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药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中药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55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专论、综述、政策法规、研究论文、研究简报、专题笔谈、经验交流、药事管理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1-5302
  • 国内刊号:11-2272/R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1955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5
  • 综合影响因子:2.412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中药 2010年第23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中药杂志资源与鉴定

人工培植长春花中文多灵、长春质碱和长春碱的分布和积累动态

摘要:目的:研究田间栽培长春花不同发育阶段各器官文多灵、长春质碱和长春碱的含量动态以及不同器官的生物量动态,以确定人工种植长春花的最佳采收期。方法:以人工培植长春花为实验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生长季内长春花根、茎、叶、花和果实中的文多灵、长春质碱和长春碱的含量进行动态检测。结果:这些生物碱含量受季节和组织部位的影响,叶片中文多灵和长春质碱含量最高,根中没有文多灵,花中长春碱含量最高;8-9月文多灵和长春质碱含量最高,9月以后长春碱含量最高;生物量9月初最高。结论:9月初为长春花最佳采收期。
3093-3096

云贵高原黄花蒿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多样性和聚类分析

摘要:目的:对云贵高原黄花蒿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进行田间观测和鉴定,为揭示我国黄花蒿种质资源多样性和提高种质资源利用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测和测量的方法,对67份黄花蒿种质资源的21个农艺性状进行形态学分析和评价,并采用可变类平均方法对各种质材料进行聚类分析。结果:黄花蒿种质资源22个农艺性状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材料之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多样性。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侧枝重,达53.63%,其次为叶和蕾重、植株总重、羽片长及小叶长,变异系数分别为42.74%,41.61%,39.54%,39.22%。叶片颜色等性状的变异系数较低。基于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可把供试黄花蒿种质资源划分为5组,各组具有一定的特点,有利于品种选育材料的选择。其中,第Ⅰ组主要表现为早熟、矮秆、细杆、叶片大、叶/秆值大、产量适中;第Ⅲ组表现为晚熟、植株高大粗壮、分枝数多、紫杆、羽片多且排列非常紧密、叶重大、叶/秆值大,产量非常高;第Ⅴ组主要表现为极晚熟、侧枝发达、产量较高。结论:黄花蒿种质资源存在着显著的遗传差异和丰富的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第Ⅰ组、第Ⅲ组和第Ⅴ组种质资源较适合作为黄花蒿品种选育的材料。
3097-3102

明党参居群间根中水溶性成分HPLC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我国明党参主要分布区内明党参居群间根中水溶性成分的相似性,为明党参种质资源评价及药材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冷浸法和HPLC对10个居群明党参根中水溶性成分进行提取与分析,根据各居群明党参根中主要水溶性成分的相对含量,由夹角余弦法计算相似系数,采用UPGMA方法进行聚类,构建树状图。结果:明党参居群间根中水溶性成分差异显著。九华山居群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最高,大龙山和浮山2个居群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低于《中国药典》标准。各居群根中水溶性成分HPLC图谱差异明显,共有峰数目少。居群间根中水溶性成分的相似系数差距很大,为0.030 6~0.999 5。紫金山居群根中水溶性成分最为特殊,除与红山居群的相似系数达到0.969 7的较高水平之外,与其他7个居群的相似系数均较小。而老山、茅山、青龙山和琅琊山4个居群根中水溶性成分的组成极为相似,居群间的相似系数均在大于0.99的很高水平。聚类结果将10个居群的明党参分成3类。结论:明党参居群间根中水溶性成分存在丰富的多样性,明显地分为3个类型。
3103-3107

短葶山麦冬遗传多样性TRAP标记研究

摘要:目的:利用TRAP分子标记技术研究短葶山麦冬遗传多样性。方法:以果糖、光合或甾体皂苷代谢途径7个关键酶基因和1个凝集素基因作为靶标序列设计固定引物13条,筛选随机引物19条,利用其中11对多态性较高引物组合对50份短葶山麦冬种质进行分析。结果:共扩增了335条带,其中多态性带323条,占96.42%。引物平均多态信息量0.930。遗传分化系数0.610。UPGMA聚类表明相似系数0.52~0.98。结论:短葶山麦冬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
3108-3113

黄连植株及其土壤中镉含量分析

摘要:目的:测定黄连植株及土壤中镉含量,研究黄连植株与土壤中镉含量、植株中镉分布及富集特性。方法:采集不同产地、不同类型、不同年生黄连植株及土壤样品,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镉含量。结果与结论:不同产地黄连中镉平均质量分数1.50 mg.kg-1,土壤中镉平均质量分数1.72 mg.kg-1,各产地中黄连及土壤中镉含量较高,不同产地间差异显著,变异较大,黄连中镉含量与相应土壤中镉含量之间无相关关系;不同类型黄连以细叶型黄连镉含量最高,大叶型黄连中含量最低;不同年生黄连以二年生中镉含量最高,四年生最低;不同部位植株,须根镉含量最高,叶中次之,根茎中最小。
3120-3122
中国中药杂志炮制与制剂

