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药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中药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 11-2272/R 国内刊号
  • 1001-5302 国际刊号
  • 2.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中药是中国药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5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中药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珍稀濒危中药资源新来源研究专题、综述、 制剂与炮制、化学、 药理、药代动力学、临床

中国中药 2008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中药杂志综述
药用植物基因工程研究和应用展望1365-1371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药用植物贸易国和消费国。药用植物基因工程的研究和应用是提高药用植物生产效率和品质,减轻资源的压力,增强我国药用植物产业的竞争力,并使之能够可持续发展最快捷、最有前途的手段之一。虽然植物基因工程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目前为止,植物基因工程的研究更多还是集中于一些传统的模式植物上;尽管已有上百种植物中已经有成功转入外源基因的报道,但植物基因工程的应用也还局限于一些大宗的重要农作物品种上。对于药用植物来说,基因工程的研究近年来逐渐出现,并有增多的趋势,但总量依然很少。笔者在介绍植物基因工程应用概况的基础上,对药用植物基因工程研究和应用的现状进行了综述,提出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人参皂苷Rb1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1371-1377

摘要:人参皂苷Rb1是人参二醇系皂苷的代表成分之一,属于达玛烷型三萜皂苷类化合物,主要分布于五加科植物中,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作者从心血管系统、抗衰老、逆转肿瘤细胞耐药、肿瘤化疗的辅助用药、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等几个方面,对人参皂苷Rb1近10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源于多孔菌的抗肿瘤活性成分研究进展1377-1380

摘要:多孔菌是一类重要的药用真菌,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多孔菌的抗肿瘤活性成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源于多孔菌的抗肿瘤活性大分子成分,如多糖、糖肽、糖蛋白、凝集素,及脂溶性的小分子成分,如萜类、甾类、酚类和苯并吡喃酮类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多孔菌的应用在抗肿瘤新药开发上的重要意义。

中国中药杂志研究论文
6种郁金类药用植物的同工酶研究1381-1386

摘要:目的:探讨姜黄属Curcuma6种郁金类药用植物39份材料间的亲缘关系。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PAGE),作过氧化物酶(POD)和酯酶(EST)同工酶分析,并用NTSYSpc2.1软件对谱带作聚类分析。结果:在EST同工酶分析中,蓬莪术C.phaeocaulis、温郁金C.wenyujin、广西莪术C.kwangsiensis、川黄姜C.chuan-huangjiang有它们自己的特征谱带,而川郁金C.sichuanensis和姜黄C.longa有着共同的特征谱带;在POD同工酶分析中,只有蓬莪术和广西莪术有自己的特征谱带。结论:同种植物不同材料间亲缘关系的远近与地理来源关系不大;姜黄和川郁金亲缘关系很近,不能通过同工酶将它们区别开来。

甘草根cDNA文库构建与分析1386-1389

摘要:目的:构建甘草eDNA文库,为甘草功能基因的研究以及筛选、克隆与甘草次生代谢产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奠定基础。方法:以LiCI沉淀法提取根组织总RNA,置换合成法合成双链eDNA,末端补平,连接EeoRⅠ并磷酸化,以pBlueSerlptⅡ为载体并电转化感受态细胞E.coli DH10 β,测定文库的克隆数、重组率,PCR测定插入片断大小。同时,对文库进行随机测序并在GenBank中进行同源性检索和功能预测。结果:经鉴定文库的库容量为1.15×10^7,重组率为98.2%,插入片段在0.5~4.8kb,平均片段长度大于1.0kb;经随机测序,获得126条EST,BLAST分析表明,大多数EST与豆科植物以及拟南芥、水稻等植物基因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在86条已知功能基因中,主要为细胞代谢、抗逆性、生长抑制及休眠相关的基因,其余40条EST为未知功能基因。结论:构建的甘草根cDNA文库库容量大、重组率高且插入的cDN段较长,能够满足甘草功能基因的研究。

