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4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专家论坛、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综述、个案报告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免疫学会;中国抗癌协会
  • 国际刊号:1007-385X
  • 国内刊号:31-1725/R
  • 出版地方:上海
  • 邮发代号:4-576
  • 创刊时间:1994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22
  • 综合影响因子:1.064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 2011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述评

肿瘤休眠细胞:复发根源和治疗靶标

摘要:随着肿瘤早期诊断及治疗水平的提高,肿瘤患者的无病生存率得以提高,但仍面临着较高的肿瘤复发风险。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这些长期无病生存的肿瘤患者(甚至某些所谓健康人)的机体内存在着一种肿瘤休眠细胞,这些细胞被认为是导致肿瘤复发的主要根源。肿瘤休眠细胞是一群存在于患者或健康人群体内的数量极少且难以检测的静止细胞,目前对其形成的机制及休眠活动的时相规律均不十分清楚。对于患者而言,骨髓和外周血取材比较容易,所以人们通常会针对骨髓及外周血中的肿瘤休眠细胞建立相对敏感的检测方法。有证据显示,免疫抑制、新生血管生成及外科手术等因素可使肿瘤休眠细胞激活,从而引发肿瘤的复发和转移。肿瘤休眠细胞已成为我们根治肿瘤及预防肿瘤发生或复发的重要靶标。然而,由于处于休眠期的肿瘤细胞不发生活跃增殖,因此传统放、化疗不能将其有效清除,从而对肿瘤的彻底治愈造成了极大的困难。研究表明,免疫监控与肿瘤休眠现象高度相关,因此,针对肿瘤休眠细胞的肿瘤免疫过继细胞治疗将给肿瘤防治带来根本性的变革。我们相信,随着对肿瘤休眠细胞研究的不断深入,将会出现高效清除肿瘤休眠细胞或使肿瘤细胞永远休眠的崭新治疗方案。
115-125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科技动态

转录因子MafB负向调控抗病毒免疫反应

摘要:I型干扰素是感染早期最重要的抗病毒细胞因子,几乎所有的有核细胞在遭受病毒感染之后都能够分泌I型干扰素。住抵抗病毒感染的同时,I型干扰素在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理过程中也发挥一定的作用。机体全身或局部的干扰素慢性积聚,则会对机体造成病理损伤,这种损伤主要是由自身过度活化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导致的。因此,对I型干扰素产生调节机制的研究将有助于阐明病毒诱导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病机制。Kim等发现,转录因子MafB既能够作为一个活化分子,又能够作为一个共激活抑制分子,调控I型干扰素的表达。
132-132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基础研究

抗肺癌单克隆抗体15A1的靶抗原在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转位特征

摘要:目的:分析抗肺癌单克隆抗体15A1的靶抗原在肺癌细胞的表达、亚细胞定位和转位的特征,研究15A1的体内外抑瘤功能,为肺癌靶向治疗提供候选抗体药物及靶标。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及细胞流式术检测单克隆抗体15A1靶抗原在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定位,免疫组化分析其在人肺癌组织中的表达;CCK一8法和裸鼠移植瘤体内抗体抑瘤实验评估该单克隆抗体对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单克隆抗体15A1识别的抗原在人肺腺癌细胞(A549、ANIP-973、GLC一82、Calu一3、H157、H1299)、人肺鳞癌细胞(GLC—P、H520)、人小细胞肺癌细胞(H446、H209)、人大细胞肺癌细胞(PG、H460)共12种细胞的胞内及胞膜上均有表达,肺腺癌细胞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其他病理类型肺癌细胞;该抗原在75%的人肺癌组织中非常特异地上调表达。该抗原在肺腺癌细胞中相当一部分从胞核转位至胞质,在肺鳞癌细胞中仅有小部分从细胞核转位至细胞质;转位抗原的一部分表达于膜表面,并同样是肺腺癌细胞的表达强度强于肺鳞癌细胞。该单克隆抗体体内外显著抑制肺癌细胞的生长,抑瘤率在25%~80%。结论:单克隆抗体15A1在体内外能显著抑制肺癌的生长,其靶抗原在人肺癌组织和细胞中特异上调表达,并能以特定转位模式表达于肺癌细胞膜上,可能是一个肺癌靶向治疗的潜在靶标。
133-138

