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药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中药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55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专论、综述、政策法规、研究论文、研究简报、专题笔谈、经验交流、药事管理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1-5302
  • 国内刊号:11-2272/R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1955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5
  • 综合影响因子:2.412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中药 2014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中药杂志综述

基于数理统计方法学的中药复方配伍研究进展

摘要:中药方剂配伍是一个复杂的组分系统,蕴含着丰富的配伍信息。将数理统计方法运用于中药复方配伍的研究,对促进方药配伍优化筛选,提高药效及促进我国中药事业走向现代化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数理统计方法作为定量化分析与推断数据资料、探究事物内在规律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定性定量地揭示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的内涵。该文就数理统计方法在中药复方配伍研究中的应用,从方药配伍剂量优化、复方配伍的药效和化学成分变化规律、中药配伍禁忌规律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揭示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的机制和内涵提供参考。
1749-1756

TRPV1与中药止痛作用研究进展

摘要: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l(tran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vanilloid 1,TRPV1)是一种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主要表达在感觉神经元上,属于瞬时感受器电位(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TRP)家族成员之一。该受体可被机械性刺激,化学性刺激或内源性配基等激活,介导疼痛的传递,导致机体功能损伤。中医认为疼痛的发生机制为"不通则痛",寒性收引和瘀血阻滞均能导致血脉不通而疼痛,清热解毒中药多数具有抗炎效果,温里药和活血化瘀药具有通畅血脉的作用。因此,无论从抗炎角度或通脉角度,清热解毒药、温里药和活血化瘀药均具有止痛作用。该文以TRPV1为靶点,对上述3类中药的止痛作用研究进行了综述。
1757-1760
中国中药杂志资源与鉴定

环境因子对黄芩光合生理和黄酮成分影响研究

摘要:探讨环境因子与光合作用对黄芩生长发育和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观测黄芩花果期光合生理指标、黄芩黄酮类成分日变化,记录环境参数。采用通径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光合有效辐射(PAR),土壤含水量(SWC)是影响黄芩光合作用的重要环境因子。SWC,RH,Ca是影响黄芩苷含量重要环境因子,PAR,大气压力(Po),大气温度(Ta)是影响黄芩素含量的重要环境因子。为有针对性的开展环境因子调控,实现黄芩的优质高产提供理论依据。
1761-1766

白木香肉桂酸-4-羟基化酶(C4H)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摘要:对国产沉香的基原植物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肉桂酸-4-羟基化酶基因C4H编码区进行克隆,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表达分析。根据已报道的白木香伤害转录组高通量测序结果分析获得1条具有肉桂酸羟化酶酶保守结构域的C4H基因序列,采用RT-PCR技术克隆得到白木香C4H基因编码区序列,并对C4H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另外,采用qRT-PCR方法对C4H基因在伤害胁迫下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序列分析表明,所克隆的C4H基因编码区开放阅读框(opening reading frame,ORF)长为1 515 bp,编码514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为KF134783。qRT-PCR实验证明C4H基因受不同伤害处理的诱导,分别在8,20 h达到最高表达水平。白木香C4H基因的编码区序列的分离克隆为进一步研究C4H蛋白在白木香中黄酮及芳香族类化合物合成途径中的功能及表达调控奠定基础。
1767-1771

钾肥和水分对菘蓝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摘要:该文以菘蓝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硫酸钾用量(K0 0 g·kg-1,K1 0.33 g·kg-1,K2 0.67 g·kg-1)和水分条件(适宜水分和干旱),研究菘蓝生长指标、抗氧化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变化,明确钾肥和水分对菘蓝幼苗生长发育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为缓解菘蓝干旱胁迫提供依据。研究发现:①干旱胁迫下菘蓝生长受抑制,生物量下降;钾肥显著缓解干旱胁迫对菘蓝幼苗的伤害。②与无钾处理相比,干旱胁迫下,K1,K2处理地上部生物量增加89.13%,60.87%,K1处理地下部生物量升高,但K2处理地下部生物量下降。③干旱胁迫下,K1,K2处理较K0处理SOD,CAT,POD活性显著增大;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升高16.67%,5.00%,脯氨酸含量分别升高42.41%,65.62%,但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下降。综上可得,干旱抑制菘蓝生长,适量钾肥可以通过影响菘蓝植株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等方式达到缓解干旱胁迫目的。
1772-1776

