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药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中药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55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专论、综述、政策法规、研究论文、研究简报、专题笔谈、经验交流、药事管理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1-5302
  • 国内刊号:11-2272/R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1955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5
  • 综合影响因子:2.412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中药 2014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中药杂志专论

中小型中药企业大品种培育策略与路径分析

摘要:中小型中药企业是我国中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大品种是最紧迫、关系到中小企业生存的问题。该文从临床价值、科学价值、市场价值3个方面,探讨了中药大品种的概念与特征;将以市场价值为引导,凸显临床价值为核心,不断提升科学价值作为大品种培育的核心目标;提出疗效得到临床广泛认可,质量控制体系健全,作用机制得到深入阐释,相关中医理论有创新发展是中药大品种培育的技术重点。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提出组建多科学联合体可作为中药大品种培育的基本路径,从顶层设计、技术提升、转化应用3个阶段探讨实施策略。
755-758
中国中药杂志综述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脑卒中的关系及中药干预进展

摘要:脑卒中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及时的早期治疗对脑卒中的防治十分重要。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t hickness,CIMT)是诊断脑卒中的一个非倾人性指标,且是一个独立的预测因子,其增厚程度可以及时反映出脑卒中的进展情况,为脑卒中早期治疗提供诊断依据。该研究通过对CIMT与脑卒中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的阐述,突出强调了CIMT在预测脑卒中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对CIMT可能的增厚机制的概述,为CIMT的治疗提供切入点,以期对CIMT的中药治疗起到指导作用。
759-764

中药外治法治疗水肿现状

摘要:水肿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病证,临床既可以通过内服药物治疗,也可以采用中药外治法治疗。近年来有关中药外治法治疗水肿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开展较多。资料显示外治法方剂多以大黄、芒硝、牵牛子等泻下药,黄柏等清热药和冰片等开窍药组合为主。研究表明外治药物成分不经过门、肝系统,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可使药物的有效成分迅速通过毛孔、皮肤吸收,加强消除水肿的作用,缩短疗程,减少不良反应,简便价廉。今后的临床科研中可以多发挥中药外治法对水肿的独特优势。
765-768
中国中药杂志资源与鉴定

基于实时荧光定量PCR对镉处理下黄花蒿内参基因稳定性的分析

摘要:研究选取黄花蒿的Actin,18SrRNA,PAL,GAPDH,c朋作为候选内参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利用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DeltaCT以及RefFinder软件和方法对5种内参基因在不同浓度镉处理下黄花蒿叶片中的表达稳定性进行分析,为黄花蒿基因差异表达研究提供可靠的内参基因,确保黄花蒿基因表达分析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镉处理下,黄花蒿叶片中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存在差异,综合分析得出候选内参基因表达稳定性顺序依次为Actin〉18SrRNA〉PAL〉GAPDH〉CPR。因此,在黄花蒿基因差异表达分析中,可以考虑选取Actin,18SrRNA,朋L作为内参基因,采用多内参校正结果。此外,研究还发现同浓度镉处理下黄花蒿叶片中的候选内参基因表达稳定性也存有差异,这说明即使在同一处理条件下也有必要进行内参基因的筛选。总之,该研究首次提供了在不同浓度镉处理下黄花蒿叶片中比较理想的内参基因,也为其他条件下黄花蒿的基因表达分析提供了参考。
777-784

种苗级别对金线莲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摘要:对金线莲种苗的株高、地径、叶片数、全株鲜重和高径比5个形态指标进行检测,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确定分级指标,采用逐步聚类分析方法聚类分级;进行不同等级种苗盆栽试验,对植株生长指标,药材产量和品质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可以选用株高和地径为种苗分级的质量指标,并初步制定了金线莲种苗质量分级标棒;不同级别金线莲种苗对植株生长发育,药材产量有影响,I级苗的株高和地径要比I/级、Ⅲ级苗高,且药材产量也显著高于Ⅱ级、Ⅲ级苗药材产量,而对药材内存品质无明显影响,为金线莲规范化栽培提供依据。
785-789

