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药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中药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 11-2272/R 国内刊号
  • 1001-5302 国际刊号
  • 2.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中药是中国药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5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中药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珍稀濒危中药资源新来源研究专题、综述、 制剂与炮制、化学、 药理、药代动力学、临床

中国中药 2007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中药杂志综述
环境胁迫下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及道地药材的形成277-280

摘要:文章总结了环境对植物,特别是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积累影响的研究成果,并在介绍环境胁迫影响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4种假说的基础上,分析了环境对道地药材形成的影响,指出逆境可能更利于中药道地性的形成,提出了道地药材形成的逆境效应理论,并初步探讨了环境胁迫影响药材道地性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中药抗肝癌免疫调节的研究进展281-284

摘要:查阅国内外文献,对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肝癌的单味中药和复方进行了归纳总结。中药可以在多个层面对免疫系统发挥作用,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方面有明显优势,从而有效阻止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减轻化疗药物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损害,增加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加强对肿瘤细胞的免疫监视,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有望从中药中提取出抗肿瘤作用更显著的药物。

地高辛血药浓度检测方法的分析285-288

摘要:地高辛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其治疗量和中毒量非常接近,有时甚至出现交叉、重叠,而且血药浓度影响因素极多,药效学和药动学个体差异大。为达到治病和防止中毒的目的,对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必不可少。结合国内外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方法,包括放射免疫分析法、酶免疫分析法、化学发光、荧光等免疫技术和液质联用技术等,从灵敏度、线性范围、交叉反应、精密度等方面总结了各种方法的特点。放射免疫分析法以其价格低廉,酶免疫分析法以特异性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以灵敏度高、稳定性好,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以其灵敏度高、方法简便,液相-质谱联用分析法以分辨率高、专属性强等优点而受到广大使用者的青睐。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优势互补、有机结合、综合利用是今后主要发展趋势之一。

中国中药杂志学术探讨
基因芯片技术与中药研究——中药基因组学289-292

摘要:中药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的作用特点决定了其系统化研究的趋势,基因芯片技术以其高通量、并行、高内涵的优势介入了现代中药研究。作者回顾了近3年来用于探索中药作用靶点、药物有效部位、中药材鉴定、新药物筛选等方面的新进展,结合中医学的理论指导,提出“中药基因组学”的发展趋势,以求探索中医药研究的纵深发展。

中国中药杂志信息
第十四届全国药学史本草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292-292

中国中药杂志研究论文
种苗与施肥对明党参产量和质量的影响293-296

摘要:目的:研究种苗质量与施肥对明党参产量和质量影响,为明党参规范化种植提供依据。方法:进行不同等级种苗和施肥的小区栽培试验,研究种苗和施肥对明党参产量和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种苗等级对明党参药材产量有显著影响;施肥深度对明党参产量影响差异显著,以10~15cm深度最佳;有机肥和氮肥、磷肥配合施用,明党参多糖含量最高。结论:移栽时种苗以一级和二级种苗最佳;明党参施肥时最好是有机肥和氮肥、磷肥配合施用,施肥深度为10~15cm。

热分析(TG,DTA)方法在鉴别贝母类中药材中的应用296-299

摘要:目的:提供一种快速简单的方法鉴别贝母类中药材。方法:采用热分析方法(TG,DTA)对9种贝母类中药材的热重/差热图谱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分析9种不同贝母中药材粉末的热重/差热图谱发现,由于来源不同,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差异,不同贝母类中药材的热分析图谱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湖北贝母的热稳定性最高,平贝母的热稳定性最差,不同的贝母具有各自的差热图谱。结论:根据9种贝母中药材热分析图谱之间的差异,可以很容易的对其进行区分和鉴别。

茉莉酸甲酯对丹参毛状根中丹参酮类成分积累和释放的影响300-302

摘要:目的:研究茉莉酸甲酯(methy jasmonat,Mj)对丹参酮类成分的积累和向培养基中的释放的影响。方法:6-7V悬浮振荡培养ATCC15834农杆菌诱导的丹参毛状根培养18d后,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化学诱导子——茉莉酸甲酯,采用HPLC的方法,测定MJ处理后不同时间段(2,6,9d)丹参毛状根中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的含量以及其在培养基中的含量。结果:毛状根经MJ处理后2,6,9d隐丹参酮的含量分别达0.039,0.204,0.572mg·g^-1,分别是同时期未经MJ处理的2.2,8.5,23.8倍;丹参酮ⅡA的含量达0.251,0.601,1.563mg·g^-1,分别是同时间期未经MJ处理丹参毛状根的1.9,4.1,6.2倍。结论:MJ能显著促进丹参毛状根中丹参酮类成分的积累并向培养基中释放。

