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药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中药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 11-2272/R 国内刊号
  • 1001-5302 国际刊号
  • 2.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中药是中国药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5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中药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珍稀濒危中药资源新来源研究专题、综述、 制剂与炮制、化学、 药理、药代动力学、临床

中国中药 2006年第18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中药杂志研究论文
三七不定根的离体诱导与培养1485-1488

摘要:目的:探讨三七不定根的诱导与体外培养方法。方法:通过从大田栽培三七外植体、再生苗外植体和愈伤组织诱导3种途径获得不定根,考察2,4-二氯苯氧乙酸(2,4.D)、吲哚-3-丁酸(IBA)、萘乙酸(NAA)等植物生长物质对不定根诱导的影响,比较4种不定根与其母体分离方式对其体外液体培养的影响。结果:3种方法均获得不定根,幼嫩花蕾愈伤组织是诱导不定根的理想材料;IBA诱导不定根的能力最强;采用将不定根连其母体组织一起在液体培养系统中连续培养后再分离的方法建立了液体培养体系。结论:成功诱导三七不定根并建立了液体培养体系。

紫花前胡分类位置修订的分子基础研究1488-1490

摘要:目的:从核DNA ITS序列角度阐明紫花前胡分类位置修订的分子基础。方法:PCR扩增、DNA序列测定、分支分析法进行研究。结果:得到紫花前胡、白花前胡、白芷、泰山前胡、骨缘当归的ITS序列和系统发育树,其中紫花前胡和白芷、骨缘当归聚为一组,泰山前胡和白花前胡聚为另一组。结论:紫花前胡应为当归属植物,紫花前胡和白花前胡应分别入药。

泡囊丛枝菌根(AM)对苍术生长发育及挥发油成分的影响1491-1496

摘要:目的:观察泡囊丛枝菌根(AM)对苍术生长发育及挥发油组分的影响,以及产生该影响的土壤环境变化。方法:通过含5个重复的盆栽对照实验,比较施加AM真菌Glomus mosseae(GM)后,苍术生物量、挥发油成分及根际区土壤养分、有机质及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变化。结果:①苍术对AM依赖性达到245%。t检验表明,VA组苍术的株高、叶片数、叶面积、生物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根茎挥发油的GC—MS分析,结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AM组与CK组苍术挥发油中归一化百分含量相对较大的主要组分基本没有差别;③土壤养分检测表明,AM组根际土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及有效钾的含量均低于CK组;④GC—MS分析发现,AM组和CK组土壤有机质变化不完全相同,表现为AM组的组分5,6比CK组高,而CK组的组分9~11比AM组高;⑤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Biolog检测发现,AM组的AWCD值在整个温育过程中始终高于CK组,在反应192h后,AM和CK2组土壤的AWCD值分别达到0.66和0.46。t检验表明,72h和168h时AM组和CK组的微生物shannon及McIntosh's均匀度基本一致,shannon多样性指数及McIntosh’s多样性指数在72h差异不明显,而168hAM组均高于CK组(P〈0.05)。结论:接种AM真菌,能促进了苍术根系对土壤养分的吸收,提高苍术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功能多样性及代谢活性,影响苍术根际区有机质组成,从而显著促进苍术的营养生长,但在实验期间未造成苍术挥发油质量的变异。

掌叶大黄毛状根的诱导及其蒽醌类化合物产生的研究1496-1499

摘要:目的:研究掌叶大黄毛状根的诱导及蒽醌类化合物的生产。方法:用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 LBA9402和R1601感染掌叶大黄外植体。结果:2种发根农杆菌均能诱导掌叶大黄产生毛状根,LBA9402比R1601表现出较强的对掌叶大黄的感染能力。毛状根单克隆DH7a(由R1601诱导)生长速度高于DH5a,DH5c(由LBA9402诱导),且明显比非转化根(NOR)快。DH5a中蒽醌类化合物以大黄素为主,DH5c则以大黄素甲醚含量最高,DH7a中4种蒽醌——大黄酸、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和大黄酚含量相近,非转化根中大黄酚含量最高,而芦荟大黄素的含量在4种根中均较低。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掌叶大黄毛状根培养系统,为研究大黄毛状根大量培养生产蒽醌类化合物奠定了基础。

丹参中丹参素四效逆流提取工艺的优化1499-1502

摘要:目的:研究丹参中丹参素四效逆流提取工艺及其特点,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考察提取时间、溶剂用量、提取温度和粒度等因素对丹参素得率的影响,并比较了该工艺与普通热回流提取工艺的优劣。结果:获得四效逆流提取丹参中丹参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提取时间1h、溶剂用量12mL·g^-1、温度80℃、粒度20—40目),与热回流提取工艺相比提取率提高19.4%,溶剂用量减少3/4,提取时间大大缩短。结论:四效逆流提取工艺相比传统的中药提取工艺有明显的优势,值得在中药工业生产中推广应用。

