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Biotherapy

  • 31-1725/R 国内刊号
  • 1007-385X 国际刊号
  • 1.2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是中国免疫学会;中国抗癌协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4年创刊,目前已被CA 化学文摘(美)、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肿瘤生物治疗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家论坛、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综述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 2017年第1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专家论坛
肿瘤微环境中T细胞功能障碍及其逆转策略1247-1253

摘要:肿瘤微环境中T细胞功能障碍是肿瘤逃逸免疫监视的关键机制,免疫检查点分子上调导致的T细胞功能障碍是目前的研究热点。阻断免疫检查点PD-1和CTLA-4的临床试验在许多晚期癌症患者中显示令人鼓舞的疗效,证实肿瘤微环境中存在T细胞功能障碍以及逆转T细胞功能障碍在肿瘤治疗中的潜力。然而,这些新的免疫治疗方法只在少数癌症患者中产生持久的临床疗效,提示肿瘤微环境的异质性和复杂性。最近,单细胞水平的研究进一步阐明了肿瘤微环境中T细胞功能障碍的表型特征和临床意义,揭示表观遗传学和代谢改变是导致肿瘤微环境中T细胞功能障碍的重要机制,并提出逆转肿瘤微环境T细胞功能障碍的新方法。本文聚焦这些肿瘤微环境中T细胞功能障碍及其逆转策略的最新研究进展。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基础研究
桥接整合因子1去甲基化诱导细胞周期阻滞抑制食管鳞状细胞癌EC109细胞增殖1254-1259

摘要:目的:分析桥接整合因子1(bridging integrator-1,Bin1)去甲基化对Bin1基因表达和食管鳞状细胞癌EC109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SP)法检测去甲基化药物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dc)处理后EC109细胞Bin1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状态,用q PCR、Western blotting和MTT法分别检测单独5-Aza-dc和5-Aza-dc加转染Bin1基因干扰片段(Bin1 si RNA)处理对EC109细胞Bin1 m RNA及其蛋白表达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5-Aza-dc处理后EC109细胞周期和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与CDK4)表达的变化。结果:去甲基化药物5-Aza-dc处理后,EC109细胞Bin1基因启动子区域发生去甲基化。5-Aza-dc处理的Bin1去甲基化EC109细胞Bin1 m 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上调(均P〈0.05),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P〈0.05),细胞阻滞在G0/G1期,表现为S期细胞比例显著减少,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CDK4表达均明显下调(均P〈0.05)。Bin1去甲基化EC109细胞转染Bin1 si RNA后,Bin1 m 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调,细胞增殖能力增强(均P〈0.05)。结论:Bin1基因启动子区域在EC109细胞中呈完全甲基化状态,5-Aza-dc去甲基化可使食管鳞癌细胞EC109细胞Bin1表达升高,通过降低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诱导细胞周期阻滞抑制EC109细胞增殖。证实表观遗传学变化可能与食管癌细胞恶性增殖有关,可为食管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读者·作者·编者
文稿中统计学符号规范化书写的要求1259-1259

摘要:本刊严格遵守国家标准GB3358.93《统计学术语》的有关规定。为此,请作者书写统计学符号时注意以下要求.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基础研究
沉默Gli2基因对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1260-1265

摘要:目的:探讨沉默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蛋白2基因(glioma associated oncogene homolog 2,Gli2)对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重组sh RNA-Gli2慢病毒感染SMMC-7721细胞,筛选沉默效果最佳干扰序列。以携最佳干扰序列重组慢病毒感染SMMC-7721细胞为干扰组,sh RNA-NC慢病毒感染SMMC-7721细胞为对照组,不作处理SMMC-7721细胞为空白组。采用CCK-8法与集落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用q 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Gli2、cyclin D1、Bax和Bcl-2 m RNA及其蛋白质的表达。结果:重组慢病毒感染率约为90%,重组sh RNA-Gli2-1慢病毒沉默效果最佳;干扰组SMMC-7721细胞Gli2 m RNA和蛋白质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与空白组(均P〈0.05),而对照组与空白组之间Gli2 m RNA和蛋白质表达差异不显著(P〉0.05)。干扰组SMMC-7721细胞的增殖和细胞集落形成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和空白组(均P〈0.05);干扰组SMMC-7721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均P〈0.01);干扰组SMMC-7721细胞cyclin D1及Bax m RNA和蛋白质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空白组,而Bcl-2 m RNA和蛋白质表达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均P〈0.05)。结论:沉默Gli2基因的表达能够抑制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促进肝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cyclin D1、Bax的下调和Bcl-2上调有关。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读者·作者·编者
文稿中计量单位使用的要求1265-1265

