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药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中药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55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专论、综述、政策法规、研究论文、研究简报、专题笔谈、经验交流、药事管理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1-5302
  • 国内刊号:11-2272/R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1955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5
  • 综合影响因子:2.412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中药 2010年第13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中药杂志资源与鉴定

土壤-青蒿系统中镉(Cd)迁移规律及Cd对青蒿生长和青蒿素含量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环境中镉(Cd)在青蒿中的转运规律,及其对青蒿生长发育及其青蒿素含量的影响。方法:设置Cd的质量浓度为0.5,1.5,4.5 mg.kg-1,以Cd(NO3)2.4H2O的形式加入土壤中,在盆栽条件下进行研究。结果及结论:不同Cd水平均抑制了青蒿的生长,整个生长期内,Cd处理组青蒿均表现为生长缓慢,生物量及各项农艺指标降低;Cd在青蒿体内绝大部分保留在根部,向地上部分迁移的较少,当Cd为1.5,4.5 mg.kg-1时,青蒿根部和地上部分的Cd含量比值分别达到1.8∶1,2.3∶1;当Cd为0.5 mg.kg-1时,青蒿素的合成积累显著提高,但其他Cd浓度下青蒿素含量与空白组没有差异。
1655-1659
中国中药杂志信息

第三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学术征文通知

摘要:“第三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将于2010年11月25~26日在四川成都召开。现将有关征文等事项通知如下:
1659-1659
中国中药杂志资源与鉴定

抗菌肽cecropin B和兔NP-1融合基因转化鱼腥草的研究

摘要:目的:将抗菌肽cecropin B和兔NP-1(CN)融合基因转入鱼腥草,培育鱼腥草基因工程新品种。方法:设计并合成抗菌肽融合基因CN,构建重组质粒pBI121-CN,并转入农杆菌LBA4404,以农杆菌介导法转化鱼腥草外植体,将卡那霉素筛选获得的再生抗性植株以快速筛选PCR法进一步筛选阳性植株,再提取基因组DNA进行PCR-Southern鉴定,RT-PCR分析目的基因在鱼腥草中的表达,以大肠杆菌K12抑菌圈实验和立枯丝核菌感染实验分析转基因鱼腥草抗菌能力。结果:抗菌肽基因已整合到转基因鱼腥草基因组中并表达,表现出抗菌能力增强的性状。结论:以抗菌肽融合基因CN转化鱼腥草,初步获得抗菌活性提高的转基因植株。
1660-1665

川西高原红毛五加种群年龄结构及生物量积累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川西高原地区红毛五加构件种群年龄结构及生物量积累规律。方法:采用植物种群生态学研究方法,砍伐样方内红毛五加无性分株,测量无性分株年龄、株高、基径、生物量;测量无性分株上生长1年的枝条数目、茎皮质量、枝条长度等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初步阐明了红毛五加种群生长规律,红毛五加无性分株在生长6年后死亡率达到高峰;幂指数函数可反映红毛五加无性分株生长年龄与高度、基径、生物量间的关系;药用部位产量在无性分株生长的2~6年内稳定。结论:野生生境下,建议采收药用部位应在无性分株生长的第3年,本研究可为红毛五加种群管理和可持续采收提供生物学依据。
1666-1669

白术规范化种植中农药多菌灵安全使用标准的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了多菌灵在白术根、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并对其安全使用标准进行了讨论。方法:采用甲醇提取,液液分配净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不同添加浓度下回收率为86.1%~98.3%,RSD 1.0%~6.5%,满足农药残留检测要求。田间试验分别用推荐剂量(0.675 kg a.i..hm-2)和1.5倍推荐剂量(1.000 kg a.i..hm-2)进行处理,2年两地结果表明,多菌灵50%WP在白术土壤中的半衰期为6.51~7.98 d,在根中残留趋势为先升后降,半衰期为4.51~6.50 d,初加工后干样多菌灵的残留量为0.042~0.433 mg.kg-1,明显高于加工前新鲜样品残留量。结论:如果多菌灵在白术及其土壤中的MRL(最大残留限量)值推荐为0.2 mg.kg-1,建议按照常规剂量(0.675 kg a.i..hm-2)每年喷施2次,白术上最后一次使用多菌灵距收获的安全间隔期可考虑暂定为21 d。
1674-1678
中国中药杂志信息

