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药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中药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 11-2272/R 国内刊号
  • 1001-5302 国际刊号
  • 2.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中药是中国药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5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中药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珍稀濒危中药资源新来源研究专题、综述、 制剂与炮制、化学、 药理、药代动力学、临床

中国中药 2008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中药杂志研究论文
利用等位基因特异PCR鉴别虎掌南星及其部分混淆品1109-1111

摘要:目的:建立中药材虎掌南星的分子鉴定方法,为天南星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GenBank中下载半夏属、天南星属、犁头尖属物种的叶绿体rpl20基因序列,利用DNAMAN进行比对分析,发现半夏属和虎掌南星的SNP位点,并设计鉴别引物Ptrp194F,Ptrp1708R和Pprpl148F,Pprp1484R,采用等位基因特异PCR方法对虎掌南星、半夏、水半夏3个物种的10个样品进行扩增。结果:引物Pprpll48F和Pprp1484R仅对虎掌南星扩增333bp条带,半夏、水半夏均无扩增,能准确鉴别虎掌南星。引物Ptrp194F和Ptrp1708R对半夏、虎掌南星均扩增611bp条带,水半夏无扩增。结论:本实验建立的等位基因特异PCR方法能准确区别出虎掌南星和半夏、水半夏,为虎掌南星及半夏的正确用药提供了保障。

中药龙血竭原植物剑叶龙血树的形态组织学研究及所含树脂的分布和成分检测1112-1117

摘要:目的:对剑叶龙血树进行系统的组织学研究及所含树脂的分布和成分检测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剑叶龙血树树脂形成的成因和机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彩色显微照相技术对剑叶龙血树含树脂茎和无树脂茎,以及根、茎皮、叶进行系统的组织学研究;同时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将含树脂茎和无树脂茎的指纹图谱进行了比较。结果:阐明了含树脂茎的纵切结构以及叶的表面观特征;除了茎木质部导管和纤维中有树脂外,发现剑叶龙血树受到损伤之后在茎皮层薄壁细胞、根的髓部和木质部亦有树脂的分布;含树脂茎和无树脂茎的指纹图谱显示剑叶龙血树茎在形成树脂后的化学成分中出现了较多的黄酮类、芪类成分。结论:剑叶龙血树无分泌组织出现,树脂出现在非分泌细胞中,其树脂形成的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不同定植密度下甘草生长规律的研究1117-1120

摘要:目的:研究甘草在不同定植密度下的生长规律,以期为甘草合理密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法。结果:在不同定植密度下,甘草有随密度的增大而株高降低、芦径减小、主根长缩短、主茎分枝数减小的趋势。甘草根、地上部分及根茎干物质积累均有随定植密度增大而减小的趋势。结论:综合分析得出甘草以27万株/hm^2为适宜定植密度。

迁地保护黄檗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评价1121-1125

摘要:目的:评价迁地保护黄檗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方法:利用8对荧光引物,对10个迁地保护黄檗群体共计67株个体进行AFLP分析。结果:共扩增1574条谱带,其中多态带1354条;黄檗物种水平的遗传多样性高于迁地保护群体水平,多态位点百分率PPL分别是86.02,41.55,有效等位基因数胁分别为1.4275,1.2376,Nei基因多样性指数日分别是0.2312,0.1400,Shannon信息指数,分别是0.3973,0.2113。结论:初步评价了黄檗迁地保护效果。

乌拉尔甘草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的研究1126-1129

摘要:目的:制定乌拉尔甘草种子质量分级标准。方法:对所搜集的24份不同种源的乌拉尔甘草种子进行千粒重、净度、水分、发芽率等指标的测定,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出划分种子等级的主要指标和参考指标,运用标准差法制定乌拉尔甘草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结果:发芽率是乌拉尔甘草种子质量分级的主要指标,千粒重、净度和含水量是质量分级的重要参考指标。结论:1级种子的发芽率不低于85%,净度不低于92%,千粒重不低于13g,含水量不高于11%;2级种子发芽率75%~85%,净度83%~92%,千粒重11~13g,含水量不高于11%;3级种子发芽率65%~75%,净度74%~83%,千粒重9~11g,含水量不高于11%;达不到3级种子标准的为不合格种子。