CHFR基因CpG岛甲基化对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CHFR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关系。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2、5、10μmol/L)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CdR)处理Eca109细胞,未经药物处理的细胞为对照组。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检测CHRF基因CpG岛的甲基化状态,RT-PCR检测CHFR mRNA的表达情况,MTT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5-Aza-CdR处理对Eca109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结果:对照组Eca109细胞CHFR CpG岛处于高甲基化状态,5-Aza-CdR处理后CHFR CpG岛可发生不同程度的剂量依赖性的去甲基化。对照组Eca109细胞无CHFR mRNA表达,5-Aza-CdR处理组(2、5、10μmol/L)CHFR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0.174±0.010、0.221±0.013、0.356±0.014)。不同浓度5-Aza-CdR处理后,Eca109细胞增殖受到抑制[作用72 h时的抑制率分别为(30.87±0.74)%、(44.60±0.79)%、(56.67±0.35)%],细胞凋亡显著增加[(7.46±1.46)%、(16.27±1.61)%、(25.29±2.25)%vs(1.83±0.41)%,P〈0.01]。结论:食管癌Eca109细胞经5-Aza-CdR处理后,CHFR基因CpG岛发生部分去甲基化,出现CHFRmRNA表达,并抑制Eca109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
139-143

新城疫病毒7793株抑制人结肠癌LoVo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及其机制

摘要:目的:观察新城疫病毒7793株(Newcastle disease virus 7793 strain,NDV 7793)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LoVo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成3组,分别静脉注射PBS、5-FU以及NDV 7793,观察各组裸鼠肿瘤的生长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移植瘤细胞的坏死率和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Bax、Bcl-2蛋白的表达,细胞色素C试剂盒检测移植瘤组织中细胞色素C的含量,ELISA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TNF-α含量。结果:NDV 7793较5-FU更明显抑制LoVo细胞移植瘤的生长(抑制率50.14%vs 37.14%,P〈0.05)。NDV 7793组移植瘤LoVo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5-FU对照组[(28.7±1.5)%vs(1.46±0.3)%,P〈0.01],且NDV 7793组诱导LoVo细胞的凋亡率和坏死率[(28.7±1.5)%vs(27.80±3.32)%]相当。NDV 7793能促进移植瘤组织中Bax蛋白的表达,对Bcl-2蛋白的表达无影响。NDV 7793可提高移植瘤组织中的细胞色素C含量[(2.28±0.68)vs(0.68±0.13)μg/μl]和TNF-α的水平[(489.6±5.2)vs(167.9±3.9)pg/ml]。结论:NDV 7793可抑制人结肠癌LoVo细胞移植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其上调Bax蛋白、细胞色素C和TNF-α的表达,以及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144-148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读者·作者·编者

文稿中统计学符号规范化书写的要求

摘要:本刊严格遵守国家标准GB3358—93《统计学术语》的有关规定。为此,请作者书写统计学符号时注意以下要求:(1)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i,不用大写x,也不用Mean或M;(2)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不用SD;(3)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x,不用SE;(4)t检验用英文小写t;(5)F检验用英文大写F;(6)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x2;(7)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
148-148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基础研究