辣椒碱立方液晶凝胶的制备、表征及含量测定

摘要:目的:对辣椒碱立方液晶凝胶进行表征,建立辣椒碱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甘油单油酸酯为液晶材料、辣椒碱为主药,采用自乳化方法制备了辣椒碱立方液晶凝胶;用偏光显微镜及小角衍射对立方液晶凝胶进行了表征;采用高效液相测定了立方液晶凝胶中辣椒碱的含量。结果:立方液晶凝胶在偏光显微镜下视野黑暗;小角衍射显示在0.109 6,0.133 4,0.155 7,0.188 3-1处出现信号峰,峰位置符合q1∶q2∶q3∶q4=2∶3∶4∶6,特征峰显示其内部结构为Pn3m(Q224)。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立方液晶凝胶中的辣椒碱线性范围为3.25×10-4~2.08×10-2g.L-1(R2=1),平均回收率97.53%,RSD 2.9%(n=9)。结论:偏光显微镜及小角衍射适宜于立方液晶凝胶的表征,高效液相测定方法简便、可行。
3123-3126

本刊近况简介

摘要:国外数据库收录美国SciFinder数据库:医学索引Medline;(化学文摘》(CA);荷兰Elsevier公司Scopus数据库;《国际药学文摘》(IPA);《毒物学文摘》(ToxFile);俄罗斯《文摘杂志》(AJ);波兰《哥白尼索引》(IC);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等。
3135-3135

物料粉体学性质与中药微丸成型性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挤出滚圆法制备微丸的过程中物料粉体学性质对成型性的影响。方法:以当归补血汤提取物为模型药物,考察提取物粉末粒径及加入辅料润湿后所得软材的黏附性对微丸成型性的影响。结果:当归补血汤提取物粉末粒径在一定范围内越小其微丸成型性越好,软材黏附系数需要在特定的范围内才能制备成圆整度较好的微丸。结论:物料的粉体学性质影响了中药微丸的成型性。
3136-3139

榼藤子生品与炮制品HPLC指纹图谱研究

摘要:目的:建立榼藤子生、炮制品HPLC指纹图谱的评价方法,分析各样品指纹图谱的变化。方法:采用HPLC-UV分别对榼藤子生品和炮制品的指纹图谱进行研究,用HPLC-ESI-MS对其生品共有峰进行鉴定。结果:标示出生品16个共有峰,炮制品21个共有峰,应用HPLC-MS和对照品保留时间的对应初步鉴定了其中9个共有峰,主要为榼藤子三萜皂苷类和其他糖苷类成分的吸收峰。结论:榼藤子生品炮制后,60%甲醇提取液中部分化学成分含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或上升,指纹图谱的主峰数目也有变化,说明该法可以较全面地反映榼藤子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差异,用于控制生品和炮制品的内在质量。
3140-3143

荆芥内酯平衡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摘要:目的:测定荆芥内酯的平衡溶解度和在正辛醇-水/缓冲液体系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荆芥内酯在水和各种有机溶剂中的平衡溶解度;采用摇瓶法测定荆芥内酯在正辛醇-水/缓冲液体系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结果:25℃时荆芥内酯在水中的平衡溶解度为910 mg.L-1,常用有机溶剂甲醇对荆芥内酯的溶解性较好,为93 855 mg.L-1;25℃时荆芥内酯的正辛醇-水的表观分配系数为49.35(lnKow=1.69)。结论:荆芥内酯在石油醚中几乎不溶,在水中的平衡溶解度较低,在甲醇中的平衡溶解度较高,在酸性至中性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的表观分配系数变化不大,碱性条件下的表观分配系数明显下降。
3144-3146

当归饮片趁鲜切制的可行性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当归饮片趁鲜切制代替传统切制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化学手段,建立多指标定量、定性评价的方法,评价不同方法切制的当归饮片质量。结果:趁鲜切制的饮片其主要药效成分藁本内酯的含量均低于传统的二次软化切制方法制备的饮片,2种方法切制饮片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基本在90%以上。结论:以趁鲜切制法代替传统切制方法似乎有些不妥,2种方法切制的饮片临床效果是否有差别,仍需进一步研究。
3147-3150
中国中药杂志化学

一株番荔枝内生真菌的化学成分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一株来源于海南刺果番荔枝、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内生真菌F-31(黑团孢霉,Periconiasp.)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改良PDA培养基,对内生真菌F-31进行放大培养,通过大孔树脂吸附、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手段对其发酵液及菌丝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利用IR,MS,NMR等多种波谱手段鉴定获得的化合物的结构,应用MTT法评价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从内生真菌F-31的菌液乙酸乙酯层提取部分和菌丝部分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5-(3-hydroxybutyl)furan-2(5H)-one(1),chloranthalactone E(2),5,7-二甲氧基-6-羟基香豆素(3),(1′R,2′R,3′S,4′R)-1,2,4-三唑核酸(4),L-亮氨酸(5),L-苯丙氨酸(6)。药理活性评价结果表明该6个化合物均无明显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论:所得的化合物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3151-3155