铁皮石斛茎、叶多糖含量及多糖部位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比较研究

摘要:为更好地开发利用铁皮石斛叶资源,该文采用苯酚一硫酸比色法和PMP(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柱前衍生化.HPLC—DAD—ESI-MS对铁皮石斛茎、叶中多糖含量、单糖组成、多糖中甘露糖和葡萄糖的含量及多糖部位HPLC指纹图谱进行了比较研究;并用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2004A”建立了对照图谱和进行了相似度评价。结果表明,铁皮石斛茎与叶多糖含量,组成多糖的单糖种类,各单糖组成比例及单糖含量明显不同。叶中多糖含量约为相应茎中多糖含量的1/3。茎多糖主要由甘露糖和葡萄糖组成;叶多糖为酸性杂多糖,由甘露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组成,但茎和叶多糖中均以甘露糖组成比例最高。茎中甘露糖和葡萄糖的含量均比相应叶中高。14个不同种植基地铁皮石斛茎和叶多糖部位指纹图谱相似性较好,相似度均在0.9以上。该文为进一步研究铁皮石斛叶多糖中各单糖连接顺序、连接位置和多糖药理活性及申报铁皮石斛叶新资源提供了研究资料。
795-802

云南省不同地区滇重楼皂苷含量的对比及影响因子分析

摘要:用HPLC对采自云南省不同地区的22份滇重楼样品进行6种皂苷I,Ⅱ,Ⅵ,Ⅶ,PA,H含量测定,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不同产区对皂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滇重楼生长的海拔对皂苷含量的影响并不显著,而生长地区对皂苷含量影响较为显著,滇西的滇重楼明显高于其他各产区,具有明显的地区依赖性。
803-806

《中国中药杂志》近况简介

摘要:《中国中药杂志》在2013年度,荣获2013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百强报刊”奖项;继续获得“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国际化方面,获得“2013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奖项;
811-811
中国中药杂志制剂与炮制

超滤质谱技术筛选板蓝根中抗流感病毒的活性成分

摘要:目的:筛选板蓝根中抗流感病毒的活性成分。方法:采用超滤质谱技术,筛选板蓝根中具有抗流感病毒的活性成分,并以体外神经氨酸酶活性实验进行验证。结果:通过超滤质谱筛选并鉴定出与神经氨酸酶结合的成分主要是精氨酸、告依春和腺苷,其结合常数分别为(36.23±1.12)%,(32.54±1.02)%,(9.38±0.47)%;该结果与体外酶活性实验结果一致。精氨酸、告依春的IC;。分别为(1.16±0.02),(1.20±0.02)g·L^-1,腺苷的IC50大于500g·L^-1结论:精氨酸和告依春町能是板蓝根抗流感病毒的活性成分,为板蓝根质量评价指标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亦为中药药效物质的发现提供了一种适宜技术。
812-816

山楂叶总黄酮自微乳化膜控释滴丸的研究

摘要:制备山楂叶总黄酮自微乳化膜控释包衣滴丸,并对其进行体内外的相关性研究。采用自微乳化技术,将水溶性较差的山楂叶总黄酮制备成水溶性较好的山楂叶总黄酮自微乳液,解决山楂叶总黄酮溶解性问题。采用聚乙二醇6000作为基质,将山楂叶总黄酮自微乳液固化成滴丸,采用包衣技术制备成山楂叶总黄酮白微乳化膜控释包衣滴丸。对山楂叶总黄酮白微乳化膜控释滴丸进行体外释放度的研究,进行sD大鼠体内药动学的研究。山楂叶总黄酮自微乳化滴丸处方为0.25g山楂叶总黄酮,0.25g肉豆寇酸异丙酯,0.375g聚乙二醇400,0.375g cremophor RH40,2g聚乙二醇6000。包衣优化处方为4g乙基纤维素20,0.64g聚乙二醇400,1.8g邻苯二甲酸二乙酯,3.5%包衣增重。山楂叶总黄酮自微乳化膜控释包衣滴丸在体外释放及大鼠体内药动学参数符合12h缓控释制剂的设计,而且缓控释滴丸的生物利用度是速释滴丸的2.47倍。通过白微乳化及包衣技术可以将难溶性药物山楂叶总黄酮制备成缓控释制剂。
821-827

