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 部级期刊

Chinese Pediatrics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 21-1569/R 国内刊号
  • 1674-3865 国际刊号
  • 1.42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是中国医师协会;辽宁省基础医学研究所;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2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中医药治疗Meta分析专栏、综述、读者·作者·编者、临床研究、小儿中药应用研究、中医应用研究、临床护理、调查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8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氯替泼诺不同给药途径在比格犬体内药物动力学185-188

摘要:目的考察不同给药途径比格犬体内氯替泼诺的药动学行为,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比格犬分别滴眼给予氯替泼诺滴眼剂(受试制剂)或口服给予氯替泼诺胶囊(参比制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氯替泼诺的非活性代谢物PJ90和PJ91的药物浓度。结果滴眼给药后血浆中未检到氯替泼诺代谢物PJ90和PJ91。口服给药后血浆中氯替泼诺代谢物PJ90和PJ91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max(1.38±0.89)h和(1.17±0.90)h,ρmax分别为(0.35±0.05)mg/L和(0.24±0.13)mg/L,t1/2分别为(7.11±3.76)h和(14.95±9.30)h,用梯形法计算,AUC0-t分别为(2.12±1.42)mg/(h·L)和(2.02±1.29)mg/(h·L),AUC0-∞分别为(2.81±1.83)mg/(h·L)和(3.97±3.23)mg/(h·L)。结论氯替泼诺滴眼给药后是安全的。

小儿消化性溃疡320例临床特点及内镜特征分析188-192

摘要:目的探讨320例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发病特点及内镜下的特征。方法 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因消化道症状在深圳市儿童医院消化内科行电子胃镜检查4 541例患儿,其中确诊消化性溃疡患儿320例,其中男254例,女66例;年龄1~14岁,其中≤3岁29例,〉3~6岁75例,〉6~12岁162例,〉12~14岁54例;十二指肠溃疡218例,胃溃疡78例,其他溃疡24例;幽门螺杆菌阳性207例,阴性113例;溃疡面积〈1cm 143例,1~2cm 145例,〉2cm 32例;溃疡并发出血107例,并发幽门梗阻33例,并发穿孔1例。分析不同年龄患儿溃疡发生情况、溃疡发病的性别差异、溃疡发病部位、溃疡面积和患儿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结果 (1)消化性溃疡以学龄期儿童(〉6~12岁)发病率最高80.2%(130/162),其中十二指肠溃疡以学龄期儿童居多,胃溃疡以学龄前儿童居多。消化性溃疡不同类型在患儿各年龄段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消化性溃疡患儿男女之比为3.85∶1,其中十二指肠溃疡男女之比为3.19∶1,胃溃疡男女之比为5∶1;消化性溃疡患儿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320例消化性溃疡中幽门螺杆菌检出率较高64.7%(207/320);不同类型消化性溃疡患儿幽门螺杆菌检出率不同,其中以十二指肠溃疡患儿幽门螺杆菌检出率最高74.3%(162/218)。不同类型消化性溃疡患儿幽门螺杆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不同年龄消化性溃疡患儿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小儿消化性溃疡的溃疡面大小多在2cm以下,幽门螺杆菌阳性患儿比阴性患儿的溃疡面积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消化性溃疡患儿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其中出血及幽门梗阻并发症的发病率与幽门螺杆菌阴性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许尤佳教授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的用药经验193-196

摘要: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分析许尤佳教授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用药特点。方法收集2016年9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广东省中医院许尤佳教授门诊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中药处方95首。采用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结果对纳入的95首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使用频次,药物四气五味及归经、药物间关联规则。结论许尤佳教授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从肺、脾、胃,从痰、瘀论治,注重健脾运脾,用药以温平为主,选用甘草、白术、石菖蒲、紫苏子、佛手、五味子为核心辨证加减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

自拟复感汤配合捏脊疗法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唾液中分泌型IgA与血清白蛋白比值的影响197-200

摘要:目的观察自拟复感汤配合捏脊疗法对土虚木亢型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s)患儿唾液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与血清白蛋白(ALB)比值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8月中山市中医院儿科收治住院的土虚木亢型RRTIs患儿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因失访等原因退出或中止治疗19例,其中观察组8例,对照组11例。对照组口服匹多莫德治疗,观察组口服复感汤配合捏脊治疗,疗程1个月。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检测唾液中sIgA和ALB。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90/92),显著高于对照组80.9%(72/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sIgA/ALB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IgA/AL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感汤配合捏脊治疗能明显提高RRTIs患儿唾液中sIgA与ALB比值,能提高患儿的黏膜免疫功能。