不同膨大状态地黄根部内生真菌的分离及鉴定

摘要:目的:以野生地黄为对象,分离和鉴定地黄内生真菌,并探讨其内生真菌与地黄连作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将野生地黄进行不同的移植处理,获得根部膨大状态不同的地黄根系,分离其内生真菌,分别通过棉兰染色法和18S rDNA及ITS序列分析对内生真菌进行形态学和分子鉴定,比较内生菌的差异;并建立地黄块根膨大的水培实验系统,将地黄无菌苗和内生真菌进行共培养,观察内生真菌对地黄生长的影响。结果与结论:共分离到4种内生真菌,从未膨大根系中分离出3种优势菌株Ⅰ,Ⅱ,Ⅲ,从膨大的地黄根中分离到Ⅲ和Ⅳ,经鉴定这4种真菌分别为I轮生菌Verticillium spp,Ⅱ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Ⅲ芳香镰孢菌F.redolens,Ⅳ角担菌属真菌Ceratobasidiumspp.。共培养结果表明内生真菌Ⅰ,Ⅱ,Ⅲ的过量生长不利于地黄根膨大,而Ⅳ则不影响地黄根部的膨大。
1679-1683
中国中药杂志资源与鉴定

淫羊藿药材和饮片市场调查

摘要:本研究依据从国内7个药材市场、25个中药饮片厂和27个药店进行的调查和收集的110份淫羊藿药材和饮片,对药材原植物、原产地、药材状态、饮片状态和市场流通状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1687-1690
中国中药杂志制剂与炮制

光谱成像技术快速鉴别白鲜皮及其伪品八角枫

摘要:目的:运用光谱成像技术快速鉴别白鲜皮及其伪品八角枫,为其质量控制提供新的方法。方法:应用电可控液晶滤光光谱成像装置,检测白鲜皮对照品和5种不同市售来源的白鲜皮饮片及伪品八角枫。光谱分辨率为5 nm,光谱覆盖范围为405~680 nm,空间分辨率为50 lp.mm-1。提取白鲜皮特征光谱曲线,采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解析,用于白鲜皮及其伪品八角枫的鉴别。结果:光谱成像技术快速检测白鲜皮及其伪品八角枫,其结果与性状、显微及理化鉴定结果相吻合。结论:光谱成像分析技术可用于中药白鲜皮的鉴别,操作方法简便、快速、无损。
1696-1698

仙灵骨葆胶囊中丹参酮Ⅱ_A溶出度测定方法研究

摘要:目的:建立仙灵骨葆胶囊中丹参酮ⅡA的体外溶出测定方法,对新型仙灵骨葆胶囊与仙灵骨葆胶囊中丹参酮ⅡA的溶出情况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小杯法,转速100 r.m in-1,以6种不同溶液为溶出介质,HPLC法测定仙灵骨葆胶囊中丹参酮ⅡA在不同溶出介质中的体外溶出度,计算累积溶出百分率,采用相似因子(f2)进行释放曲线的相似性比较,对溶出曲线进行多种数学模型拟合,计算溶出参数。结果:以pH 7.6的磷酸盐缓冲液+4.0%胆酸作为仙灵骨葆胶囊中丹参酮ⅡA的溶出介质时,累积溶出百分率最高;新型仙灵骨葆胶囊与仙灵骨葆胶囊中丹参酮ⅡA的溶出曲线相似因子f2小于50。结论:不同工艺制备的仙灵骨葆胶囊丹参酮ⅡA的溶出度差异较大。新型仙灵骨葆胶囊丹参酮ⅡA的溶出速度快,累积溶出百分率高。
1706-1709
中国中药杂志化学