高分辨率影像在野生药用植物宏观监测中的应用评价——以罗布麻为例

摘要:以阿勒泰阿拉哈克乡野生罗布麻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采用中低分辨率的国产卫星资源三号影像和高分辨率影像Worldview-2分别对罗布麻进行遥感识别提取,为分析比较哪种数据源更适合生长状况较复杂的野生药用植被遥感识别,该文对2种数据源采用了同种分类体系,在传统分类方法中加入PCA(第一主分量)和纹理特征作为辅助数据来提高分类精度。结果表明:对于生长状况较复杂的野生药用植物罗布麻,高分辨率影像Worldview-2更适合对其进行遥感识别,而国产中低分辨率卫星资源三号只适合识别分布密集的罗布麻,对于零星分布的罗布麻基本不能识别。因此评价数据源的性能要针对具体工作区目标物分布状况及其监测的侧重面具体分析。如果研究区内目标物分布较密集且规模较大,既人工种植型,或生长单一的药用植物,采用资源三号或中低分辨率的遥感数据便可很好的识别目标物,没必要购买高分辨率的数据,以免造成资源浪费;对于分布零散且伴生有其他野生植被的目标物,认为采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才能很好地识别目标物。
1777-1781

人参内生细菌NJ13在宿主体内定殖特性及对人参黑斑病的防治效果

摘要:为明确人参内生生防细菌NJ13在宿主体内的定殖特性,该研究通过抗生素诱导获得了同时对利福平和硫酸链霉素具有稳定抗性的双抗标记菌株NJ13-R,分析了菌株在宿主体内的定殖特性,并研究了NJ13对人参黑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菌株在人参根、茎、叶部均可定殖,而且定殖量与接种浓度呈正相关。菌株可在人参不同部位侵染植株并在体内进行转移,在根部和叶部定殖量表现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而在茎部呈先升高后平缓趋势。研究还发现,生防细菌NJ13表现出对宿主特定部位具有一定的偏好性,随着时间推移在茎部的定殖量高于其他部位。田间试验证明,生防细菌NJ13对人参黑斑病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其中0.76×108cfu·mL-1发酵液防效达75.62%,高于对照药剂0.67 mg·L-150%嘧菌环胺WG的防效(73.06%)。
1782-1787
中国中药杂志制剂与炮制

葫芦素B磷脂胆酸盐混合胶束口腔速溶膜的制备、表征和抗肿瘤活性研究

摘要:该研究制备了葫芦素B磷脂胆酸盐混合胶束的口腔溶吸膜,考察了葫芦素B磷脂胆酸盐混合胶束利用口腔速吸膜固化前后的包封率、粒径、Zeta电位、多分散性系数、膜剂的外观形态、崩解时限以及葫芦素B在小鼠的体内药效学性质。该研究中制备的速溶膜外观呈均匀的淡黄色,可以在30 s内完全崩解,固化后的葫芦素B磷脂胆酸盐混合胶束在室温下储存120 d后,包封率、粒径、Zeta电位和多分散性系数分别是(43.36±2.12)%,(108.82±5.28)nm,(-34.18±1.07)mV,0.088±0.012;未固化的葫芦素B磷脂胆酸盐混合胶束则分别是(41.26±2.22)%,(181.82±4.48)nm,(-30.67±0.81)mV,0.092±0.012。包封在磷脂胆酸盐混合胶束后,葫芦素B溶解度明显提升。相较于葫芦素B混悬液,包封在磷脂胆酸盐混合胶束中葫芦素B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明显提升。利用口腔速溶膜固化前后葫芦素B磷脂胆酸盐混合胶束对小鼠肿瘤的抑制率没有明显改变,分别是(93.17±0.43)%,(93.24±0.21)%。实验结果说明说磷脂胆酸盐混合胶束可以有效提高葫芦素B在小鼠体内的抗肿瘤活性,利用口腔速吸膜固化后胶束稳定性明显提高且葫芦素B的药效学性质没有明显改变。
1799-1804

艾纳香挥发油栓的制备工艺及体外溶出度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艾纳香挥发油栓的制备工艺,考察其体外溶出效果。方法:建立艾纳香挥发油栓的含量测定及方法学考察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艾纳香挥发油的提取工艺,通过融变时限、外观及溶出度等指标优化对栓剂基质的考察,多指标考察栓剂最佳的成型温度、基质及辅料用量的选择,确定最佳的处方工艺。考察不同溶出方法及转速对制剂溶出度的影响,建立溶出度测定方法。结果:制备的艾纳香挥发油栓工艺稳定,正交试验最佳工艺为药材加6倍量的水、加2.5%氯化钠,提取8 h,栓剂最佳成型温度60-65℃,在45 min及3 h的累积溶出度分别达到70%,90%以上。结论:艾纳香挥发油栓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单可靠,稳定性良好。
1805-1810