大孔吸附树脂法富集白薇中总皂苷的工艺研究1390-1393

摘要:目的:建立白薇总皂苷的测定方法,研究利用大孔树脂富集、纯化白薇总皂苷的工艺条件及参数。方法:选择蔓生白薇苷A为对照品建立白薇总皂苷的测定方法;以白薇总皂苷的洗脱率和精制度为指标,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白薇总皂苷的吸附性能,优化洗脱参数。结果:采用香草醛-高氯酸体系显色后测定白薇总皂苷,检测波长为518nm;大孔吸附树脂HP-20的静态吸附容量为59.3mg·g^-1;白薇70%乙醇提取物以水和30%乙醇洗脱,用90%乙醇富集,所得白薇总皂苷含量达77.62%。结论:本方法可方便有效地纯化富集白薇中皂苷类化合物。

湿法粉碎提取3种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1393-1395

摘要:目的:证明湿法粉碎提取法可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从芍药中提取芍药苷、从黄芩中提取黄芩苷、从金银花中提取绿原酸,以各成分提出量及出膏率为指标,对湿法粉碎提取法与回流提取法及超声提取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湿法粉碎提取法所得芍药苷、黄芩苷、绿原酸提出量较超声提取法和回流提取法明显提高。结论:湿法粉碎提取法提取效率高,方法简便,时间短。可用于3种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

葛根总黄酮缓释片的多组分体外释放度研究1396-1398

摘要:目的:研究葛根总黄酮缓释片中多组分体外释放度,探索中药缓释制剂的评价方法。方法:采用转篮法测释放度,HPLC进行指纹图谱分析,监测多组分释药特征。结果:建立了葛根总黄酮缓释片体外释放度的HPLC指纹图谱,通过对8个时间点体外释放液的测定研究,发现多组分的体外释放基本一致,具有均一性。结论:本法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评价葛根总黄酮缓释制剂体外释放度。

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测定苦参素注射液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1398-1401

摘要:目的:建立苦参素注射液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cquity UPLCBEHC18色谱柱(2.1mm×100mm,1.7μm);以10mmol·L^-1醋酸胺水溶液(用氨水调节pH8)-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3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10nm;进样量2μL。结果: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分别在0.084~3.36μg和0.086~3.44μg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3.2%,98.7%;RSD分别为1.5%,1.2%。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该药品生产及临床应用中的质量监控。

板蓝根泡腾片干法制粒工艺研究1402-1406

摘要:目的:研究板蓝根泡腾片干法制粒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考察轧轮压力、轧轮转速和浸膏粉含水量对颗粒得率和颗粒脆碎度的影响,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化干法制粒工艺参数。结果:最佳工艺参数为轧轮压力1.5MPa,转速15Hz,浸膏粉含水量为1.5%。结论:板蓝根泡腾片干法制粒工艺的研究为板蓝根泡腾片研究与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染料木素自微乳的大鼠在体肠吸收机制研究1406-1409

摘要:目的:研究染料木素自微乳在大鼠的在体肠吸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回流装置,UV,HPLC分别测定酚红和染料木素的含量。考察药物浓度、pH、不同肠段及P-糖蛋白(P-gP)抑制剂维拉帕米对染料木素吸收的影响。结果:染料木素自微乳在药物浓度为0.05~0.5g·L^-1和pH为5.4~7.8时小肠吸收速率常数K。均无统计差异;各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Ka空肠〉回肠〉十二指肠〉结肠,空肠与其他肠段有统计差异(P〈0.05);维拉帕米显著增加染料木素的肠吸收(P〈0.05)。结论:染料木素自微乳在大鼠肠道的吸收呈一级动力学过程,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在整个肠段都有吸收,最佳吸收部位在空肠。药物吸收受P-糖蛋白外排影响,而pH对药物吸收无显著影响。

中药补骨脂化学成分的研究1410-1412

摘要:目的:研究中药补骨脂的化学成分。方法:用色谱分离,用理化性质及波谱方法鉴定结构。结果:从中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呋喃(2″,3″,7,6)-4′-羟基二氢黄酮(1),补骨脂定(2),5,7,4′-三羟基异黄酮(3),补骨脂素(4),异补骨脂素(5)。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其为补骨脂二氢黄酮;首次归属了化合物2的^13C—NMR数据。

当归芍药散活性部位DSS—A—N--30中1种新单萜苷1413-1415

摘要:目的:对当归芍药散活性部位DSS-A-N-30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用大孔树脂柱色谱制备DSS-A-N-30,用硅胶和反相硅胶柱色谱分离各成分,用MS及NMR技术鉴定结构。结果:从DSS-A-N-30中分离得到了1个新单萜苷。结论:新化合物命名为4"-羟基白芍苷。

