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药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中药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55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专论、综述、政策法规、研究论文、研究简报、专题笔谈、经验交流、药事管理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1-5302
  • 国内刊号:11-2272/R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1955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5
  • 综合影响因子:2.412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中药 2012年第23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中药杂志综述

国内中、西医治疗脑卒中的药物经济学研究概况

摘要:近年来,国内对药物经济学的研究日益重视,日渐受到临床医学、药学、卫生经济学、卫生管理学等方面专家的关注,其研究结果在药品定价、基本药物目录的制定、临床药物合理选择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该文通过对国内近年来发表的有关脑卒中药物经济学文献进行概述,了解国内治疗脑卒中药物及康复方法的最新研究现状及发现目前研究中存在问题,为进一步开展脑卒中药物经济学研究提供借鉴,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3509-3512
中国中药杂志信息

封面图片简介

摘要:野山参(果实) 【来源】五加科人参Panax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称“人参”)。【俗名】棒槌、吉林参、高丽参、血参、人衔、神草、地精
3518-3518
中国中药杂志综述

基于糖代谢酶调节作用的中药抗糖尿病研究进展

摘要:糖尿病是危及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不断提高。糖代谢异常是糖尿病的主要病理因素之一,相关糖代谢酶如α-葡萄糖苷酶(α-glueosidase),葡萄糖α-磷酸酶(glucose-6phosphatase,G-6-P),糖原磷酸化酶(glycogen phosphorylase,GP)和糖原合成酶激酶-3(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GSK-3)参与并调控了糖代谢过程,因此调节糖代谢酶活性对糖尿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中药因其高效低毒作用而被广泛研究和应用,多种中药提取物和成分被证实为糖代谢酶的调节剂,与抗糖尿病西药相比,中药治疗糖尿病具有安全、可靠、价格低廉等优点。该文就糖代谢酶调节的中药抗糖尿病研究作一简要的综述。
3519-3525

厚朴酚药理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

摘要:厚朴酚是常用传统中药厚朴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既往研究证实其具有抗氧化、抗微生物、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对厚朴酚的研究与日俱增,该研究综述厚朴酚药理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简要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3526-3530
中国中药杂志资源与鉴定

连作西洋参根际真菌群落差异及其在土壤药剂处理后的初步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连作西洋参根际真菌群落的特点及土壤药剂处理对其的影响,探讨西洋参生长与根际真菌区系的相关性以及西洋参连作障碍的土壤生态机制。方法:采用田间随机区组实验,选择种植过4年以及连续育苗2次每次2年的老参地土壤连作西洋参,另设碳素肥加低毒化学农药及植物源农药对老参地土壤进行消毒处理,调查各处理组西洋参的生长及病害发生情况,同时采用稀释平板法分离根际真菌,以Shannon-Wiener指数(H’),Margalef丰富度指数(Ms)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作为真菌群落多样性的测度。结果:与未种过参的新地相比,重茬种植的西洋参秋季存苗数、根重均明显降低,根病指数显著升高(P〈0.05),根际真菌数量降低50%~63%,多样性指数(H')降低39%~43%,群落构成的变化主要表现为青霉属及曲霉属真菌的比例增大。根际土壤真菌的多样性指数与西洋参根病指数呈显著负相关(r=-0.970,P=0.006)。碳素肥加低毒化学农药菌线威处理老参地土壤,对提高重茬西洋参的存苗数及根重有较好的效果,一定程度提高根际真菌多样性。结论:重茬西洋参根际真菌数量和多样性降低,群落构成发生变化。碳素肥加菌线威处理对连作西洋参生长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3531-3535

不同产地杭菊植物学特征比较

摘要:目的:对不同产地杭菊各栽培类型主要植物学性状进行比较,以期为杭菊规范化引种栽培提供依据。方法:测定不同产地杭菊植株、叶片及头状花序特征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不同产地杭菊植株高度范同为60.87~99.47cm,分枝数为2.76~5.20;叶长为4.90~8.40em;叶宽为3.25~5.38em;叶片长宽比为1.35~1.83;叶裂数为1.92~3.08。头状花序数为21.92~53.12;直径为3.41—5.48cm;舌状花层数为3.28—7.16;舌状花瓣数为55.32~114.60;舌状花瓣长为1.58~2.37em;瓣宽为0.50~0.69cm;瓣长宽比为2.90~3.99;管状花直径为1.10~1.58cm。结论:不同产地杭菊植物学性状差异显著,随着引种栽培环境的改变,杭菊植物学性状发生了一定的改变。
3536-3539