中国中药杂志信息
封面图片简介302-302

摘要:月见草Oenothera biennis L.为柳叶菜科月见草属植物,别名山芝麻、夜来香。昧甘、苦,性温。可祛风湿,强筋骨;主治风寒湿痹,筋骨酸软。分布东北、华北及贵州等地。二年生草本,第一年形成丛生莲座状叶,叶伏于地面,第二年抽茎、开花、结果,高50~100cm。具粗壮肉质多汁根。茎粗壮,圆柱形,单一或上部稍分枝,被疏生白色长硬毛。基生叶具长柄,长5~30mm,茎生叶具短柄,上部叶无柄;叶片披针形或倒披针形,稀椭圆形,长5~10cm,宽1~2cm,基部楔形,先端渐尖,边缘具稀疏浅牙齿或近全缘,两面疏生细毛。花单生于茎上部叶腋,浅黄色或黄色,夜间开放;萼筒很长,达3cm,先端4裂,每2枚裂片的上部常相连,花期反卷,顶端具长尖,疏生白色长毛及腺毛;花瓣4,平展,倒卵状三角形,长约2cm,顶端微凹;雄蕊8,黄色,短于花冠;子房下位,4室,柱头4裂;蒴果长圆形,微弯,略为四棱形,基部比上部粗,被疏长毛,成熟时4瓣裂。

中国中药杂志研究论文
沉淀法制备2种脂溶性抗癌中药聚乳酸纳米粒的载药过程比较303-306

摘要:目的:探讨沉淀法制备载药聚乳酸纳米粒(PLA-NP)的过程及影响因素,为沉淀法的合理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脂溶性抗癌中药葫芦素(Cu)和姜黄素(Cur)为模型药物,采用沉淀法制备载药聚乳酸纳米粒,比较包载结果的差异并通过载药过程的考察分析原因。结果:Cu-PLA-NP和Cur-PLA-NP的粒径均在100—200nm,但包载结果差异很大:Cu-PLA-NP的包封率、载药量和药物收率分别为38.53%,2.21%和27.02%,Cur-PLA-NP的包封率、载药量和药物收率分别为94.36%,14.35%和91.23%。其原因与丙酮刚加入水相时的药物沉淀率及水浴挥发过程中药物和载体的沉淀速率有关。结论:沉淀法制备载药聚乳酸纳米粒,即使同是脂溶性药物,但因药物与丙酮之间相互作用及药物与PLA之间亲和力的不同,包载效果仍可能出现较大差异,选用时应慎重。

草珊瑚总黄酮提取工艺及其含量动态变化307-309

摘要:目的:探讨草珊瑚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及含量动态变化。方法:以贵州产草珊瑚为原料,采取乙醇浸提L9(3^4)正交试验方法优化总黄酮提取工艺,然后在该工艺条件下对自然存放时间不同、采摘季节不同、部位不同的草珊瑚原料进行总黄酮含量的动态变化考察。结果:乙醇体积分数对总黄酮提取量有显著影响,提取温度对总黄酮提取量有影响;草珊瑚自然存放时间越长,总黄酮含量越低,平均每年下降24.74%;不同季节采摘的草珊瑚其总黄酮含量以10-12月最高;经对贵州草珊瑚根、茎、叶中总黄酮的提取测定表明,草珊瑚叶中总黄酮含量最高,茎中最低。结论:以原料10倍量的60%乙醇作为溶剂、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3h、提取次数3次,即可获得草珊瑚总黄酮最佳提取效果;以10-12月采摘、叶、存放时间越短,总黄酮含量越高。

愈痫灵颗粒水提浓缩液中相对密度与运动黏度的研究309-312

摘要:目的:研究愈痫灵颗粒水提浓缩液中相对密度与运动黏度的关系。方法:测定浓缩液的相对密度;利用酸式滴定管测定浓缩液的黏度与运动黏度,考察运动黏度与喷雾干燥及温度的关系,并对其进行数学模型的拟合。结果:运动黏度对喷雾干燥的影响大于相对密度;获得了运动黏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从而为喷雾干燥提供适宜的进液温度。结论:为中药提取液浓缩与喷雾干燥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金银花提取液中绿原酸的快速定量312-314

