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2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论著、技术与方法、经验交流、学术探讨、讲座、综述、病例报告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辽宁省基础医学研究所;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国际刊号:1674-3865
  • 国内刊号:21-1569/R
  • 出版地方:辽宁
  • 邮发代号:8-162
  • 创刊时间:1982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42
  • 综合影响因子:0.507
期刊级别: 部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5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护理专栏

极低出生体重儿经PICC导管输液并发症护理观察

摘要:目的总结408例低出生体重儿经肘部和肘部下行静脉留置PICC导管输液并发症观察及护理。方法分析2008-01/2013-06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新生儿科的低出生体重儿408例在输液过程中出现的静脉炎、肿胀、堵管、感染等并发症的原因。并采取0.1%雷夫诺尔湿敷、水胶体敷料贴敷、保持穿刺侧上臂稳定体位等护理措施,减少静脉输液并发症发生。结果本组除12例因并发症加重拔管外。其余均按计划拔管。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和良好的PICC导管维护意识,是PICC导管输液安全的重要保障。
537-540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不间断NCPAP通气下应用固尔苏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不间断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下,应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的方法及护理。方法对17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固尔苏治疗,在不间断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下,经气管留置导管应用固尔苏,观察用药过程及效果。结果 17例患儿中,16例经一次吸痰,顺利留置导管给药。1例经2次吸痰,仍有较多分泌物,最终采用传统方法给药。17例患儿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经逐步撤氧治愈出院。结论不间断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下经导管应用固尔苏取得良好临床效果,方法简便,患儿安全、舒适。
540-542

应用品管圈降低重度腹泻病患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率的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降低重度腹泻病患儿穿刺失败率的对策及方法。方法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消化病房组建品管圈小组,针对2014-02-01/05-01和2014-07-01/10-01收治的重度腹泻病患儿进行临床调查,收集相关资料,结合考察患儿及家属、护理人员、周围环境等因素,制定相关整改措施,实施品管圈活动,总结降低重度腹泻病患儿穿刺失败率的原因。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重度腹泻病患儿的穿刺失败率由30%降至10%。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降低重度腹泻病患儿的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率,提高了护士的沟通协作能力和团队凝聚力。
543-545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临床研究

应用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指导脑性瘫痪患儿康复的初步研究

摘要:目的应用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AIMS)指导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康复治疗,评价AIMS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1-07/2014-12收治60例0~18个月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增加根据AIMS评估结果确定的康复治疗方案,每月调整一次。采用GMFM、PDMS-2评定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GMFM、GMQ得分分别为(42.85±5.15)分、(74.81±8.2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39.12±4.95)分、(70.50±8.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IMS在评估脑瘫患儿运动功能指导康复治疗时具有一定优势,可以在临床上推广。
546-548

早期应用脂肪乳对极低出生体重儿体质量增长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应用脂肪乳对极低出生体重儿体质量增长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方法沈阳市妇婴医院新生儿科2012-01/2014-12收治8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于生后24h内给予脂肪乳静脉滴注,0.5~1.0g/(kg·d)开始,每日增加0.5g/kg,最大量3.0g/kg。对照组于第4天开始脂肪乳静脉滴注,方法同观察组。两组其他静脉营养方法相同。比较两组患儿体质量增长情况、出生体质量恢复时间、血生化指标和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较快开始体质量增长,较快恢复出生体质量,住院时间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血胆红素、转氨酶、尿素氮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增加患胆汁淤积、高胆红素血症、感染、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的危险。结论生后早期应用脂肪乳能促进极低出生体重儿体质量增长,减少宫外迟缓发生,缩短住院时间,且不会引起相关并发症发生增加。
548-550

盐酸氨溴索治疗足月重度窒息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治疗足月重度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效果。方法甘肃省泾川县人民医院儿科2012-10/2014-10收治60例重度窒息新生儿ARDS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采用基础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呼吸窘迫缓解时间及2周时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结果;临床死亡率、缺氧并发症情况、机械通气情况、2d时胸部X线好转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呼吸窘迫症状缓解时间为(4.0±1.1)d,低于对照组(7.0±1.5)d,2周时NBNA评分为(38.15±3.50)分,高于对照组(35.49±2.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患儿临床死亡率、机械通气率均低于对照组,2d时胸部X线好转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治疗重度窒息ARDS患儿能够显著改善呼吸窘迫症状时间,降低ARDS患儿临床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以及疾病的死亡率,最终显著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551-553

