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药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中药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55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专论、综述、政策法规、研究论文、研究简报、专题笔谈、经验交流、药事管理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1-5302
  • 国内刊号:11-2272/R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1955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5
  • 综合影响因子:2.412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中药 2011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中药杂志资源与鉴定

不同倍性高山红景天种质叶片光合特征的比较研究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倍性高山红景天种质叶片光合特征的差异,为其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LI-6400/XT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二倍体与同源四倍体种质叶片的光响应曲线与CO2响应曲线,比较了二者生物量、叶面积、气孔特征及叶绿素含量的差异。结果:白天2种种质的气孔呈明显开放状态,且气孔导度对光合有效辐射、CO2浓度变化有明显的响应,这与CAM植物的特征并不一致。同源四倍体光补偿点显著低于二倍体,而光饱和点与二倍体相近,二者光饱和点均偏低,在500μmol·m-2·s-1附近;同源四倍体的表观量子效率显著高于二倍体,在500μmol·m-2·s-1以上的光合有效辐射条件下,同源四倍体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二倍体;同源四倍体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也显著高于二倍体;同源四倍体的生物量、叶面积、气孔直径和叶绿素含量均远高于二倍体,而气孔密度小于二倍体。结论:本研究结果为不同倍性高山红景天种质的人工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
1547-1552

叶片中含极芳香物质的蜡梅属植物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

摘要:目的:揭示叶片中含极芳香物质的蜡梅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为药材基原鉴别及与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方法:采用扩增酶切片段多态性AFLP方法,用POPGENE 32软件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果:选出10对引物扩增出559条带,多态性条带为226条,多态性条带百分比为36.8%。观测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信息指数在总体水平分别为1.992 6,1.306 5,0.199 2,0.325 1。21个居群间的遗传距离的变异范围在0.039 2~0.289 4。结论:叶片中含极芳香物质的蜡梅属植物遗传多样性低,加强物种与种质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从分子水平验证了张若蕙等叶片中含极芳香物质的蜡梅属植物物种分为柳叶蜡梅、浙江蜡梅、山蜡梅、突托蜡梅的正确性。
1553-1557

滇龙胆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滇龙胆植株根部产量与各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为滇龙胆优良种源的筛选及培育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方法:以云南26个野生种群的滇龙胆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对其12个性状(根粗、根长、根数、根干重、茎粗、株高、一级分枝数、叶长、叶宽、叶长宽比、花萼长、花萼裂数)进行相关性、多元回归及通径分析。结果:相关性分析表明,地上部分多个性状均与根长、根粗、根数、根干重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根粗、根长、根数、株高、分枝数及花萼裂数是影响根干重的主要因子。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根粗、根长、根数对根干重的直接正影响较大。地上性状中,株高、一级分枝数对根干重直接正影响较大。结论:在实际生产及良种选育过程中,应关注植株较高大、主茎粗壮、一级分枝数多,植株呈丛生状的材料。
1568-1571
中国中药杂志制剂与炮制

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膜处理对黄连解毒汤HPLC特征图谱的影响

摘要:目的:以黄连解毒汤为研究对象,探讨其采用不同相对截留分子质量聚醚砜(PES)超滤膜处理后HPLC特征图谱的变化。方法:用pes-5w,pes-3w,pes-2w,pes-1w,pes-6k的超滤膜处理黄连解毒汤离心液,应用特征图谱技术,分析经各级膜处理后黄连解毒汤成分的种类和含量情况;并测定其浊度、粘度等理化参数。结果:各级膜处理液的药根碱、小檗碱、黄芩素、汉黄芩素逐级变小明显,栀子苷有明显的逐级上升的现象;各药液的理化参数(pH、浊度、电导率)也呈规律性的变化;以离心液为参照,按膜相对分子质量由大到小排序样品的相似度依次为0.993,0.992,0.984,0.982,0.975。结论:本实验运用了膜技术这一较新的分离精制工艺,采用特征图谱全面地反映黄连解毒汤的成分变化,发现各药液成分在种类和含量方面有差异,并探讨了理化参数变化的原因。
1582-1586