灰毡毛忍冬褐斑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研究

摘要:目的:通过对灰毡毛忍冬褐斑病的发生规律和药剂防治研究,为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田间调查和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褐斑病由Cercospora sp.引起,4月上中旬开始发病、7—8月为发病盛期;发病情况与海拔、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速效磷含量、土壤速效钾含量和栽培品种相关;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也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结论:适当的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方法能有效防治灰毡毛忍冬褐斑病。
3540-3544
中国中药杂志制剂与炮制

五味子醋制前后主要有效成分的变化规律

摘要:目的:探讨五味子醋制前后饮片主要有效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味子醋制前后饮片中木脂素及有机酸类成分的含量变化。结果:醋制后五味子饮片中木脂素类成分含量明显降低,有机酸类成分明显增加,二者比例由1:16(生品)变为1:21(醋品)。结论:五味子醋制后主要药理作用的改变不仅与木脂素或有机酸成分含量的增减有关,更重要的是2类成分的量比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于揭示五味子醋制原理和物质基础与药理改变的相关性具有重要意义。
3545-3548

不同粒径血竭粉体对ZJHX橡胶膏透皮吸收和黏附性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超微粉碎后不同粒径血竭粉体对ZJHX橡胶膏的经皮渗透性和黏附性的影响。方法:通过超微粉碎技术得到粒径为4,19,55μm的血竭粉体,将其与原处方中粒径为93μm的血竭粉体分别制备成橡胶膏剂A,B,C,D,采用Franz扩散池法,以血竭素为考察指标比较血竭粉体粒径大小对橡胶膏剂的经皮渗透性的差异,同时以初黏力、持黏力、剥离强度为指标,比较其对ZJHX橡胶膏黏附性的影响。结果:橡胶膏剂A,B,C,D的Qs-t方程分别为Qs=1.3696t+3.9855,Qs=1.2628t+3.7381,Qs=1.1923t+3.3206,Qs=1.1522t+2.3661;并且A的黏附性最好。结论:随着血竭粉体粒径的减小,血竭素的累积渗透量随之增加,有利于经皮渗透,并且黏附性更佳。
3549-3553

基于TG—DTG的祖师麻甘草制的炮制机制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祖师麻甘草制法的炮制机制。方法:在热重分析仪上,采用模拟空气(N2-O24:1)为载气,5℃·min^-1升温速率,对渗漉法提取的祖师麻有效部位,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部位,甘草汁固体粉末,祖师麻有效部位与甘草汁固体粉末按原药比例10:1,10:2,10:3的混合物分别进行热解特性研究。结果:与祖师麻有效部位的TG—DTG曲线比较,刺激性较强的石油醚部位主要失重温度为320~390℃,且随着甘草汁固体粉末加入量的增加,354℃处的0.69%·min^-1的失重速率峰逐渐前移,并最终与265℃附近的失重速率峰合并;另外,祖师麻有效部位于291℃处的2.38%·min^-1和516℃处2.42%·min^-1。的热失重速率峰向低温方向移动,移动幅度约为20~26,19~50℃,前者热失重速率峰峰值明显降低,后者明显增高。结论:随着甘草汁固体粉末加入量的增加,祖师麻有效部位在程序升温下加热致使石油醚部位易于失去,同时对于祖师麻的主要药效成分的损失起到减缓作用,佐证了TG-DTG用于中药炮制机制研究的科学性及祖师麻经甘草制后刺激性降低的炮制机制。
3558-3563

