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Biotherapy

  • 31-1725/R 国内刊号
  • 1007-385X 国际刊号
  • 1.2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是中国免疫学会;中国抗癌协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4年创刊,目前已被CA 化学文摘(美)、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肿瘤生物治疗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家论坛、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综述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 2004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论著
ehCGβ肿瘤基因疫苗诱生的效应脾细胞过继免疫抗肿瘤作用的研究79-83

摘要:目的:探讨ehCGβ肿瘤基因疫苗诱生的效应脾细胞过继免疫在抗肿瘤中的作用.方法:通过转染建立稳定表达ehCGβ和HBV-preS2/S的细胞株Sp2/0-ehCGβ和Sp2/0-preS2/S.以TR421-hCGβ质粒实施基因免疫,免疫后检测小鼠脾细胞,特异性细胞毒活性;同期将脾细胞过继免疫给正常小鼠,以过继TR421-hCGβ质粒免疫小鼠脾细胞为实验组、过继TR421质粒免疫小鼠脾细胞为对照组,检测脾细胞杀伤效应.结果:效应脾细胞对SP2/0-ehCGβ的杀伤率明显高于Sp2/0-preS2/S(P<0.05).Sp2/0-ehCGβ在实验组小鼠仅2只形成实体瘤,TR421-hcGβ质粒基因免疫抗肿瘤任用有肿瘤特异性,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对照组小鼠均形成实体瘤.Sp2/0-preS2/S在所有的小鼠均形成了实体瘤,其瘤重无显著性差异.结论:ehCGβ肿瘤基因疫苗诱生的效应细胞可特异性杀伤肿瘤,过继免疫效应细胞能使正常小鼠获得明显的特异性抗肿瘤能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研究简报
胃腺癌细胞三磷酸肌醇受体3的表达83-83

摘要:1,4,5-三磷酸肌醇(IP3)在功能上是许多激素、生长因子和神经递质的第二信使,IP3受体(IP34-R)通常局限于内质网,但也被证实存在于核和质膜上.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方法检测IP3的Ⅲ型受体(IP3-R3)在胃腺癌细胞的表达.操作按说明书进行,用PBS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阳性反应细胞呈黄色到棕黄色颗粒.用多功能真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北京麦克奥迪图像技术有限公司产品)分析图像,计算阳性细胞百分率,进行IP3-R3定量分析.所有数据均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方差分析,胃腺癌细胞与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间的比较用t检验处理.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论著
BXD纯系小鼠树突状细胞抗肿瘤免疫功能的基因定位分析84-88

摘要:目的:探讨DC的抗肿瘤免疫功能是否与其基因位点有关.方法:选择19株基因型明确的BXD纯系小鼠的树突状细胞(DC),MTT法和ELISA分析对DC吞噬肿瘤细胞的作用;肿瘤细胞诱导DC产生IL-12的能力;经肿瘤细胞刺激后的DC对T细胞增殖和IFN-γ分泌的影响进行测定.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抗原标志CD80和CD54.有关数据用MapManagerQTX and WebQTL软件对DC抗肿瘤免疫的基因位点进行分析.结果:DC刺激T细胞增殖的作用很大程度取决于BXD各系的遗传差异.DC吞噬肿瘤细胞及诱导IL-12产生的能力都与DC刺激T细胞的增殖相一致(P<0.01).基因位点定量分析(QTL)分析在第6和第13号染色体上有2个位点可能与DC的肿瘤抗原提呈加工功能和T细胞毒作用有关.结论:不同系的BXD小鼠,其DC的抗原提呈、加工能力不同.DC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与IL-12的诱导产生和DC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表达呈平行.其有关基因位点分别于第6和第13号染色体上.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简讯
“全国软组织和骨肿瘤病理诊断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88-88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论著
MIP-1β基因修饰增强肿瘤相关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的抗肿瘤免疫效果89-91

摘要:目的:探讨通过增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与T细胞的相互作用来进一步增强DC介导的抗肿瘤免疫效果.方法: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DC体外经携带人MIP-1β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enovirus expressing human macrophoge inflammatory protein-1 beta,AdhMIP-1β)转染后(MIP-1β-DC),用小鼠CT26结肠腺癌细胞相关抗原冲击致敏,然后免疫正常同系小鼠,观察其体内诱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的保护性免疫反应;通过体内阻断试验探讨免疫细胞亚群及免疫分子在DC诱导抗肿瘤免疫应答中的作用.结果:经抗原致敏的MIP-1β-DC能更有效地诱导特异CTL活性,能使免疫动物产生更有效的免疫保护作用,抵抗肿瘤细胞的攻击.通过对其抗肿瘤免疫机理的分析发现,CD4+、CD8+T细胞共同参与了经抗原致敏的MIP-1β-DC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是主要的抗瘤效应细胞,NK细胞作用不明显.结论:通过基因修饰增强树突状细胞对T细胞的体内趋化活性,能更有效地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为树突状细胞介导的肿瘤免疫基因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封闭ERCC1基因表达对卵巢癌细胞耐药的影响92-95