NK细胞杀伤人骨髓瘤RPMI8226细胞的活性及其可能的机制

摘要:目的:研究同种异体NK细胞对人骨髓瘤RPMI 8226细胞的杀伤活性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LDH释放法检测NK细胞对RPMI 8226细胞和人白血病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流式细胞术和RT-PCR法分别检测K562和RPMI 8226细胞中NKG2D配体和HLA-Ⅰ类分子的表达;阻断K562和RPMI 8226细胞中NKG2D配体的表达后,检测NK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NK细胞对RPMI 8226靶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低于对K562靶细胞的杀伤(P〈0.01)。K562细胞高表达NKG2D配体,不表达HLA-Ⅰ类分子;RPMI 8226细胞低表达NKG2D配体,高表达HLA-Ⅰ类分子,其HLA基因型为A 01,66;B 58,58;Cw 03,06。阻断NKG2D配体后NK细胞杀伤K562细胞的活性明显降低(P〈0.01),而杀伤RPMI 8226细胞的活性无明显改变;阻断HLA-Ⅰ类分子,NK细胞杀伤K562细胞的活性无变化,而杀伤RPMI 8226细胞的活性明显提高(P〈0.01)。结论:NK细胞杀伤RPMI 8226细胞的活性较低,其机制与RPMI 8226细胞高表达HLA-Ⅰ类分子、低表达NKG2D配体有关。
149-154

青蒿琥酯逆转食管癌Eca109/ADM细胞对多柔比星的耐药

摘要:目的:研究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逆转食管癌细胞Eca109/ADM对多柔比星(doxorubicin,ADM)的耐药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验分为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对照组(NS组)、Art组(0.1μmol/L)、ADM组(0.2μg/ml)和Art+ADM联合组。Art、ADM、Art+ADM作用Eca109/ADM细胞48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细胞内ADM的含量及细胞中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G2,ABCG2)蛋白的表达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ABCG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Art+ADM作用Eca109/ADM细胞48 h后,细胞的凋亡率[(12.89±0.87)%]显著高于Art组[(1.58±0.12)%]、ADM组[(6.55±0.90)%]及NS组[(1.44±0.10)%](P〈0.05),Art可提高Eca109/ADM细胞对ADM的敏感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Art+ADM组Eca109/ADM细胞中ABCG2蛋白表达量(644.60±3.21)显著低于ADM组(659.15±4.59)及NS组(658.14±6.88)(P〈0.05),但与Art组(644.31±3.96)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与流式细胞术结果一致,Art组Eca109/ADM细胞中ABCG2蛋白的表达水平为(0.70±0.02),与对照组的(0.80±0.03)相比显著降低(P〈0.05),Art+ADM组的ABCG2蛋白(0.71±0.04)与单独应用ADM组的ABCG2蛋白(0.81±0.05)相比,ABCG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Art+ADM组Eca109/ADM细胞内ADM的含量(848.02±5.04)显著高于单独应用Art组(763.29±4.02)、ADM组(800.25±3.84)及NS组(763.88±2.03)(P〈0.01)。结论:Art可以降低食管癌Eca109/ADM细胞内ABCG2蛋白表达,增加ADM的含量,逆转肿瘤细胞对ADM的耐药。
155-159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科技动态

TGF-b1差异性调控HSCs不同亚型

摘要:作为成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stemcells,HSCs)因具有成熟的研究体系以及较为清晰的分化发育途径而成为干细胞研究的典范。HSCs通过分化发育及自我更新维持着整个造血系统的平衡,其研究的难点在于体内数量较少以及表型鉴定困难。随着新技术方法的涌现,尤其是单细胞功能实验的引入,人们对HSCs的生物学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HSCs异质性便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点。在进行单细胞功能实验时,人们发现不同的HSCs向淋系及髓系发育的潜能具有差异,这就是HSCs功能的异质性,由此带来的HSCs亚型的研究成为HSCs研究热点之一。
159-159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基础研究

