rbcL序列进行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所得测序结果使用Gene—MarkerV1.80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最终选择psbA—trnH荧光标记引物来鉴别六味地黄丸及其原料药材。结果表明,通过psbA—trnH荧光标记引物扩增分析,可以准确鉴定出六味地黄丸中的丹皮,山药,泽泻3种原料药材。研究结果说明,采用分子荧光测序分型技术鉴定中成药原料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3695-3700
中国中药杂志综述

人参炮制过程中化学成分变化及机制研究

摘要:人参作为一种临床常用中药,在国内外具有极高的知名度。近年来,有关人参的研究覆盖医学、药学、生物、食品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人参中主要含有皂苷类、挥发油、糖类、氨基酸、多肽、无机元素等成分,每种成分都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是人参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基础。人参经过加工炮制后,所含有效成分发生复杂的变化,同时伴有新的物质生成。该文旨‘在对人参炮制前后的化学成分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以此为例探讨中药炮制研究的思路方法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3701-3706

糖尿病肾病肾组织氧化应激的调控机制及中药的干预作用

摘要: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发生、发展过程中机体内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生成增多导致肾组织OS损伤的发生;其形态学特征主要表现为肾小球和肾小管固有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肾组织OS调控途径涉及胞内多条信号通路,其中,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信号通路作为多种抗氧化物质的靶点而发挥着重要功能。中药复方或单味中药提取物对DN肾组织OS损伤的干预作用包括“调控ROS和抗氧化物质,减少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形成,抑制生长因子表达,影响胞内信号通路活性”等。
3707-3712

黄芩及其有效成分抗菌作用新进展

摘要:近年来,随着免疫功能下降人群的不断增多,细菌/真菌感染率大幅上升,伴随耐药现象的出现,临床可供选择的抗菌药物越来越有限。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为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黄芩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和抗菌等多重药理作用,尤其显著的抗细菌抗真菌活性对于治疗日渐增多的耐药性细菌/真菌感染有重要意义。该文结合国内外对黄芩及其有效成分的研究,对近年来其抗菌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3713-3718

灯盏花素上市品种概况以及新剂型研究进展

摘要:灯盏花是菊科植物短葶飞蓬的全草,其中有效成分灯盏花素是一类具有良好抗心脑血管疾病作用的黄酮类化合物,灯盏花素在治疗脑血栓、脑缺血、脑血管后遗症及对抗血小板凝聚等方面有很好的临床疗效,目前灯盏花素上市品种多种多样,但存在口服剂型生物利用度低、半衰期短、灯盏花素稳定性受pH影响大,应用配伍时易析出沉淀等问题。此外灯盏花素的新剂型研究近年来成为热点,新剂型能显著增加生物利用度,加强药物使用安全性,该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3719-3722
中国中药杂志资源与鉴定

精氨酸对蚂蟥诱食效应的初步研究

摘要:以蚂蟥Whitmania pigra为试验动物,在排除振动、底物影响的前提下,以黄原胶作为饲料底物,观察不同浓度精氨酸对蚂蟥的诱食效应。结果表明,0.3%精氨酸对蚂蟥有明显的诱食作用,与蚂蟥天然饲料螺蛳体液中精氨酸质量分数2.97mg·g^-1相接近。
3727-3730

柴胡种子灌浆动态及发芽特性研究

摘要:以三年生柴胡为研究对象,对其种子灌浆及发芽特性进行研究,旨在为提高柴胡种子质量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柴胡种子干物质积累趋势呈“s”型曲线,快增期在花后25—34d,开花后46d灌浆基本结束。灌浆速率呈“快一慢一快.慢”规律。开花后28d开始柴胡种子的灌浆速率迅速下降,至开花后43d后趋于稳定,种子脱水速率和种子千粒鲜重达到最大。种子发芽质量与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种子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柴胡种子应在花后52d左右采收最佳,此时种子含水量10%左右,发芽率为34.33%。
3731-3735

塞隆骨形态鉴别研究

摘要:塞隆骨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仓鼠科动物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的干燥全架骨骼,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类新药材。在药材检验工作中,缺少高原鼢鼠骨骼形态学研究,难以鉴定塞隆骨。为更好执行并完善塞隆骨质量标准,该文使用啮齿动物学,中国鼢鼠研究文献及药材鉴定学对塞隆骨生药及各部分粉末显微形态特征进行研究,同时对其详细观察、记述并用标号标出特征部位,应用研究结果能够更有效鉴别塞隆骨药材。
3736-3740
中国中药杂志制剂与炮制