摘要:目的:探讨通过封闭ERCC1基因表达干扰DNA损伤修复路径及其对卵巢癌细胞对铂类药物耐药性的影响.方法:构建ERCC1基因反义表达载体,转染人卵巢癌细胞A2780及A2750/CP70,采用Northern杂交及Western Blot分析人卵巢癌细胞内ERCC1基因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变化;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观察宿主细胞对DNA损伤的修复作用;采用MTT实验研究细胞对铂类药物耐药性的影响.结果:卵巢癌细胞转染反义ERCC1基因后,ERCC1基因转录水平、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结果证明,宿主细胞的DNA修复活性下降.MTT实验表明,伴随ERCC1基因表达水平下降,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降低.结论:转染ERCC1反义基因显著影响宿主细胞的核苷酸切除修复,影响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

抗人DR5单克隆抗体诱导U343细胞凋亡研究96-99

摘要:目的:探讨抗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配体的死亡受体DR5单克隆抗体对神经胶质瘤细胞株U343的杀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从蛋白质水平定量地检测DR5在U343的表达;用RT-PCR从mRNA水平检测DR5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法明确DR5在U343的分布情况.通过MTT法、琼脂糖凝胶电泳、流式细胞仪DNA倍体分析,观察抗人DR5单克隆抗体对U343细胞增殖的抑制活性及其诱导凋亡效应.结果:神经胶质瘤细胞株U343表达死亡受体DR5,DR5分布于细胞内细胞核的周围.抗人DR5单克隆抗体3μg/ml作用4 h可明显杀伤U343细胞,其机制与诱导凋亡有关.结论:抗人DR5单克隆抗体可以诱导神经胶质瘤细胞株U343凋亡,以死亡受体为靶点的抗体制剂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研究简报
IFN-γ转基因治疗与重组IFN-γ注射对肝转移癌小鼠的治疗作用99-99

摘要:转基因表达的IFN-γ可提高肿瘤细胞表面抗原的表达和激发宿主抗肿瘤免疫应答反应,这在肿瘤的基因免疫治疗中已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对结肠癌肝转移模型的治疗作用鲜见报道.为了探讨转基因表达的IFN-γ和外源重组IFN-γ对结肠癌肝转移模型的作用,我们利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将含huIFN-γ全长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huIFN-γ转染到小鼠结肠癌等细胞内,通过表达出的huIFN-γ发挥治疗作用并与外源重组的huIFN-γ作用进行比较.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论著
环氧化酶2启动子调控促凋亡基因BAX在卵巢癌细胞系的特异性高表达100-104

摘要:目的:验证环氧化酶-2(COX-2)启动子能调控下游基因特异性在COX-2阳性的卵巢癌细胞系高表达;并以CMV启动子为对照,分析COX-2启动子的转录效率.方法:构建重组质粒COX-2-BAX和CMV-Luc.脂质体介导分别把质粒phPES2,CMV-Luc瞬时转染COX-2阳性的卵巢癌细胞系SKOV-3和COX-2阴性的结肠癌细胞系SW480,检测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表达情况.同法把质粒COX-2-BAX、pcDNA3-BAX转染SKOV-3和SW480,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质粒COX-2-BAX和CMV-Luc.COX-2-Luc转染SKOV3和SW480细胞24 h后报告基因活性分别为1554±86.5和53.7±10.9.CMV-Luc财法转染后,报告基因活性分别为9851.7±129.5和8831.0±167.3.COX-2-BAX转染SKOV-3和SW480细胞36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0.4%,3.7%;CMV-BAX同法转染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1.7%,25.6%.结论:COX-2启动子可调控下游基因特异性地在COX-2阳性的卵巢癌细胞系中高表达,但转录效率明显低于CMV启动子.含COX-2启动子经合理修饰后可用于卵巢癌的基因治疗.