摘要:本刊严格执行国务院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全面贯彻国家标准GB3100.3102-1993《量和单位》的规定,正确使用量和单位的名称和符号。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基础研究
IL-21增强CIK细胞对食管癌EC9706细胞的杀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1266-1270

摘要:目的:探讨细胞因子IL-21对CIK细胞体外杀伤食管癌EC9706细胞活性的影响,并初步分析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无菌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进行常规培养和加IL-21培养CIK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2种培养CIK细胞的免疫表型,LDH释放法检测2种培养CIK细胞杀伤食管癌EC9706的活性,ELISA法检测2种CIK细胞培养上清液IFN-γ浓度。结果:常规培养和加IL-21培养的2种CIK细胞增殖数量无明显差异。加IL-21培养的CIK细胞CD3+CD56+细胞比例、CD3+细胞内颗粒酶B和穿孔素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常规培养CIK细胞[(26.95±3.53)%vs(16.18±1.04)%,(33.29±2.30)%vs(23.58±2.28)%和(59.70±1.91)%vs(45.96±2.67)%,均P〈0.05)。效靶比20∶1和30∶1时,加IL-21培养的CIK细胞杀伤EC9706细胞的活性均显著高于常规培养的CIK细胞[20∶1时:(43.66±1.99)%vs(34.59±1.75)%;30∶1时:(57.52±2.15)%vs(42.23±1.87)%,均P〈0.05]。加IL-21培养CIK细胞的上清液FN-γ的浓度明显高于常规培养CIK细胞的上清液[(142.7±13.4)vs(42.6±3.3)ng/L,P〈0.05]。结论:IL-21增加CD3+CD56+细胞比例和颗粒酶B及穿孔素的表达,提高CIK细胞分泌IFN-γ,从而增强CIK细胞对EC9706细胞的杀伤活性。

HuRsiRNA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1271-1275

摘要:目的:探讨Hu R si RNA对人肺腺癌A549株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Hu R si RNA瞬时转染肺腺癌A549细胞24 h后,CCK-8实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q 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Hu R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基因m RNA和蛋白质表达。结果:Hu R si RNA能够抑制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Hu R si RNA显著降低A549细胞Hu R、MMP-9 m RNA和蛋白表达(P〈0.01)。结论:下调Hu R能抑制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其机制与下调MMP-9有关。

丹参酮ⅡA磺酸钠通过降低整合素β3的表达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迁移1276-1280

摘要:目的:探讨丹参酮IIA磺酸钠(sodium tanshinone IIA sulfonate,STS)对宫颈癌He La细胞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不同浓度STS、整合素β3特异性抗体LM609和转染过表达整合素β3质粒对宫颈癌He La细胞迁移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不同浓度STS和STS刺激不同时间对He La细胞整合素β3表达的影响,CCK-8法检测STS对He La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STS以浓度依赖的方式降低He La细胞的迁移(P〈0.01),LM609显著降低He La细胞迁移率(P〈0.01),STS刺激转染过表达整合素β3质粒He La细胞的迁移率较单一STS刺激和STS刺激转染空质粒He La细胞的迁移率显著增加(P〈0.01);STS以浓度和时间依赖的方式降低He La细胞整合素β3的表达(P〈0.05);不同浓度STS刺激的He La细胞存活数和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STS可减少宫颈癌He La细胞整合素β3的表达,STS可显著减少He La细胞的迁移,整合素β3特异性抗体LM609也可显著降低He La细胞的迁移,转染过表达整合素β3质粒则可减少STS对He La细胞迁移的抑制,STS可能通过减少整合素β3的表达抑制He La细胞迁移,这为进一步阐明STS抗肿瘤的分子机制和STS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临床研究
单份与双份非亲缘脐血移植治疗血液疾病临床效果的比较1281-1286