和厚朴酚诱导人急性髓性白血病KG1a细胞凋亡

摘要:目的:探讨和厚朴酚(honokiol,HNK)对人急性髓性白血病KG1a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XTT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HNK对KG1a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质量浓度HNK作用后KG1a细胞的细胞周期及凋亡,RT-PCR法检测KG1a细胞Bcl-2、Bid、Bax、Bak、Bad、P53、NF-κB等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HNK(2.5、5、8、10、15、20、40μg/ml)对KG1a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0.01),其中24、48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0.23、8.25μg/ml。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经HNK(5、10μg/ml)处理后,KG1a细胞被阻滞在G0/G1期,早期凋亡率分别为(11.16±1.27)%和(21.46±3.1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3±1.10)%(P〈0.01)。RT-PCR检测结果显示,HNK(10μg/ml)处理后KG1a细胞内促凋亡基因Bax表达显著上调,Bad轻度上调;抗凋亡基因NF-κB表达显著下调。结论:HNK能诱导人急性髓性白血病KG1a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Bax、Bad基因表达上调及NF-κB基因表达下调有关。
160-164

骨唾液酸蛋白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骨唾液酸蛋白(bone sialoprotein,BSP)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BSP基因沉默的乳腺癌MDA-MB-231细胞(简称231BO-BSP27)经重组人BSP(recombinant human BSP,rhBSP)和PI3K-AKT抑制剂LY294002处理后,Western blotting检测磷酸化AKT水平的变化,实时定量PCR检测caspase-3、cyclin D1 mRNA表达水平,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结果:与BSP基因未沉默的对照组231BO-Scrambled细胞相比,BSP基因沉默的231BO-BSP27细胞BSP蛋白表达明显下调(74.32±2.18)%(P〈0.01);AKT磷酸化水平明显下降(33.30±2.61)%(P〈0.01),而caspase-3和cyclin D1 mRNA表达分别上升和下降(1.000±0.000 vs 1.733±0.039,1.000±0.000 vs 0.370±0.012;均P〈0.01);231BO-BSP27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下降(P〈0.05)。外源添加rhBSP蛋白分别上调231BO-Scrambled和231BO-BSP27细胞AKT磷酸化水平(17.86±2.27)%和(33.78±1.51)%(均P〈0.01),231BO-BSP27细胞caspase-3 mRNA表达降低(1.000±0.039 vs 0.541±0.091,P〈0.01)、cyclin D1 mRNA表达升高(1.000±0.000 vs 2.921±0.032,P〈0.01),促进231BO-Scrambled和231BO-BSP27细胞的增殖(均P〈0.01)。LY294002则能逆转rhBSP对231BO-Scrambled和231BO-BSP27细胞AKT磷酸化激活作用(P〈0.05),使231BO-BSP27细胞caspase-3 mRNA表达升高(P〈0.01)、cyclin D1 mRNA表达降低(P〈0.01),使该两种细胞增殖能力下降(均P〈0.01)。结论:BSP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乳腺癌MDA-MB-231细胞caspase-3和cyclin D1的表达,并影响细胞的增殖。
165-169

bFGF单抗联合放疗对小鼠B16移植瘤的协同抑制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单克隆抗体(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monoclonal antibody,bFGF-mAb)联合放疗对小鼠B16移植瘤的抑制效应。方法:制备并提纯小鼠bFGF-mAb,建立荷B16黑素瘤小鼠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放疗组、bFGF-mAb组及联合治疗组。各组经相应治疗后,测量移植瘤体积;治疗20 d后处死小鼠,取移植瘤称瘤质量,计算抑瘤率。TUNEL法检测移植瘤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检测移植瘤组织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率及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bFGF-mAb治疗、放疗、联合治疗的抑瘤率分别为30.49%、12.17%和48.76%,联合治疗组的抑瘤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与放疗组比较,联合治疗组的放射增敏率为2.37。联合治疗组移植瘤细胞凋亡较放疗组、bFGF-mAb组及对照组明显增多[(58.56±6.47)%vs(17.21±2.86)%,(28.45±5.47)%,(10.62±1.73)%;P〈0.05或P〈0.01],其bFGF、VEGF表达水平下降,MVD明显减少(P〈0.05)。结论:bFGF-mAb联合放疗对B16移植瘤具有协同抑瘤效应,通过降低肿瘤组织bFGF和VEGF表达、抑制血管新生、促进瘤细胞凋亡提高放疗敏感性。
175-180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科技动态