草豆蔻种子化学成分及其NF-κB的激活抑制作用与抗肿瘤活性

摘要:目的:研究草豆蔻Aplinia katsumadai化学成分及其NF-κB的激活抑制作用与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硅胶和Sephadex LH-20等色谱手段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方法结合理化性质鉴定其化学结构,采用High-Content Screening(image-based)免疫荧光法对所得到化合物进行TNF诱导人肺癌细胞A549的NF-κB的激活抑制实验,采用MTT法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检测。结果:从草豆蔻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S,5S)-trans-3,5-dihydroxy-1,7-diphenyl-hept-1-ene(1),(3R,5S)-trans-3,5-dihydroxy-1,7-diphenyl-hept-1-ene(2),5-hydroxy-1,7-diphenyl-hepta-6-en-3-one(3),豆蔻明(4),山姜素(5),乔松素(6),球松素(7),柚皮素(8),(+)-儿茶素(9),白杨素(10),芦丁(11),2,4-二羟基-6-苯乙基-苯甲酸甲酯(12);化合物1~4具有NF-κB激活抑制作用,IC50值分别为14.8,16.5,23.2,7.5μmol.L-1;化合物4对人白血病K562和肝癌SMMC-7721的IC50分别为3.2,3.5 mg.L-1;化合物6对肝癌SMMC-7721显示中等活性,IC50为18.3 mg.L-1。结论:化合物7~12均首次在该种中分离得到,12为山姜素属中首次发现,查耳酮类化合物4具有较强的NF-κB激活抑制作用和细胞毒活性,二苯基庚烷类成分(1~3)具有一定NF-κB激活抑制作用。
1710-1714

UPLC同时测定荭草药材中8种指标成分的含量

摘要:目的:本研究采用UPLC建立了同时测定贵州产荭草药材中儿茶素、异荭草素、荭草素、槲皮素-3-O-(2″-O-α-鼠李糖)-β-葡萄糖醛酸、花旗松素、木犀草苷、槲皮苷、山柰素-3-O-β-D-葡萄糖苷8种指标成分的含量。方法:ACQU-ITY UPLC BEHC18色谱柱(2.1 mm×150 mm,1.7μm),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0.30 mL.min-1,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60 nm,柱温45℃。试验分别对线性、仪器精密度、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准确性等项目进行了验证。结果:被测定的8个化合物分别在选定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7.6%~102.5%,RSD 1.9%~4.7%(n=6)。结论:贵州产荭草的化学成分基本相同,但被测定的成分含量有一定差别,在8月份采收的药材中被测成分的含量较高且较为稳定。
1723-1727

HPLC同时测定北五味子中5种木脂素的含量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北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含量的方法。方法:以Symmetry(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0~36 min(60∶40~66∶34);36~65min(66∶34~80∶20);65~70 min(80∶20),70~75 min(80∶20~100∶0),流速0.5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结果: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分别在0.021~4.160,0.020~4.000,0.021~4.240,0.020~3.960,0.021~4.200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4.8%,104.2%,102.7%,104.6%,104.5%。RSD值均小于3%。结论:本方法稳定易行、重复性好,可用于北五味子药材的质量评价。
1728-1730

野生与栽培防风中升麻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含量测定及指纹图谱分析

摘要:目的:建立并比较野生和栽培品种防风中升麻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HPLC测定方法和HPLC指纹图谱。方法:含量测定采用岛津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40∶60),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HPLC指纹图谱测定采用资生堂MGⅡ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结果:升麻苷加样回收率为99.6%,RSD 0.72%(n=6);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加样回收率为102.6%,RSD 0.88%。野生与栽培品种升麻苷质量分数分别为(4.96±2.59),(3.61±1.82)mg.g-1;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质量分数分别为(3.91±2.09),(4.37±2.02)mg.g-1。野生与栽培品种升麻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质量分数无显著性差异。在此条件下所建立的指纹图谱中防风各成分得到有效分离。结论:升麻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HPLC测定方法简便,结果准确,HPLC指纹图谱分析可作为防风药材质量控制及分类评价的依据。
1731-1734
中国中药杂志药理

补肾通脉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大鼠磷脂酰肌醇-3激酶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补肾通脉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大鼠肝脏、脂肪、肌肉和卵巢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p85α亚基的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23日龄雌性SD大鼠皮下注射硫酸普拉睾酮钠90 mg.kg-1.d-1,共20 d,联合高脂饮食喂养80 d建立IR的PCOS大鼠模型,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另设15只正常对照组。治疗组大鼠以补肾通脉方进行干预。光镜下观察大鼠排卵情况;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BG);放射免疫法测定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RT-PCR检测PI-3K p85α的m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卵巢PI-3K p85α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平均排卵数及排卵率明显增加(P〈0.01),Fins浓度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靶组织PI-3K p85α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较模型组明显增加(P〈0.01或P〈0.05)。结论:补肾通脉方具有改善IR和排卵障碍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上调伴IR的PCOS大鼠靶组织PI-3K p85α的mRNA和蛋白表达有关。
1735-1739

