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药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中药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 11-2272/R 国内刊号
  • 1001-5302 国际刊号
  • 2.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中药是中国药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5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中药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珍稀濒危中药资源新来源研究专题、综述、 制剂与炮制、化学、 药理、药代动力学、临床

中国中药 2007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中药杂志综述
中药桔梗的研究进展181-186

摘要:桔梗有开宣肺气、祛痰排脓之功效,含有大量的三萜皂苷类成分,为其主要的有效成分,迄今为止共发现39种桔梗皂苷及其苷元,具有显著的镇咳祛痰、抗肿瘤、抗氧化及免疫增强作用,对呼吸系统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作者对近10年来国内外有关桔梗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主要涉及到资源及产地加工、化学成分、质量标准、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等5个方面,分析了桔梗在产地加工方法以及质量标准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桔梗的深入研究与应用提供了较为详尽的参考资料。为促进对传统中药的综合开发,有必要深入探讨桔梗的产地加工方法,建立完善的质量标准。

中药内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进展186-191

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近年来有关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开展较多。资料显示常用的基础方包括独活寄生汤、补阳还五汤、身痛逐瘀汤、桃红四物汤、阳和汤、通督活血汤等,临床常随证加减或辨证施治。研究表明中药有较好的疗效,能促使腰腿痛和下肢麻木消失或缓解,恢复下肢感觉肌力和正常的日常活动,还可用于治疗外科术后疼痛、术后椎间盘感染、术后椎间盘突出复发,预防术后硬膜外疤痕组织粘连等。处方中常用的药物包括活血止痛、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络、祛风湿、补气药5类,具有抗炎、镇痛、调节免疫功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改善血液供应、保护神经、促进胶原合成等作用。今后可以从中药如何增强椎间盘内胶原合成和防止椎间盘退变、促进吞噬细胞对突出椎间盘髓核组织和硬膜外血肿的吸收、防止神经细胞的凋亡和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抑制神经痛觉活动等4方面着手进行中药治疗的机制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研究论文
何首乌毛状根生物转化对苯二酚生产熊果苷的研究192-195

摘要:目的:利用何首乌毛状根悬浮培养体系生物合成熊果苷,并对转化条件进行考察。方法:利用何首乌毛状根培养体系对底物对苯二酚进行生物转化,通过HPLC制定熊果苷标准曲线,以转化产物熊果苷的产量和转化率为指标,研究了共培养时间、底物加入浓度、培养瓶体积对生物合成熊果苷的影响。同时考察了产物在培养基中的分泌情况。结果:产物在培养物和培养基中同时存在。熊果苷标准曲线Y=440740X-1.473(r=0.9997)。当底物加入质量浓度为1100mg·L^-1,共培养72h时,熊果苷的产量(2.22g·L^-1)和转化率(81.45%)达到最优。3L大瓶培养获得成功。结论:本研究大大提高了以生物转化方法生产熊果苷的产量和转化率,并达到了3L大瓶培养规模。此外,本研究也为利用生物技术方法大规模生产熊果苷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大黄果实形态和种子发芽特性的初步研究195-199

摘要:目的:初步了解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3种大黄果实形态和发芽特性的差异。方法:收集不同产地的3种大黄的栽培和野生种种子,观察其果实外观形态,检测其种子净度、千粒重、含水量、生活力和发芽率,考察不同温度、不同激素对掌叶大黄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3种大黄果实的外观形态和种子的各种物理特性指标都存在差异,其中药用大黄果实和种子均最大,千粒重也最重,甘肃岷县栽培的掌叶大黄的生活力与发芽率均较高,分别为95.7%和94%,其他种大黄的生活力与发芽率基本保持一致;温度对掌叶大黄种子萌发的影响作用较显著;不同质量浓度的GA3,KT,6-BA对掌叶大黄种子萌发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以50×10^-6g·L^-1的KT促进作用最佳,其发芽率比对照组提高了18%。结论:3种大黄果实形态和发芽率存在很大差异,不同温度、不同激素处理对大黄种子萌发影响不同,为大黄的鉴定、生长发育及栽培生产提供一定的依据。

怀菊花期次生代谢物含量及同功酶活性动态变化研究199-202

摘要:目的:研究怀菊花期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代谢规律及同工酶活性的动态变化。方法:测定怀菊花期总黄酮、绿原酸、花青苷的含量,以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结果与结论:怀菊花期各指标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但高峰值出现的时间不同,总黄酮和绿原酸的高峰值出现在花开70%时,花青苷含量于花开50%时达到最高,PPO活性则在花开30%时最高,且2个栽培类型的变化趋势一致;PAL和POD的变化趋势因栽培类型的变化而有一定的差异,怀大白菊中PAL和POD活性在花开70%和30%时最高,而怀小白菊中则出现在花开50%。

