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药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中药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 11-2272/R 国内刊号
  • 1001-5302 国际刊号
  • 2.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中药是中国药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5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中药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珍稀濒危中药资源新来源研究专题、综述、 制剂与炮制、化学、 药理、药代动力学、临床

中国中药 2005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中药杂志主编致辞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5-5

中国中药杂志专论
中药方剂配伍理论研究方法和模式6-8

摘要:方剂配伍理论及模式是中医复方研究的关键,本文以方剂配伍理论方法的梳理及方剂配伍思想的研究为基础,就新近研究中的组分配伍进行归纳,通过复方组分配比优化方法研究,提出可将组分配伍作为中药复方配伍的新模式.中药复方配伍新模式的研究及形成,对新药研究及临床疗效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中国中药杂志综述
中药保健食品安全性评估系统的初步研究9-11

摘要:为了保证中药保健食品食用的安全性,通过经验判断与实验结果提出中药保健食品安全性评估体系,对中药保健食品原料的安全性作了5级分类.前3类已有一定的应用于实践的经验,证明适合作为保健食品的原料.

中国中药杂志研究论文
西洋参与紫苏、薏苡轮作效应的研究12-15

摘要:目的:为西洋参合理的轮作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培和土培的方法培育4年生西洋参,并用西洋参茎叶、须根及紫苏子、薏苡根的水提物进行生物测试.以前作是紫苏和薏苡的土壤种植西洋参,观察其轮作效应.结果:西洋参茎叶和须根中含有自毒性物质,每1 kg土壤含1 g该物质,西洋参几乎不能生长,当其含量为0.2 g·kg-1时,西洋参存苗率下降25%以上.在前作为紫苏和施入紫苏子的土壤上种植西洋参,其存苗率及生物学重量比对照处理分别提高26.8%和11.5%.结论:西洋参宜与紫苏轮作,此期间若用紫苏子作西洋参的肥料,轮作效应更佳.

中国中药杂志信息
2005年度中国药学发展奖天士力创新药物奖推荐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15-15

摘要:经国家科技部奖励工作办公室同意,天津天士力制有限公司提供500万元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药学发展基金委员会设立中国药学发展奖天士力创新药物奖。该奖的设立旨在奖励在研制创新药物领域做出突出贡献或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科技工作者,促进创新药物的研究和发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振兴我国的药学事业。

中国中药杂志研究论文
甘草氯仿提取物红外指纹图谱双指标序列分析法16-20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符合甘草自身特点的红外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利用2个指标:共有峰率,变异峰率,分别以各甘草样品的红外指纹图谱为标准,计算其他样品相对于该标准样品的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并按照共有峰率的大小建立不同的序列.结果与结论:利用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分析法可以对2个或多个不同品种、不同产地甘草样品进行方便可靠的鉴别.

恩施道地药材的历史背景及传统品牌地位评价20-23

摘要:目的:调查、研究恩施道地药材与川药产区的历史渊源,确立恩施道地药材品种,为发展具有优势的传统品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调查(收集)、整理、分析、归纳和实验,采用排除筛选法,确立道地药材主干品种和一般品种.结果:在调研中发现许多有名的川药,如川续断、川独活等的主产区在恩施自治州,从而明确了恩施州为川药产区的历史地位,确立了恩施道地药材独活、续断、黄连、厚朴、板党等主干品种.结论:应确立恩施道地药材的地域概念,以GAP为指导,加速建立川药的湖北恩施道地药材产区和规范化种植(养殖)基地,充分发挥恩施道地药材的传统品牌优势.

丹参移栽后苗系与根系的生长关系23-27

摘要:目的:研究丹参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有效成分累积的关系,为建立科学的规范化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丹参种苗移栽成活后,对生长一致的植株定点挂牌编号,每20d取样1次,测定各个生长发育阶段的根系与苗系的生长发育变化规律及其与丹参酮ⅡA、丹参素等有效成分含量累积的关系.结果与结论:研究发现,种苗移栽成活后,苗系首先迅速生长,根系的快速生长期明显滞后于苗系,但其生长持续时间长;根系数量的变化呈现双"S"型增长曲线,快速增长期分别出现在移栽后的30~70d和140~200 d 2个时间段.丹参素含量在移栽后140~180 d达到最高水平,丹参酮ⅡA最高含量出现在移栽后的100~120 d.