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单份与双份非亲缘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至2016年国内8家移植中心185例单份脐血干细胞移植(single-unit umbilical cord blood transplantation,SU-UCBT)与66例双份脐血干细胞移植(double-unit umbilical cord blood transplantation,DU-UCBT)病例临床资料,比较SU-UCBT和DU-UCBT 2种移植方式的植入率、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植入时间,恶性和非恶性血液病患者接受SU-UCBT和DU-UCB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 vs host disease,a GVHD)发生情况和受者生存率。结果:SU-UCBT和DU-UCBT受者植入率分别为78.9%和70.7%,其中恶性血液病患者植入率SU-UCBT为89.1%,DU-UCBT为82.5%。非恶性血液病患者SU-UCBT和DU-UCBT植入率分别为64.0%和53.8%,SU-UCBT和DU-UCBT的植入率相似(P〉0.05)。SU-UCBT和DU-UCBT受者中性粒细胞植入时间中位数都为18 d,血小板植入时间中位数分别为40 d和27 d,无显著差异(P〉0.05)。SU-UCBT和DU-UCBT受者Ⅰ、Ⅱ、Ⅲ和Ⅳ度a GVHD发生率分别为22.6%、22.6%、8.2%、12.3%和21.3%、14.9%、10.6%、10.6%,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SU-UCBT和DU-UCBT受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 460 d(17~2 200 d)和988 d(21~2 200 d),6年累积存活率分别为42.5%和40.4%,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SU-UCBT和DU-UCBT植入成功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植入时间、a GVHD发生率、存活时间及6年累积存活率均无显著差异,提示DU-UCBT是安全有效的移植选择。但仍需完善SU-UCBT和DU-UCBT评价体系及进一步探究DU-UCBT的植入机制,以便指导科学地选择UCBT方式。

人白介素11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相关性1287-1292

摘要:目的:检测人白介素11(interleukin-11,IL-11)基因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组织和血清标本中的表达,探讨IL-11表达与DLBCL患者预后的关系及其对化疗后患者血小板减少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血液科确诊的88例DLBCL患者和42例反应性淋巴增生(reactive lymphoid hyperplasia,RLH)患者组织和血液标本。用q PCR方法检测肿瘤组织和血液中IL-11的表达,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IL-11表达与DLBC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以及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相关性分析DLBCL患者IL-11表达和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关系,Kaplan-Meier法分析IL-11表达与DLBCL患者总生存(OS)时间、无进展生存(PFS)时间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RLH患者比较,IL-11在DLBCL患者组织和血液中表达显著升高(组织:7.002±0.357 vs 1.507±0.139;血液:6.700±0.337 vs1.446±0.126,均P〈0.01)。IL-11表达与DLBCL患者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B细胞症状、化疗敏感性及IPI指数相关(均P〈0.01),IL-11高表达患者OS和PFS较IL-11低表达患者明显缩短(均P〈0.01)。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IL-11表达、化疗敏感性和IPI指数是影响DLBCL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患者血清IL-11基因表达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r=-0.732,P〈0.01)。结论:IL-11在DLBCL患者组织和血液中高表达,IL-11高表达DLBCL患者OS和PFS明显缩短,化疗后血小板减少严重。IL-11有望成为DLBCL患者独立的预后评判生物学标志物。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读者·作者·编者
常见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示例1292-1292

摘要:著录格式:主要责任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例如翻译者).版本项(1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临床研究
骨膜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1293-1298

摘要:目的:探索骨膜蛋白(periostin,POSTN)在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乳腺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乳腺科2012年5月至2016年12月手术切除的45例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另取15例患者手术切除的无菌癌组织及正常组织进行原代成纤维细胞培养,H-E及免疫组化染色鉴定原代培养的成纤维细胞。采用实时定量PCR(q PCR)分别分析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乳腺正常组织以及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和正常成纤维细胞中POSTN m RNA的表达情况,并用相关性分析乳腺癌组织中POSTN表达水平和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乳腺癌组织芯片H-E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POSTN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定位。结果:乳腺癌组织POSTN m 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P〈0.05);癌相关成纤维细胞POSTN m RNA表达与正常成纤维细胞无明显差异(P〉0.05)。POSTN蛋白主要在乳腺癌实质组织中表达,间质中表达较少。乳腺癌组织中POSTN m RNA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雌激素受体呈负相关(P〈0.05)。结论:POSTN主要在乳腺癌组织实质中表达,其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牛磺酸上调基因1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1299-1303

