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药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中药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55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专论、综述、政策法规、研究论文、研究简报、专题笔谈、经验交流、药事管理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1-5302
  • 国内刊号:11-2272/R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1955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5
  • 综合影响因子:2.412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中药 2013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中药杂志综述

杜仲叶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摘要:杜仲Eucommiaulmoides是中国名贵滋补药材,由于一直以来以皮入药,加上资源较为稀缺,因此人们开始以杜仲叶EucommiaeFolium代替杜仲皮入药。杜仲及杜仲叶具有多种药理活性,且在临床上也有一定的应用,是极具开发价值的道地中药材。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杜仲叶具有降压、调节血脂、心血管保护、预防肥胖、抗炎、抗病毒、增强免疫、延缓衰老、抗疲劳等作用。临床上杜仲叶主要应用于降压、治疗妇产科疾病等。笔者对杜仲叶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国内外最新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为杜仲叶的新药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781-785

植物药用成分龙脑的药学活性研究

摘要:龙脑是多种药用植物精油的主要成分,为我国中医药一味常用药。该文通过收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归纳分析其镇痛、去腐生肌、修复细胞损伤等活性作用及反应机制,提出了龙脑药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深入研究和挖掘传统名贵中药的功效,有效利用开发创新药物提供支撑。
786-790

血管外膜细胞成分影响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研究概述

摘要:血管外膜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血管外膜分布的成纤维细胞、肥大细胞、树突状细胞以及滋养血管、血管相关淋巴组织和血管周围神经等均可参与As发生发展进程。该文就近10年内,血管外膜组织细胞成分在As过程中的变化及对As发生发展的影响方面的研究状况和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791-794

散沫花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摘要:散沫花Lawsoniainermis,千屈菜科Lythtaceae散沫花属植物,其叶、花、果实、种子都可以作为传统中药使用。现代研究发现散沫花含有醌、苯丙素、黄酮、三萜、酚酸和脂肪酸等多种类型的化合物,并具有抗菌、抗肿瘤、抗氧化、抗寄生虫等广泛的药理活性,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因此受到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该文对散沫花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其深入的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795-799
中国中药杂志信息

《中国中药杂志》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

摘要:由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图书馆共同研制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2版)》、《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报告(2012版)》,简称《CAJ—IF年报》与((CAJ国际引证报告》,于2012年12月26日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会,公布了2012“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名单,并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颁牌。《中国中药杂志》荣获了“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颁奖单位和与会有关期刊界专家指出:SCI收录期刊共8336种,其中收录中国大陆的科技期刊134种。在本次评出的156种科技类“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中,SCI期刊有85种,非SCI期刊为71种,最低总被引频次超过2297种SCI期刊。
799-799
中国中药杂志资源与鉴定

夏枯草繁育系统的初步研究

摘要:目的:对夏枯草的繁育系统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对夏枯草的开花特性进行观察,测定单花期内夏枯草的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测定夏枯草的花粉一胚珠比和杂交指数,进行套袋实验测定夏枯草结实率并检验种子品质。结果:夏枯草单花花期为1~2d,主茎花序的花期为7~14d;夏枯草的花粉胚珠比为1046±148.26,繁育系统为兼性异交;杂交指数为2,繁育系统为兼性自交;套袋实验结果表明,在没有昆虫传粉的情况下,有较高的结实率,且所结种子有较高的发芽率。结论:夏枯草的繁育系统为自交、异交混合型,自交亲和。
800-805

封面图片简介

摘要:穿叶蓼【来源】蓼科穿叶蓼PolygonumpetfoliatumL.的干燥全草。【别名】杠板归【俗名】贯叶蓼;刺犁头【原植物】多年生蔓性草本,长1~2m,全株无毛。茎有棱角,红褐色,有倒生钩刺。叶互生;柄长2~7cm,疏生倒钩刺,盾状着生;叶片正三角形,长3~6cm,底边宽3—8cm,先端微尖,基部截形或微心形,质薄,上面绿色,无毛,下面延叶脉疏生钩刺;托叶鞘呈叶状,近圆形,茎2—3cm,穿茎。花序短穗状,顶生或腋生,包在叶鞘内;苞片圆形,无毛,内有2—4花;花梗短;花被5深裂,白色或粉红色,裂片卵形,果期稍增大,肉质,变为深蓝色;雄蕊8;花柱3,中下部结合。小坚果球形,黑色、有光泽。
805-805