定量指纹图谱在醒脑通络注射液氨基酸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采用定量指纹图谱对醒脑通络注射液成品中的氨基酸成分进行控制,以此来评价其产品的质量。方法:采用AccQ Tag柱前衍生的方法,建立醒脑通络注射液中氨基酸成分的定量指纹图谱方法,对10批醒脑通络注射液中的各氨基酸进行定量检测,并结合10批成品的相似度指标,综合评价其质量。结果:醒脑通络注射液中含有12种氨基酸,各氨基酸特征峰定量结果均一、稳定,10批成品指纹图谱相似度在0.90以上。结论:该方法准确、可行,是一种简便、有效的中药质量评价手段。
1811-1815

指纹图谱分析结合多指标成分定量用于六味五灵片的质量评价

摘要: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以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对20批六味五灵片中的6种成分进行同时分析测定,并对其指纹图谱进行研究。结果表明6种成分(特女贞苷、连翘苷、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分离良好,加样回收率在98.96%-100.5%,RSD小于2.0%;在特征指纹图谱研究中,以五味子酯甲为参照峰,共标定了25个共有峰,采用夹角余弦法、相关系数法、等权比率法对指纹图谱进行了相似度分析,分析的20批六味五灵片与共有模式之间具有良好的相似性,相似度均在0.95以上。G检验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含量测定结合特征图谱分析方法可用于六味五灵片的质量控制。
1816-1821

芪苈强心胶囊中12种成分的UPLC-MS测定

摘要:该文建立了芪苈强心胶囊中12种有效成分的超高效液相色谱结合质谱(UPLC-MS)的定量方法。采用Phenomenex UPLC Kinetex C18色谱柱(2.1 mm×100 mm,2.6μm),以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1,柱温40℃,进样量5μL,质谱在负离子模式下采用TOF-MS及TOF-MS/MS方法检测。结果表明,12种有效成分毛蕊异黄酮-7-O-葡萄糖苷、异槲皮苷、柚皮芸香苷、橙皮苷、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g1、杠柳毒苷、人参皂苷Rf、人参皂苷Rb1、黄芪甲苷、人参皂苷Rd、杠柳苷H1在检测的范围内线性良好,R2均大于0.999 0,方法回收率为98.0%~102%,RSD均小于3.9%。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度高,可用于芪苈强心胶囊的质量控制。
1822-1825

“一测多评”法用于栀子金花丸多成分含量测定的可行性研究

摘要:目的:利用一个对照品同步测定栀子金花丸中10种成分的含量,探讨"一测多评"技术在中成药不同类型化合物质量评价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以栀子金花丸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大黄素为内参物,在254 nm检测波长下,建立小檗碱、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芦荟大黄素、汉黄芩素、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甲醚与大黄素间的相对校正因子。采用外标法测定栀子金花丸中大黄素的含量,通过待测成分间的相对校正因子计算栀子金花丸中其他9种成分的含量;并将"一测多评"法的计算值与外标法实测值用相对误差进行评价,以验证"一测多评"法的技术可行性和方法适用性。结果:2种计算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相对误差〈5%。结论:"一测多评"的质量评价模式可用于栀子金花丸中3种不同类型化合物的多指标同步质量评价。
1826-1833
中国中药杂志化学

香茅中一个新羊毛脂烷类三萜化合物

摘要:研究香茅Cymbopogon citratus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和高效液相色谱法从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包括1个新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其结构分别为3β-甲氧基羊毛甾-9(11)-烯-27-醇(1),3β-羟基羊毛脂-9(11)-烯(2),(24S)-3β-甲氧基羊毛甾-9(11),25-二烯-24-醇(3),8-羟基-新薄荷醇(4),(2E)-3,7-二甲基-2,7-辛二烯-1,6-二醇(5),(+)-香茅醇(6),7-羟基薄荷醇(7)和十九烷酸乙酯(8)。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1834-1837