CD44变异体通过稳定xc-系统的xCT亚基调节细胞的氧化还原状态来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

摘要:CD44是针对胞外基质的主要黏附分子,功能涉及淋巴细胞归巢、活化、肿瘤侵袭和转移以及调控T细胞应答等。已往研究将其作为肿瘤干细胞的分选标志,揭示CD44具有新的功能。由于转录后mRNA的剪接,CD44分子有多种亚型表达,其中CD44标准体主要表达在造血细胞和正常上皮,而CD44变异体在上皮型肿瘤近膜端的胞外区大量插入表达,其与肿瘤功能的相关性还未知。
180-180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基础研究

松生拟层孔菌提取物对肝癌细胞H22和肉瘤细胞S180的抑制作用

摘要:目的:观察松生拟层孔菌(Fomitopsis pinicola,FP)乙醇提取物Ⅰ号(简称FP-Ⅰ)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以乙醇提取FP,获取乙酸乙酯相即为FP-Ⅰ。MTT法检测FP-I体外对小鼠肝癌细胞株H22及小鼠肉瘤细胞株S180增殖的抑制作用;建立S180细胞小鼠移植瘤模型,检测各组小鼠瘤质量、抑瘤率、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外周血白细胞数及淋巴细胞比例、肿瘤红细胞花环形成率,H-E染色观察FP-Ⅰ对各组S180移植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心、肝、肾、胸腺和脾脏的组织学变化。结果:50、100、200、400μg/ml FP-Ⅰ对S180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22.35%、32.49%、40.01%和74.01%,对H22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45.19%、51.10%、66.37%和82.40%。25、50、100 mg/kg FP-Ⅰ对小鼠S180移植瘤生长的抑瘤率分别为79.92%、66.18%和78.45%,CTX阳性对照(30 mg/kg)的抑瘤率为84.10%;中、高剂量FP-Ⅰ组S180荷瘤小鼠的淋巴细胞比例、胸腺指数及红细胞花环率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P〈0.05或P〈0.01);各剂量组的S180移植瘤细胞均出现细胞凋亡的典型形态变化。结论:松生拟层孔菌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其机制与其增强小鼠免疫功能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181-185

Survivin参与胰腺癌PaTu8988细胞对吉西他滨的耐药

摘要:探讨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胰腺癌细胞株PaTu8988中的表达,及其与吉西他滨(gemcitabine,GEM)耐药的关系。方法:MTT法检测GEM(0.01、0.1、1.0、2.5、5.0、10.0μg/ml)对PaTu8988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GEM作用后PaTu8988细胞的凋亡率,RT-PCR检测survivin mRNA在PaTu8988细胞中的表达。结果:高质量浓度GEM(≥1.0μg/ml)可显著抑制PaTu8988细胞的增殖、促进PaTu8988细胞的凋亡;而低质量浓度GEM(0.01、0.1μg/ml)作用不明显。低质量浓度GEM时间依赖性地上调PaTu8988细胞中survivin mRNA的表达;而质量高浓度GEM作用PaTu8988细胞后,sur-vivin mRNA的表达48 h时逐渐下降,而后逐渐上升。结论:胰腺癌PaTu8988细胞中survivin mRNA高表达,可能是其对GEM产生耐药的原因之一。
186-189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临床研究

