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 部级期刊

Chinese Pediatrics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 21-1569/R 国内刊号
  • 1674-3865 国际刊号
  • 1.42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是中国医师协会;辽宁省基础医学研究所;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2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中医药治疗Meta分析专栏、综述、读者·作者·编者、临床研究、小儿中药应用研究、中医应用研究、临床护理、调查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8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人参皂苷Rg1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海马神经元凋亡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277-279

摘要: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g1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海马神经元凋亡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15日龄SD乳鼠60只,随机分为HIBD组、人参皂苷Rg1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各20只。人参皂苷Rg1高、低剂量组术后每天经腹腔注射人参皂苷Rg1 20、10 μg/g,HIBD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大鼠均连续注射25 d。采用TUNEL法检测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情况,对各组大鼠进行学习能力、记忆力测试,计算其正确反应率。结果 HIBD组海马CA1区TUNEL阳性细胞数高于注射人参皂苷Rg1高、低剂量组,人参皂苷Rg1低剂量组海马CA1区TUNEL阳性细胞数高于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HIBD组测试学习能力和记忆力正确反应率低于注射人参皂苷Rg1高、低剂量组,且人参皂苷Rg1低剂量组学习能力及记忆力测试正确反应率低于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人参皂苷Rg1能减少新生鼠HIBD海马神经元凋亡,有效地改善HIBD新生鼠的学习能力和记忆力。

归肺经中药提取物对人肺炎支原体的抑菌试验280-282

摘要:目的 观察鱼腥草、地龙、桑白皮组成的小复方,单味药以及药物两两配伍的水提物、醇提物体外抑制肺炎支原体的作用。方法 进行肺炎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MIC法)测定各组对肺炎支原体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 各组均具有抑制肺炎支原体的作用,小复方醇提物组MIC值显著低于鱼腥草水提组和醇提组、桑白皮水提组和醇提组、地龙+桑白皮水提组和醇提组、桑白皮+鱼腥草水提组和醇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 各中药提取物均具有抑菌作用,配伍使用可增强抑菌作用。

过敏性紫癜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282-286

摘要:过敏性紫癜是儿童常见的小血管炎,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从基因水平上研究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机制成为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已有相关研究显示某些细胞因子的基因多态性如白细胞介素基因、血管紧张素原基因、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与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机制、病理进展及预后相关,本文通过对相关细胞因子多态性的文献进行查阅和综合分析,为今后从基因水平研究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机制等提供文献参考。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系统分析287-291

摘要:目的 从循证医学角度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Pubmed,获得已发表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新生儿HIE的相关文献。根据临床纳入和排除标准,利用Revman 5.1软件对符合纳入条件的文献进行合并分析,以评价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新生儿HIE后7、14、28 d的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及3、6个月发育指数评估的影响。 结果 共检索到符合条件的文献15篇纳入Meta分析,其中研究组共502例,对照组500例。治疗7 d的Meta分析结果提示, OR =2.73(95% CI ,0.73~4.73, Z =2.68, P =0.007;治疗14 d的结果提示, OR =1.78(95% CI ,0.84~2.73, Z =3.70, P =0.000 2;治疗28 d的Meta分析结果 提示, OR =2.34(95% CI ,0.66~4.03, Z =2.73, P =0.006。3个月时的MDI、PDI Meta分析结果提示, OR = 2.53(95% CI ,1.72~3.72),2.48(95% CI ,1.66~3.73), Z =4.70,4.40, P 均<0.000 1;6个月时,MDI、PDI的Meta分析结果提示, OR =2.85(95% CI ,1.68~4.82),2.77(95% CI ,1.67~4.72), Z =3.89,3.93, P 均<0.000 1。各研究的发表均无偏倚。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新生儿HIE能够明显改善新生儿的神经行为及促进智能发育。

消积止嗽汤治疗小儿食积咳嗽临床疗效观察292-294

摘要:目的 观察消积止嗽汤治疗小儿食积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牡丹江市中医院儿科收治的食积咳嗽(急性支气管炎)患儿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应用消积止嗽汤,对照组应用儿童清肺口服液。疗程15 d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主要中医证候痊愈时间。 结果 治疗15 d后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儿咳嗽、咳痰、纳呆腹胀,便秘便臭,口臭、手足心热主要中医证候痊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消积止嗽汤治疗小儿食积咳嗽临床疗效显著。