雪上一枝蒿涂膜剂、凝胶剂和巴布剂体外经皮渗透过程的比较203-206

摘要:目的:研究雪上一枝蒿涂膜剂、凝胶剂和巴布剂的体外经皮渗透过程,为剂型选择和生产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以累积透皮率为指标,运用仿Fick's扩散装置研究雪上一枝蒿涂膜剂、凝胶剂、巴布剂的经皮渗透过程,获得最佳经皮渗透模型,并分析经皮渗透过程与制剂释放过程间的数量关系。结果:3种制剂透皮过程特征不同,其中涂膜剂满足动力学0级过程,而凝胶剂、巴布剂均满足非溶蚀型药物体系释放动力学0级过程,且经皮渗透过程与制剂释放过程间存在良好的三次方程关系。结论:3种制剂的体外经皮渗透模型可作为剂型选择和生产质量控制的依据。

紫外光谱相似度及其在中药注射液质量控制中的应用206-210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计算紫外光谱相似度的方法实现对中药注射液质量的控制。方法:用紫外吸收光谱上所有数据点计算样品紫外光谱与多个对照品紫外光谱的相似度并求出平均值,通过该平均值与阈值的比较对样品质量进行评价;将相似度新算法与向量夹角余弦、相关系数等算法进行了比较;同时也将作者提出的紫外相似度质量评价方法与色谱相似度的质量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紫外光谱相似度能敏感反映谱图间的差异,应用于14批香丹注射液的质量评价与实际一致。结论:根据紫外光谱相似度大小可实现对中药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不同黄连炮制品HPLC指纹图谱研究210-214

摘要:目的:建立黄连不同炮制品的HPLC指纹图谱,为黄连不同炮制品的鉴别及炮制作用机制的初探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测定了酒制黄连等6种不同黄连炮制品样品,运用样品聚类与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方法分析其结果。结果:黄连不同炮制品的HPLC指纹图谱共有峰特征明显,不同炮制品指纹图谱有差异。样品聚类将黄连不同炮制品分为2类,聚类结果与药性相关联。结论:本法简便、快捷、重复性好,可用于黄连不同炮制品的鉴别。黄连不同炮制品药性的变化与炮制辅料有关,其机制可能是辅料作用产生了新的成分及使已有成分的含量发生了变化。

冻干鲜鱼腥草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工艺和提取物GC—MS分析215-217

摘要:目的:优选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冻干鲜鱼腥草提取物的工艺,分析冻干鲜鱼腥草提取物的组成。方法:以甲基正壬酮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冻干鲜鱼腥草提取物的条件进行了优选,并用GC-MS法对提取物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最佳萃取工艺:萃取压力15000kPa,萃取温度35℃,萃取时间20min。鉴定了冻干鲜鱼腥草提取物中出38种成分,并测定了其相对含量。结论:该工艺合理,能够有效保证提取物的质量。

密封控温技术制备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218-221

摘要:目的:以丹皮酚为模型药物采用密封控温技术制备β-环糊精包合物,考察制备工艺中的影响因素及包合后药物的释药性能。方法:将主、客分子密封于容器内,通过控制加热温度、时间等因素使主、客分子间形成包合物。采用红外扫描、粉末X-射线衍射等方法验证包合物的形成。结果:加热温度、时间及β-环糊精的晶型等因素都会对包合产生影响。形成包合物后可抑制药物的升华,增加药物的溶出度。结论:采用密封控温技术制备中药包合物简便易行,迅速有效。

HPLC测定复方苦参注射液中苦参碱、槐定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222-224

摘要: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方苦参注射液中苦参碱、槐定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方法:ALLTIMA AMINO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3%磷酸溶液-无水乙醇(80:10:1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20nm;柱温30℃。结果:该方法回收率苦参碱为99.5%(RSD1.58%),槐定碱为99.2%(RSD1.44%),氧化苦参碱为100.2%(RSD1.8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该品的质量控制。

蟾皮和华蟾素注射液中蟾蜍噻咛含量测定224-226

摘要:目的:建立蟾皮中蟾蜍噻咛的含量测定方法,比较不同产地及养殖方式对蟾皮中蟾蜍噻咛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产地蟾皮中蟾蜍噻咛的含量,色谱柱Lichrosob 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10:90),检测波长225nm,流速1.0mL·min^-1。结果:回归方程为Y=7.489×10^4+2.791×10^5X,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2%,蟾皮中蟾蜍噻咛的质量分数在36.4~641.8μg·g^-1,华蟾素注射液中的质量分数在22.47~33.16μg·mL^-1。结论:蟾皮中蟾蜍噻咛在野生和养殖品种中的差异较大。该方法快速简便,重复性良好,可用于蟾皮和华蟾素注射液中蟾蜍噻咛的含量测定。

