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药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中药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55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专论、综述、政策法规、研究论文、研究简报、专题笔谈、经验交流、药事管理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1-5302
  • 国内刊号:11-2272/R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1955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5
  • 综合影响因子:2.412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中药 2013年第23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中药杂志综述

量子探针技术在外源性残留物快速检测中的应用进展及其在中药中的前景展望

摘要:以真菌毒素、重金属、农残为主的外源性残留物严重影响着中药的用药安全。半导体量子点纳米粒由于具有独特的光致发光、化学发光、电化学和电致化学发光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量子探针、量子传感器等领域。该文总结了量子点探针技术的特点及特异性基础,重点介绍了新型量子探针技术在真菌毒素、重金属、农残等快速检测中的应用,并结合中药中外源性残留物污染特点及《中国药典》限量情况概述了中药中三大外源性污染物限量标准及污染状况,展望了量子探针技术在中药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前景。
3997-4005

山蚂蝗属植物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摘要:豆科Leguminosae山蚂蝗属Desmodium植物的化学成分主要为萜类、黄酮类、甾体、生物碱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菌消炎、保肝,解热镇痛、利胆利尿等药理活性。该文综述了2003年来山蚂蟥属20余种植物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为该属植物的研究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4006-4014

补肾方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

摘要:近年来,高血压病的中医学病机规律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肾虚已成为现代病机关键,是当前中医治疗高血压病面临的新问题,临床运用补肾方药治疗高血压病已成为是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创新策略。该文系统回顾了补肾单味药、复方以及中成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现状,以期为补肾方药治疗高血压病提供科学依据。
4015-4019
中国中药杂志信息

热烈祝贺《中国中药杂志》5篇论文获得“2013年中国药学会主办期刊优秀论文”

摘要:“2013年中国药学会主办期刊优秀论文”评选结果在“2013年首届全国药学期刊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公布,获奖论文共50篇,《中国中药杂志》的5篇优秀论文高选票当选,他们是:1.,高秀梅,张伯礼,程冀宇.论建立基于网络生物学的现代中药创制方法学.2011,36(2):228-231.
4019-4019
中国中药杂志综述

中药对Aβ清除作用的研究进展

摘要: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peptide,Aβ)在脑组织中聚集和沉积,启动了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的病理过程。因此,促进Aβ清除,是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要靶点之一。研究证明一些中药复方及提取物能影响淀粉蛋白降解酶的活性,血脑屏障的转运及小胶质细胞的吞噬,促进Aβ清除,改善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的记忆和学习。该文综述了Aβ与阿尔茨海默病关系,Aβ清除机制以及中药对Aβ清除作用。
4020-4023
中国中药杂志中药资源普查

安徽野生铁皮石斛资源分布与生态环境调查

摘要:目的:掌握安徽省野生铁皮石斛资源分布状况,了解并分析其生态特点,为安徽省发展石斛产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历史考证、资料收集、访问调查以及实地调查的方式,调查其资源分布;并以安徽省部分野生铁皮石斛生长地为代表,分析其生态环境特点。结果:安徽野生铁皮石斛资源仅在个别地方有零星分布,并且生长环境条件苛刻。结论:安徽野生铁皮石斛资源分布区域正在迅速减少,野生资源已面临濒危的局面,建议加强保护,在环境适宜地区进行人工栽培。
4024-4027
中国中药杂志资源与鉴定

中药材锁阳的ITS2条形码分子鉴定研究

摘要:目的:应用DNA条形码技术准确、快速鉴定中药材锁阳及其混伪品。方法:采用试剂盒法提取药材的基因组DNA,PCR扩增其核糖体DNA的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transcribedspacer2,ITS2)并进行双向测序,应用CodonCodeAlignerV3.7.1对测序峰图进行校对拼接,比较ITS2序列的Gc含量,采用MEGA5.0计算种内、种问Kimura2-parameter(K2P)遗传距离,通过中药材DNA条形码鉴定系统比对和构建NJ系统聚类树进行鉴定分析。结果:锁阳药材的ITS2序列长度为229bp,种内变异较小,平均K2P遗传距离为0.003,锁阳药材及其混伪品的种间平均K2P遗传距离为0.760,种间最小K2P遗传距离明显大于锁阳种内的最大K2P遗传距离。中药材DNA条形码鉴定系统比对和NJ树鉴定结果均表明ITS2序列可区分锁阳及其混伪品。结论:ITS2条形码可有效鉴定中药材锁阳及其混伪品,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为保障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4028-4032