吴茱萸次碱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研究

摘要:吴茱萸次碱(rutaecarpine,Rut)是吴茱萸中提取的一种吲哚喹唑啉类生物碱,研究表明吴茱萸次碱有抗高血压、抗癌、抗炎、抗血栓形成等多种药理学作用,目前许多学者正致力于将其开发成一种全新作用机制的抗高血压、抗炎药物,但是研究发现吴茱萸次碱属于既难溶于水又难溶于油的高脂溶性药物,Rut的高度难溶性是其口服吸收应用的主要障碍,极大的降低了吴茱萸次碱的生物利用度,因此本实验以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为包合材料制备Rut包合物,以提高吴茱萸次碱的水溶性和生物利用度。该实验采用搅拌法一冷冻干燥法制备Rut—HP-β—CD包合物,以包合率为指标,运用正交试验法,以主客分子摩尔比、包合温度、包合时间、搅拌速度为影响因素,优化Rut—HP-β—CD包合物的制备工艺。通过考察表观溶解度、薄层色谱、显微鉴别和熔点测定、溶出度考察等方法验证包合物。结果显示当Rut与HP-β—CD摩尔比为1:1,温度60℃、包合时间4h、搅拌速度600r·min。的条件下制备Rut—HP18-CD包合物,包合率达91.04%,工艺优化成功。因此以最佳工艺条件制备的Rut—HP-β—CD包合物制备工艺简便、易行,包合率高,重复性好,能显著提高Rut的溶解度及生物利用度,为吴茱萸次碱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可靠实验基础。
828-832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不同初加工方法大黄的蒽醌及酚酸类成分比较研究

摘要:该实验目的是对10种不同初加工方法的大黄药材中的蒽醌类及酚酸类成分进行比较研究,探索大黄产地加工方法对成分的影响。利用HPLC同时测定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没食子酸、儿茶素7个主要成分含量,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总酚酸含量。采用SPSS软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利用主成分得分进行大黄评分评级。不同的初加工方法大黄药材总蒽醌类成分含量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大黄采收后是否趁鲜切制以及如何干燥,直接影响其有效成分蒽醌及酚酸的含量。结果表明奉节产大黄烘干大块干货评分最高,支根总蒽醌和酚酸均比主根含量高,水润过程产生提高蒽醌类物质含量及降低酚酸类物质含量作用。
833-837

HPLC测定复方熊胆胶囊中牛磺熊去氧胆酸的含量

摘要:目的:鉴定并测定复方熊胆胶囊中人工熊胆的含量,以保证药品质量。方法:参考《中国药典》质量标准部分,采用HPLC鉴定并测定人工熊胆在每粒胶囊中的含量。结果:HPLC实验结果显示,样品与牛磺熊去氧胆酸对照品在相同时间出现对应色谱峰;复方熊胆胶囊中人工熊胆含量不低于10mg/粒。结论:通过HPLC可以有效地鉴定复方熊胆胶囊中的人工熊胆,并且能精确地测定人工熊胆的含量。
838-840
中国中药杂志化学

中华大蟾蜍蟾酥中蟾毒内酯类化学成分研究

摘要:采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制备型高效液相等方法从蟾酥的二氯甲烷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12个蟾毒内酯类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脂蟾毒配基(1)、蟾蜍它灵(2)、去乙酰华蟾蜍精(3)、19-氧去乙酰华蟾蜍它灵(4)、华蟾蜍它灵(5)、1β-羟基蟾蜍灵(6)、120t-羟基蟾蜍灵(7)、蟾蜍它里灵(8)、嚏根草配基(9)、远华蟾蜍精(10)、嚏根草醇(11)及华蟾蜍精-3-辛二酰甲酯(12)。化合物7和12为首次从蟾酥中分离得到,且为新天然产物。
841-845