中药调剂规范化研究(Ⅰ):大黄不同调剂处理的化学同质性及条件优选

摘要:目的:基于化学同质性探讨大黄饮片粒度规格及调剂学处理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规律。方法:比较饮片粒度、提取溶剂、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先下/后下处理方式对大黄蒽醌类成分煎出量的影响。结果:大黄不同粒度饮片水/醇提时总蒽醌提取量最高差别1.9/6.4倍;水/醇提不同时间最高差别2.2/1.8倍;水/醇提不同次数最高差别2.8/1.8倍;水/醇提先下和后下最高差别2.3/1.7倍。从化学同质性来看,所考察不同调剂处理因素得到的提取物均不同质。其中,相同处理方式下醇提样品的蒽醌单体含量明显高于水提样品。水提取时,0.8~1.2 cm的大黄饮片提取量较高,与超微粉碎后提取量相差不大且更经济;大黄先下提取时蒽醌提取量随水提时间延长主要呈增加趋势;后下提取30,60 min时蒽醌提出量均高于先下方式;水提前2次蒽醌提出量超过提取6次总量的50%。而醇提取大黄时,细粉的提取量较高,与1 000目超微粉碎提取量相差不大;后下方式提取量均低于先下方式;醇提30 min后提取量增加不显著;醇提前2次蒽醌提出量超过提取6次总量的70%。综合考虑,大黄水提时后下提取30 min,提取2次为宜;醇提时先下提取30 min为宜,提取2次为宜。结论:不同调剂处理方式对大黄蒽醌成分的提取量有显著影响;亟待建立中药调剂操作规范(good usage practice,GUP)。
1587-1590

人参皂苷compound K转化菌株的筛选

摘要:目的:筛选具有人参皂苷转化能力的真菌菌株,用于生产稀有人参皂苷compound K。方法:通过液态发酵,以三七茎叶总皂苷为底物,采用TLC和HPLC-ELSD检测转化产物,从12株植物病原真菌中筛选能够转化产生人参皂苷compoundK的最佳菌株。结果:获得一株高效人参皂苷转化真菌,可以转化产生人参皂苷compound K,该菌株为镰刀属真菌串珠镰孢Fusarium moniliforme。结论:串珠镰孢对三七茎叶总皂苷具有较高的转化效率,有望用于生产制备compound K等低含量高活性的稀有人参皂苷。
1596-1598

消瘀膏与消瘀贴体外透皮特性的比较研究

摘要:目的:通过对消瘀膏与其改良剂型消瘀贴体外透皮实验的比较,证实改良剂型的科学性、可行性。方法:以大黄素作为透皮率的测定指标,采用HPLC定量,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以及离体兔皮方法进行体外透皮实验。结果:消瘀膏中大黄素累计透皮率与时间的关系为威布尔分布模型,消瘀贴中大黄素累计透皮率与时间的关系为Density方程模型。以大黄素为指标,消瘀贴的体外透皮速率是消瘀膏的1.93倍,透皮总量是消瘀膏的2.84倍。同时测定的皮肤储量显示,消瘀贴中的大黄素在皮肤中的储量是软膏剂的3.95倍。结论:消瘀贴的透皮速率要比消瘀膏的快,透皮总量多,而且皮肤储量多于软膏剂,透皮特性明显优于原来剂型。
1599-1602

近红外光谱法测定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中的10种人参皂苷

摘要:目的:利用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中10种人参皂苷的总量。方法:用HPLC分别测定60批样品中10种人参皂苷的总量,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50批测定值与NIR光谱之间的校正模型,并对10批样品的含量进行预测。结果:运用一阶导数+多元散射校正的预处理方法,选择波段为4 246.8~4 602.2,5 446.8~6 102.6 cm-1,最佳维数为9时,建立的定量模型准确性好,R2(决定系数)和RMSECV(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分别为94.2,0.186;对10批样品的预测值与HPLC测定值之间的RMSEP为0.234。结论:近红外光谱法能快速对注射用益气复脉中的10种人参皂苷的含量进行预测,方法简便、精密。
1603-1605

中药浸膏粉物理性质与干法制粒工艺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通过探讨中药浸膏粉物理性质和制粒工艺参数与干法制粒颗粒质量的相关性,找出影响制粒效果的主要因素。方法: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考察浸膏粉的休止角、压缩度、黏聚力、含水量等物理性质,制粒工艺中的送料速度、滚轮转速、滚轮压力等参数与颗粒剂得率的相关关系。结果:压缩度、含水量、送料速度、滚轮压力均与干法制粒颗粒的得率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休止角、黏聚力、滚轮转速均与干法制粒颗粒的得率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结论:中药浸膏粉物理性质和干法制粒的工艺参数是影响干法制粒的主要因素,其中药浸膏物理性质参数压缩度、黏性以及制粒工艺参数中滚轮转速对干法制粒的效果影响较大。
1606-1609