常规化疗药物连续刺激对人肺腺癌细胞株表达erbB-2,p53和MDR1的影响105-109

摘要:目的:分析常规化疗药物连续刺激对肿瘤细胞株表达erbB-2,p53和MDR1的影响,为联合应用生物治疗提供实验基础.方法:人肺癌细胞株经ADM,VP-16,DDP单药及联合用药连续刺激,每种药物分2个剂量梯度.应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erbB-2,p53和MDR1的阳性细胞数及平均荧光强度,以此推算出不同药物在不同浓度下连续2~3次作用后细胞株以上各蛋白表达的细胞数、平均表达量、总表达量,同时设对照组.结果: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各项检测指标其阳性细胞的百分数、平均荧光强度及总荧光强度均呈下降趋势.高剂量各组erbB-2和MDR1以上各项指标基本上均随刺激次数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低剂量各组的检测指标则有升有降;p53的表达无一定规律,但第三次刺激后药物组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化疗药物连续刺激后,特别是小剂量化疗后,erbB-2,p53和MDR1的表达可不同程度增高,提示临床上针对这些分子对病人实 施生物治疗时应考虑化疗药物的影响.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研究简报
nm12-H1基因缺失人肺癌细胞株的筛选与鉴定109-109

摘要:nm12-H1基因已被证明是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它的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与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密切相关。研究证明nm12-H1基因的低表达和杂合性缺失与肺癌的高转移性和预后不良有密切关系。周清华等推测nm12-H1基因可能是“肺癌转移抑制级联”中的关键基因和上游基因,为了进一步探讨nm12-H1基因在“肺癌转移抑制级联”中的地位和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论著
选择性去除骨髓移植物中异基因反应性淋巴细胞110-113

摘要:目的:选择性去除骨髓移植物中异基因反应性淋巴细胞,诱导异基因特异性低反应性.方法:用携带有FasL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转染BALB/c小鼠来源的DC,并与C57BL/6小鼠脾淋巴细胞共培养,通过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等方法检测异基因特异性低反应性.结果:转染FasL基因的DC诱导了对BALB/c异基因反应性T淋巴细胞凋亡,2次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显著降低,但并没有抑制针对第三方的反应.结论:转染FasL基因的DC体外可有效去除骨髓移植物中异基因反应性T淋巴细胞,移植用这种方法处理过的骨髓,有希望在抑制GVHD的同时,不影响移植物抗肿瘤复发和抗感染的功能.

特异性增殖型腺病毒CNHK200-mIFN-γ表达mIFN-γ及体外肿瘤杀伤实验114-118

摘要:目的:构建增殖型腺病毒CNHK200-mIFN-γ和增殖缺陷型腺病毒AdEasy-mIFN-γ,比较两者在肿瘤细胞中表达mIFN-γ蛋白的能力以及CNHK200-mIFN-γ,ONYX-015及野生型腺病毒Ad5在正常及肿瘤细胞中的增殖力,进一步观察其抗瘤效果.方法:以病毒增殖试验检测病毒在细胞中的增殖能力;透射电镜观察CNHK200-mIFN-γ在Hep3B细胞中的增殖复制;检测病毒感染肿瘤细胞后mIFN-γ的表达;CPE实验观察增殖病毒对细胞的杀伤效应.结果:CNHK200-mIFN-γ和ONYX-015仅在肿瘤细胞中增殖,且前者增殖力较强.CNHK200-mIFN-γ在肿瘤细胞中表达mIFN-γ,且表达量与病毒增殖密切相关,而AdEasymIFN-γ在肿瘤细胞中的mIFN-γ表达几乎不能测到.ONYX-015与CNHK200-mIFN-γ对正常的细胞无杀伤性,但能有效地杀伤癌细胞.结论:外源基因mIFN-γ的插人没有改变增殖病毒在肿瘤细胞中选择性增殖的特性.增殖型腺病毒CNHK200-mIFN-γ具有良好的肿瘤选择性及增殖性,且可以有效表达mIFN-γ,并且有效杀伤癌细胞,显示其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TRAIL基因修饰联合阿霉素对大肠癌细胞株RKO作用的研究119-123

摘要: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sis factor,TNF)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NF-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TRAIL)基因联合阿霉索后,应用于人大肠癌细胞株RKO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方法:将重组腺病毒载体(Ad)介导的TRAIL基因作用于大肠癌细胞株RKO,并联合低剂量的阿霉素协同作用.通过MTF比色法与流式细胞仪研究分析其对RKO细胞的作用效果,并以RT-PCR检测联合应用阿霉素前后TRAIL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病毒载体对RKO细胞的生长有轻微的抑制作用,作用4 d抑制率为11.9%,但不增加RKO细胞的凋亡率.TRAIL对RKO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及凋亡诱导率分别为50.1%和19.8%.联合阿霉素后,TRAIL对RKO细胞株的生长抑制率及凋亡率均有显著的增强作用,分别达60.3%及49.0%.RT-PCR结果提示联合应用阿霉素后,TRAIL基因的表达并未增强.结论:TRAIL能有效抑制RKO的生长,联合阿霉素后,其对RKO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凋亡诱导作用均明显增强.阿霉素不是通过增加TRAIL基因的表达来实现上述作用的.

