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药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中药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 11-2272/R 国内刊号
  • 1001-5302 国际刊号
  • 2.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中药是中国药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5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中药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珍稀濒危中药资源新来源研究专题、综述、 制剂与炮制、化学、 药理、药代动力学、临床

中国中药 2009年第22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中药杂志综述
斑马鱼——一种可用于中药药效和毒性筛选的鱼类模型2839-2842

摘要:斑马鱼是一种用于生长发育和遗传研究的重要模式生物,过去10余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毒物的监测,已经被用于环境中许多化学物质如有害重金属、农药以及卤代芳香烃化合物等致癌物的累积效应和毒性研究。近年来,该模型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药物筛选和毒理学研究。斑马鱼具有活体、高通量的优点,尤其适用于中药混合物的药效和毒性筛选,在中药新药研究领域具有较广的应用前景。

朱砂的药理及毒理机制研究进展2843-2847

摘要:朱砂及含朱砂的中成药疗效确切,其有毒无毒的问题自古争论至今仍无定论。早期文献综述较多报道朱砂药效或毒性的作用结果,少有关于机制方面的研究。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开始探讨朱砂药理及毒理作用机制,以评价朱砂的安全性及其在中药复方中的药效学必要性。本文对2000年以来国内外朱砂作用机制的研究进行评述。

中国中药杂志研究论文
不同罗汉果品种生育后期净光合速率变化的比较研究2848-2852

摘要:目的:分析净光合速率(Pn)与罗汉果品质的关系。方法:以永青一号和野红一号2个生育后期的罗汉果品种为实验材料,采用C I-31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生育后期的净光合速率;用HPLC测甜苷Ⅴ。结果:永青一号的光补偿点低于野红一号,光饱和点相同。在整个生育后期永青一号的Pn、干果重和甜苷Ⅴ含量均高于野红一号。结论:净光合速率可作为评价罗汉果品质的重要辅助指标。

基于ITS序列的中国药用石斛及其混伪品的分子鉴定2853-2856

摘要:目的:通过测定17种药用石斛的rDNA ITS全序列,构建分子系统树,在分子水平对待检种进行鉴别,为石斛的分子鉴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石斛叶片DNA,PCR扩增rDNAITS区全序列,产物回收纯化后直接测序,运用Bioedit,MEGA4.0等软件分析石斛属植物的rDNA ITS序列的特征。结果:建立了17种药用石斛rDNA ITS区碱基全序列数据库,其中,ITS1的长度为228-234 bp,GC量为45.7%-53.0%,变异位点167个,占总位点67.34%,信息位点106个,占总位点42.74%;ITS2长度为241-247 bp,GC量为44.8%-55.7%,变异位点165个,占总位点66.27%,信息位点115个,占总位点46.18%。属间的遗传距离为0.295,石斛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142,种内各居群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02。结论:利用17种石斛的全序列数据库及遗传分析软件,通过对待检种rDNA ITS区进行序列测定,可以在分子水平对石斛不同种质进行鉴别,为石斛的分子鉴定提供依据。

不同生态气候区泽泻产量与品质的变化研究2857-2861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生态气候区泽泻产量和品质的差异,并分析差异的原因。方法:以川产泽泻4个地方种为材料,在四川7个生态气候区育苗移栽,成熟收获后,测定其直径、产量及药用成分含量。并进一步研究其直径与产量的相关性,及主要药用成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不同生态气候区泽泻产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眉山的产量最高,达1 200.72 kg.hm-2,其次为都江堰的,达1 167.51 kg.hm-2,宜宾的产量最低,为417.54 kg.hm-2;都江堰的泽泻块茎中23-乙酰泽泻醇B和24-乙酰泽泻醇A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生态气候区,分别达4.222,2.727 g.kg-1。泽泻块茎的直径大小与其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23-乙酰泽泻醇B含量与24-乙酰泽泻醇A含量也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综合产量与品质来看,都江堰的质量最佳,眉山的次之,邛崃的最差。

中药防风栽培品与野生品药材性状显微组织差异比较研究2862-2866

摘要:目的:中药防风栽培品与野生品药材性状显微组织差异比较。方法:药材性状比对,根横切面、粉末显微特征测量和比对。结果:药材性状方面:防风野生品根呈长圆锥形或长圆柱形,少分枝;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断面有多数棕色油点;气味特异。防风栽培品根常有分枝;根头部横环纹较少,断面棕色油点较少;气微。显微组织方面:防风野生品根横切面韧皮部有多数类圆形油管,10-22环列;木质部导管呈放射状排列,但年轮状不明显。防风栽培品根横切面韧皮部油管10-11轮;木质部导管可见大小相间呈年轮状。结论:防风栽培品与野生品在药材性状和显微组织上存在一定差异,外观性状的差异和根横切面韧皮部油管环数的多少,可以作为两者的鉴别特征;1-4年的栽培防风可以根据木质部导管的年轮判别生长年限。