摘要:目的:探讨牛磺酸上调基因1(taurine upregulated gene 1,TUG1)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分析TUG1表达与DLBCL患者临床特征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08例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确诊为DLBCL的初诊患者和同期47例反应性淋巴结增生(reactive lymphoid hyperplasia,RLH)患者的组织标本,通过q PCR方法检测DLBCL和RLH患者组织标本中TUG1的表达,采用Chi-Square检验、Kaplan-Meier法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法分别分析TUG1 m RNA表达水平与DLBC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和影响DLBCL患者生存时间及预后的因素。结果:TUG1 m RNA在DLBCL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RLH患者(6.108±0.332 vs 1.231±0.095,P〈0.01),TUG1 m RNA表达与DLBCL患者的疾病分期、肿瘤大小、B细胞症状、IPI指数、GCB亚型及化疗敏感性显著相关(均P〈0.01),TUG1表达量、疾病分期及肿瘤大小是影响DLBCL患者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的因素。TUG1 m RNA表达、疾病分期、IPI指数和化疗敏感性是影响DLBCL患者预后的因素。结论:TUG1 m RNA在DLBCL组织中高表达,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TUG1有可能成为DLBCL患者新的预后评估标志物和基因治疗DLBCL的潜在靶点。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读者·作者·编者
文稿中须写成斜体的外文字符1303-1303

摘要:在科技文稿中出现许多外文字符,它们有的是正体、有的是斜体。正体和斜体外文字符各有其特定含义和用法,切不可混淆使用。现根据有关标准和规则,把生物医学文稿中须要写成斜体的外文字符归纳为以下几类.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临床研究
细胞外基质蛋白spondin2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1304-1308

摘要: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蛋白spondin2(SPON2)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6年7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行胃癌根治术75例患者的胃腺癌和相应癌旁组织,应用免疫荧光化学染色观察SPON2蛋白在胃癌及癌旁组织的细胞定位,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SPON2蛋白在胃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SPON2蛋白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SPON2蛋白定位于胃癌细胞的胞膜、胞质及胞外基质中,SPON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72.0%vs 16.0%,P〈0.01)。SPON2蛋白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以及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与胃癌肿块大小、TNM分期、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结论:SPON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其有可能作为新的胃癌早期诊治靶点,并可能预测患者的预后及转归。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读者·作者·编者
凡临床试验都应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1308-1308

摘要: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nese Clinical Trial Register, ChiCTR)勾卫生部下属的国家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是世界卫生组织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协作网一级注册机构(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International Clinical Trial Registration Platform Primary Register,WHO ICTRP Primary Register),由卫生部中国循证医学中心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于2005年7月25日正式成立并运行。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临床研究
影响肝癌预后独立危险因子的信息学分析1309-1314

摘要: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调研和分析,探讨对肝癌预后产生影响的独立危险因子及其与肝癌靶向药索拉非尼作用靶点的相互关联特征。方法:从TCGA数据库收集的248例肝癌患者中选取79例死亡患者的基因表达量、生存时间、生存状态数据,以中位生存时间360 d为界将这些死亡患者分为2组,用DEseq算法对这2组患者的基因表达量数据进行差异基因筛选。不考虑其他混杂因素,仅考虑差异基因表达单个因素与患者生存时间相关,用Kaplan-Meier法对差异基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分析得到的差异基因表达量和患者生存时间、生存状态整合的矩阵用COX回归模型作生存分析,寻找对肝癌预后产生影响的独立危险因子。以STRING数据库为基础,将得到的差异基因与肝癌靶向药索拉非尼的作用靶点结合构建蛋白互联网络,探寻索拉菲尼作用靶点与差异基因的关系。结果:DEseq算法初筛得到52个有可能对肝癌预后产生影响的差异基因。Kaplan-Meier法分析得到26个与患者生存时间相关的差异基因。COX分析最终确认3个差异基因(SQSTM1、ANXA10和STMN1)为影响肝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其中ANXA10为负向影响因素,而STMN1与SQSTM1为肝癌患者预后的正向影响因素。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显示,肝癌靶向药索拉非尼的作用靶点与多个差异基因密切相关。ANXA10参与钙离子结合和钙依赖性磷脂结合,STMN1和SQSTM1在多种信号通路中起重要作用。结论:ANXA10、STMN1和SQSTM1可能是对肝癌预后产生影响的独立危险因子,可作为未来开发靶向药物的作用靶点或患者预后预测指标。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书讯
CNKI推出《中国高被引图书年报》1314-1314

摘要:中国知网(CNKI)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前不久推出了一套《中国高被引图书年报》,该报告基于中国大陆建国以来出版的422万余本图书被近3年国内期刊、博硕、会议论文的引用频次,分学科、分时段遴选高被引优秀学术图书予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