HPLC—DAD—ESI—MS/MS研究金银花水提工艺中绿原酸类成分的变化规律

摘要:目的:分析金银花水提液中的绿原酸类成分及水提过程中绿原酸类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Agilent ZorbaxSB—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检测波长327nm,柱温30℃,流动相0.1%甲酸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0.5mL·min^-1,质谱采用负离子多级检测模式,对抽取的22个金银花水提液样本进行分析。结果:从水提液中准确鉴定了咖啡酸和6种绿原酸类成分。在提取过程中,绿原酸和3,5-二咖啡酰奎宁酸含量达到最高值后会逐渐趋于平衡或缓慢降低,其他成分的含量一直呈上升趋势,但是变化率逐渐减小。结论:该研究为改进含金银花中药制剂的生产工艺提供了依据。
3564-3568

基于拉曼光谱技术的白芍药汤剂的光谱特性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测定单味白芍饮片汤剂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分别采集7批次白芍饮片、5批次白芍药材、5批次赤芍饮片制备所得汤剂的拉曼光谱,并进行初步谱峰归属,分析白芍饮片汤剂与白芍药材汤剂的拉曼光谱,对比白芍饮片汤剂和同属药物赤芍饮片汤剂的拉曼光谱。结果:白芍饮片汤剂拉曼光谱在637,783,847,981,1091,1128,1336,1458,1636cm^-1处出现9个拉曼信号。白芍药材汤剂拉曼光谱中的783,981,1128,1336,1458cm^-15个拉曼峰同样存在于白芍饮片汤剂的拉曼光谱中,633,1633cm^-1拉曼峰发生微小频移,而716,737,835,916,1072,1271,1600cm^-1等拉曼峰消失。此外白芍饮片汤剂和同属药物赤芍饮片汤剂的拉曼光谱存在较大差异。结论:拉曼光谱可能为白芍药或其他中药汤剂提供一种快速的化学成分检测方法。
3569-3572
中国中药杂志化学

白花前胡化学成分研究(V)

摘要:目的:对河南产白花前胡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色谱法分离、纯化化学成分,根据质谱、核磁共振等波谱技术和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Pd—Ib(1),异紫花前胡苷(marmesinsin,2),芸香扔(rutarin,3),异芸香扔(isorutarin,4),4H-1-benzopyran-4-one,5-hydroxy-6-methoxy-2-phenyl-7—O-α-D—glucuronylmethylester(5),4H-1-benzopyran-4-one,5-hydroxy-6-methoxy-2-phenyl-7—O-α—D—glucuronylacid(6)。结论:化合物5,6为首次从前胡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5为新化合物。
3573-3576

金铁锁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金铁锁的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金铁锁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对羟基苯甲酸甲酯(1),N-甲基糖精(2),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3),日尔曼醇(4),二十三烷酸(5),二十八烷(6),杜鹃花酸(7),琥珀酸(8),stellarineA(9),齐墩果烷-12-烯-3a,16a-二羟基-23,28-二酸(10)。结论:除化合物10之外,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金铁锁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研究表明化合物8,9有-定的抑菌活性。
3577-3580

愈肾汤总黄酮的成分组成和活性研究

摘要:目的:对愈肾汤总黄酮的化学成分和活性进行研究,为处方的活性成分揭示和作用机制阐明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体外H,02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损伤实验评价愈肾汤总黄酮的活性。并采用硅胶柱、大孔吸附树脂、葡聚糖凝胶色谱和高效液相制备等方法分离纯化愈肾汤总黄酮的化学成分,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愈肾汤总黄酮具有明显的抗过氧化氢诱导的HUVEC损伤和下调PAI—1表达(P〈0.05)的作用。从愈肾汤总黄酮部位分离得到9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毛蕊异黄酮(1)、蒙花苷(2)、3’,4’-二羟基-7—O-β-D-葡萄糖苷(3)、3’-羟基-4’-甲氧基-7-O-β—D-葡萄糖苷(4)、槲皮素(5)、山柰酚(6)、芦丁(7)、红车轴草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8)、4'-羟基二氢黄酮-7-O-β-D-葡萄糖苷(9)。结论:愈肾汤总黄酮具有抗HUVEC氧化损伤作用,所分离的9个黄酮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方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4,8,9可能来自于黄芪,化合物2,5—7可能来自于小蓟和仙鹤草,其中3,4和9为首次从组方的单味药中分离得到。
3585-3590

