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药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中药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 11-2272/R 国内刊号
  • 1001-5302 国际刊号
  • 2.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中药是中国药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5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中药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珍稀濒危中药资源新来源研究专题、综述、 制剂与炮制、化学、 药理、药代动力学、临床

中国中药 2009年第17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中药杂志专论
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产销情况的宏观分析2135-2139

摘要:笔者对中药资源的产销状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重点在植物性药材方面。给出了我国中药材年总产量、总产值和常用的种类数量,提出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需要关注的产销前60位的大宗种类(Top 60);珍稀濒危的种类;以及目前仍旧来自于野生的品种,出现产销量锐减,价格飙升,急需重点关注的种类,并提出了主要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中国中药杂志研究论文
黄花蒿种子生产优化措施探讨2144-2148

摘要:目的:研究黄花蒿栽培因子对黄花蒿种子产量的影响,为黄花蒿的规范化种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4因素2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探讨栽植密度、氮肥、磷肥、钾肥对黄花蒿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试验各因素对黄花蒿种子产量的影响作用依次为密度〉氮肥〉磷肥〉钾肥。在本试验条件下,密度13 000~15 000 株/hm2;同时施用尿素186~242 kg·hm-2,过磷酸钙874~1 023 kg·hm-2,氯化钾135~165 kg·hm-2,黄花蒿种子可获得570~600 kg·hm-2。结论:合理的种植密度和肥料用量可以提高黄花蒿种子产量。

川产贝母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2149-2154

摘要:目的:为阐明川产贝母资源间亲缘关系提供更多证据。方法: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川产10个种1变种共19份材料进行分析,采用NTSYS软件计算材料间相似系数,并用UPGMA法构建了系统树。结果:从35个ISSR引物中共筛选出11个多态性明显、反应稳定的引物,在19份供试材料DNA中共扩增出179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63条,占86.8 %。材料间ISSR标记遗传相似性系数(GS)在0.569~0.855。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所有供试材料均可区分开,并聚为4组。第I组包括川贝母、甘肃贝母、长腺贝母和短丝贝母,第Ⅱ组由暗紫贝母和浓蜜贝母组成,槽鳞贝母、浙贝母、瓦布贝母和梭砂贝母聚为第Ⅲ组,湖北贝母单独为第Ⅳ组。试验结果还表明,来源于同一地区的多数川产贝母材料可分别聚在一起。结论:ISSR标记适用于川产贝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但药典收载的川贝母药材的4种基原植物种间及其与其他川产贝母属各物种间尚不能仅通过采用ISSR标记技术进行分子鉴定。此外,ISSR聚类结果同川产贝母资源的地理分布有一定关系。

金荞麦MYB转录因子基因FdMYBP1的克隆及分子特征分析2155-2159

摘要:目的:对金荞麦MYB转录因子基因FdMYBP1进行克隆和序列特征分析。方法:采用RACE结合cDNA文库筛选的方法,从金荞麦cDNA文库中克隆MYBP1基因(FdMYBP1);生物信息学分析,Southern杂交。结果:克隆到1个MYBP1转录因子基因(FdMYBP1),通过Southern杂交分析,推测FdMYBP1基因是1~2个拷贝基因;FdMYBP1基因编码1个长256个氨基酸的蛋白质, 在N端存在1个保守结构域,属于MYB转录因子家族。结论:首次从金荞麦中克隆到转录因子基因FdMYBP1,它具有MYB同源基因的典型特征,可能在金荞麦类黄酮代谢途径中起作用。

湖北麦冬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及再生植株的获得2160-2162

摘要:目的:探讨药用植物湖北麦冬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条件。方法:以湖北麦冬花药为外植体,采用MS培养基,附加不同的植物激素进行实验。常规压片法结合显微镜进行再生植株染色体的计数分析。结果:MS+2,4-D 1.0 mg·L^-1+KT 2.0 mg·L^-1诱导愈伤组织效果最好,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41.07%。MS+6-BA 1.5~2.0 mg·L^-1+NAA 0.1~0.3 mg·L^-1适于不定芽的诱导,不定芽转入附加NAA 0.1~0.3 mg·L^-1的1/2 MS的生根培养基上,生根后获得完整的再生植株,再生植株为体细胞起源。同时,讨论了4 ℃低温预处理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论:建立了湖北麦冬花药体细胞组织培养体系和快速繁殖途径。