准噶尔大戟根化学成分的研究1503-1506

摘要:目的:对新疆产准噶尔大戟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反复硅胶柱色谱,硅胶薄层制备以及凝胶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利用核磁共振等解析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正丁醇部分分离得到了10个化合物:鞣花酸(ellagic acid)(1),3,3’-二甲基鞣花酸(3,3’-di-O-methylellagic acid)(2),3,3’-二甲基鞣花酸-4’-O-α-D-阿拉伯糖苷(3,3’-di-O-methylellagic acid-4'-O-α-D—arabinfuranoside)(3),3,3’-二甲基鞣花酸-4’-O-β-D-木糖苷(3,3’-di-O-methylellagic acid-4’-O-β-D-xylopyranoside)(4),3,3’-二甲基鞣花酸-4-O-β—D-葡萄糖苷(3,3’-di—O-methylellagic acid-4-O-β-D-glucopyranoside)(5),3,3’,4’-三甲基鞣花酸(3,3’,4'-tri-O-methylellagic acid)(6),3-甲基鞣花酸-4’-O-β-D-木糖苷(3-O-methylellagic acid-4'-O-β—D-xylopyranoside)(7),3,3’,4-三甲基鞣花酸-4’-O-β-D-葡萄糖苷(3,3’,4-tri-O-methylellagic acid-4’-O-β-D—glucopyranoside)(8),短叶苏木酚(brevifolin)(9)和短叶苏木酚酸乙酯(ethyl brevifolin carboxylate)(10)。结论:上述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桔梗的化学成分研究1506-1509

摘要:目的:研究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树脂,硅胶,Sephadex LH-20和反相制备型高效液相等色谱分离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了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蜜桔素(tangeritin,1),桔梗皂苷元甲酯-3-O-β-D-葡萄糖苷(3-O-β-D—glucopyranosylplatyco—digeninmethyl ester,2),桔梗酸A内酯-3-O-β-D-葡萄糖苷(3-O-β-D—glucopyranosyl platicogenic acid A lactone,3),桔梗皂苷元-3—O-β-D-葡萄糖苷(3-O-β-D—glucopyranosyl platycodigenin,4),deapio—platyconic acid A lactone(5),deapio—platycodin—D(6),platycoside—G1(7)和platycoside—E(8)。结论:化合物1,3,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东北红豆杉心材化学成分的研究1510-1513

摘要:目的:研究东北红豆杉心材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用现代核磁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东北红豆杉心材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taxinine(1),taxusin(2),β-sitosterol(3),1β-hydroxybaccatin I(4),2α,5α,10β-triacetoxy-14β-(2'-methyl)butanoyloxy-4(20),11-taxadiene(s),2α,5α,10β-triacetoxy-14β-(2'-methyl-3’-hydroxy-butanoyloxy)-4(20),11-taxadiene(yunnanxane)(6),9α,10β,13α-triacetoxy-5α-cinnamoyhaxa-4(20),11-diene(7),2-deacetoxytaxinine J(8),taxezopidine G(9),2α,7β,9α,10β,13α-pentaacetoxyl-taxa-4(20),11-dien-5-ol(5-deeinnamoyhaxinine J)(10)。结论:化合物4,6,10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南蛇藤提取物体内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1514-1516

摘要:目的:研究南蛇藤提取物体内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肉瘤(S180)、肝癌(Heps)移植性肿瘤模型,观察南蛇藤醋酸乙酯、正丁醇提取物的肿瘤抑制作用;并分别测定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南蛇藤醋酸乙酯、正丁醇提取物在20mg·mL^-1时即可明显抑制S180和Heps移植性肿瘤,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可提高小鼠血清SOD活性,降低MDA水平。结论:南蛇藤醋酸乙酯、正丁醇提取物具有抗小鼠肿瘤作用;并可增强抗氧化能力。

中国中药杂志信息
《中国中药杂志》近况简介1516-1516

中国中药杂志研究论文
丹参素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中的跨膜转运研究1517-1521

摘要:目的:研究丹参索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跨膜转运机制。方法:通过研究丹参素在模型中的双向转运,考察时间、药物浓度及转运蛋白抑制剂对丹参素吸收的影响。用液相-质谱联用法检测药物浓度,计算其表观渗透系数。结果:表观渗透系数Papp,值随时间延长而增大,到一定时间趋向饱和状态,并随丹参素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双向转运的Papp比值即Pratio均大于1.5。在加入P-gp转运蛋白抑制剂维拉帕米后,丹参素Papp,A-B值显著增大,而Papp,B-A值显著降低。结论:丹参素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转运可能主要是由P-gp转运蛋白介导的主动转运。