贵州栽培太子参主要农艺性状比较及相互关系研究

摘要:目的:对贵州施秉地区主要的太子参栽培类型进行农艺性状观察与比较,为施秉太子参的选育工作提供指导。方法:对3种太子参栽培类型的13个农艺性状进行田间测定,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多重比较、相关性、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太子参的3种栽培类型间各农艺性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多个农艺性状之间存存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相关性;块根数、块根粗、一级分枝数、闭锁花数、叶长、叶宽和地上生物量是影响地下生物量的主要因子;块根数、地上生物量对地下生物量直接作用较大,同时全株长、叶长、叶宽、闭锁花数等性状对地下生物量亦有直接或间接作用。结论:地上生物量是太子参高产选育最佳的农艺性状间接指标,一级分枝数、叶宽和闭锁花数是太子参高产选育较好的农艺性状辅助指标。
812-816
中国中药杂志制剂与炮制

灯盏花素结肠定位片的制备工艺及体外释放度评价

摘要:目的:拟制备中药新制剂pH依赖型灯盏花结肠定位片,并对其体外释放性能进行考察,探讨制备中药结肠靶向制剂的可行性。方法:以灯盏花中的有效成分灯盏花乙素为评价指标,对制剂的包衣处方进行筛选;采用体外释放度测定法考察该制剂的体外释放性能。结果:体外释放度测定结果表明,灯盏花乙素在pH1.2稀盐酸溶液2h中未检测到;在pH6.8磷酸盐缓冲液中,4h累积溶出率均小于5%;而在pH7.6磷酸盐缓冲液中,1h累积溶出率均达90%以上。结论:制备得灯盏花素结肠定位片,该制剂能达到结肠定位释药的目的。
817-820

多指标正交试验优化菊花提取工艺

摘要:目的: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探索量化的菊花评价指标,对菊花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选择乙醇浓度、乙醇倍数、提取时间、提取次数4个因素,采用L9(3^4)安排试验,以菊花指纹图谱中8个主要共有峰的峰面积和浸出物含量作为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优选出菊花最佳提取工艺,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加入30倍80%乙醇溶液,提取40rain,共2次。结论:优化的提取工艺结果可靠,评价指标可控,对于规范菊花的提取工艺和菊花饮片的质量控制具有一定的意义。
821-824
中国中药杂志化学

金鸡脚中影响糖代谢的新黄烷醇苷研究

摘要:综合运用硅胶、大孔吸附树脂、制备HPLC等柱色谱法分离纯化金鸡脚Phymatopterishastata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从金鸡脚正丁醇提取部位中分离得到1个新化合物,采用NMR和质谱等波谱学方法鉴定新化合物的结构为(-)-表阿夫儿茶精.3,5-二-0-β-呋哺芹菜糖苷(1)。进一步通过测定化合物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和骨骼肌细胞L6myc细胞葡萄糖转运子4(GLUT4)转位作用来探讨其对糖代谢的影响。抗糖尿病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1及其类似化合物.柚皮苷均能剂量依赖性提高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并显著促进骨骼肌细胞L6mycGLUTd的转位作用。结果表明新化合物1和柚皮苷均具有潜在的体外抗糖尿病活性。
831-834

云南鼠尾草茎叶中化学成分及其抗血管生成活性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云南鼠尾草茎叶的化学成分,寻找抗血管生成活性成分,综合开发药用植物资源。方法:利用溶剂超声提取,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MCI柱色谱等分离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其进行结构鉴定,通过鸡胚尿囊膜模型(CAM)进行活性筛选。结果:从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被鉴定为(+)桉油烯醇(1)、5,7,4'-三羟基二氢黄酮(2)-β-香树素(3)、3β-羟-12-乌苏烯(4)、马斯里酸(5)、熊果酸(6)、3-氧-12-烯-28-乌苏酸(7)。抗血管生成实验表明化合物5,6在鸡胚尿囊膜模型中表现出较好抗血管生成作用。结论:化合物1,2,5,6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并首次发现化合物5(齐墩果烷型),6(乌苏烷型)在0.8nmol/egg的剂量下就具有抑制血管生成的活性,且呈剂量依赖性。
835-838

红棕杜鹃(原变种)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摘要:利用各种色谱技术对红棕杜鹃(原变种)Rhododendronrubiginosumvat.rubiginosum叶进行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分离得13个化合物,并通过理化性质与波谱分别鉴定为3,9-dihydroxy—megastigma-5-ene(1),邛-hydroxy-5a,6a—epoxy-7-me—gastigmen-9-one(2),黑麦草内酯(3),熊果酸(4),2d,3犀-二羟基乌苏-12-烯-28-酸(5),2d,邛,23-三羟基乌苏-12-烯-28-酸(6),7,9-二甲氧基杜鹃醇(7),7-甲氧基杜鹃醇(8),姜酮(9),异嗪皮啶(10),东莨菪内酯(11),(+)-松脂素(12),3’-0-去甲基表松脂素(13)。化合物1—13均首次从本种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3,7—9,11—13首次从本属分离得到。
839-843

