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药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中药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55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专论、综述、政策法规、研究论文、研究简报、专题笔谈、经验交流、药事管理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1-5302
  • 国内刊号:11-2272/R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1955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5
  • 综合影响因子:2.412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中药 2010年第15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中药杂志综述

药用植物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受控实验

摘要:作者从形态结构、生理反应、生化反应及分子机制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药用植物对干旱胁迫响应的研究成果,并结合药用植物自身的特点,初步探讨了药用植物干旱胁迫受控实验的关键环节,为揭示药用植物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提供理论依据。
1919-1924
中国中药杂志资源与鉴定

北柴胡二代新品种“中柴2号”和“中柴3号”的选育研究

摘要:目的:选育整齐度高、商品性好、皂苷含量高的北柴胡二代新品种。方法:从北柴胡一代品种"中柴1号"群体中筛选优良种质,单株选择法,选育优良品种。以形态性状、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为指标,考察历代选育材料,开展品系比较试验和区域试验。结果:选育的北柴胡新品种"中柴2号"和"中柴3号"的整齐度显著提高,深色根比率分别达83.2%,89.9%,柴胡皂苷含量分别达到1.3%,1.0%。结论:选育的"中柴2号"和"中柴3号"具有整齐度高、根色深、有效成分含量高等优点,达到了选育目的。
1931-1934
中国中药杂志制剂与炮制

基于HPLC-DAD-ESI-MS技术的芍药甘草汤体内外物质基础变化研究

摘要:目的:采用HPLC-DAD-ESI-MS分析芍药甘草配伍体内外物质基础变化,确认大鼠血中移行组分。方法:以Kor-masil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带保护柱);以乙腈-0.5%乙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8mL·min^-1,柱温25℃,以甲醇为去蛋白溶剂,样品经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化后,通过LCQdeca型质谱仪,在m/z100~1000进行扫描,并对特征离子进行2次裂解,获得二级质谱数据。结果:以芍药甘草复方组方前后的体外成分研究为基础,确认了芍药甘草汤体外的主要成分为芍药苷、儿茶素-5-O-葡萄糖苷、白芍苷、甘草苷、甘草酸等,入血移行成分中也发现此类糖苷类物质,另又发现了来源于甘草成分的葡萄糖醛酸结合物——甘草素葡萄糖醛酸和异甘草酸葡萄糖醛酸。结论: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芍药甘草汤大鼠血中移行组分,并与芍药甘草复方组方前后的成分进行对比,可对复方入血的成分进行推测和确认,具有简便、快速的优点,且对于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1947-1952

当归补血汤主要活性成分与其理化参数的关系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当归补血汤主要活性成分与其理化参数的关系,探索利用理化参数来表征中药汤剂质量的可行性。方法:以当归补血汤中的主要活性成分阿魏酸和黄芪甲苷为溶质,分别配成不同成分种类、浓度和比例的水溶液,测定其在25℃时的表面张力、pH和电导率等理化参数,并进行多项式回归分析。结果:随着阿魏酸浓度增大,阿魏酸水溶液的pH降低、电导率增大;随着黄芪甲苷浓度增大,黄芪甲苷水溶液的表面张力降低;在阿魏酸与黄芪甲苷配伍的溶液中,影响pH和电导率的主导成分是阿魏酸,影响表面张力的主导成分是黄芪甲苷。结论:黄芪甲苷与当归补血汤主要活性成分体系的表面张力相关性显著,与pH和电导率基本不相关,而阿魏酸与pH和电导率相关性显著,与表面张力基本不相关,且各自的抗干扰力强,基本不会随着另外一种物质的加入而发生变化,初步表明可以用上述特征参数来表征体系的质量。
1953-1956

细胞因子诱导法检测8种注射液内毒素含量

摘要:目的:以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为工具,研究内毒素诱导RAW264.7细胞产生TNF-α的量效关系,对8种注射液的内毒素含量进行检测,探讨该方法用于注射液内毒素检测的可行性及干扰因素。方法:以不同浓度的内毒素诱导RAW264.7细胞产生TNF-α,绘制量效关系曲线,通过对鱼腥草注射液、双黄连粉针剂、双黄连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香丹注射液、纤溶酶注射液、降纤酶注射液TNF-α含量的检测,计算其内毒素含量。结果:较低量的内毒素就能引起细胞产生TNF-α,且有良好剂量依赖关系,除07081613,810303A2个批号的清开灵注射液内毒素检测值较大外,其余7种注射剂在最大有效稀释倍数(MVD)范围内的内毒素检测结果都小于1.0EU·mL^-1。结论:该方法的检测范围广,灵敏度较高,操作简便,且检测到的内毒素具有生物活性,为注射剂的热原检查方法提供了另一技术手段。
1965-1969
中国中药杂志化学