德国鸢尾化学成分研究

摘要:通过硅胶,SephadexLH-20葡聚糖凝胶,ODS反相柱色谱等分离技术对鸢尾科Iridaceae植物德国鸢尾,r括ger-manica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采用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从该植物根茎中分离得到2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商陆素(1),5,3,3’-三羟基-7,4'-二甲氧基黄烷酮(2),5,7,4'-三羟基双氢黄酮(3),cirsiliol一4'-glucoside(4),3/3,4’dihydroxy-7,3’-dimethoxyflavornone-5—O-β-D—glucopyranoside(5),染料木素(6),irilinD(7),muningin(8),5,7,4'-三羟基一6,3’,5’一三甲氧基异黄酮(9),鸢尾苷元(10),野鸢尾苷元(11),鸢尾苷(12),野鸢尾苷(13),芒果苷(14),ifisxanthone(15),焦谷氨酸(16),2,4',6-trihydroxy-4.methoxybenzophenone-2-O-β-D—glucoside(17),茶叶花宁(18),草夹竹桃苷(19),β-谷甾醇(20),胡萝卜苷(21)。其中化合物1—9,16,17为首次从德国鸢尾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9为首次从鸢尾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17为首次从鸢尾科植物中获得。
846-850

云南独蒜兰的化学成分研究

摘要:采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薄层制备及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方法,对中药山慈菇来源之-——云南独蒜兰假鳞茎的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其中二氢菲类5个,联苄类4个,三萜类2个,苯丙酸类3个;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与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4,7-二羟基_2-甲氧基-9,10-二氢菲(1),4,7-二羟基-1-(p-羟苄基)-2-甲氧基-9,10-二氢菲(2),(2,3-trans)-2-(4-hydroxy-3-methoxypheny|)-3-hydroxymethyl-10-methoxy-2,3,4,5-tetrahydro—phenanthro[2,1-b]furan-7-ol(3),pleionesinB(4),blestriareneA(5),山药素11I(6),3,3’-二羟基-2-(p-羟苄基)-5-甲氧基联苄(7),3’,5-二羟基乏-(p-羟苄基)-3-甲氧基联苄(8),3,3’-二羟基_2,6-二(p-羟苄基)-5-甲氧基联苄(9),tfiphlld(10),pholidotin(11),对羟基反式桂皮酸(12),反式阿魏酸(13),反式阿魏酸二十六烷基酯(14)。化合物5,10—14为首次从独蒜兰属分离得到。
851-856

新疆桃仁HPLC—UV指纹图谱研究及在地区分类中的应用

摘要:该研究建立了新疆桃仁HPLC—UV指纹图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Shimadzu Inertsil 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以水-乙腈线性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10nm。指纹图谱中的9个色谱峰利用UPLC—Q—TOF—MS得到了指认,对41批样品指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H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和相似度分析(sA),新疆桃仁町分为2类,其中6个成分为分类标志物。所建立指纹图谱方法简便、稳定、可行,可用于新疆桃仁的质量控制及分类。
860-866
中国中药杂志药理

辛热药药性表达与钙调蛋白之间关系的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在观察辛热药附子、仙茅、肉桂和苦寒药黄柏对阳虚状态大鼠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功能调节的基础上,通过体内外研究其对钙调蛋白的作用,以期阐释辛热药药性表达的实质。方法: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粉针剂肌肉注射复制阳虚大鼠模型,辛热药附子、仙茅、肉桂和苦寒药黄柏对其干预7d后,检测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的促甲状腺激素(TSH)、j碘甲腺原氨酸(rrl)、甲状腺素4(T4)、17-羟皮质类固醇(17-OHCS)、皮质醇(COR)、睾酮(T)、雌二醇(E2)等相关指标及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肝脏和体外培养的L02细胞中钙调蛋白的表达。结果:辛热药附子、仙茅、肉桂对阳虚状态的下丘脑-垂体-靶腺轴指标、钙调蛋白均有明显的纠正作用,而苦寒药黄柏对其作用不明显。结论:初步确定辛热药药性表达与钙调蛋白密切相关。
873-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