中国中药杂志信息
第七届“德彪-CCRF”中国奖(2007年度)226-226

摘要:“德彪-CCRF”中国奖由瑞士德彪集团和中国癌症基金会于1994年9月共同创办。瑞士德彪集团是一家专门从事新药研开的科研投资公司。其经营策略是与科学家合作,把他们的研究成果开发成药品,然后进行全球销售。

中国中药杂志研究论文
微波加工和蒸制杭白菊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227-231

摘要:目的:分析我国浙江省国家杭白菊GAP基地微波加工杭白菊和蒸制杭白菊的挥发油成分,为其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两种炮制品杭白菊挥发油,用GC毛细管色谱柱进行分析,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GC—MS鉴定化学成分。结果:从微波加工杭白菊挥发油中检出119个色谱峰,鉴定了50个化合物,占总挥发油量的67.89%;从蒸制杭白菊挥发油中检出175个色谱峰,鉴定了55个化合物,占总挥发油量的63.64%。结论:微波加工杭白菊挥发油收率为0.40%,蒸制杭白菊挥发油收率为0.19%,两者相差近2.1倍;两者挥发油组成基本相同,唯各化合物含量有一定差异。采用微波干燥技术加工杭白菊,可尽量多地保留了原形挥发油化学成分;与传统的蒸制加工方法比较,大大改善了菊花的等级和质量。

朱砂溶出的体外研究231-234

摘要:目的:研究胃肠道中存在的各种化学因素(酸度,蛋白质,氨基酸,离子强度,Na2S)对朱砂溶出的影响。方法:分别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纳米粒度仪、质谱仪对朱砂在不同化学体系溶出液中汞的浓度、溶出液的粒度分布以及溶出物的组成进行分析。结果:朱砂主要不以纳米颗粒形式溶出,含巯基的氨基酸对朱砂的促溶作用有限,而Na2S对朱砂中汞溶出量的影响显著高于其他,pH对朱砂中汞的溶出量也有较大的影响。结论:推测朱砂在胃肠道中的溶出物可能主要为汞的各种含硫配合物。

紫芝的化学成分研究235-237

摘要:目的:研究紫芝子实体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凝胶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紫芝乙醇提取物的氯仿部分分离得到6个甾醇,1个脂肪酸和1个哌嗪二酮衍生物。结构鉴定为:麦角甾-7,22-二烯-3β-醇(1),麦角甾醇(2),6,9-环氧麦角甾-7,22-二烯-3β-醇(3),过氧麦角甾醇(4),麦角甾-7,22-二烯-3-酮(5),β-谷甾醇(6),α-羟基-二十四烷酸(7),cyclo(D-Pro-D-Val)(8)。结论: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紫芝子实体中分离得到。

中国中药杂志信息
《中国中药杂志》近况简介237-237

中国中药杂志研究论文
干、鲜壁虎冻干粉对S180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其急性毒性实验研究238-241

摘要:目的:研究干、鲜壁虎冻干粉对移植性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及干、鲜壁虎冻干粉的安全性。方法:建立移植瘤小鼠S180肉瘤模型。将80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干、鲜壁虎低、中、高组。用不同浓度的干、鲜壁虎冻干粉灌服荷瘤小鼠10d后,分别计算抑瘤率、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急性毒性实验:检测干、鲜壁虎半数致死剂量(LD50)及干、鲜壁虎的最大耐受剂量(LD0)。结果:干、鲜壁虎低、中、高3个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1.4%,50.8%,37.7%和14.8%,19.1%,54.7%,且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荷瘤小鼠的胸腺重量和胸腺指数。8组小鼠的脾脏重量及脾脏指数没有明显差别(P〉0.05)。急性毒性实验无法测出干、鲜壁虎冻干粉的LD50,LD0实验结果显示二者在给药量均超过人临床用量的2000倍以上时,仅鲜壁虎组小鼠体重在灌胃后3天较对照组和干壁虎组明显减轻(P〈0.01),其第5,7天体重与另两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干壁虎组小鼠未发现体重减轻及其他异常反应。结论:干、鲜壁虎均可抑制小鼠S180肉瘤的生长,且抑瘤作用相近,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有关。急性毒性实验表明干、鲜壁虎常规临床用量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