蒺藜全草入药的可行性分析2163-2166

摘要:目的:比较蒺藜叶子、全草与入药部位果实之间含量的差异,探讨蒺藜全草入药的可行性。方法:选择了蒺藜生长的3种典型生境和6个产区采集样品,以蒺藜体内2类主要药用成分总皂苷和总黄酮物质为检测指标,测定了其在采收期内在根、茎、叶、果中的动态分布变化。结果:在采收期内3种生境、6个产区的蒺藜样品中的总黄酮和总皂苷类物质均主要分布在叶中,其含量分别为同期根、茎、果中含量的2.61倍以上。多重比较的结果显示,蒺藜全草中2类有效物质的含量与果实中的没有差异,有些甚至显著的高于后者。结论:在采收和加工的过程中应当重视蒺藜叶子的采集、保存与利用。另外从含量上来讲,蒺藜是可以全草入药的。

酸碱对药大黄与附子在大黄附子汤中配伍的化学研究2167-2171

摘要:目的:考察酸碱对药大黄与附子在大黄附子汤中配伍后酸、碱性成分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大黄、附子单味药提取液、大黄附子对药提取液及全方提取液中蒽醌类成分和乌头生物碱类成分的提取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对大黄而言,蒽醌类成分的提取量随着单药、对药及全方的配伍变化,水煎滤过、水煎离心逐渐减低,乙醇回流蒽醌类成分的提取总量逐渐升高。水煎煮单药与对药、对药与全方之间的变化趋势均明显。对附子而言,水煎煮只检测到单酯型乌头生物碱,乙醇提取既可检测到单酯型乌头生物碱,又可检测到双酯型乌头生物碱;乌头生物碱的提取量随着单药、对药及全方的配伍变化,水煎滤过、水煎离心逐渐减低,乙醇回流变化不明显;水煎煮单药与对药、对药与全方之间的变化趋势均明显。结论:大黄、附子单煎和乙醇回流,大黄、附子对药煎煮和乙醇回流,大黄附子汤全方煎煮和乙醇回流,酸、碱性成分的提取量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中国中药杂志信息
《中国中药杂志》被国内外数据库收录情况和引证数据2171-2171

摘要:1 国外数据库收录 美国SciFinder数据库:进入医学索引MEDLINE;进入《化学文摘》(CA);荷兰Elsevier公司Scopus数据库;《国际药学文摘》(IPA);《毒物学文摘》(ToxFile);俄罗斯《文摘杂志》(AJ);波、皇《哥自尼索引》(IC);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

中国中药杂志研究论文
以天然产物双半乳糖基二酰甘油酯为乳化剂的亚微乳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2172-2176

摘要:目的:探讨双半乳糖基二酰甘油酯(digalactosyl diglyceride,DGDG)作为一种乳化剂使用的可行性。方法:以香叶油为模型药物,油中乳化法制备初乳,通过单因素考察优化制备工艺,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central composite design-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CCD-RSM)对处方进行优化,并对其稳定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确定的最终制备工艺为,60 ℃,油中乳化法制备初乳,于组织匀浆机中匀浆10 min,高压均质于80 Pa下循环10次,0.22 μm微孔滤膜滤过灭菌,充氮灌封即得。最优处方为:DGDG用量1.6%;大豆油用量1.1%;油酸钠用量0.16%。其中香叶油用量为0.3%。所得亚微乳外观细腻洁白,所制3批样品粒径为168.0~169.3 nm,Zeta电位-25.53~24.90 mV,pH 8.48~8.52,最佳处方的验证结果与预测值相差1.8%。在高温、光照条件下稳定性良好。结论:DGDG可作为香叶油亚微乳的乳化剂使用。