采用多元定时释药技术制备雷公藤胃漂浮缓释胶囊的研究2867-2871

摘要:目的:采用多元定时释药技术制备雷公藤胃漂浮缓释制剂。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以90%十八醇为助漂剂制得空白胃漂浮微丸。使用流化床包衣设备,制备载药胃漂浮微丸。再以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作为内溶胀层材料,以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作为外控释层材料进行包衣制备胃漂浮定时释药包衣微丸。等量称取控释层包衣增重分别为0%,8%,12%,15%,22%的包衣微丸,混均装入硬胶囊中,即得雷公藤胃漂浮缓释胶囊。结果:当溶胀层处方及用量固定后,通过控制控释层的厚度,可使包衣微丸在预期的不同时间定时释药。将几种控释层增重不同的包衣微丸混合后制成雷公藤胃漂浮缓释胶囊,在溶出介质中,均立即起漂,包衣微丸8 h漂浮率大于80%,并于不同时间依次释药,从而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缓释特征。结论:采用多元定时释药技术制备而成的雷公藤胃漂浮缓释胶囊具有良好的漂浮性能和缓释特性。

大黄不同饮片中2个蒽醌苷类成分的比较研究2872-2875

摘要:目的:对大黄5种不同饮片中2个蒽醌苷类成分的含量进行比较研究。方法:HPLC同时测定芦荟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和大黄酸-8-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Agilent TC-C18(2)柱,流动相乙腈-1%冰醋酸溶液(20∶80),检测波长410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5℃。结果:2个成分的线性关系较好(r〉0.999 8),测定范围分别为0.017 44~0.348 8,0.084-1.68μ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82%,97.87%。结论:大黄炮制过程中2个蒽醌苷类成分含量发生了明显变化,生片、酒片、醋片的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熟片、炭片含量较生品下降明显,大黄不同饮片蒽醌苷类成分含量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渐进窗口正交投影分析法用于决明子色谱指纹图谱峰的匹配2876-2879

摘要:目的:探求渐进窗口正交投影分析法对不同条件下决明子的色谱指纹图谱进行峰匹配的原理及依据。方法:样品用1.5 mol.L-1盐酸液加热水解,用氯仿回流提取,利用不同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采用梯度洗脱技术进行HPLC分离分析。通过渐进窗口正交投影分析法对不同色谱条件下获得的决明子的HPLC指纹图谱进行谱间峰匹配。结果:得到了不同色谱条件下的决明子的特征指纹图谱。结论:采用渐进窗口正交投影分析法可以准确地进行不同指纹图谱间色谱峰的匹配。

用均匀设计优选香附SFE-CO2萃取后药渣的半仿生法工艺条件2880-2883

摘要:目的:优选香附经SFE-CO2萃取后药渣的半仿生法工艺条件。方法:将香附SFE-CO2萃取后的药渣,用均匀设计UL(91×33)表,在煎提温度、煎提用水量、滤过、浓缩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以相对分子质量≤1 000提取物、HPLC总面积、干浸膏为指标,综合评判,优选其提取的工艺条件。结果:3次煎提用水的pH依次为2.005 3,6.508 2,8.945 6,提取总时间为3.912 7 h。结论:结合生产实际,确定3次煎提用水的pH依次为2.0,6.5,9.0,提取时间依次为2.0,1.0,1.0 h。

RP-HPLC测定青海地区野生藏药线叶龙胆中4种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2884-2886

摘要: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青海地区野生线叶龙胆中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獐芽菜苷、异荭草苷的含量。方法:Kromasil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A)-0.1%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洗脱条件0.00-27.00 min,10%-17%A;27.00-45.00 min,17%-33%A;45.00-45.01 min,33%-100%A;45.01-55.00 min,100%-100%A;体积流量1.0 mL.min-1,检测波长240 nm,柱温25℃。结果: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獐芽菜苷和异荭草苷均达到基线分离,分别在2.12-10.6,2.46-12.3,2.47-12.4,0.309-1.54 g.L-1线性良好,r分别为0.999 4,0.999 7,0.999 2,0.999 5。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为该类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荜茇氯仿部位化学成分研究2891-2894

摘要:目的:对胡椒科植物荜茇Piperlongum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荜茇用95%乙醇提取,依次用石油醚、氯仿、正丁醇萃取,对氯仿萃取部分采用各种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分析(MS,1H-NMR,13C-NMR)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氯仿萃取部分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其中6个酰胺类生物碱,3个倍半萜,2个其他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类对香豆酰哌啶(coumaperine,1),N-5-(4-hydroxy-3-methoxyphenyl)-2E-pentenoyl piperidine(2),胡椒内酰胺A(piperolactam A,3),1-[1-oxo-5(3,4-methylenedioxyphenyl)-2E,4E-pentadienyl]-pirrolidine(4),1-[1-oxo-5(3,4-methylenedioxyphenyl)-2E-pentenyl]-pirroli-dine(5),1-[1-oxo-9(3,4-methylenedioxyphenyl)-2E,8E-nonadienyl]-pyrrolidine(6),姜黄酮[R-(-)-turmerone,7],octahydro-4-hydroy-3α-methyl-7-methylene-α-(1-methylethyl)-1H-indene-1-methanol(8),(+)-aphanamol I(9),二去甲氧基姜黄素(bisdeme-thoxycurcumin,10),去甲氧基姜黄素(demethoxycurcumin,11)。结论:化合物1-11均为首次从荜茇中分离得到。