野山楂根拮抗雷公藤多苷对雄性大鼠生殖损伤作用的研究1521-1525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野山楂根水煎剂对雷公藤多苷所致雄性不育大鼠生育力的影响。方法:将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组,分别给予雷公藤多苷片溶液(10mg·kg^-1),野山楂根水煎剂(1.8,5.4,18g·kg^-1)+雷公藤多苷片溶液(10mg·kg^-1)和蒸馏水(1mL·kg^-1)灌胃,8周后停用雷公藤多苷,中药组继续行野山楂根灌胃。4周后各组动物与成年雌性大鼠交配,观察交配雌鼠妊娠率和平均胚胎、黄体数。测定雄鼠生殖器官性腺脏器指数、附睾精子计数、活力、存活率,观察各组动物睾丸、附睾组织病理和超微结构改变,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和睾丸组织睾酮(T),血清卵泡刺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含量。结果:与雷公藤多苷模型组比较,野山楂根组交配雌鼠妊娠胎数、雄鼠睾丸、附睾脏器指数以及附睾精子计数、活力均有提高(P〈0.05);野山楂根组精子超微结构较模型组有明显恢复;睾丸组织匀浆T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野山楂根能够拮抗雷公藤多苷对雄性大鼠的生殖损伤作用,提高不育症模型雄鼠的生育力。

黄连解毒汤及其含药血清的化学成分及抗肿瘤作用对比研究1526-1529

摘要:目的:对比黄连解毒汤及其含药血清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化学成分的异同。方法:采用HPLC梯度洗脱对比分析黄连解毒汤及其含药血清化学成分的异同。并用MTT方法比较黄连解毒汤及其含药血清对人肝癌Bel-7402、人小细胞肺癌NCI-H4462种瘤株的抑制作用。结果:发现10个来源于复方的原型成分,几个代谢产物,同时一些原方剂中的主要成分并未在血清中出现。黄连解毒汤及其含药血清对2种瘤株都有显著的抑制增殖作用,并呈量效依赖关系,但抑制程度不同。黄连解毒汤对人肝癌Bel-7402相对更敏感(Bel-7402的IC50为185.34mg·L^-1,NCI—H446的IC50为264.68mg·L^-1),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各剂量组对2种瘤株的抑制程度非常相似。结论:黄连解毒汤及其含药血清对2种瘤株抑制程度变化的原因可能是黄连解毒汤中各主要成分吸收入血后含量变化造成的。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将有助于阐明黄连解毒汤抗肿瘤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

黄珠子草有效成分短叶苏木酚及8,9-单环氧短叶苏木酚对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1529-1532

摘要:目的:探讨黄珠子草有效成分短叶苏木酚及8,9-单环氧短叶苏木酚保肝作用及机制。方法:SD大鼠ip四氯化碳(CCl4)或ig乙醇造成急性和慢性肝损伤,比色分析法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评价肝功能;分别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和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清、肝脏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观察对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影响。结果:短叶苏木酚和8,9-单环氧短叶苏木酚对CCl4致ALT升高均有降低作用,对AST升高无明显影响;亦可拮抗乙醇诱致的大鼠血清TBIL的病理性升高;对肝损伤大鼠血清和肝脏MDA的升高、SOD活性的降低呈现出不同的改善作用;降低异常升高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论:黄珠子草有效成分短叶苏木酚及8,9-单环氧短叶苏木酚对急慢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对抗自由基脂质过氧化及改善血液循环有关。

中国中药杂志研究报告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连钱草中熊果酸的含量1533-1534

摘要:连钱草为唇形科植物活血丹Glechoma longituba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利湿通淋、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的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热淋、石淋、湿热黄疸等疾病。作者对采自贵州省贵阳地区的连钱草进行系统的提取与分离,发现熊果酸的含量较高。罗启剑等曾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连钱草中熊果酸的含量。迄今为止,尚未见HPLC测定连钱草中的熊果酸含量的报道。因此建立了连钱草中熊果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为连钱草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种子酯酶同工酶的研究1534-1535

摘要: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二者的化学成分有差异导致其药效不同,蒙古黄芪的药效更佳,膜荚黄芪不仅药效,而且栽培管理技术、产值均不如蒙古黄芪。二者在植物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征方面有明显区别,但其种子外形比较相近,肉眼难以区别。本研究利用种子酯酶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快速简便的鉴别了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种子。为蒙古黄芪种子真实性的检验提供理论依据。

节节草生药学的研究1536-1537

摘要:节节草为木贼科木贼属植物节节草Equisetum ramosissimum Desf.的地上部分。有关节节草生药学方面的研究尚未见全面报道,在文献[2]木贼类研究中,对节节草的性状、显微、薄层已有涉及,采用薄层扫描方法测定山柰素的含量。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重新对山柰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方法更准确科学,为其质量研究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

复方安替威胶囊大鼠血清药物化学的初步研究1538-1540

摘要:复方安替威胶囊是以透表解毒法为组方依据确立的中药复方制剂,方中包含了具有轻宣透达作用的柴胡和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金银花等中药,诸药合用共奏透表解毒之功效。实验研究表明,复方安替威胶囊具有抗病毒、抗炎、解热及双向调节机体免疫力的作用,特别是对SARS病毒有明确的抑制效果,是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方剂,尤其是在治疗SARS方面极具潜力。为了阐明复方安替威胶囊在体内到底以何种成分、何种形式发挥作用以及作用机制如何,本实验进行了该复方的大鼠血清药物化学研究,力求为实现该复方高效、低毒、低剂量的科学化改造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