不典型手足口病患儿122例临床特点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儿童不典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并分析2013-06/09在大连市儿童医院确诊为不典型手足口病患儿12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22例不典型手足口病患儿发病高峰为8月份,斑丘疹或疱疹分布于耳部、口周、躯干及四肢分别为62%(76/122)、69%(84/122)、66%(81/122)及100%(122/122)。口腔以外黏膜受累21%(26/122),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占19%(23/122),无危重症病例发生。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柯萨奇病毒A组10型(CA10)及柯萨奇病毒A组6型(CA6)感染分别为1%(1/91)、1%(1/91)、0(0/93)及84%(78/93)。病后1周至2个月指趾甲缺失占45%(44/97)。结论不典型手足口病主要病原为CA6,发病高峰在8月份。皮肤、黏膜广泛受累,也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恢复期可出现指趾甲缺失,预后好。
553-555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评价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选取5家医院的298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予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基础方法治疗,对照组单采用基础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疾病总体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发热、咳嗽症状起效消失时间,治疗前后中医主症积分情况,停药30d后呼吸系统疾病及中医主症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在疾病的总体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发热、咳嗽起效消失时间,风热闭肺证和痰热闭肺证治疗后主症积分及停药30d后呼吸系统疾病和中医主症的发生率等方面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见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是一种适用于儿童肺炎的具有解热、止咳作用的中成药注射液,其疗效可靠,安全性好,值得在儿科推广使用。
556-560

哮喘患儿血清炎性介质变化及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测定哮喘儿童血清生长因子β_1(TGF-β_1)、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AI-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变化,探讨TGF-β_1、PAI-1、MMP-9在儿童支气管哮喘呼吸道重塑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的患儿40例,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采集患儿血清检测治疗前后TGF-β_1、PAI-1、MMP-9水平变化,同时观测肺功能的变化,并与对照组(健康儿童)比较。结果经测定哮喘患儿血清样本中的TGF-β_1、PAI-1、MMP-9含量均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测的FEV1、PEF的百分比均降低;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后,哮喘患儿血清样本中的GF-β_1、PAI-1、MMP-9含量逐渐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测的FEV1、PEF的百分比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GF-β_1、PAI-1、MMP-9水平变化与儿童支气管哮喘有重要的相关性;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能明显改善患儿的呼吸情况,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TGF-β_1、PAI-1、MMP-9的水平而抑制气道重塑以及气道炎症,达到治疗哮喘的目的。
560-562

中药穴位导入后保留药物贴片治疗小儿泄泻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穴位导入后保留药物贴片治疗小儿泄泻的疗效。方法沈阳市儿童医院2013-01/2014-12收治300例泄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疾病常规治疗及补液、降温、纠正酸中毒等对症治疗;常规护理及饮食指导;配合中药穴位导入。观察组是在中药穴位导入治疗后保留药物贴片20~30min,对照组在中药穴位导入治疗后即取下药物贴片。观察两组患儿依从性、治疗效果及皮肤对中药贴的耐受程度。结果实验过程中,观察组有145例完全依从,5例未完成;对照组有147例完全依从,3例未完成。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为66.9%(97/145),显著高于对照组51.7%(76/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耐受5例,对照组3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药穴位导入治疗小儿泄泻后保留药物贴片对治疗效果有促进作用。
563-565

书写论文作者单位名称的要求

摘要:作者在投稿时,应写明单位名称具体到科室。如已归属于综合大学的单位,应按顺序列出大学、医院、科室名称;单位的英文名称应根据所在单位统一的英文名称书写;由不同单位作者共同撰写的文稿,各个单位的名称均须分别列出,并由第一作者所在单位科研部门开具文稿推荐信并加盖单位公章。
565-565

苏州地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116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苏州地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特征。方法苏州市立医院本部儿科2013-07/09收治116例CAP患儿,将其详实的临床资料加以分析。结果 116例CAP患儿中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为支气管肺炎者93例,显示为大叶性肺炎者23例,两组比较大叶性肺炎组患儿平均年龄大、住院时间长、发热率高、支原体感染率高,经检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湿啰音、哮鸣音、腹泻、白细胞计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功酶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是CAP的易感人群,临床表现复杂而又缺乏特异性,须警惕肺炎支原体等非典型微生物感染,需关注病程中心肌损伤的程度。临床需要提高认知,加强研究,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改善预后,进而和谐医患关系。
566-568

“黏”、“粘”的用法

摘要:黏(nián):黏是指像糨糊或胶水等具有能使一个物体附着在另一个物体上的性质,常作名词性词素。如黏土、黏性(黏性土)、黏米、黏膜、黏液、黏稠、黏度(动力或运动黏度)、黏滞、黏着(黏着力,黏着系数)、发黏、黏附、黏合(黏合剂)、黏结(黏结力)、黏糊。
568-568