秃叶黄皮树果实中的水溶性化学成分研究2895-2897

摘要:目的:对秃叶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var.glabriusculum果实中的水溶性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柱色谱分离,根据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正丁醇部分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sinapyl 9-O-β-D-glucopyranoside(1),betulalbuside A(2),熊果苷(3),腺嘌呤核苷(4),3,5-二羟基苯乙醇-3-O-β-D-葡萄糖(5),3,5-二羟基甲苯-3-O-β-D-葡萄糖(6),N-trans-p-coumaroyloctopamine(7),小檗碱(8)。结论:化合物1~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法分析补骨脂中化学成分2898-2902

摘要:目的:建立补骨脂药材中化学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TM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0.05%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柱温30℃;DAD扫描范围190-400nm;检测波长246 nm。Finnigan电喷雾离子阱多级质谱仪;正离子检测模式;ESI喷雾电压4 500 V;鞘气(N2)流速60个单位;辅助气(N2)流速20个单位;毛细管温度350℃;毛细管电压19 V,扫描范围m/z90-800。结果:补骨脂中化学成分获得了较好的分离和检测,共鉴定出2个香豆素苷,3个香豆素,8个黄酮和1个单萜酚类成分。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分离度好,适用于补骨脂药材中化学成分的快速定性鉴定。

RP-HPLC同时测定天麻中4种成分的含量2903-2906

摘要:目的:建立RP-HPLC同时测定天麻药材中天麻素、腺苷、对羟基苯甲醇和对羟基苯甲醛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甲醇-0.1%醋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70 nm,柱温35℃。结果:天麻素、腺苷、对羟基苯甲醇和对羟基苯甲醛分别在19.1-383(r=0.999 9),0.620-12.4(r=0.999 9),2.45-49.0(r=0.999 9),0.280-5.63 mg.L-1(r=0.999 6)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n=9)均在96.7%-97.7%,RSD均小于1.6%。结论:本法准确可靠,分离度好,适用于天麻药材中天麻素、腺苷、对羟基苯甲醇和对羟基苯甲醛的含量测定。

佩兰药材中石竹烯含量测定方法研究2907-2909

摘要:目的:建立佩兰药材中石竹烯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溶剂超声提取样品、气相色谱法[DB-1701弹性毛细管柱(0.32 mm×30 m,0.25μm)]测定佩兰药材中石竹烯的含量。结果:石竹烯在0.002-2.0 g.L-1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加样回收率在96.8%-104.2%。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佩兰的质量控制。

黄芩中主要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分析2910-2915

摘要:目的:建立黄芩中主要黄酮类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含量测定方法,并研究产地、生长年限、采收期、栽培和加工方法等对主要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Thermo ODS-2 Hypersil色谱柱(4.6 mm×250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四氢呋喃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4 nm,流速1.00 mL.min-1,柱温26℃,进样量20μL。结果:6个主要黄酮,黄芩苷(1)、千层纸素A苷(2)、汉黄芩苷(3)、黄芩素(4)、汉黄芩素(5)和千层纸素A(6),分别在选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3),平均加样回收率介于96.6%-103.0%,RSD均小于5.0%(n=9)。结果:不同产区黄芩质量差异很大。传统道地和传统非道地黄芩药材中黄酮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但现在道地与非道地、传统道地与现在道地黄芩药材之间化合物1,2以及6个黄酮含量之和存在较显著差异;生长年限对药材质量影响不是特别显著,但一、二年生药材中的黄酮含量稍高;春季采收比秋季采收的黄芩黄酮含量高;野生与栽培药材中的黄酮含量除化合物3,6外,其他没有显著性差异;与药材比较商品饮片中黄酮苷的含量较低,而黄酮苷元的含量则较高。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黄芩药材质量检测的方法。

RP-HPLC测定白屈菜中白屈菜红碱的含量2918-2919

摘要:目的:建立白屈菜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甲醇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以乙腈-1%三乙胺溶液(25∶75)(三乙胺溶液用磷酸调节PH至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68 nm。结果:白屈菜红碱进样量在0.051 6-0.516 0μg线性关系良好,r=1.000,平均加样回收率(n=6)103.0%,RSD 1.2%。供试品溶液在8 h内稳定,用不同色谱柱分析耐用性好。结论:所建立的分析方法简单、专属性强,结果可靠、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