齿瓣石斛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

摘要:目的:了解齿瓣石斛的化学成分,明确其功效的物质基础,为其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硅胶、Rp-18(十八烷基硅烷)和凝胶柱色谱法分离纯化齿瓣石斛的化学成分,并根据其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ABTS法对得到的酚酸类成分进行抗氧化活性筛选。结果:从齿瓣石斛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3,4,9-四氢-1胁吡啶骈[3,4-b]吲哚-3-甲酸(1),脱氧胸腺嘧啶核苷(2),腺苷(3),Ⅳ-反-对香豆酰酪胺(4),Ⅳ-反-对阿魏酰酪胺(5),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6),对羟基苯甲醛(7),3,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8)和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9)等9个化合物。其中化合物5有较好的清除抗氧化活性自由基(ABTS)的作用,其半数抑制率(Ic50)为1.61mmol·L-1;化合物9有较弱的清除抗氧化活性自由基(ABTS)的作用,其半数抑制率(Ic50)为35.72mmol·L-1。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齿瓣石斛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5和化合物9具有-定的抗氧化活性。
844-847

聚合物键合OD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大枣中三萜酸含量

摘要:目的:建立1种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法测定大枣中三萜酸的含量。方法:采用聚合物键合的ODS色谱柱Ulti—mateXB-PAH色谱柱(4.6mm×250mm,5μm)进行分离,以乙腈-水(90:10)为流动相,电喷雾质谱负离子选择离子模式检测,对不同产地大枣中的白桦脂酸、齐墩果酸和熊果酸5种三萜酸成分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结果:所建立的检测方法灵敏度高(50.8—113.9Pg),分离度好(R≥1.7),线性关系良好(r≥0.9990),重复性好(RSD≤3.5%)。结论:聚合物键合的ODS固定相可以对三萜酸同分异构体进行高效分离,并且HPLC—MS对大枣中的三萜酸含量分析,专属性和灵敏度显著提高,可满。足实际检测需要。
848-851

断面红棕色及类白色土茯苓药材中总鞣质的含量分析

摘要:土茯苓在药材断面有类白色及淡红棕色2种。在前期的实验发现,2种断面颜色的土茯苓在抗炎效果和化学成分方面有较大差异。该文首次以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对28个不同采集地断面红棕色及类白色土茯苓中的总鞣质含量进行比较分析,旨在为该药材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实验及理论依据。存实验中对2010年版《中国药典》鞣质含量测定方法中加样回收进行了改进,以鞣酸代替没食子酸进行加样回收试验。
852-855

草珊瑚药材HPLC特征指纹图谱研究

摘要:目的:建立草珊瑚药材HPLC特征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gilentZorbaxEclipseXDB—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甲醇(1:9)-0.5%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44nm;柱温40℃。结果:建立了草珊瑚药材HPLC特征指纹图谱共用模式,标定了20个共有峰,并指认了7个主要色谱峰。通过主成分聚类分析,46个不同产地草珊瑚药材可分为5类。结论:该方法快速,可较全面的反映草珊瑚药材中化学成分的信息,为草珊瑚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实验依据。
856-860
中国中药杂志药理

紫金牛三萜皂苷TSP02抑制人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作用机制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紫金牛三萜皂苷类化合物TSP02体外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和侵袭迁移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r比色法,检测不同时间、不同浓度的TSP02对人肝癌HepG2细胞和人正常肝HL-770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处理后HepG2和HL-7702细胞周期和凋亡变化情况。进一步用Westernblot法检测TSP02对周期调控蛋白CDKl,2和4,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8,以及细胞迁移侵袭相关蛋白TGF-βl和E—cadherin表达水平的影响。最后通过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体外侵袭实验检测HepG2细胞经过TSP02处理后迁移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TSP02显著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抑制效果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而对人正常肝细胞HL-7702的作用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TSP02处理24h在造成HepG2细胞s期细胞消失,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的同时,还能够显著降低HepG2细胞中CDKl,2,4的表达,提高促凋亡蛋白Caspase-8的表达和活化,而对正常肝HL-7702细胞无论在周期和凋亡率上均无明显影响。此外,TSP02处理后的HepG2细胞移动和侵袭性下降的同时,分别下调和上调了肝癌侵袭相关蛋白TGF-β1和E—cad.herin的表达。结论:TSP02选择性促进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并抑制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TSP02的这些体外抗肿瘤活性与其改变周期和凋亡调控蛋白,并影响侵袭相关TGF-βl和E—cadherin的表达有关。
861-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