HPLC测定不同产地灵芝中9种三萜酸

摘要:目的:建立HPLC测定灵芝子实体中9种三萜酸的方法。方法:采用Alltima 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4%甲酸溶液,检测波长254nm,流速1.0mL·min^-1,柱温15℃。结果:灵芝酸C,、灵芝酸G、灵芝烯酸B、灵芝酸B、灵芝烯酸A、灵芝酸A、赤芝酸A、灵芝烯酸D、灵芝酸C1的线性范围分别为6.81~40.88,6.38~38.25,6.75~40.50,6.38~38.25,5.95—35.65,5.90~35.25,7.00~42.00,6.20~37.15,6.05~36.4mg·L^-1(r=0.9994,0.9992.0.9994,O.9992,n9992,n99.45,0.9990,0.9992,n9984),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2.1%,102.3%,100.6%.103.3%.104.1%,103.2%,96.42%,102.5%,101.5%,RSD为1.5%,0.96%,1.9%,1.3%,1.7%,2.5%,0.62%,2.9%,1.3%。测定了31个不同地区、不同栽培条件下灵芝样品的三萜含量。结论:该方法可行、重复性好,可定量测定灵芝中三萜酸的含量。
3599-3603
中国中药杂志药理

尿液NGAL,KIM-1,IL-18在商陆所致的大鼠肾损伤中的变化特征及其联合检测的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肾损伤标志物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肾损伤因子。1(KIM-1)、白介素-18(IL-18)在商陆所致的大鼠肾损伤中的变化特征及其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商陆水煎液高、低剂量(生药40,20g·kg^-1·d^-1)组和对照组,连续灌胃35d。于第7,14,21,28,35,42d采集血/尿样,并分批解剖处理。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血肌酐(CR),尿液uTP,uALB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尿液NGAL,KIM-1,IL-18浓度。光镜/电镜下观察肾脏病理组织形态学改变。ROC曲线比较各血清/尿液指标及联合检测的曲线面积。结果:给予大鼠40,20g·kg^-1商陆水煎液35d可致肾损伤,以。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蛋白管型为主要病理表现,恢复期部分损伤可逆。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BUN,CR,uTP多呈下降趋势,第21天uALB显著升高且持续至给药末。NGAL,KIM-1,IL-18第7天即开始升高,第14天起各剂量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恢复期高剂量组KIM.1仍有显著变化。ROC分析j者的曲线面积为0.846,0.837,0.863(P〈0.01),远远高于BUN,CR等。而联合检测的面积达0.947。结论:尿液NGAL,IL-18,KIM-1能在-定程度上预测或提示肾损伤的发生、发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部位特异性。其联合检测更能提高检验效能。
3611-3617

中国被毛孢菌丝体对特发性肺纤维化大鼠的治疗及作用机制研究

摘要:目的:对中国被毛孢菌丝体(Hirsutella sinensis mycelium,简称HSM)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大鼠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取40只Wistar大鼠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HSM高、低剂量组(1.0,0.5g·k^-1)、阳性对照组(氢化可的松10mg·kg^-1)。除对照组大鼠外,大鼠气管注入5mg·kg^-1博莱霉素进行肺纤维化造模,连续给药28d后,对各组大鼠肺功能、肺组织羟脯氨酸、细胞因子和病理学进行观察。结果:IPF大鼠给予中国被毛孢菌丝体后,HSM0.5,1.0g·kg^-1能显著降低大鼠肺脏指数和羟脯氨酸含量(P〈0.01),同时能明显改善肺功能、肺组织肺泡炎症和肺纤维化程度(P〈0.05,P〈0.01);1.0g·kg^-1 HSM能显著降低大鼠肺组织中TNF-α,IL-1β,TGF-β1蛋白表达(P〈0.01),同时能升高肺组织中IFN—γ蛋白表达(P〈0.05)。结论:中国被毛孢菌丝体对大鼠肺纤维化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治疗作用机制与调节TNF—a,IL一1口,TGF-N和IFN—γ失衡有关。
3618-3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