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药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中药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 11-2272/R 国内刊号
  • 1001-5302 国际刊号
  • 2.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中药是中国药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5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中药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珍稀濒危中药资源新来源研究专题、综述、 制剂与炮制、化学、 药理、药代动力学、临床

中国中药 2007年第1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中药杂志综述
降脂中药研究勾玄1005-1008

摘要:在梳理近年国内外降脂中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别从降脂中药体外筛选模型、有效单体、复方和单味降脂中药以及降脂中成药等几个方面详细阐述降脂中药的研究现状,提出降脂中药有效单体的开发利用和中药有效单体组分配伍的思路,强调通过借用中药筛选细胞模型发现新的降脂中药单体和降脂机制,突破以临床经验积累作为研制新药的单一模式,针对单味药固定组分的改变、不同药物有效组分配伍的加减、不同病理环节的组分配伍和有效单体性味归经等展开研究,加快中药有效单体配伍理论的创新,使中药配伍研究从饮片层次上升到组分层次,使中药药理的作用靶点、作用环节及作用机制更加清楚,促进中药新药研究及临床疗效的提高和中医药理论的创新。

花生四烯酸的主要作用及提取方法1009-1011

摘要:花生四烯酸(AA)是人体必需脂肪酸之一,具有重要的生理、药理及保健作用。作者综述了花生四烯酸的一般性状、生理代谢、药理作用及保健作用,比较了花生四烯酸的提取方法及其国内外发展动态及存在问题,并对其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中国中药杂志信息
本刊零售1011-1011

中国中药杂志研究论文
获取人参、西洋参特定序列位点(STS)标记的新方法1012-1015

摘要:目的:寻找人参、西洋参的分子鉴定新方法。方法:在人参、西洋参已知rDNA序列上设计单引物进行PCR扩增,对多态性条带克隆测序,根据序列比对情况设计人参、西洋参特异引物,通过对PCR条件的优化得到人参、西洋参的STS标记。结果:引物Pg-q36F能得到人参、西洋参的多态性条带,特异引物Pg-6F,Pg-479R仅对人参扩增474bp条带,特异引物Pq-442F,Pq-658R仅对西洋参扩增217 bp条带,能成功鉴定人参和西洋参。结论:建立了一种获取人参、西洋参STS标记的新方法。本方法大大加快STS标记的建立过程。可为其他中药材分子标记的获得提供指导。

中国中药杂志信息
“第六届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信息交流会暨《中草药》杂志第十届编委会”征文通知1015-1015

中国中药杂志研究论文
γ射线对薏苡诱变效应的初步研究1016-1018

摘要:目的:研究γ射线对薏苡诱变效应。方法:用薏苡干种子作为诱变材料,以M1芽率、成苗率、苗高、根长为生理效应指标,以M2代叶绿素突变为诱变效应指标进行了相关诱变研究。结果:γ射线对幼苗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具有较强的诱发叶绿素突变的能力。结论:γ射线是一种对薏苡有效的诱变剂。薏苡干种子诱变时γ射线的适宜剂量为450Gy。

大孔吸附树脂吸附纯化虎杖有效部位的研究1019-1024

摘要: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虎杖有效部位的工艺条件。方法:以白藜芦醇苷、白藜芦醇、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和总蒽醌的吸附量和解吸率为评价指标,筛选树脂,并优化了吸附和洗脱条件。结果:D101树脂对虎杖各有效成分具有较好的吸附分离性能。适于纯化虎杖有效部位。最佳工艺条件为:虎杖样品溶液1 BV,吸附流速2.4 BV·h^-1,上样后静置30min,先用2BV水洗涤,再用20%,50%,70%,95%乙醇各2,5,2,5 BV进行梯度洗脱,流速2BV·h^-1,合并50%和95%乙醇洗脱液。即为纯化的总有效部位。结论:总有效成分纯度为36.87%,说明采用D101树脂分离纯化虎杖有效部位是可行的。