《中国中药杂志》现状简介

摘要:国际检索和收录:SCI-E总被引频次达到443(285篇文献);被美国《医学索引》(Medline/PubMed)收录,在被Medline收录的中国期刊中排名第4位,居我国药学和中医药学期刊首位;被美国《化学文摘(网络版)》(CA,Chemical Abstracts Web),在千刊表中排名第232位。
1612-1612
中国中药杂志化学

不同采收月份壮药白花九里明中3种化学成分含量测定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用于测定壮药白花九里明中原儿茶酸、绿原酸和咖啡酸含量的HPLC方法,并探索不同采收月份药材中上述各成分的含量变化规律,为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C18柱;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258,327 nm。结果:原儿茶酸在1.7~17 mg·L-1,绿原酸在15.6~156 mg·L-1,咖啡酸在3.963~39.63 mg·L-1具有良好的线性;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5%,101.1%,99.2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壮药白花九里明的质量评价。
1623-1625

鹿蹄草多糖LTC-Ⅱ分离纯化及结构性质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鹿蹄草多糖LTC-Ⅱ的结构性质。方法:热水提取,乙醇沉淀制备鹿蹄草粗多糖,粗多糖经DEAE-纤维素和Sephacryl S-300 HR柱色谱分离纯化。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鉴定纯度并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紫外、红外、旋光、完全酸水解、高碘酸氧化及Smith降解、部分酸水解、甲基化分析对纯多糖组分进行结构性质研究。结果:得到一多糖纯组分LTC-Ⅱ,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2 000 Da。单糖组成为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其摩尔比为35.2∶1.0∶13.4∶4.2,LTC-Ⅱ主链由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以(1→6)连接的葡萄糖为主,分支侧链由阿拉伯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以(1→5)连接的阿拉伯糖为主,葡萄糖和半乳糖位于分子的末端。结论:首次对鹿蹄草多糖LTC-Ⅱ的化学结构进行较深入的研究。
1633-1636

鲜肿节风挥发油及油中β-榄香烯含量的动态变化研究

摘要:目的:揭示影响鲜肿节风挥发油及油中β-榄香烯含量的因素,为肿节风的开发利用和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建立β-榄香烯的GC测定方法,测定不同生长年限、不同药用部位、不同采收期以及不同干燥时间的鲜肿节风药材中挥发油及油中β-榄香烯的含量。结果:生长年限对挥发油得率及β-榄香烯含量没有明显影响;不同采收期对挥发油得率及β-榄香烯含量有影响,以12月份相对较高;不同药用部位鲜肿节风的挥发油得率由高至低依次为根、叶、茎,β-榄香烯含量以叶中最高,茎中最低;干燥时间越长,按干品计算的挥发油得率和β-榄香烯含量均呈下降趋势。结论:本研究建立的β-榄香烯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肿节风药材挥发油中该成分的质量控制。该研究结果为肿节风的开发利用和质量评价提供了一定依据。
1637-1640

白芍中芍药苷及其衍生物的UPLC-MS/MS分析

摘要: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四级杆-线性离子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UPLC-Q-Trap MS-MS)对白芍中单萜糖苷类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别。方法: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使用ESI离子源,在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数据采集范围m/z100~1200,雾化气124.11 kPa,脱溶剂气103.43 kPa,气帘气206.85kPa;离子源温度为450℃;离子喷雾电压为-4.5 kV;结果:白芍中化学成分获得了较好的分离和检测,共推测出6个糖苷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分离度好,适用于白芍中单萜糖苷类成分的快速分析与结构鉴定。
1641-1643
中国中药杂志药理

蝎毒多肽提取物联合化疗抑制Lewis肺癌血管生成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蝎毒多肽提取物(polypeptide extract from scorpion venom,PESV)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肿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54只C57BL/6J小鼠皮下接种小鼠肺癌Lewis细胞,7 d后随机分为荷瘤对照组、化疗组和PESV组。以环磷酰胺对荷瘤小鼠进行化疗建立肿瘤化疗模型。按不同用药方法对3组小鼠进行干预,隔日测量肿瘤体积。各组每7 d处死6只小鼠,实验共进行28 d。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肿瘤组织Ⅷ因子,α-SMA,Dll4及Notch1蛋白表达水平。以Ⅷ因子标记微血管,计算微血管密度(MVD),以α-SMA标记成熟有功能的血管,计算血管成熟度。以RT-PCR方法检测肿瘤组织Dll4,Notch1基因水平表达。结果:PESV抑瘤率为42.21%。PESV组肿瘤体积与化疗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与荷瘤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PESV组Ⅷ因子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化疗组(P〈0.05)。化疗组肿瘤组织α-SMA表达低于荷瘤对照组(P〈0.01),PESV组显著低于化疗组(P〈0.01)。化疗组Dll4及Notch1第28天表达低于荷瘤对照组(P〈0.05),PESV组肿瘤Dll4及Notch1第21天表达显著低于化疗组(P〈0.05)。结论:PESV可对Lewis肿瘤血管生成起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肿瘤微环境中血管生成相关因子Dll4及Notch1有关。
1644-1649