彩色多普勒对小儿急性睾丸及附件扭转的影像学诊断分析

摘要:目的总结高频探头彩色多普勒在诊断小儿急性睾丸扭转和睾丸附件扭转中的价值。方法观察26例睾丸扭转、7例睾丸附件扭转患儿的二维声像图特点及RI、频谱的变化,并与手术对照,分析二者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要点。结果睾丸扭转的声像图特征为睾丸内部血流明显减少或消失,并见睾丸上极或睾丸上极上方的条索样团状增强回声,其内无彩色血流信号与精索扭转的角度有关,RI及频谱形态均有改变。睾丸附件扭转声像图特征为睾丸上及与附睾头之间可见不均质团状高团或不均质低回声团,呈圆形或类圆形,并见患侧附睾头肿大或附睾,睾丸增大伴其内彩色血流信号增多。结论彩色多普勒对小儿急性睾丸扭转和睾丸附件扭转的早期诊断率极高,尤其通过对RI及频谱形态的分析,对不完全睾丸扭转的早期治疗方案起指导作用。
569-572

肺炎婴儿危重病例评分与血小板数量关系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数量与婴儿肺炎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儿科2011-11/2013-02收治166例肺炎患儿,根据入院24h内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分为非危重组76例、危重组69例和极危重组21例,3组均在入院后24h内采集末梢血测定血小板,对3组患儿末梢血血小板数量和人数分布进行对比。结果末梢血血小板数量危重组(427.1±73.6)×10~9/L高于非危重组(343.3±61.2)×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著高于极危重组(102.1±29.5)×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极危重组低于危重组和非危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危重组血小板增高(〉300×10~9/L)占82.6%(57/69),极危重组血小板降低(〈100×10~9/L)占66.7%(14/21)。结论肺炎患儿危重组血小板数明显升高,极危重组血小板数明显降低,密切监测血小板的变化对判断病情和估计预后有一定帮助。
572-574

手足口病合并急性下肢弛缓性麻痹神经传导分析

摘要:目的总结手足口病(HFMD)患儿合并急性下肢弛缓性麻痹(AFP)的临床及神经传导检查结果,分析其用于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的作用。方法 2012-06/2014-06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内科定期随访5例合并AFP的HFMD患儿,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及神经传导结果。结果本组神经损害表现提示损害以轴索或前角细胞为主。起病早期运动传导动作电位波幅下降严重程度与肢体活动障碍程度呈正相关;运动传导动作电位波幅的恢复好转,在第1次复检时最明显,股神经最易受累,神经损害表现为运动传导动作电位波幅下降。起病早期运动传导动作电位波幅降低至正常1/3及以下者,在6~12个月后仍留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结论手足口病合并急性下肢弛缓性麻痹患儿应尽早发现,及时积极治疗,以期降低致残率或减轻残疾程度。
575-577

基于文献研究的中医药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评价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评价方法。方法利用计算机数据库检索近二十年中医药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文献,将检索到的疗效指标汇总,建立数字信息表,通过三轮专家问卷调查,采用德尔菲(Delphi)法,最终得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评价表。结果在疾病疗效评价方法中,年发病次数、每次发病天数、免疫增强剂使用情况、反复外感、发热、咳嗽、多汗、喷嚏、抗生素使用时间等19项指标;在构成证候的指标变化评价中,年发病次数、咽部充血、反复外感、精神、食欲等11项指标;在主要结局指标的评价中,年发病次数、每次发病、咽部充血、反复外感、多汗5项指标,均数均≥0.90,变异系数均≤0.35。结论通过文献研究结合Delphi法问卷调查可以初步建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疾病疗效评价量表,为今后的临床研究提供基础。
577-580

沙丁胺醇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儿童夜遗尿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沙丁胺醇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儿童原发性夜遗尿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07/2014-09聊城市儿童医院遗尿专科门诊收治78例原发性夜遗尿患儿,随机分为中药组26例和中西药组52例。两组均结合心理行为疗法,中药组给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治疗2个月;中西药组在服用醒脾养儿颗粒的基础上,加用硫酸沙丁胺醇片口服,治疗2个月。对两组患儿在治疗结束时(近期)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远期)评估其疗效并进行分析。结果中西药组近期及远期总有效率分别为86.6%(45/52)、82.7%(43/52),均高于中药组65.4%(17/26)、61.6%(16/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丁胺醇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儿童夜遗尿起效快,停药后复发率低,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581-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