丹参双相载药乳剂的研制及其质量评价

摘要:探讨以乳剂同时载药丹参脂溶性与水溶性成分的可行性,为从制剂学方面综合利用丹参药效成分提供新思路。以丹参酮ⅡA,丹酚酸B为原料,大豆磷脂与帕洛沙姆188为混合乳化剂,甘油为等渗调节剂,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处方,高速剪切法制备初乳,续以高压均质机进行匀化,制备丹参双相载药静脉乳剂,进而考察其药剂学特性与稳定性。所制得产品外观为橙黄色乳状液,平均粒径241nm,Zeta电位-35.3mV,其中丹参酮Ⅱ。载药量为0.5g·L^-1,丹酚酸B载药量为1g·L^-1,长期留样稳定性良好。结果表明研制的乳剂可同时载药脂溶性成分丹参酮ⅡA,水溶性成分丹酚酸B,可为充分发挥丹参的药效奠定制剂学基础。
3748-3752

中试规模和不同提取时段的黄芩配方颗粒质量参数在线NIR监测研究

摘要: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线监测黄芩配方颗粒提取过程中黄芩苷成分的含量变化。以高效液相色谱法为参考方法,采用Kennard—Stone法(Ks)划分样本集,进而比较不同预处理方法,通过组合间隔偏最小二乘法(SiPLS)对建模波段进行筛选,建立偏最小二乘模型。采用相对误差法对黄芩3次提取时段的预测集样本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应用Savitzky.Golayll点平滑(SG11点)预处理方法所建模型最好,其交叉验证均方根(RMSECV)、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C)和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0.0927,0.1344,0.1148,决定系数R。均大于0.99,且黄芩苷含量的平均相对误差在5%以下,说明在线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可以应用于黄芩配方颗粒提取过程中在线监测及其质量控制。
3753-3756

止血生物效价用于白及品质评价的研究

摘要:采用凝血酶时间(TT)将对照物质维生素K1注射液与白及参照物质进行对比检定,对白及参照物质进行标化,建立了白及体外测定凝血酶时间的生物活性测定方法,运用“量反应平行线法”(3.3)对不同产地的白及进行止血生物效价测定。白及参照物质量效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Y=66.332—23.913X,R^2=0.9953),测得不同产地白及止血生物效价为821.93~1187.53U·g^-1,并均能通过可靠性检验(偏离直线P〉0.05,偏离平行P〉0.05)。该方法仪器精密度(RSD3.8%)、中间精密度(RSD4.6%)、重复性(RSD3.2%)、稳定性(RSD3.7%)较好,所建立的白及止血生物效价检测方法可靠,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白及止血生物效价的测定。
3764-3767

金振口服液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摘要:该研究建立了金振口服液HPLC指纹图谱测定方法,为金振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提供新方法。采用RP-HPLC,phenomenex Luna 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以0.1%磷酸水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0nm,建立了金振口服液的指纹图谱,确立了金振口服液中17个共有峰,10批成品指纹图谱相似度在0.90以上。该研究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有较好的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适用于金振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3768-3771
中国中药杂志化学

凝毛杜鹃中的酚类化合物

摘要:利用各种色谱技术和波谱手段,从凝毛杜鹃茎枝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8个酚类化合物,分别为凝毛杜鹃素(1),(2R)-4-(3’,4'-二羟基苯基)-2-丁醇(2),(-)-杜鹃醇(3),白色杜鹃素(4),(+)-异落叶松脂素(5),(-)-南烛木树脂酚(6),南烛木树脂酚-9'-0-β-D-吡喃木糖苷(7),二氢脱氢松柏醇-3a-O-α-L-吡喃鼠李糖苷(8)。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5—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3772-3776

栽培尼泊尔菊三七化学成分的研究

摘要:采用溶剂提取、萃取粗分离、硅胶和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HPLC等纯化技术,从采自北京郊区的尼泊尔菊三七栽培品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并参考文献数据鉴定其结构分别为(3R)-3-羟基-β-紫罗兰酮(1)、(3s,5R,6s,7E)-5,6-环氧-3-羟基-7-大柱香波龙烯-9-酮(2)、(+)-boscialin(3)、3,6-反-3-羟基-α-紫罗兰酮(4)、3,6.顺-3-羟基-α-紫罗兰酮(5)、3,4-顺-3,4-二羟基币-紫罗兰酮(6)、咖啡酸乙酯(7)、黑麦草内酯(8)、3-甲酰基吲哚(9)和3-羟乙酰基吲哚(10)。所有10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尼泊尔菊三七中分离鉴定,且化合物1、2、4-7、9和10为首次从菊三七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6在结构上均属于具有相同的大柱香波龙烷碳架的C13降-倍半萜类化合物,根据本研究,其是尼泊尔菊三七的主要化学成分类别之一,对其植物分类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777-3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