葛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摘要:目的:进一步研究野葛Pueraria lobata干燥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法结合制备高效液相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并鉴定了22个化合物:β-谷甾醇棕榈酸酯(1),β-谷甾醇(2),葛香豆雌酚(3),羽扇豆醇(4),羽扇豆酮(5),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6),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7),槐香豆素A(8),香豆雌酚(9),尿囊素(10),大豆苷元(11),芒柄花素(12),3′-甲氧基大豆苷元(13),芒柄花苷(14),3′-羟基大豆苷元(15),染料木苷(16),大豆苷(17),8-甲氧基芒柄花苷(18),5-羟基芒柄花苷(19),(-)-puerol B 2-O-glucopyranoside(20),(6S,9R)-长寿花糖苷(21)和蔗糖(22)。结论:化合物1,5~8,15,18,21和22为首次从野葛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5~7,15,18,21和22为首次从葛根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3156-3160

白射干的化学成分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白射干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柱色谱法分离,通过理化鉴别及波谱分析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白射干根茎中分离得到了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粗毛豚草素(hispidulin,1),鼠李柠檬素素(rhamnocitrin,2),鸢尾甲黄素A(iristectorigenin A,3),4′,5,7,8-四羟基-6-甲氧基异黄酮(4′,5,7,8-tetrahydroxy-6-methoxy isoflavone,4),6-羟基鹰嘴豆素A(6-hydroxybiochanin A,5),鸢尾甲苷B(Iristectorin B,6),鸢尾甲黄素A(Iristectorigenin A,7),山柰酚-7-甲醚(Kaempferol-7-methyl ether,8),怪柳黄素-7-葡萄糖苷(Tamarixetin-7-glucoside,9),鸢尾甲苷A(Iristectorin A,10),3′,3,5-三羟基-4′,7-二甲氧基黄酮-3-O-β-D-半乳糖苷(3′,3,5-trihydroxy-4′,7-dimethoxy-flavone-3-O-β-D-galacto pyranoside,11)。结论:化合物1~11均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3168-3171

马兰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马兰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方法:利用多种柱色谱分离技术分离纯化化合物,用各种波谱数据解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平板打孔法,通过观察样品是否产生抑菌圈及抑菌圈大小,半定量地对样品的抗菌活性做出评价。结果:从马兰的乙醇提取部分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琥珀酸(1),1-O-十六烷酸甘油酯(2),原儿茶酸(3),尿嘧啶(4),丁香酸(5),原儿茶酸甲酯(6),七叶内酯(7),苜蓿酸(8);活性筛选结果表明:琥珀酸(1)和丁香酸(5)对枯草芽孢杆菌有抑制作用。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琥珀酸和丁香酸对枯草芽孢杆菌有抑制作用。
3172-3174

乌骨藤的化学成分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乌骨藤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法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乌骨藤的7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核磁共振谱、质谱、红外光谱等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乌骨藤中共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牛奶菜醇(2),二氢牛奶菜醇(3),白桦酯酸(4),羽扇豆醇(5),胡萝卜苷(6),11α-O-(2-甲基丁酰基)-12β-O-乙酰基通关藤苷元B(7)。结论:化合物4,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3175-3177

RRLC-UV同时测定川白芷中6种香豆素类成分的含量

摘要:目的:建立RRLC-UV法同时测川白芷中6种香豆素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不同产地的川白芷进行含量测定,以建立完善川白芷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4.6 mm×100 mm,1.8μm)色谱柱;以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10 nm。结果:6种香豆素类成分水合氧化前胡素、佛手柑内酯、氧化前胡素、欧前胡素、cnidilin和异欧前胡素在测定浓度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方法的回收率在99.42%~101.4%,RSD〈2.4%。结论:该方法能简便快速的测定川白芷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含量,鉴别不同产地药材质量优劣,为全面控制川白芷药材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3184-3187

RP-HPLC同时测定民族药红药中苯乙醇苷类化合物plantainoside D和毛蕊花糖苷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民族药红药中苯乙醇苷类化合物plantainoside D和毛蕊花糖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用Agilent C18(4.6 mm×250 mm,5μm)柱,以乙腈-1%醋酸溶液(16∶84)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32 nm,柱温30℃。结果:RP-HPLC测定的plantainoside D和毛蕊花糖苷线性范围分别在6.250~100.0 mg.L-1(r=0.999 8)和12.50~500.0 mg.L-1(r=0.999 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3%,100.8%,RSD分别为2.6%,2.2%(n=9)。结论:方法简便,精密度、重复性良好,结果准确可靠,可以作为红药药材及相关制剂质量控制的一个有效方法。
3188-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