人胃肠道和胃肠外间质瘤microRNA表达谱的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消化道原发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与胃肠外间质瘤(extra-gastrointestinal stromaltumors,EGISTs)microRNA(miRNA)表达谱的差异,分析其与肿瘤原发部位、突变类型等因素间的关系。方法:收集西京医院病理科的8例石蜡样本(5例GISTs、3例EGISTs),利用安捷伦人miRNA表达谱芯片(芯片覆盖866个人miRNA)进行分析。同时通过PCR扩增后直接测序,明确8例样本的基因突变类型。结果:芯片数据经非监督层次聚类分析,显示8例样本分为3簇,具有相同突变类型的1例胃部GIST和1例EGIST构成第1簇,2例胃部GISTs构成第2簇,其余4例(2例小肠GISTs和2例EGISTs)构成第3簇。将5例GISTs按部位分成2组(胃部和肠道),3例EGISTs分别加入miRNA表型相似的组,2组比较后发现12个miRNA表达有显著差异;预测的靶基因多数参与KIT/PDGFRA的信号转导,其中有5个在肠道组显著下调,部分已有报道与肿瘤的演进相关。比较GISTs和EGISTs的表达谱,发现仅有3个miRNA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GISTs和EGISTs的miRNA表型相似,均与肿瘤部位及突变类型关系密切,因此miRNA表型的分析可能有助于GISTs在分子水平上的分类。
190-195

大剂量干扰素治疗是黑素瘤术后辅助治疗的首选方案(附450例观察)

摘要:目的:回顾分析黑素瘤患者术后辅助治疗的临床资料,评价不同的术后辅助治疗方案对患者无病生存(disease-free survival,DFS)的影响。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09年7月我科就诊的450例Ⅰ至Ⅲ期恶性黑素瘤患者(来自全国28个省市,男239、女211例,年龄12~85岁,中位年龄51岁)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辅助治疗包括大剂量干扰素治疗(2 200万IU静注,每周5次,共4周;900万IU皮下注射,每周3次,共11个月)、化疗(方案以达卡巴嗪或替莫唑胺为主,也有联合顺铂、紫杉醇、长春新碱等药物的方案)、化疗联合放疗和单纯放疗(原发灶或淋巴结引流区域放疗,剂量40~60 Gy)等4个方案。结果:450例Ⅰ至Ⅲ期恶性黑素瘤患者,分别行原发病灶的局部切除、扩大切除或扩大切除联合区域淋巴结切除。术后184例患者未接受任何治疗、84例患者接受了化疗、25例患者接受了联合放化疗、2例患者接受了单纯放疗,该4组患者的中位DFS分别为13个月、20个月、29个月、23个月;而155例接受了大剂量干扰素治疗患者的中位DFS尚未达到。化疗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不良反应、骨髓抑制、肝功能损伤等;干扰素治疗的不良反应主要有白细胞降低、发热、乏力、转氨酶升高、厌食,其中白细胞降低以及转氨酶升高达3或4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15%和10%;经对症处理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均恢复正常。结论:Ⅰ至Ⅲ期恶性黑素瘤患者的手术切除方式以及术后辅助治疗的方案对于患者的DFS极为重要,术后接受大剂量干扰素治疗延长恶性黑素瘤患者DFS的效果最好,且安全性较好。
196-200

胃癌组织中Toll样受体4/9的表达与肿瘤病理分期和转移的相关性

摘要: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4和TLR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09年10月在解放军第174医院手术切除的42例胃癌及其癌旁(距癌灶边缘5 cm)组织标本。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胃癌组织中TLR4、TLR9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TLR4和TLR9 mRNA表达高于癌旁组织(1.29±0.03 vs 0.53±0.02,0.99±0.04 vs 0.22±0.05;均P〈0.05),Ⅲ期+Ⅳ期胃癌组织中TLR4和TLR9mRNA表达显著高于Ⅰ期+Ⅱ期(P〈0.05),有远处转移的胃癌组织中TLR4和TLR9 mRNA表达显著高于无远处转移者(P〈0.05);TLR4和TLR9 mRNA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没有相关性。胃癌组织中TLR4和TLR9蛋白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1.36±0.05 vs 0.48±0.04,1.12±0.05 vs 0.34±0.03;均P〈0.05),Ⅲ期+Ⅳ期胃癌组织TLR4和TLR9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Ⅰ期+Ⅱ期(P〈0.05)。结论:TLR4和TLR9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与胃癌分期、远处转移具有相关性,表明TLR4和TLR9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和发展,可能为胃癌的治疗提供一种潜在的靶点。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