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诊断价值200-202

摘要:目的测定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的变化,探讨FeNO在儿童CVA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抚顺矿务局总医院儿科收治CVA患儿30例,为CVA组;同期选取感染后咳嗽(PIC)患儿30例,为PIC组。分别测定两组患儿FeNO和IgE水平。结果两组FeNO、IgE水平均升高,CVA组FeNO水平为(33.23±16.29)×10-9 mol/L,显著高于PIC组(19.30±9.87)×10-9 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gE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慢性咳嗽的诊断中,FeNO可作为辅助诊断CVA的一种检测方法。

中药熏洗方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观察203-206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方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童诊疗中心的过敏性紫癜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主要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熏洗治疗。每日1次,每次30~40min,3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皮肤紫癜消退时间及关节肿痛缓解情况;两组治疗后24h内复发次数。结果经Ridit分析,观察组疗效好于对照组,关节疼痛缓解情况好于对照组,观察组较对照组24h内复发次数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皮肤紫癜消退时间为(4.23±1.04)d,少于对照组(7.87±1.8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方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疗效显著,尤其在皮疹消退时间、缓解关节肿痛方面有显著的疗效,且使用方法简便易行,安全无创,值得临床上推广运用。

肌内效贴提高脑性瘫痪患儿呼吸功能的应用研究207-209

摘要:目的观察肌内效贴结合常规呼吸训练对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康复科收治的脑瘫患儿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呼吸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肌内效贴布的贴扎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采用呼吸频率及最长声时对两组患儿进行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儿的呼吸频率较组内治疗前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最长声时较组内治疗前有所提高,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肌内效贴贴扎技术结合呼吸训练可进一步改善脑瘫患儿呼吸功能,提高语言能力。

小儿呼吸道异物术前发生急性呼吸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分析210-212

摘要:目的探究小儿呼吸道异物术前发生急性呼吸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湖南省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并发呼吸功能不全的呼吸道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为观察组。同期选择未出现呼吸功能不全的呼吸道异物患儿10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出现急性呼吸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经过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肺炎、发热以及纵隔皮下积气为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肺炎、发热以及纵隔皮下积气是造成小儿呼吸道异物术前急性呼吸功能不全的主要危险因素,在临床治疗中,需要对患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针对患儿的病情以及影响因素来制定预防策略,以此来降低小儿呼吸道异物术前发生急性呼吸功能不全的概率。

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复方丁香开胃贴佐治手足口病胃肠道症状研究213-215

摘要:目的观察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复方丁香开胃贴佐治手足口病胃肠道症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9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儿童医院感染疾病科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2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予抗病毒或联合抗细菌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复方丁香开胃贴治疗,疗程6d,比较两组患儿消化道症状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12例以及观察组14例在随后治疗中出现手足口病重症并发症转入本院重症监护病房而退出研究。对照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胀、大便干燥临床症状体征发生率分别为65.3%(64/98)、42.9%(42/98)、46.9%(46/98)、34.7%(34/98)、36.7%(36/98)和22.4%(22/98),低于观察组29.2%(28/96)、18.8%(18/96)、12.5%(12/96)、14.6%(14/96)、13.5%(13/96)和8.3%(8/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仅有6例患儿因复方丁香开胃贴使用出现肚脐周围局部皮肤潮红,无皮疹和水疱,停药后48h内好转,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复方丁香开胃贴可有效降低手足口病患儿消化道症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使用法定计量单位的要求215-215

摘要:为了执行国家技术监督局等四单位的通知,本刊要求所有文稿中的物理量和计量单位的名称、符号、书写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希望作者在文稿中认真执行,让我们共同做好这项工作。

孟鲁司特联合丹参酮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效果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216-219

摘要:目的分析孟鲁司特联合丹参酮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效果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河南省淇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儿科收治的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11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59例。对照组采用孟鲁司特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丹参酮静脉滴注,30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4、6及肿瘤坏死因子α)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6%(57/59),显著高于对照组82.8%(48/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白细胞介素4、6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d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4、6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联合丹参酮能显著改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治疗疗效,安全性较佳。

三黄清血饮辅助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观察219-221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6年12月河南省栾川县人民医院儿科收治住院的过敏性紫癜患儿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静脉滴注西咪替丁注射液40mg/(kg·d),每日1次;口服氯雷他定糖浆每次5mL,每日1次。疗程1~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三黄清血饮口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分服,1周为1个疗程,用药1~2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体征消退时间及治疗期间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5%(28/29),显著高于对照组69.0%(2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关节肿痛、皮疹及消化道症状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部分患儿出现肾脏损害等并发症,但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采取三黄清血饮辅助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血清胱抑素C、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β2-微球蛋白水平及凝血功能的影响222-226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血清胱抑素C(CysC)、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7年4月甘肃省庆城县人民医院儿科收治住院的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小剂量低分子肝素组和大剂量低分子肝素组各47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小剂量低分子肝素组皮下注射50~100U/(kg·d)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大剂量低分子肝素组皮下注射150U/(kg·d)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血清CysC、MMP-9、β2-MG水平、炎性因子水平、凝血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小剂量低分子肝素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5%(43/47)与对照组的93.6%(44/4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CysC、MMP-9、β2-MG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CysC、MMP-9、β2-M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儿治疗后IL-4、IL-6及IL-8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炎性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儿治疗后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检测值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酶原时间检测值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凝血指标检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小剂量低分子肝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5%(12/47),显著低于大剂量低分子肝素组4.3%(2/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临床使用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均可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皮下注射小剂量低分子肝素安全性更高。