美洲刺人参酚类化学成分研究

摘要:利用正向硅胶、反相硅胶、Sephadex LH-20和制备液相色谱等多种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从美洲刺人参Oplopanax horridus的根皮醇提物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位分离并鉴定了16个酚类化合物,其中7个苯丙素类成分阿魏酸(1),3-乙酰咖啡酸(2),咖啡酸(3),3-甲氧基二氢肉桂醇-4-O-β-D-葡萄糖苷(4),3-羟基二氢肉桂醇-4-O-β-D-葡萄糖苷(5),3,5-二甲氧基肉桂醇-4-O-β-D-葡萄糖苷(6),3-甲氧基肉桂醇-4-O-β-D-葡萄糖苷(7);3个香豆素类成分,东莨菪内酯(8),6,7-二羟基香豆素(9),反式-3'-当归酰基-4'-乙酰基角型吡喃香豆素(10);6个木脂素类成分,(+)-异落叶松脂素9'-O-β-D-葡萄糖苷(11),3,3'-二甲氧基-4,9,9'-三羟基-4',7-环氧-5',8-木脂素-4,9-O-β-D-二葡萄糖苷(12),(+)-5,5'-二甲氧基落叶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13),(-)-5,5'-二甲氧基落叶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14),(-)-松脂醇4'-O-β-D-葡萄糖苷(15),(±)-5,5'-二甲氧基落叶松脂素9'-O-β-D-葡萄糖苷(16)。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除化合物4,6,12和13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报道。
1852-1857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对硫磺熏蒸白芷的定性鉴别和定量研究

摘要:白芷中的香豆素类成分在硫磺熏蒸后显著下降,因此需要对硫磺熏蒸的白芷建立快速定性鉴别,并建立欧前胡素含量定量模型,实现药材质量控制的目的。该文使用近红外(NIR)漫反射光谱技术采集硫磺熏蒸和非硫磺熏蒸的白芷的NIR光谱,以一阶导数和矢量归一化的方法进行预处理,采用OPUS/INDENT定性分析软件Ward's Algorithm法进行聚类分析,在8 806.0~3 811.0 cm-1的聚类分析结果可以简单,快速地鉴别白芷是否被硫磺熏蒸。同时,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的欧前胡素分析值为参照,结合OPUS/QUANT定量分析软件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欧前胡素含量的定量模型。该模型的相关系数(R2),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和预测均方差(RMSEP)分别为0.982 8,0.006 8和0.011 8。建立的欧前胡素NIR定量模型可准确地用于快速测定白芷中欧前胡素的含量。
1863-1868
中国中药杂志药理

补中益气汤对肺腺癌顺铂耐药细胞株移植瘤裸鼠脾、胃和肺中PI3K和AKT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对肺腺癌顺铂耐药细胞株移植瘤裸鼠脾、胃、肺中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60只裸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荷瘤对照组、顺铂组、补中益气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相应干预后,测量移植瘤体积,计算抑瘤率。应用免疫组化,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裸鼠脾、胃、肺组织中PI3K,AKT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不同浓度的补中益气汤联合顺铂能抑制移植瘤的生长,其中以中、高剂量组的抑制作用最强;荷瘤裸鼠的脾、胃、肺中PI3K,AKT蛋白和基因的表达均升高,以荷瘤对照组升高最显著,随着应用顺铂和补中益气汤浓度的增加,PI3K,AKT的表达逐渐降低,在脾、胃组织中与荷瘤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补中益气汤中、高剂量组与顺铂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肺腺癌移植瘤裸鼠中,脾、胃、肺组织中PI3K,AKT的蛋白和基因的表达增加,顺铂和补中益气汤可以降低PI3K,AKT表达,其降低程度与补中益气汤浓度可能存在一定关系;顺铂联合补中益气汤可降低脾、胃、肺中PI3K和AKT蛋白和基因的表达而使该通路接近正常,从而保护脾、胃、肺的功能,PI3K/AKT信号通路上可能有补中益气汤作用的靶点。
1869-1873

苦碟子注射液对缺血性脑卒中火毒证大鼠作用的差异蛋白质研究

摘要:探讨中药苦碟子注射液对缺血性脑卒中火毒证大鼠脑组织蛋白质表达的调控作用。采用角叉菜胶复合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方法制备缺血性脑卒中火毒证大鼠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SD大鼠分为药物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采用TTC染色法和HE染色法对脑组织进行大体观察和病理形态学观察;利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寻找缺血性脑卒中火毒证大鼠和假手术大鼠之间与疾病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并观察应用苦碟子注射液连续干预72 h后,对差异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缺血性脑卒中火毒证大鼠与假手术大鼠间有差异表达蛋白,连续给予具有清热解毒通络作用的苦碟子注射液能够减轻脑组织缺血形态学改变,调节部分差异蛋白表达水平。
1874-1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