板蓝根切制工艺的优选及切制前后指纹图谱的变化研究2177-2180

摘要:目的:优选板蓝根软化切制的工艺条件;通过比较不同产地板蓝根药材切制前后指纹图谱的差异性,客观反应润药切制对药材总体成分的影响。方法:以药材软化时加水量、润制时间和饮片切制厚度为考察因素,以水溶性浸出物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优选板蓝根软化切制的条件;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Zorbax SB-C18(4.6 mm×250 mm,5 μm)柱,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8 nm,进样量10 μL。对板蓝根粗粉和水润切制后的饮片进行HPLC测定,并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进行比较。结果:板蓝根软化切制的最佳工艺为:0.6倍量的水,浸润24 h,饮片厚度为2 mm;结论:建立了板蓝根药材醋酸乙酯萃取物HPLC指纹图谱。板蓝根在切制前后,指纹图谱对照谱图差异明显,切制后中等极性部分损失较多。

银杏内酯B柔性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外透皮研究2181-2184

摘要:目的:制备银杏内酯B(GB)柔性纳米脂质体,并对其体外透皮规律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银杏内酯B柔性纳米脂质体,并对其形态及粒径大小进行分析;采用改良的 Franz 扩散池进行体外透皮吸收试验,比较银杏内酯B醇溶液、银杏内酯B柔性纳米脂质体及普通银杏内酯B纳米脂质体的经皮累积渗透量及渗透速率。结果:此方法制得的脂质体平均包封率为(89.52±1.76)%,平均粒径为(208.3±25.49) nm,Zata电位为-49.2 mV。柔性纳米脂质体8 h的累积透过量为189.97 μg·cm^-2,8 h的渗透速率为23.75 μg·cm^-2·h^-1。结论:柔性纳米脂质体包封率较高,稳定性良好,可显著促进银杏内酯B的透皮吸收。

近红外光谱法在中药辅料质量控制中的应用2185-2188

摘要:目的:采用近红外光谱法控制中药辅料质量。方法:分别采用新型积分球透反射附件和透射附件采集炼蜜和黄酒的近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建立了还原糖和乙醇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还原糖和乙醇校正模型的相关系数、校正集均方差和验证集均方差分别为0.959 3,1.00%,1.19%和0.952 9,0.174%,0.238%。结论:所建方法快速、无损、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推广用于工业现场的原位检测。

中国中药杂志信息
关于召开“第5届华人药师临床药学专题研讨会”征文的通知2188-2188

摘要:《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社主办、上海市药学会协办的“第5届华人药师临床药学专题研讨会”拟定于2009年11月下旬在上海市召开。届时将邀请国内各省市及我国台湾、香港地区、欧美、新加坡等地的医学家、药学家参加此次大会,并进行精彩的学术报告和学术交流。热烈欢迎所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同道踊跃投稿并参加会议,现将征文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中国中药杂志研究论文
长毛香科科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2189-2193

摘要:目的:研究长毛香科科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法分离,运用多种波谱技术和X-衍射鉴定结构;利用体外DPPH微量抗氧化模型、α-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和纸片扩散法进行抑菌活性筛选。结果:从长毛香科科醋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三(十八酸)甘油酯(1),2,5-二氧环戊酮(2),羊齿烯醇(3),Δ5,22-豆甾烯醇(4),24-去亚甲胆甾-5,22(E)-二烯-3β-醇(5),α-菠菜甾醇(6),3,4-二羟基苯丙烯酸乙二醇单酯(7),3,4-二羟基苯丙烯酸(8)。结论:化合物1~8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3[IC50=(37.63±3.45)mg·L-1],6[IC50=(178.92±4.99)mg·L-1]和8[IC50=(44.32±7.02)mg·L-1]体外抑制α-糖苷酶抑制活性远高于对照acarbose[IC50=(1 081.27±12.3)mg·L-1];化合物7[IC50=(4.81±0.96)mg·L-1]和8[IC50=(4.16±0.11)mg·L-1]抗氧化活性高于对照BHT[IC50=(35.64±0.36 )mg·L-1]和BHA[IC50=(8.74±0.39)mg·L-1];化合物5~8均对小麦赤霉病有明显的抑制活性;化合物5和8对番茄灰霉病菌有明显抑制效果。