扶正化瘀方与黄芪汤合用对实验性肝硬化大鼠的治疗作用

摘要:目的:观察扶正化瘀方与黄芪汤合用对实验性肝硬化大鼠的治疗作用,探讨补虚中药对肝硬化的治疗作用特点。方法:二甲基亚硝胺(DMN)腹腔注射4周制备肝硬化大鼠模型。成模后模型大鼠分别给予扶正化瘀方、黄芪汤、扶正化瘀方合黄芪汤灌胃2周。观察大鼠体重、肝重、脾重;HE染色观察肝组织炎症病理;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肝组织胶原沉积;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肝功能(ALT,Alb,T.Bil)、肝组织SOD活性及MDA含量;盐酸水解法测定肝组织Hyp含量;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肝组织α-SM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α-SMA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大鼠相比,模型大鼠血清ALT,T.Bil明显升高,Alb含量显著降低;肝组织SOD活性下降,MDA和Hyp含量显著升高;肝组织炎症病变和胶原沉积明显,α-SMA表达显著增加。黄芪汤、扶正化瘀方及两方合用均可显著改善模型大鼠血清肝功能,改善肝脏脂质过氧化,降低肝组织Hyp含量,减轻肝组织炎症和胶原沉积,抑制α-SMA表达。在改善肝脏胶原沉积与抑制α-SMA表达方面,两方合用优于单用。结论:扶正化瘀方、黄芪汤、扶正化瘀方合黄芪汤均可改善DMN模型大鼠肝纤维化,两方合用较之各单方组抑制胶原沉积明显,其部分机制在于两方合用可更好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
1740-1744

雄黄中砷的毒代动力学及组织学分布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毒性剂量雄黄在大鼠体内的动力学行为及组织中的总砷分布。方法:SD大鼠分别单次灌服3.738,1.869,0.935 g.kg-1雄黄,测定不同剂量组大鼠药后0~96 h内的血砷、尿砷浓度,以及药后96 h各主要脏器的总砷含量。结果:大鼠单次灌服不同剂量雄黄,高剂量组总砷在大鼠体内的分布半衰期和消除半衰期分别为7.73,17.21 h,均短于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高、中、低剂量组的表观分布容积分别为10.8,5.6,3.9 L.kg-1;总清除率分别为0.437,0.16,0.111 L.h-1.kg-1;药后0~96 h内尿总砷的排泄量占雄黄给药量的5.5%~13.0%;药后96 h各主要脏器、组织中均可检测到砷,以肾上腺、膀胱、卵巢中分布较多,肝、脾、肺、肾次之,心、大脑、胃、睾丸中分布较少。结论:在毒性剂量下,雄黄的动力学参数随剂量大小而改变,表明其在大鼠体内存在非线性动力学过程。
1750-1753

泽兰抗氧化活性的研究及活性部位的筛选

摘要:目的:对中药泽兰进行抗氧化活性的研究,并筛选其主要的活性部位。方法:采用高通量活性筛选技术,以清除DPP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还原Fe3+能力及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为指标,评价泽兰乙醇总提取物及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能力。结果:泽兰及其乙酸乙酯部位(LLE-A.E,MCCM2921)和正丁醇部位(LLE-A.B,MCCM2922)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二苯代苦味肼)、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还原Fe3+能力和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结论:泽兰及其不同极性部位具有清除自由基作用,这可以用来解释其在传统应用中的活血化瘀、抗纤维化作用。
1754-1757

野生与栽培苍术对鼠胃溃疡模型的药理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野生与栽培苍术药材主要药理作用的差异。方法:采用无水乙醇和HC l造模,观察苍术栽培品及野生品70%醇提物对小鼠胃溃疡的影响;采用碳末推进法,观察观察苍术栽培品及野生品70%醇提物对正常小鼠和大黄致脾虚小鼠小肠运动的影响;采用最小抑菌浓度(M IC)测定研究苍术栽培品及野生品70%醇提物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同一产地茅苍术野生品与栽培品药理作用差异较小,不同产地茅苍术野生品与栽培品之间差异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对正常、脾虚小鼠小肠推进功能的影响及抑菌作用方面,罗田产地的作用比句容产地的好。而对无水乙醇及用0.6 mol.L-1盐酸制备的大、小鼠胃溃疡的抑制作用无明显差异。结论:在主要药效方面,茅苍术栽培品与野生品无显著差异,实验结果为茅苍术栽培品代替野生品提供一些药效学依据。
1758-1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