摘要:目的:建立金银花提取液中绿原酸的快速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银花提取液中绿原酸的含量,同时测定样品的紫外光谱,选择和高效液相测得绿原酸含量相关性最佳的波长点,建立绿原酸含量的紫外预测方程,并另取11批金银花提取液对预测方程进行检验。结果: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在0.09~2.25μg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100.4%,精密度为1.1%(n=5)。紫外光谱中和绿原酸含量相关性最佳的波长点为294nm,绿原酸质量浓度(C,mg·mL^-1)与294nm下的吸光度(A)相关方程C=2.703425A-0.12918(r=0.9929,n=19);绿原酸含量测定值和预测值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952,n=11),方法精密度为0.2%(n=6)。结论:该方法检测金银花提取液中绿原酸含量简捷,快速,准确,可用于金银花提取液的快速质量控制。

红花岩黄芪皂苷的分离鉴定315-317

摘要:目的:研究红花岩黄芪的皂苷成分。方法:应用溶剂法、色谱法提取分离皂苷,用波谱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红花岩黄芪中分离得到4个皂苷,分别为大豆皂苷Ⅱ甲酯(1),大豆皂苷Ⅱ(2),大豆皂苷Bg(3)和大豆皂苷Ⅰ(4),该4个皂苷均为首次从红花岩黄芪分离得到,化合物3为首次从岩黄芪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NMR数据为首次报道。

藏药镰形棘豆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318-320

摘要:目的:对藏药镰形棘豆Oxytropis falcata的黄酮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通过正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ODS反相色谱分离、纯化,用NMR,MS鉴定结构。结果:从镰形棘豆的氯仿萃取部分分离鉴定了8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2’,4'-二羟基4-甲氧基查尔酮(1),2’,4'-二羟基查尔酮(2),5,7-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醇(3),7-羟基-4’-甲氧基二氢黄酮(4),3’,7-二羟基-2’,4’-二甲氧基异黄烷(5),2'-羟基-4’-甲氧基查尔酮(6),2'-甲氧基-4’-羟基查尔酮(7),2’,4'-二羟基二氢查尔酮(8)。结论: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丰城鸡血藤异黄酮类成分的研究321-322

摘要:目的:研究丰城鸡血藤的化学成分。方法:用色谱法分离,用理化性质及波谱方法鉴定结构。结果:从中分离鉴定了4个异黄酮类化合物:3'-O-methylorobol(1),染料木素(genistein,2),鹰嘴豆芽素A(biochanin A,3),阿弗洛莫生(afromosin,4)。结论: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何首乌二苯乙烯苷的调节血脂作用323-326

摘要:目的:研究何首乌的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TSG)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的调脂作用。方法:高脂血症大鼠分别给予TSG90,180mg·kg^-1,阿托伐他汀钙1.0mg·kg^-1和生理盐水2mL灌胃,每日1次,连续给药1周,同时设正常对照组。检测给药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并计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检测给药后各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IR)和羟甲戊二酰辅酶A受体mRNA的表达量。结果.TSG给药1周,能够有效控制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清TC和LDL-C升高,可显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并且能够增加LDLR的表达。结论:TSG具有良好的调节血脂作用,是中药何首乌调节血脂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显著降低血清TC,LDL-C和AI的作用。其中,TSG对于LDL-C和AI的调节作用,以及对基因表达的影响为首次报道。

参苏饮含药血清对小鼠巨噬细胞Toll样受体及其下游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327-332

摘要:目的:研究参苏饮含药血清对脂多糖(LPS)和聚肌胞(POLY I:C)刺激的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表达Toll样受体3(TLR3),Toll样受体4(TLR4)及其下游信号转导通路髓样分化蛋白(MyDS8),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Toll样受体相关分子(TRAM)和Toll样受体相关的干扰素活化子(TRIF)mRNA的影响。方法:用LPS(5μg·mL^-1),POLYI:C(50μg·mL^-1)分别刺激RAW264.7细胞株,同时给予参苏饮含药血清(11.2,6.7,4.0,2.4,1.5g·kg^-1·U^-1)进行干预,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β(IFN-β)的含量。先计算参苏饮IC50,然后再以IC50(11,5,2.5,4.9g·kg^-1·U^-1)做为药物剂量进行干预,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TLR3,TLR4和下游通路相关指标mRNA的表达,分析评价参苏饮含药血清清热解毒药效学作用的现代药理学基础。结果:参苏饮含药血清对POLY I:C刺激的TLR3及其下游通路的MyD88和TRAM有抑制作用,对LPS刺激的TLR4的病理性升高无抑制作用,但对TLR4下游通路TRAM和TRIF mRNA的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以上综合作用引起炎症因子TNF-α和IFN够的降低。结论:参苏饮清热解毒的药效学作用可能与抑制TLR3,MyD88,TRAM和TRIF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