凤眼草化学成分的研究2197-2199

摘要:目的:对苦木科臭椿属植物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的果实,即凤眼草的提取物进行分离并鉴定。方法:经反复纯化制备化合物,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分析、波谱解析、对照品比较及与文献报道对比鉴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12个化合物,分别为(+)-异落叶松树脂醇(1),异落叶松树脂醇9-O-β-D-吡喃葡萄糖苷(2),没食子酸(3),山梨醇(4),香草醛(5),七叶内酯(6),豆甾-4-烯-3-酮(7),5α,8α-过氧化麦角甾-6,9(11),22E-三烯-3β-醇(8),麦角甾-4,6,8(14),22E-四烯-3-酮(9),环桉烯醇(10),羽扇豆醇(11),桦木酸(12)。结论:化合物1~12均为从本属首次分离得到。

半边莲化学成分的研究2200-2202

摘要:目的:研究半边莲Lobelia chinensis Lour.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溶剂提取、萃取、硅胶正相柱色谱及结晶法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半边莲全草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结构分别为:5-羟基-4′ -甲氧基黄酮-7-O-芸香糖苷(1),正丁基-O-β-D-吡喃果糖苷(2),5,7-二甲氧基香豆精(3),cirsiumaldehyde(4),香叶木素(5),5-hydroxymethyl-2-furancarboxaldehyde(6)和6-羟基-7-甲氧基香豆精(7)。结论:化合物2~4,6,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黄花紫玉盘枝、叶化学成分的研究2203-2205

摘要:目的:研究黄花紫玉盘Uvaria kurzii枝、叶的化学成分。方法:硅胶色谱柱和Sephadex LH-20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9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十六烷酸酯(1),豆甾醇十六烷酸酯(2),β-乙酰谷甾醇(3),β-乙酰豆甾醇(4),三十四烷醇(5),三十二烷酸(6),β-谷甾醇(7),豆甾醇(8),5α-豆甾-3,6-二酮(9),5α-豆甾-22-烯-3,6-二酮(10),香草酸(11),原儿茶酸(12),N-(对-反式-香豆酰)酪胺(13),山柰酚-3-O-β-D-(6″-O-对-香豆酰)半乳吡喃糖苷(14),山柰酚-3-O-芸香糖苷(15),芦丁(16),胡萝卜苷(17),L-白雀木醇(18),尿囊素(19)。结论:化合物1~6,9,10,13,18,19为本科中首次分到;14~16为本属中首次分到;7,8,11,12,17为本种植物中首次分到。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跟踪分离芙蓉菊中的活性成分2206-2211

摘要:目的:研究芙蓉菊全草中具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跟踪方法和各种柱色谱技术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和纯化;应用各种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对单体化合物进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试验,确定活性成分。结果:芙蓉菊70%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分和水溶性部分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从两部分分离鉴定了5,7-二羟基-3′,4′,5′-三甲氧基黄酮 (1),东莨菪素(2),艾菊素,粗毛豚草素(3),5,5′,7-三羟基-3′,4′-二甲氧基黄酮(4),柯伊利素(5),万寿菊黄素-3,6,7-三甲基醚(6),石杉黄素(7),东莨菪苷(8)和槲皮万寿菊素-3,6-二甲醚(9)。其中,化合物2,3,5~7,9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IC50(μmol·L-1)值分别为(34.36±2.06),(146.28±12.44),(246.26±8.73),(74.06±3.83),(42.19±5.25),(136.20±25.73),强于同条件下的阳性对照药阿卡波糖[IC50 =(489.25±38.55)μmol·L-1]。化合物1,4,8和艾菊素的IC50值皆大于1 000 μmol·L-1。结论:化合物5和9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3,5~7,9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类型属于竞争性抑制作用,它们可能是芙蓉菊防治糖尿病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