地黄Aux/IAA家族基因RgIAA1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摘要:为了克隆地黄Aux/IAA家族基因RglAAl,分析地黄RglAAl的时空表达特性及对逆境胁迫的响应。以拟南芥AtlAAl4的cDNA序列为探针在地黄转录组数据库中进行比对,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RglAAl的序列特征及进化关系,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RglAAl在地黄不同组织以及逆境胁迫下的表达量。结果表明,获得1条903bp的cDNA序列,包含一个681bp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226个氨基酸,具有Aux/IAA家族蛋白的典型结构域和特征序列。RglAAl在地黄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呈差异表达,其中在地黄幼嫩叶片里表达强度最大,其次为茎,且随着叶片的伸展,RglAAl表达强度不断降低。在连作时RgtAAl的表达量升高,NaCl和渍水胁迫下RgIAAl的表达量降低。实验首次克隆了地黄Aux/IAA家族基因RgIAAl,为阐明其在地黄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中的分子功能奠定基础。
4033-4039

丹参枯萎病及其病原菌的研究

摘要:丹参是世界公认的治疗心脑血管病的首选药物,栽培丹参枯萎病发生严重,严重影响栽培丹参产量和质量。针对上述问题,采用形态学和病原学实验手段对从发生枯萎病丹参植株茎和根中分离得到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同时根据ITS序列采用PCR的方法进行进一步确定。结果表明丹参枯萎病多发生7—8月高温、多雨季节,栽培一年丹参枯萎病的发生率为10%左右,而栽培三年或者三茬丹参枯萎病的发生率达到了60%~70%。枯萎病会引起丹参根腐,因此生产上易误认为根腐病。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ITS序列也表明其与黄瓜枯萎病菌的ITS序列同源性为99%。因此,作者认为引起丹参枯萎病的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
4040-4043

濒危药用植物八角莲菌根的显微结构观察

摘要:内生真菌在其宿主植物生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探讨濒危植物八角莲菌根的结构及内生真菌的分布情况,对其野生植株菌根进行了显微结构的观察。结果表明,野生八角莲植株与内生真菌关系密切,其根中定殖着2种不同形态的真菌;真菌主要分布于表皮层和皮层,其中皮层中分布着膨大的菌丝结构。研究结果为八角莲属植物菌根结构及其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系统研究提供了参考。
4044-4046

几种因素对悬浮培养人参细胞生长和皂苷积累的影响

摘要:为了完善人参细胞悬浮培养体系,论文研究了人参细胞悬浮培养的动态,探明了培养瓶瓶盖透气滤膜的有无,摇床转速和接种量对人参细胞生长和皂苷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参细胞悬浮培养过程中,细胞生物量和皂苷产量在培养20d时达到最大值,因此,可将培养期定为20d。培养瓶盖上有透气滤膜时有利于人参细胞生长和皂苷合成;悬浮培养时摇床转速影响细胞生长但对皂苷合成无影响,转数为120r·min。时,皂苷生产量最高。每个培养瓶接种6g鲜重的细胞时,细胞生长和皂苷积累明显好于其他接种量,总皂苷质量分数达12.8mg·g-1DW,生产量达146.6mg·L-1。
4047-4051

人参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表达及纯化

摘要:研究提取人参叶中的总RNA,采用RT-PCR扩增人参叶Cu/Zn—SOD基因,构建pET-28(a)-Cu/Zn—SOD原核表达载体。使用EscherichiacoliBL21(DE3)感受态细胞进行IPTG诱导表达。利用镍离子亲和层析进行纯化,并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目的蛋白的酶活。经RT—PCR扩增的人参Cu/Zn—SOD基因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公布的高丽参Cu/Zn-SOD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9.00%。经IPTG诱导,目的蛋白的表达量约为44.42%,相对分子质量为16.30kDa。纯化后的蛋白酶活可达到10596.69U·mg-1。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成功构建了人参pET-28(a)-Cu/Zn—SOD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人参Cu/Zn—SOD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4052-4055

诱导培养条件显著改变甘草愈伤组织次生代谢产物的多样性

摘要:采用化学分析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相结合的方法评价典型愈伤组织诱导培养条件对甘草愈伤组织次生代谢产物多样性的影响,这些诱导培养条件包括甘草种属(胀果甘草和光果甘草)、外植体(胚轴和子叶)、光照条件(24h光照和24h黑暗)和2种激素组合。以化学成分总黄酮为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One-wayANOVA)评价不同诱导培养条件下获得的甘草愈伤组织的总黄酮含量,结果显示甘草种属、外植体和光照条件对甘草愈伤组织中总黄酮的含量影响显著(P〈0.05)。采用HPLC指纹图谱的差异度评价不同诱导培养条件对甘草愈伤组织次生代谢产物多样性的影响发现:诱导培养条件对愈伤组织的次生代谢产物的多样性有显著影响,激素组合(差异度=0.37)和光照条件(差异度=0.45)对甘草愈伤组织次生代谢产物的多样性影响最大。上述结果对选择合适的愈伤组织和细胞系培养生产甘草药用次生代谢产物或活性组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056-4060
中国中药杂志制剂与炮制