中国中药杂志信息
关于召开“第五次全国雷公藤学术会议”的征文通知1129-1129

中国中药杂志研究论文
几种常用中药促渗剂对蒿甲醚体外透皮性能的影响1130-1132

摘要:目的:考察蒿甲醚的体外透皮性能及几种常用中药促渗剂对蒿甲醚体外透皮性能的影响,为蒿甲醚经皮给药系统的开发奠定基础。方法:采用TK-12A型透皮扩散仪,给药室加入几种含不同浓度的常用促渗剂的蒿甲醚样品,用离体大鼠皮肤进行体外透皮实验;以HPLC测定一定时间点接收池中的药物浓度,求算累积透过量、稳态透皮速率及24h药物在皮肤中的滞留量。结果:蒿甲醚的稳态渗透速率Js:(2.78±0.78)μg·cm^-2·h^-1,24h累积透过量Qr:(69.07±3.01)μg·cm^-2,24h皮肤滞留量Qs:(58.93±3.56)μg·cm^-2;几种不同浓度的促渗剂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蒿甲醚的稳态渗透速率、累积透过量和皮肤滞留量,且皮肤滞留量与累积透过量之间存在线性相关性。结论:蒿甲醚是一种理想的经皮给药候选药物,几种常用的促渗剂均能不同程度促进蒿甲醚的渗透,蒿甲醚有望开发成经皮给药制剂。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土茯苓总黄酮1133-1138

摘要: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土茯苓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以土茯苓总黄酮收率为指标,通过考察静态和动态吸附实验,筛选了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土茯苓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D101大孔树脂对土茯苓总黄酮的静态饱和吸附容量为45,6mg·g^-1(干树脂);最佳动态吸附、洗脱条件为土茯苓总黄酮提取液pH6.00±0.20,质量浓度4.2mg·mL^-1,吸附流速2mL·min^-1,上样量15mL;吸附后的树脂柱先以100mL纯化水洗脱后,再用100mLpH8.00±0.20的60%乙醇以3mL·min^-1流速洗脱。结论:D101型大孔树脂在所确定的工艺条件下,可较好的分离纯化土茯苓总黄酮,其回收率达到90%以上,且纯化后土茯苓总黄酮含量达到62.6%,是纯化前的近2倍。

栀子不同饮片环烯醚萜苷类成分比较研究1138-1140

摘要:目的:对栀子不同饮片环烯醚萜苷类成分进行比较研究。方法:HPLC同时测定2个主要成分(京尼平龙胆二糖苷,京尼平苷)含量,色谱条件为Kromasil C18柱,流动相乙腈-0.3%甲酸水(12:88),检测波长238nm,流速1.0mL·min^-1,柱温35℃。结果:2个成分在测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较好(r〉0.9994),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8%,99.1%。栀子不同饮片中2种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含量有差异。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栀子不同饮片的含量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大孔树脂同步分离纯化罗布麻叶总黄酮和总鞣质的研究1141-1144

摘要: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同步分离纯化罗布麻叶总黄酮和总鞣质的工艺条件及参数。方法:以静态饱和吸附量、动态比吸附量、比洗脱量为考察指标,比较不同大孔树脂富集纯化罗布麻叶总黄酮和总鞣质的性能,并对最佳树脂纯化工艺进行筛选。结果:HPD-400型树脂综合性能最好,其吸附分离工艺条件为:上样液以1BV·h^-1吸附流速上样,纯化水冲洗2BV,60%乙醇洗脱3BV。结论:经HPD-400大孔树脂纯化后的罗布麻叶有效部位中,总黄酮加总鞣质的质量分数达80%,说明该纯化工艺是可行的。

喙荚云实中的一个新二萜类化合物1145-1147

摘要:目的:研究喙荚云实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方法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喙荚云实的95%乙醇溶液回流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个呋喃二萜类化合物neocaesalpinL1(1)。结论:此二萜类化合物为新化合物。