小儿智力糖浆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295-297

摘要:目的 观察小儿智力糖浆治疗儿童短暂性抽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6年7月至2018年2月曲阜市中医院儿科诊治的短暂性抽动障碍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口服小儿智力糖浆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硫必利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根据耶鲁抽动严重程度量表,从抽动的数目、频率、强度、复杂性和干扰5个维度对患儿进行临床疗效评估;根据治疗副反应积分量表进行药物安全性评价。结果 同组治疗前后耶鲁抽动障碍整体严重度量表总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两组耶鲁抽动障碍整体严重度量表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副反应积分为(2.05±0.1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3.55±4.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轻微的胃肠道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嗜睡、头晕、恶心、学习成绩下降等。 结论 小儿智力糖浆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轻微,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可吸收材料治疗儿童Trapdoor眶壁骨折的临床疗效298-300

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可吸收材料治疗儿童Trapdoor眶壁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眼科收治Trapdoor眶壁下骨折患儿69例,分析总结患儿手术前后视功能、复视、眼球运动情况、眼球突出度以及行眼眶CT扫描结果。并进行为期6个月随访,指导患儿术后眼肌训练。结果 术后6个月患眼复视消失59例,正前方阅读位无复视或周边残留少量复视7例,正前方阅读位残留复视3例。无患儿复视及眼球运动受限加重。所有患儿术后双眼突出度差异在2 mm内,1例患儿形成永久眶下神经损伤。所有患儿术后均未出现排斥、感染等不良反应。结论早期应用可吸收材料治疗及术后眼肌功能锻炼,儿童Trapoor眶壁骨折患儿恢复状况良好。

基于三维步态系统分析中医疗法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步态时空参数的影响300-303

摘要:目的 基于三维步态系统提供的步态参数数据,对中医疗法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进行疗效评价。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童康复中心及沈阳市儿童医院脑瘫康复中心收治住院的脑瘫患儿20例,采用三维步态分析系统,对20例脑瘫患儿入院时及中医康复1个月后分别进行步态检测,收集步态参数数据,康复前后数据进行比较。中医康复疗法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五迟、五软、五硬(脑性瘫痪)诊疗方案”,根据入院时脑瘫患儿步态参数特点,采取针对性中医治疗方法。结果 各年龄段患儿康复后步态周期时长较康复前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3~6岁患儿康复后左侧支撑期时长较康复前有改善,7~8岁患儿右侧摆动期较康复前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7~8岁患儿步幅长较康复前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基于三维步态系统,中医疗法对痉挛型脑瘫运动障碍改善更具有针对性。同时,三维步态分析系统是一种科学地、客观地对中医疗法进行评价的技术方法。

参赭镇气汤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临床疗效观察304-307

摘要:目的 观察参赭镇气汤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9月至2016年10月定西市安定区第二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多发性抽动症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参赭镇气汤加味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氟哌啶醇,有椎体外系副作用时配合安坦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副作用发生率、中医证候治疗效果及远期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7%(26/30)与对照组83.3%(25/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观察组副作用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40%(1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观察组中医证候有效率为100.0%(30/30),显著优于对照组36.7%(1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儿半年内复查,观察组无一例复发,对照组有2例因受情绪刺激后复发,复发率为6.7%(2/30)。结论 参赭镇气汤加味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有较好疗效,从肝、肾、脾、肺等多方面调治,恢复脏腑的功能,其疗效与西药相当,临床值得推广。

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及对食欲调节因子的影响307-310

摘要:目的 探讨自制膏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及对食欲调节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8月在郑州市中医院儿科收治的厌食症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纠正不良饮食习惯以及饮食调整 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口服双歧杆菌,每次1.0 g ,每日3次。2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制膏药穴位贴敷。膏药每周前3天每天贴敷1次,后4天暂停,2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血清瘦素以及神经肽Y水平;停药6个月及1年后随访观察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完成39例,失联1例;对照组完成38例,因胶布过敏退出治疗1例,厌食因继发性疾病引起1例退出研究。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9%(37/39),显著高于对照组76.3%(2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治疗后血清瘦素及神经肽Y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瘦素及神经肽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随访6个月和1年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膏药穴位贴敷联合双歧杆菌治疗儿童厌食症疗效佳,能显著改善患儿营养状况,且复发率低,其作用与升高血清瘦素及神经肽Y水平有关。

中药离子导入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病临床疗效观察311-313

摘要:目的 观察传统给药基础上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儿科收治的腹泻病患儿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方法治疗即给予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蒙托石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3 d为1个疗程。治疗3 d后观察两组大便次数及性状和两组疗效、痊愈时间、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大便次数及性状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30/32),显著高于对照组71.9%(23/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痊愈时间为(5.0±0.9)d,短于对照组(7.0±1.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中医离子导入治疗小儿腹泻病能够缩短疗程,且疗效好,方便无痛苦,未见不良反应,是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一种有效途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使用法定计量单位的要求313-313