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LPS所致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摘要:目的:观察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脂多糖(LPS)诱导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内皮细胞损伤模型,光镜观察内皮细胞形态的改变,RT-PCR法检测ICAM-1,VCAM-1,TNF-α,IL-6 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NF-κB的活化。结果:HSYA可显著抑制LPS诱导的内皮细胞内ICAM-1,VCAM-1,TNF-α,IL-6 mRNA的表达,抑制NF-κB的激活和核转运。结论:HSYA可缓解LPS所致的血管内皮细胞的炎症损伤。
1650-1653

白芸豆植物凝集素对小鼠胚胎发育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白芸豆提取物PHA(植物凝集素)对小鼠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方法:实验一,采用添加不同浓度PHA的M16培养液培养小鼠2-细胞期胚胎,观察72 h后的发育情况,记录囊胚及各阶段胚胎的数目。实验二,用与实验一相同浓度的PHA预处理从1-细胞到囊胚不同发育阶段的胚胎24 h,然后移入不含PHA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观察到囊胚或孵化囊胚的发育率。结果:含低质量浓度PHA的培养液有促进小鼠胚胎发育的作用,即50,100 mg·L-1的PHA可显著增加囊胚的数量。而含高质量浓度PHA(〉1 000 mg·L-1)的培养液会使胚胎发育停滞在1-细胞到囊胚的不同时期,并随浓度增加表现为副凋亡或致死现象。结论:不同浓度PHA可对小鼠胚胎的体外发育具有不同的作用。1-细胞阶段的胚胎对PHA处理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在作用时间上,24 h PHA预处理即可表现出对胚胎发育的促进或抑制作用。低浓度的PHA可促进胚胎发育,而高浓度的PHA则导致小鼠胚胎发育停滞,出现副凋亡或死亡。
1665-1669

S型与R型人参皂苷Rh_2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h2(S型与R型)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阐述人参活性成分抗肿瘤活性的构效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MTT实验测定细胞增殖;碘化丙啶(PI)单染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细胞百分数,观察人参皂苷Rh2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AnnexinⅤ-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采用免疫荧光实验对作为细胞凋亡标志的Caspase-3活性进行测定。结果:人参皂苷Rh2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毒活性明显存在构效关系,其中25 mg.L-1的20(R)-人参皂苷Rh2和20(S)-人参皂苷Rh2作用48 h对肿瘤细胞株A549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8.5%,33.6%,IC50值分别为33.4,28.5 mg.L-1。20 mg·L-1的20(S)-人参皂苷Rh2作用A549细胞24 h后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S期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G2/M期细胞比例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说明20(S)-人参皂苷Rh2能阻滞细胞周期于G1期。30 mg.L-1的S型和R型人参皂苷Rh2作用A549细胞24 h后,无论是早期还是晚期凋亡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细胞(P〈0.05),并且20(S)-人参皂苷Rh2组早期凋亡率明显高于20(R)-人参皂苷Rh2组,表现出明显的构效效应(P〈0.05)。20(R)-人参皂苷Rh2和20(S)-人参皂苷Rh2作用6 h的A549细胞中标记Caspase-3活性的荧光亮度明显增强,说明Caspase-3的激活参与了人参皂苷Rh2诱导的A549细胞凋亡。结论:S型和R型人参皂苷Rh2均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A549细胞增殖,并且20(S)-人参皂苷Rh2的抗肿瘤活性明显强于20(R)-人参皂苷Rh2,阻滞细胞周期于G1期,具有构效效应;S型和R型人参皂苷Rh2均具有促进A549细胞凋亡作用,并且20(S)-人参皂苷Rh2组早期凋亡率明显高于20(R)-人参皂苷Rh2组,具有构效效应。
1670-1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