丹参酮微乳的制备及大鼠在体肠吸收丹参酮微乳的制备及大鼠在体肠吸收1024-1027

摘要:目的:制备丹参酮微乳(Tan-ME),并考察其性质及大鼠在体肠吸收特性。方法:Zetapals多功能电位/粒度分析仪测定Tan-ME的粒度及其分布,原子力显徽镜观察微乳粒子形态。建立测定肠回流液中丹参酮ⅡA的HPLC测定方法。结果:Tan-ME乳滴平均粒径为(32.25±6.59)nm,粒度均匀。肠吸收实验结果表明,Tan-ME能促进丹参酮在大鼠小肠的吸收,但Tan-ME吸收速率受Tan-ME水相含量影响较大。结论:Tan-ME制剂能够促进丹参酮在大鼠小肠的吸收,提高丹参酮的生物利用度。

虫草及其发酵制品抗氧化能力研究1028-1031

摘要:目的:考察天然冬虫夏草、蛹虫草及其发酵制品水和乙醇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测定样品的6个抗氧化指标:抑制亚油酸氧化的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过氧化氢和超氧阴离子的活性以及螯合金属离子(Fe^2+)的效果。结果:各样品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能力,没有一种提取物在所有测试中均显示出很强的活性,但可以认为天然蛹虫草水提物的抗氧化能力为8个样品中最高,它在抑制亚油酸氧化,螯合金属离子以及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实验中部显示了很高的活性。研究同时表明天然及发酵虫草水和醇提物中多酚类的含量差异很大。结论:虫草及其发酵制品可作为一种潜在的天然抗氧化剂,发酵培养能够影响虫草制品的抗氧化活性,而天然与发酵虫草的抗氧化能力与其含有的多酚类的量没有显著相联。

HPLC测定三拗汤不同煎液中甘草酸的含量及体外抗菌作用比较1031-1034

摘要:目的:考察用合煎、分煎方法制备的三拗汤汤剂中甘草酸含量的变化,比较体外抗菌作用。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 C_(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乙腈-0.2%乙酸(35:65)为流动相,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54 nm,分析三拗汤合煎液和分煎液样品中甘草酸的含量。采用稀释法体外测试三拗汤不同煎液对常见菌种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三拗汤合煎液中甘草酸的平均含量大于分煎液中甘草酸的平均含量。三拗汤合煎液对绿脓杆菌有抑菌作用,而分煎液没有;合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略大于分煎液。结论:与分煎液比较,合煎液中甘草酸的含量较高,抑菌作用较强。

刺状鱼栖苔化学成分研究1035-1037

摘要:目的:研究红藻刺状鱼栖苔Acantophora spicifera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正相和反相色谱,Sephadex LH-20色谱以及反相HPLC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应用MS,IR和ID,2D-NMR等方法鉴定结构。结果:从穗状鱼栖苔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aplysin(1),loloilide(2),(R)-(-)-dehydrovomifoliol(3),尿嘧啶(4),胸腺嘧啶(5),1-methoxy-4-(1-propenyl)benzene(6)。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本属海藻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6为首次从海洋生物中分离得到。

桑白皮中桑辛素的含量测定1038-1040

摘要:目的:对不同产地,不同品种及规格的桑白皮中的桑辛素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Alltima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58:42),检测波长270nm。结果:未经除去黄棕色外皮的桑白皮样品与除去外部黄棕色外皮的样品中桑辛素含量差异明显,样品中的桑辛素主要存在于桑白皮的黄棕色外皮中。桑白皮桑辛素含量与样品厚度与有关。结论:本方法简便,稳定,为桑白皮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栀子化学成分研究1041-1043