摘要:为了执行国家技术监督局等四单位的通知,本刊要求所有文稿中的物理量和计量单位的名称、符号、书写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希望作者在文稿中认真执行,让我们共同做好这项工作。

养血熄风法从“血”论治儿童抽动障碍临床疗效观察314-316

摘要:目的 观察养血熄风法从“血”论治儿童抽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儿童抽动障碍患儿82例,其中短暂性抽动38例,慢性抽动29例,多发性抽动15例。脑电图检查结果异常27例,其中慢性抽动者11例,多发性抽动者7例,短暂性抽动者9例;轻度非特异性异常16例,中度异常11例。采用以养血熄风法为基础治则,自拟天麻钩藤饮为基础方加减辨证,以1个月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脑电图改善情况。 结果 显效56例,有效2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3.9%(77/82);27例异常脑电图中共有13例恢复正常,其中7例脑电图由中度异常转变为轻度异常,7例脑电图改善不明显。结论 采用养血熄风法为基本治则从“血”论治小儿抽动症疗效显著,且可促进脑细胞恢复,明显改善异常的脑电生理活动,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中药保留灌肠联合地西泮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疗效观察317-319

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保留灌肠联合地西泮静脉注射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襄阳市中医医院儿科收治的热性惊厥患儿6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23例。观察组采用中药保留灌肠及静脉注射地西泮,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地西泮和双氯芬酸钠直肠给药,根据患儿病情轻重治疗3~5 d。观察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及72 h惊厥再发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41/42),显著高于对照组73.9%(17/2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儿72 h 惊厥再发率为2.4%(1/42),显著低于对照组26.1%(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联合地西泮静脉注射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疗效,优于静脉注射地西泮和双氯芬酸钠直肠给药,且再发率低。

中药内服加捏积外治法联合吸入疗法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319-322

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内服加捏积外治法联合吸入疗法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邯郸市妇幼保健院、永年光明医院儿科门诊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两组均予吸氧、抗病毒、吸痰等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和吸入性布地奈德溶液,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生素。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缓解后不予干预;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应用自拟方剂脱敏调体方(防风5 g,乌梅、蝉蜕、灵芝各2 g),急性症状缓解后配合冯氏捏积治疗。观察两组本次发病喘息缓解时间、患儿喘息复发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哮鸣音消失时间和咳嗽消失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观察组1年内未复发率为69.3%(52/75),高于对照组38.6%(29/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3%(73/75),高于对照组74.7%(5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 运用中药内服加捏积外治方法联合吸入疗法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对预防该病反复喘息,取得满意的疗效。

白细胞计数及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中的应用323-326

摘要:目的 观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血浆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三项联检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本院儿科收治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106例为研究对象,按感染类型分为细菌感染组57例和非细菌感染组49例。细菌感染组又分为革兰阳性菌组26例,革兰阴性菌组31例;重症感染组19例和非重症感染组38例。同期选取本院健康体检儿童6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白细胞、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细菌感染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血浆降钙素原水平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细菌感染组重症感染患儿血浆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非重症感染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革兰阴性菌组患儿血浆降钙素原水平高于革兰阳性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细菌感染组患儿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血浆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呈现逐渐下降趋势,至出院时,患儿上述3项指标均恢复到正常人群水平。结论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血浆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三项联检可对患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细菌性和非细菌性感染做出初步诊断,且血浆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高低可作为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指导临床选择抗菌药物及治疗效果判断的重要依据。

本刊对论文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326-326

摘要:1.统计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早发型与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比较327-329

摘要:目的 分析早发型与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分布,以助于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 分析2017年1月至10月期间苏州市立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28例早发型败血症和31例晚发型败血症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呼吸暂停、腹胀、心率增快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早发型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早发型和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体温异常、进奶减少、黄疸、皮肤脓疱、气促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C反应蛋白升高比例显著大于早发型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早发型和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白细胞异常、血小板减少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早发型中无乳链球菌检出率最高25.00%(7/28),晚发型中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最高38.71%(12/31)。结论 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呼吸暂停、腹胀、心率增快症状比早发型败血症更多见,C反应蛋白是早期判断晚发型败血症的重要指标,两型败血症的病原学分布有所差异,临床应酌情选用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