共聚维酮辅助馨月舒喷雾干燥及其对粉体学性质的影响

摘要:研究共聚维酮(PVP-S630)在馨月舒提取液喷雾干燥过程中的应用特性及其对粉体学及体外释药行为等药剂学性质的影响。通过在馨月舒提取液中添加PVP-S630进行共喷雾干燥研究,考察PVP-S630不同用量对解决喷雾干燥黏壁效果的影响,同时考察馨月舒共喷雾干燥粉体的粉体学性质和有效成分金丝桃苷的体外溶出行为。结果表明PVP-S630抗黏壁效果显著,共喷雾干燥粉体粒径无明显变化,流动性提高,吸湿性改善,金丝桃苷体外溶出度显著提高。PVP-S630在中药喷雾干燥粉体中的应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4067-4070

青蒿琥酯聚乳酸微球的制备工艺研究

摘要:该文研究了青蒿琥酯聚乳酸微球的制备工艺及体外释放行为,以制备一种适合肝动脉栓塞的青蒿琥酯给药方式。以聚乳酸为材料,聚乙烯醇为乳化剂,采用O/W乳化一溶剂挥发法制备青蒿琥酯聚乳酸微球,并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以载药量、包封率、粒径为指标,对聚乳酸浓度、聚乙烯醇浓度、药载比、搅拌速度等进行单因素考察,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聚乳酸质量分数9.0%,聚乙烯醇质量分数0.9%,药载比1:2,搅拌速度1000r·min-1。并对最佳工艺进行了验证,微球粒径为(101.7±0.37)μm,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30.8±0.84)%,(53.6±0.62)%。研究表明该工艺合理,稳定性好,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4071-4075

均匀设计法优选祛斑凝胶剂基质处方

摘要:目的:优选祛斑凝胶剂基质处方。方法:采用U6(62×3)均匀设计法,以凝胶剂的流变学参数(在室温下的黏度和屈服值、在体表温度下的黏度和屈服值、触变性)为指标,优化凝胶剂成型处方。结果:祛斑凝胶剂基质最佳处方为卡波姆9401.0g,甘油5mL,pH5-6。结论:通过建立凝胶基质质量与凝胶流体学参数回归模型,能直接反应各因素影响作用,为凝胶基质处方的筛选能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采用该方法制备的祛斑凝胶剂均匀细腻,黏度适中,触变性良好。
4076-4078

淫羊藿总黄酮的生物转化过程分析

摘要:该文旨在研究淫羊藿总黄酮在体外水解酶作用下的生物转化过程。主要采用蜗牛酶水解淫羊藿总黄酮,用HPLC测定总黄酮中主要黄酮的转化。数据结果显示已知主要黄酮成分淫羊藿苷,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都在1~2h内分别完全转化为宝藿苷I,箭藿苷A,箭藿苷B和鼠李糖基淫羊藿次苷Ⅱ,随着水解时间的延长,各转化产物被继续水解。因此可得出结论,蜗牛酶在37℃,pH6.0的Hank’s平衡盐溶液中,2h内能将淫羊藿主要总黄酮转化为次级苷或苷元,且其酶解产物与肠道代谢产物相一致。
4079-4083

基于哮喘小鼠模型研究生、制百部醇提物作用差异

摘要:该文以OVA激发小鼠哮喘为模型,分别口服灌胃给予不同浓度生、制百部醇提取物,测定其脾细胞中Thl及Th2释放的细胞因子,采用RT—PCR技术测定实验小鼠肺组织中GATA-3及T—bet基因表达,比较生、制百部醇提取物治疗小鼠哮喘作用的差异性。结果发现与生品比较,制品给药后更能上调哮喘小鼠脾细胞中炎症因子IFN-γ(P〈0.05)及下调IL-5(P〈0.05);RT—PCR结果发现制品给药后更能上调T—bet/GATA-3(P〈0.05)表达。该实验表明生、制百部醇提取物均通过调节Thl/Th2比例治疗哮喘,但制品作用更为显著,说明百部炮制前后其药效学上存在显著差异,因此临床治疗哮喘及慢性咳嗽时以制品人药更合理,为进一步揭示百部炮制原理奠定基础。
4084-4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