推拿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病临床观察226-228

摘要:目的探讨西医结合中医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腹泻病患儿13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对照组实施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中医推拿治疗,3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儿止泻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5.5%(63/66),优于对照组81.8%(54/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泻时间和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病疗效确切,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少,能够有效提高疾病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Th1/Th2变化及其与血清IgA相关性229-232

摘要:目的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Th1/Th2迁移变化及其与血清IgA的相关性,力图从Th1/Th2细胞因子迁移及其与血清IgA相互关系的角度阐述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理机制。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儿科收治住院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45例为观察组,同期选择本院急诊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60例为对照组(随访期1年,1年中仅有1~4次上呼吸道感染者)。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儿外周单核细胞Th1(CD3~+CD8~-IFN-γ~+IL-4~-)和Th2(CD3~+CD8~-IL-4~+IFN-γ~-)细胞比例,采用ELISA检测血清IgA水平,并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两组血常规指标白细胞总数、血小板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急性期Th1/Th2迁移明显,表现为Th1比例下降,Th2升高,同时IgA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Th2比例增加,IgA水平增加,相关分析显示IgA与Th2变化呈正相关(r=0.745,P=0.001)。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急性期Th1/Th2迁移明显,以Th2占优势,并与血清IgA呈正相关,免疫稳态失衡是该疾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临床应予以重视。

ARIMA模型在兰州市城关区医院儿科住院的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数预测中的应用232-235

摘要:目的对兰州市城关区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进行自回归滑动平均混合(ARIMA)建模,判断模型的建模效果,并进行预测。方法选取兰州市城关区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儿科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数数据作为ARIMA模型的建模部分,2016年7~12月数据作为模型验证部分,比较模型的拟合和预测效果。结果 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在兰州市城关区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数有1、2月较低,6、7月较高的季节因素,ARIMA(1,1,2)×(2,1,0)_(12)模型拟合的效果较好,该模型在测试集上验证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达到31.30,均方根误差达到11.49,将2016年7~12月数据作为验证集,验证结果相对误差为22.19%。结论所建立ARIMA(1,1,2)×(2,1,0)_(12)模型在测试集上拟合效果好,在验证集上预测精度高,我院儿科应用该模型在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数的预测和预警可达到较好的效果。

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236-238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中的适用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NRDS患儿70例,按胎龄分为早期早产儿组(胎龄〈34周)46例、晚期早产儿组(胎龄34~36+6周)16例和足月儿组(胎龄≥37周)8例。对全部患儿采用NCIS法10项评定、总分100分的评分方式来进行评分,初次评分在入NICU后24h内进行,隔天评分1次,取其最危重分值,如病情加重者立即评分,取最危重分值,病情继续恶化者,每天评分直至死亡为止,总分值〉90分者为非危重,70~90分者为危重,〈70分者为极危重,另对于符合单项指标一项或一项以上者亦可判定为新生儿危重病例。结果非危重病例在3组间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病例在早期早产儿组和晚期早产儿组中的发生率均较高,但与足月儿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极危重病例在足月儿组中的发生率最高,且与早期早产儿组、晚期早产儿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危重病例中无死亡病例,3组极危重病例的死亡率均较高,且与非危重、危重病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CIS法对评估NRDS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发展趋势有较好的帮助,还能用于预测死亡风险,并且为继续治疗及与家属沟通提供一定的依据。

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239-241

摘要:目的观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湖南省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住院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4组,其中物理治疗组32例,药物治疗组40例,药物治疗+电复律组12例,药物治疗+射频消融组16例。物理治疗组采用刺激迷走神经复律。药物治疗组采用普罗帕酮、胺碘酮、地高辛治疗。药物治疗+电复律组在药物治疗后,进行电复律治疗。药物治疗+射频消融组在药物治疗后采用射频消融治疗。观察4组患儿复律时间与成功率以及不同药物治疗效果。结果物理治疗组复律时间〉药物治疗组〉药物治疗+电复律组〉药物治疗+射频消融组,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物理治疗组复律成功率〈药物治疗组〈药物治疗+电复律组〈药物治疗+射频消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罗帕酮转复率〈地高辛〈胺碘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特征明显且治疗方案多样,临床可优先考虑采取药物+射频消融的治疗策略,其次为药物+电复律,单纯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效果并非十分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