HLA-G反义基因增强免疫效应细胞杀伤活性的研究124-128

摘要:目的:研究HLA-G反义寡核苷酸逆转肿瘤细胞免疫逃逸,提高免疫效应细胞识别杀伤活性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采用反义核酸技术合成HLA-G反义寡核苷酸(ASODN),硫代化修饰与脂质体形成复合物,转导入高表达HLA-G的绒毛膜癌细胞系JEG-3.采用RT-PCR方法检测HLA-G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HLA-G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MTT法检测:NK杀伤活性、CD3AK杀伤、增殖活性的变化;ELISA方法探讨ASODN调节CD3AK细胞因子IFN-γ产生的变化.结果:HLA-G ASODN可显著抑制HLA-G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逆转可溶型HLA-G分子对NK细胞杀伤活性的抑制作用;可部分逆转HLA-G分子对CD3AK细胞产生IFN-γ的抑制作用,并增强CD3AK的增殖活性,增强JEG-3细胞对CD3AK的杀伤敏感性.结论:HLA-G ASODN通过抑制肿瘤细胞HLA-G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增强NK,CD3AK的杀伤作用和机制,发挥逆转肿瘤细胞免疫逃逸作用.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研究简报
p73基因蛋白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关系的探讨128-128

摘要: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导致了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其中p53基因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与人类肿瘤相关性最高的抑癌基因,作为第一个被发现的p53基因家族的成员一p73基因,与p53基因共同组成了一个抑癌基因的家族.自1997年被发现以来,倍受研究者的关注.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了65例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中p73基因蛋白的表达,以探讨p73基因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论著
活化半相合混合骨髓移植GVHD反应的动物实验研究129-132

摘要:目的:观察活化半相合混合骨髓移植的GVHD反应.方法:以急性放射病615小鼠模型为受鼠,615×C57BL/6杂交F1代小鼠为半相合供鼠.半相合鼠骨髓和脾细胞中混合一定比例的同基因脾细胞,经白细胞介素-2体外活化后,进行活化半相合混合骨髓移植.观察移植后小鼠死亡率、白细胞系造血重建、脾结节、体内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嵌合体及病理学改变,比较不同移植方式的GVHD反应.结果:活化半相合骨髓移植组与未活化半相合骨髓移植组具有明显的GVHD反应.供受鼠3:1活化半相合混合骨髓移植不能明显降低GVHD反应,供受鼠脾细胞比例1:1和2:1移植组可以明显减轻GVHD反应.表现为外周血白细胞及骨髓造血恢复快,体内混合淋巴细胞反应降低及嵌合体百分率升高.结论:活化半相合混合骨髓梃移植方式可以降低GVHD反应,并与同基因和异基因脾细胞比例有关.

MIP-2γ/GM—CSF融合蛋白的构建、表达及其双重生物学功能的初步研究133-137

摘要:目的: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具有双重生物学活性的MIP-2γ/GM-CSF融合蛋白.方法:通过引物设计和分级克隆的策略构建了MIP-2γ/GM-CSF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MIP-2γ与GM-CSF由(Gly4Ser)3相连;瞬时转染293-T细胞后收集含融合蛋白的细胞培养上清;研究了该融合蛋白在体外的促造血细胞增殖活性和对免疫细胞的趋化活性.结果:MIP-2γ/GM-CSF融合基因载体构建正确;融合蛋白分子量约为24.9 kD;初步生物学功能研究表明,融合蛋白能有效促进TF-1细胞增殖,比活性约为2.2×107IU/mg,并能显著刺激骨髓细胞的集落形成;融合蛋白能有效趋化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和CD3+T细胞.结论:MIP-2γ/GM-CSF融合蛋白具有促进造血和趋化免疫细胞的双重活性,有望成为在造血调控和抗肿瘤免疫中具有良好开发应用前景的新型细胞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