摘要:目的:研究栀子的化学成分。方法:用各种现代色谱方法分离栀子化学成分,用波谱技术(IR,UV, MS,1D和2D-NMR)鉴定结构。结果:从焦栀子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欧前胡素(imperatorin,1),异欧前胡素(isoimperatorin,2),藏红花酸(crocetin,3),5-羟基-7,3′,4′,5′-四甲氧基黄酮(5-hydroxy-7,3′,4′,5′-tetrame- thoxyflavone,4),2-甲基-3,5-二羟基色原酮(2-methyl-3,5-dihydroxychromone,5),苏丹Ⅲ(sudanⅢ,6),京尼平苷(ge- niposide,7),藏红花素(crocin,8),藏红花酸糖苷-3(crocin-3,9)。结论:其中化合物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

山西狭苞橐吾化学成分研究1044-1047

摘要:目的:研究产自山西的狭苞橐吾Ligularia intermedia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柱色谱(CC)、制备薄层色谱(PTLC)、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经现代波谱技术:红外、质谱、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谱及X-射线单晶衍射等方法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8β-hydroxyeremophil-7(11)-ene-12,8α(4β,6α)-diolide(1),8β-methoxyeremophil-7(11)-ene-12,8α(4β,6α)-diolide(2),蜂斗菜素(petasin,3)。异蜂斗菜素(isopetasin,4),liguhodgsonal(S),ligudentatol(6),ligujapone(7)。羽扇豆醇(lupeol,8)和羽扇豆醇棕榈酸酯(lupeol palmitate,9)。结论:其中化合物2,3,4,6,7,9为首次从狭苞橐吾中获得。

繁缕化学成分研究Ⅰ1048-1051

摘要:目的:研究繁缕的化学成分。方法:用各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学方法及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芹菜素-6-C-β-D-半乳糖-8-C-α-L-阿拉伯糖苷(apigenin 6-C-β-D-galacto- pyranosyl-8-C-α-L-arabinopyranoside,1)、芹菜素-6-C-α-L-阿拉伯糖-8-C-β-D-半乳糖苷(apigenin 6-C-α-L-arabinopyr- anoeyl-8-β-D galaetopyranoside,2)、芹菜素-6-C-β-D-半乳糖-8-C-β-L-阿拉伯糖苷(apigenin 6-C-β-D-galactopyranosyl- 8-C-β-L-arabinopyranoside,3)、芹菜素-6-C-β-D-葡萄糖-8-C-β-D-半乳糖苷(apigenin 6-D-β-D-glucopyranosyl-8-C-β-Dga- lactopyranoside,4)、芹菜素-6,8-二-C-α-L-阿拉伯糖苷(apigenin 6,8-di-C-α-L-arabinopyranoside,5)。结论:化合物1~5均为首次从繁缕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太子参化学成分研究1051-1053

摘要:目的:研究太子参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硅胶,Sephadex LH-20反复柱色谱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吡咯甲酸(2-minalin,1),吡咯-2-羧酸-3-呋喃甲醇酯(3-furfuryl pyrrole-2-carboxylate,2),乌苏酸(3),金合欢素(4),木犀草素(5),刺槐苷[acacetin 7-O-β-D-glu- copyranosyl(6→1)-α-L-rhamnopyranoside,6]。结论:化合物3~6均为首次从太子参中分离得到。

牡丹皮饮片指纹图谱的聚类分析1054-1056

摘要:目的:探讨如何应用HPLC指纹图谱对牡丹皮饮片进行质量控制。方法:中试生产研制牡丹皮饮片, HPLC。结果:获得了较稳定的HPLC图谱;在不同产地和不同饮片13个样品的图谱的13峰中,通过其峰面积的变化的分布规律。计算各样品的相似程度,运用聚类分析,对样品产地和加工对其HPLC图谱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分类结果同材产地一致,同加工无关。结论:就检测HPLC指纹图谱所反映的药用物质基础而言牡丹皮的加工处理对其影响不显著,产地起主要因素。提示产地为饮片质量控制的重要因素。

中国中药杂志信息
《中国中药杂志》近况简介1056-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