异型南五味子藤茎中1个新的木脂素

摘要:目的:研究异型南五味子藤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柱色谱法分离,通过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化合物1是1个新的二芳基丁烷类木脂素二聚体。结论:五味子科植物中二芳基丁烷类木脂素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属于首次发现。
1970-1972
中国中药杂志信息

本刊近况简介

摘要:国外数据库收录 美国SciFinder数据库:医学索引Medline;《化学文摘》(CA); 荷兰Elsevier公司Scopus数据库;《国际药学文摘》(IPA);《毒物学文摘》(ToxFile);俄罗斯《文摘杂志》(AJ);波兰《哥白尼索引》(IC);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等。
1972-1972
中国中药杂志化学

桐叶千金藤中莲花烷类生物碱的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桐叶千金藤Stephania hernandifolia中的莲花烷类生物碱。方法:桐叶千金藤全草用95%乙醇溶液加热回流提取,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液加水稀释后经酸碱处理,石油醚、氯仿萃取,得生物总碱。生物总碱利用正相硅胶、反相Rp-18、微孔吸附树脂CHP20P、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方法分离和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桐叶千金藤中分离得到9个莲花烷类生物碱,分别为aknadinine(1),longanone(2),stephasunoline(3),N-methylstephuline(4),epistephamiersine(5),prostephabyssine(6),aknadilactam(7),dihydroepistephamiersine(8),hasubanonine(9)。结论:化合物2~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1973-1977

广东桑根皮的化学成分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桑科植物广东桑Morus atropurpurea根皮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各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广东桑根皮的70%乙醇提取物分离并鉴定了15个化合物,分别为sanggenol O(1),kuwanon S(2),moracin C(3),mulberrofuran A(4),mulberrofuran B(5),mulberrofuran C(6),mulberrofuran G(7),mulberroside A(8),mulberroside C(9),1-deoxynojirimycin(10),2-O-α-D-galactopyranosyl-1-deoxynojirimycin(11),fagomine(12),白桦酸(13),熊果酸(14)和β-谷甾醇(15)。结论:化合物1~6和8~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1978-1982

11种中草药对亚硝胺合成阻断能力与总黄酮含量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11种中草药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能力与总黄酮含量的相关性。方法:在体外模拟人体胃液的条件下,测定各试样对亚硝胺的合成阻断率、亚硝酸盐的清除率和总黄酮含量,探讨其相关性;并选取效果最好的试样与VitaminC(VitC)、黄酮对照品芦丁进行比较。结果:各试样均具有阻断亚硝胺合成的能力,其中金银花能力最强。各试样中总黄酮含量越高,相应的阻断率和清除率亦高,其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338,0.9272。金银花黄酮提取液、芦丁以及VitC对亚硝胺的合成阻断率达50%时的质量浓度IC50分别为0.013,0.022,0.187g·L^-1,对亚硝酸盐清除率达50%时的质量浓度IC50分别为0.042,0.024,0.041g·L^-1。结论:除葛根外,各试样亚硝胺合成的阻断率、亚硝酸盐清除率与总黄酮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性,金银花黄酮提取液对亚硝胺的合成阻断率高于VitC、芦丁,清除率与VitC相近。
1983-1986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鱼腥草挥发油中甲基正壬酮含量

摘要:目的:建立鱼腥草挥发油中甲基正壬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DB-5(0.25mm×30m,0.25μm)弹性石英毛细管柱,载气为高纯氦气,柱温采用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240℃,质谱接口温度250℃,离子源温度200℃,选择离子检测,选取离子为57,58,170,198。结果:甲基正壬酮进样量在5.5~110n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RSD1.8%。结论:建立的GC-MS选择离子检测内标定量方法,具有灵敏、快速、准确的特点,可供鱼腥草挥发油中甲基正壬酮的含量测定及其质量控制。
1987-1989
中国中药杂志信息

第三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学术征文通知

摘要:“第三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将于2010年11月25~26日在四川成都召开。现将有关征文等事项通知如下:
1989-1989
中国中药杂志化学

N-苯甲酰-L-精氨酸乙酯测定水蛭提取物生物活性

摘要:目的:建立水蛭提取液生物活性测定方法。方法:用N-苯甲酰-L-精氨酸乙酯(BAEE)为底物,通过测定反应体系中未被水蛭提取物抑制的凝血酶的量,间接测定水蛭提取物抗凝血酶的生物活性。结果:水蛭提取物的生物活性测定曲线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0.0014X+0.0196,r=0.9994。结论:本方法于30℃条件下反应25min进行测定,日间、日内精密度分别为2.6%和1.9%,适宜作为提取物生物活性测定方法。
1990-1992