蒙古蒲公英的化学成分研究1147-1157

摘要:目的:研究蒙古蒲公英Taraxacummongolicum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色谱法分离化学成分,波谱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蒙古蒲公英全草中分离并鉴定了44个化合物,包括16个黄酮类衍生物(1~16),15个酚酸类化合物(17~31),1个香豆素类化合物(32),2个木脂素类化合物(33~34),4个倍半萜(35~38),3个三萜类化合物(39~41),1个长链脂肪酸类化合物(42),2个甾体类化合物(43~44)。结论:其中化合物14,15,34,35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isoetin-7-O-β-D-glucopyranosyl-2'-O-a-L-arabinopyranoside(14),isoetin-7-O-β-D-glucopyranosyl·2'-0-a-D-glucopyranoside(15),蒙古蒲公英素A(6,9,10-trihydroxy-benzoxanthene-1,2-dicarboxylicacid,mongolicumin A,34),蒙古蒲公英素B(11-hydroxy-2-oxo-guaia-1(10),3,5-trien-8,12-lactone,mongolicuminB,35);化合物1,3,6~13,20~22,30,31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8,23~29,32,37~42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双黄连制剂及其组分动物体内化学成分的研究1158-1161

摘要:目的:比较研究大鼠灌胃双黄连粉针剂及各单味药提取物入血前后主要成分的变化,为优化双黄连粉针剂处方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双黄连粉针剂、各单味药提取物及大鼠灌胃后血浆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鉴定双黄连粉针剂及其提取物给药后不同时间入血成分、相对含量、来源及其代谢产物。结果:灌胃双黄连后8个主要成分入血,分别为黄芩苷及其3个代谢产物,绿原酸及其代谢产物和1个金银花中原型化学成分;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绿原酸和黄芩苷等原型成分的相对含量逐渐减少,而它们的代谢物逐渐增加;未发现有明显连翘成分入血。结论:入血成分及其代谢产物是双黄连粉针剂的体内药效物质基础,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双黄连粉针剂的处方优化及临床合理用药。

航天搭载对牛膝SP1化学成分的影响1161-1163

摘要:目的:研究航天搭载牛膝种子SP1代植株化学成分的变化。方法:利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蛋白质的SDS-PAGE进行分析。结果:牛膝根紫外-可见、红外、X射线衍射和蛋白质指纹图谱的特征明显,其中紫外,可见图谱不能区分出航天组和对照组牛膝的差异,但红外图谱和X射线衍射以及醇溶蛋白质图谱则能区别航天组牛膝和对照组牛膝。结论:航天组与对照组牛膝根的化学成分种类无明显差异,但航天组某些化学成分的含量有明显下降。

淫羊藿苷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中的吸收机制1164-1167

摘要:目的:研究淫羊藿苷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吸收机制。方法:通过研究10,20μmol·L^-1淫羊藿苷在细胞中的双向转运,考察时间、药物浓度及转运蛋白抑制剂对淫羊藿苷吸收的影响。用超高压液相法测定药物浓度,计算其表观渗透系数。结果:淫羊藿苷通过Caco-2细胞单层的转运量4h内随时间延长呈线性增大,双向转运的渗透系数PBA/PAB大于4。在加入P-糖蛋白(P-gP)转运蛋白抑制剂维拉帕米后,淫羊藿苷PAB增大了1.2倍[(1.37±0.10)×10^-6cm·s^-1],PBA/PAB显著降低(由4.83下降到2.72)。而加入转运蛋白多药耐药蛋白(MRP2)的抑制剂白细胞三烯C4、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的底物潘生丁时,对淫羊藿苷转运影响不显著。结论:结果提示淫羊藿苷口服吸收差的原因有二:一是淫羊藿苷肠壁的渗透系数较小,二是可能存在肠道P-gP转运蛋白对淫羊藿苷的外排。