铁苋菜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研究1415-1417

摘要:目的:研究药用植物铁苋菜(大戟科)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铁苋菜地上部分室温下经乙醇提取后,用色谱和波谱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大黄素(1),β-谷甾醇(2),毛地黄内酯(3),2,6-二氧甲基-1,4-苯醌(4),烟酸(5),原儿茶酸(6),胡萝卜苷(7),没食子酸(8),芦丁(9),琥珀酸(10)和短叶苏木酚(11)。结论:化合物1,3~5,10,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镰形棘豆的化学成分研究1418-1421

摘要:目的:研究镰形棘豆的化学成分。方法:90%乙醇冷浸提取,所得浸膏经柱色谱分离,通过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甲氧基-二氢黄酮[(-)-7-methoxy-di-hydroflavone,1],(-)-5-羟基-7-甲氧基-二氢黄酮[(-)-5-hydroxy-7-methyoxy—dihydroflavone,2],(-)-pinocembrin(3),(-)-7-羟基-二氢黄酮[(-)-7-hydroxy-dihydroflavone,4],4'-甲氧基-2’-羟基-查耳酮(4'-methoxy-2'-hydroxy—chalcone,5),2’,4'-二羟基-二氢查耳酮(2’,4'-dihydroxy-dihydrochalcone,6),2’,4’-二羟基查耳酮(2’,4'-dihydroxy-chalcone,7),(-).maackiain(8),tetrahydroflemichapparin—B(9),dalbergin(10),N-苯甲酰基-2-苯基乙胺(N-benzoyl-2-phenylethylamine,11),rhamnocitrin-3-O-β-neohesperidoside(12)。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中药鬼箭羽的化学成分研究Ⅱ1422-1424

摘要:目的:研究鬼箭羽Euonymus alatus的化学成分及抗肿瘤活性。方法:利用柱色谱分离,经理化常数测定,结合^1H-NMR,^13C-NMR,EI-MS鉴定结构,利用台盼蓝法测试部分化合物的体外癌细胞生长抑制活性。结果:从鬼箭羽的9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醋酸乙酯萃取层中共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松萝酸(1),苯甲酸(2),2-羟基-4-甲氧基-3,6-二甲基苯甲酸(3),羽扇豆醇(4),3β-羟基-30-降羽扇豆烷-20-酮(5),(2R,3R)-3,5,7,4’-四羟基二氢黄酮(6),山柰酚(7),5,7,4’-三羟基二氢黄酮(8),槲皮素(9),胡萝卜苷(10)。活性研究表明,化合物1,4,5对体外人类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IG50分别为27.78,32.22,26.19μmol。结论:化合物1,3,5,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5对体外人类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细胞株HL-60具有一定的生长抑制活性。

栽培黄芩和野生黄芩化学成分比较研究1425-1429

摘要:目的:比较栽培黄芩和野生黄芩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收集不同产地栽培和野生黄芩共30余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黄芩药材的色谱指纹图谱,并对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进行含量测定;采用《中国药典》方法对黄芩的浸出物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河北和内蒙古产的野生黄芩的液相指纹图谱色谱峰数较栽培品多;在95%的置信区间内,栽培黄芩含黄芩苷(15.89±1.52)%,黄芩素为(1.04±0.26)%,汉黄芩素(0.27±0.07)%;野生黄芩含黄芩苷(11.93±1.62)%,黄芩素(1.03±0.26)%,汉黄芩素(0.27±0.06)%;栽培黄芩的浸出物为(52.07±3.05)%,野生黄芩(41.21±2.86)%。结论:栽培黄芩和野生黄芩的指纹图谱略有差异;栽培黄芩中黄芩苷和浸出物的含量高于野生黄芩。

HS—SPME—GC—MS 分析2种木兰属植物的挥发性成分1429-1433

摘要:目的:分析比较望春玉兰和紫玉兰阴干花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望春玉兰和紫玉兰的挥发性成分,GC—MS法分析和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望春玉兰和紫玉兰共鉴定出72个成分,其中25个成分是两者共有的,且含量相差不大,但两者含有的化合物类型有明显的区别。结论:望春玉兰和紫玉兰挥发性成分有显著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