不同处理方法对发酵虫草菌粉质量的影响

摘要:目的:考察粉碎及加热温度、时间对发酵虫草菌粉(Cs-C-Q80)活性成分的影响。方法:对发酵虫草菌粉进行粉碎,放置在不同温度下,加热不同时间,采用HPLC方法测定腺苷的含量;采用梯度洗脱法测定指纹图谱,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对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分析;并对6个主要色谱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不同粒度,加热不同温度及时间对腺苷的含量及化学指纹图谱均无明显影响,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6个主要色谱峰峰面积RSD〈5.0%,保留时间RSD〈3.0%。结论:综合指标成分定量测定及化学指纹图谱分析方法,能较全面地考察工艺中不同处理方法对发酵虫草菌粉内在质量的影响,可为制剂生产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1993-1995
中国中药杂志药理

藿香正气微乳与藿香正气水的急性毒性与药效比较研究

摘要:目的:比较藿香正气微乳与藿香正气水2种剂型的急性毒性反应及主要药效学指标。方法:以最大给药量试验比较藿香正气微乳与藿香正气水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采用番泻叶诱导小鼠腹泻模型,以腹泻指数、胃泌素、胃动素为指标,以ED50值为标准,比较2种剂型的止泻作用强度。结果:藿香正气水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明显高于藿香正气微乳;藿香正气微乳与藿香正气水的ED50值相近。结论:藿香正气微乳的安全性明显高于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微乳对番泻叶腹泻模型小鼠的止泻作用与藿香正气水基本相当。
2004-2007

常态及虚寒状态小鼠体内次乌头碱的血药浓度差异研究

摘要:目的:对比研究虚寒状态和常态小鼠血清中次乌头碱浓度差异,分析不同机体代谢环境的差异,在代谢层面说明药物毒性发生与机体的代谢环境有关。方法:复制小鼠虚寒状态模型,连续给予附子水煎液14d,用HPLC检测第1,7,14天虚寒状态及常态小鼠血清中次乌头碱的浓度;同时观察小鼠的存活率。结果:附子水煎液对虚寒状态小鼠机体代谢起调节作用,给药14d后,其血药浓度恢复或接近正常组水平;附子水煎液对常态组小鼠的体内代谢环境存在扰动,给药7,14d的血药浓度均比第1天高;在14d的给药周期内,虚寒组血药浓度的变化范围小于正常组。附子水煎液灌胃后第7天及第14天,虚寒状态组小鼠的存活率明显高于常态组小鼠。结论:常态及虚寒状态小鼠血药浓度的差异提示常态和虚寒状态小鼠的代谢环境存在差异,代谢环境在给予附子水煎液的过程中发生改变。实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附子在临床上产生毒性的剂量不同与机体的代谢环境不同有关。
2008-2011

痛泻要方对内脏高敏感大鼠脑、脊髓CRF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内脏高敏感大鼠的脊髓、下丘脑、第三脑室下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orticotropin releasingfactor,CRF)的分布和表达,探讨CRF在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内脏高敏感信号传导通路中的机制以及痛泻要方对IBS起效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清洁级成年雌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3组,模型一组腹腔注射鸡卵清蛋白致敏,模型二组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轮替致敏,评估肠道敏感性后均随机分成2组,5组分别予生理盐水或药物,灌胃4周,取脑、脊髓进行免疫组化,观察CRF的分布和表达情况。结果:痛泻要方组内脏敏感性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免疫组化显示大鼠下丘脑、第三脑室下侧、脊髓腰膨大部可见CRF的明显表达,CRF阳性指数模型组较空白组明显增高(P〈0.01),治疗组较模型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较空白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2种不同刺激诱发的大鼠模型均出现内脏高敏感状态,与应激相关的CRF在下丘脑、第三脑室下侧以及脊髓的表达上调,提示CRF在内脏刺激信号的传入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应用痛泻要方可以降低其表达程度,这可能是降低大鼠内脏高敏感的机制之一。
2012-2016

刺五加有效部位对MPP^+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刺五加有效部对MPP^+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的MPP^+作用于PC12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考察其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用不同浓度的刺五加有效部位处理后,与MPP+共同孵育,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测凋亡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LDH,NO,NOS,MDA含量,考察刺五加有效部位的保护作用。结果:刺五加有效部位终浓度达到200,400mg·mL^-1时,可明显提高PC12细胞存活率,抑制细胞凋亡率,降低LDH,NO,NOS,MDA的含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五加有效部位对MPP^+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LDH漏出,降低NO,NOS,MDA的含量,从而抑制细胞凋亡,提高细胞存活率而实现的。
2021-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