犬血浆中牡荆素鼠李糖苷的测定及益心酮缓释片药动学研究1168-1170

摘要:目的:建立测定犬血浆中牡荆素鼠李糖苷的HPLC法,初步研究益心酮缓释片在Beagle犬体内的药动学。方法:应用自身对照设计实验法,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单剂量口服益心酮缓释片(2片×288mg/片)和市售普通片(4片×144mg/片)后,Beagle犬血浆中牡荆素鼠李糖苷的浓度,应用非隔室模型统计矩方法和3p87程序对药动学参数进行分析。结果:益心酮缓释片和普通片口服后在Beagle犬体内过程可分别用单室和双室模型描述;药动学参数为:口服普通片:T1/2=8.94h,Tmax=1h,AUC0-∞:5880.4ng·h·mL^-1,MRT=6.1h;口服缓释片:T1/2=5.22h,Tmax=4h,AUC0-∞:6792.75ng·h·mL^-1,MRT=8.4h,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5.5%。结论:自制缓释片在犬体内表现出了缓释特性。

复方海蛇胶囊抗PC-12细胞凋亡研究1171-1174

摘要:目的:研究复方海蛇胶囊对β-淀粉样蛋白(Aβ1~42)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复方海蛇胶囊应用于痴呆的治疗机制。方法:采用四氮唑蓝比色法(MTr法)确定复方海蛇胶囊对神经生长因子(NGF)诱导培养PC-12细胞的安全剂量后,加或不加Aβ,分别用MTr法、流式细胞术(FCM术)检测不同质量浓度的复方海蛇胶囊(0.01,0.1,1,5mg·mL^-1)对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凋亡执行酶caspase-9与caspase-3的活性。结果:复方海蛇胶囊对NGF诱导培养的PC-12细胞的安全剂量为小于10mg·mL^-1。复方海蛇胶囊各剂量组对A卢诱导的PC-12细胞的凋亡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各组数据(A)分别为:1.75±0.12,0.73±O.35,0.79±O.11,0.83±O.07,1.31±O.07和1.80±0.38,与空白组比较P〈0.01,流式细胞检测中凋亡细胞的百分率降低(1.93±0.41)%,(46.17±4.08)%,(35.35±4.63)%,(28.62±3.81)%,(15.13±3.15)%,(7.84±1.76)%,与空白组比较P〈0.01。另外,复方海蛇胶囊抑制了A口诱导PC-12细胞的caspase-9和caspase-3活性的增高。结论:复方海蛇胶囊可显著抑制A口诱导PC-12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凋亡执行酶caspase-9,caspase-3的活性实现。

苦参碱对TIM2转基因小鼠肝癌细胞的作用研究1175-1179

摘要:目的:观察苦参碱对TIM2转基因修饰小鼠H22肝癌细胞瘤苗的体内作用。方法:构建小鼠TIM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用以转染H22细胞,经体外稳定筛选后获得TIM2转基因H22肝癌细胞全细胞瘤苗(H22-TIM2),用以建立小鼠肝癌移植瘤模型,观察该瘤苗在小鼠体内的成瘤性和免疫原性;加用药物苦参碱(matrine,M)治疗后,观察苦参碱对其体内抗癌活性的影响。结果:筛选得到的TIM2转基因H22肝癌细胞瘤苗有TIM2mRNA及EGFP的稳定表达,此瘤苗接种后,在小鼠体内的成瘤率为41%,远低于H22对照组和H22-EGFP空载体组(H22-EGFP)(后两者成瘤率在92%以上),对小鼠肿瘤的抑制率为69.2%,明显高于苦参碱治疗组(67.5%)和其他各组。同时苦参碱可进一步增强H22-TIM2瘤苗的肿瘤抑制率。H22-TIM2组小鼠的脾指数,CD4^+T细胞亚群和CD4/CD8较其他实验组明显增高。结论:TIM2基因修饰H22细胞瘤苗可显著降低H22肝癌细胞在小鼠体内的致瘤性,在体内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苦参碱可明显改善其体内抗癌活性,为进一步研究TIM2基因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及苦参碱的抗癌机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