中药材冲击摩擦超细气流粉碎方法研究27-29

摘要:目的:ι-对中药材粉碎特性,提出一种"中药材冲击摩擦超细气流粉碎"方法,该方法可有效解决现有中药材超细粉碎方法中关于超细粉碎效率的问题,特别是现有气流粉碎装置对不同物性的中药材粉碎适用性较差的缺点.方法:将喷射气流的高速冲击粉碎作用和旋转靶的高速摩擦粉碎作用复合用于中药材的超细气流粉碎中,并经分级获得中药材超细粉体.结果:通过几种典型中药材的超细粉碎实验表明,粉碎平均粒径分别为2~12.7μm.结论:该方法具有适用性强、超细粉碎效率高的优点,是一种微米化中药材的有效制备手段.

中国中药杂志信息
本刊零售29-29

中国中药杂志研究论文
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菝葜总皂苷的条件优化30-33

摘要:目的:开发一种高效、实用的提取、分离菝葜总皂苷的技术.方法:以总皂苷吸附量和解吸率为指标,对4种树脂进行了筛选,并研究吸附与解吸优化条件.结果:所选出的非极性大孔树脂HPD100,在实验条件下对菝葜总皂苷的吸附量和解吸率分别达到16mg·mL-1和90%.结论:HPD100型树脂能很好地用于吸附、分离菝葜总皂苷.

超临界CO_2萃取鼎突多刺蚁蚁油的正交试验和GC-MS分析33-36

摘要:目的:研究鼎突多刺蚁蚁油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和蚁油的化学成分。方法:超临界CO2萃取蚁油正交试验,GOMs作成分鉴定与各种成分相对含量测定,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铅、锌、锰含量。结果:鼎突多刺蚁蚁油的超临界c02萃取最佳条件为萃取温度50℃、压力30MPa、时间2h,蚁油得率11.4%~14.3%。蚁油含[E]-9-十八碳烯酸、9-烯油酸乙脂、胆甾醇、棕榈酸等51种成分,含不饱和脂肪酸64.58%,含铅0.80μ·g^-1,含微量元素锌O.54μ·g^-1、锰0.15μ·g^-1。结论:该法具有收率高,萃取时间短,蚁油品质好,无溶剂残留等优点。

RP-HPLC测定连翘病毒清胶囊中连翘酯苷和连翘苷的含量36-39

摘要:目的:建立连翘病毒清胶囊中连翘酯苷和连翘苷的RP-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YWG-C18色谱柱(4.6 mm×250mm,10μm);连翘苷含量测定流动相乙腈-水(25:75),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77 nm;连翘酯苷含量测定流动相乙腈-水-冰醋酸(17:83:0.4),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结果:连翘苷平均回收率为99.6%,RSD 1.9%(n=5);连翘酯苷平均回收率为101.3%,RSD 2.5%(n=5).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作为连翘病毒清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褐藻小粘膜藻中的溴酚化合物39-41

摘要:目的:对褐藻小粘膜藻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反相HPLC及重结晶等分离手段和IR,MS及NMR等结构鉴定方法.结果:从小粘膜藻中分离鉴定了6个溴酚类化合物,分别为2,2′,3,3′-四溴-4,4′,5,5′-四羟基二苯甲烷(1),2,2′,3-三溴-3′,4,4′,5-四羟基-6′-乙氧甲基二苯甲烷(2),2,3-二溴-4,5-二羟基苯甲醇(3),2,3-二溴-4,5-二羟基苯甲基甲醚(4),3-溴-4羟基苯甲酸(5)及2-溴-4,5-二羟基苯甲醛(6).结论: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海藻中发现.

中国中药杂志信息
本刊启事41-41

中国中药杂志研究论文
九龙藤化学成分研究(Ⅰ)42-43

摘要:目的:对九龙藤Bauhiniachampionii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硅胶柱分离纯化,光谱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2,4,6-trimethoxyphenol 1-O-βD-(6′-O-galloyl)-glucopyranoside(1),(±)-lyoniresinol(2),daucosterol(3),βsitosterol(4),gallic acid(5).结论:化合物1~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中国中药杂志信息
本刊启事43-43

中国中药杂志研究论文
青蛇藤正丁醇部分苷类成分的分离与鉴定44-46

摘要:目的:研究青蛇藤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Sephadex LH-20,RP-18柱色谱及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正丁醇萃取部分分离鉴定了8个苷类成分:杠柳苷(Ⅰ),山柰酚-3-O-α-D-阿拉伯糖苷(Ⅱ),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Ⅲ),3′,4′,5,7-tetrahydroxy-flavanone-2(S)-3′-O-β-D-glucopyranoside(Ⅳ),(+)-syringaresinol-4′-O-β-D-monoglucoside(Ⅴ),sinapate glucose-1-ester(Ⅵ),erigeside C(Ⅶ),2,6-dimethoxy4-hydroxyphenol1-O-β-D-glucoside(Ⅷ).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青蛇藤中分离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