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韵文学刊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韵文学刊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Chinese Verse Studies

  • 43-1014/H 国内刊号
  • 1006-2491 国际刊号
  • 0.09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韵文学刊是中国韵文学会;湘潭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7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湖南省教育厅主管的学术期刊。中国韵文学刊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诗学专题、词学专题、曲学专题、专题考辨、问题讨论、书评

中国韵文学刊 2016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韵文学刊杂志诗学专题
《诗经·召南·小星》论析1-6

摘要:历来关于《诗经·小星》的解释分歧颇多,关键在于诗中行为主体的身份解读。以此来重点考察诗篇中'肃肃宵征''夙夜在公''抱衾与裯'三个关节,可知'肃肃宵征'指匆忙夜行;'夙夜在公'之'公'应属相对固定之公共场所;'抱衾与裯'是行为主体分内之事,衾与裯同属卧具。综合推断之下,可知该诗行为主体应是在贵族家庭中充当杂役的女性,类似于后世侍女、丫鬟之类的服务人员。诗篇旨意,端在感叹个人之命运与现实之无奈。

张中行先生手书叶小鸾诗2-

虚字用弃:主情向铺陈的转变7-10

摘要:文学体裁不同,其于字词之用亦有差异。虚字之功用,要在顿宕语气、衔接转承,故其与情感顿宕起伏、心绪幽怨愤激关联甚密。赋重铺陈,情感以豪迈奔放为重,着墨以名物堆砌为务,以形色虚夸为要,又为四字范式所拘、韵律音步所限,其对虚字之排斥,乃必然耳。要而言之:于传情达意而论,虚字含蓄抒情功能,赋体少用虚字,与文体自身承载功能及句式特点相关。

汉魏诗歌交叉传播与“古诗十九首”性质及年代的争论11-16

摘要:汉魏诗歌生成方式具有多元性,传播方式存在音乐与文本的交叉性,从而导致后世文献对其著录或'古诗'或'乐府'的矛盾。对'古诗十九首'性质认定及其作者和创作时间的长期争论是后世学者忽略了汉魏诗歌多元的生成方式和音乐、文本交叉的传播方式造成的。'古诗十九首'与其他汉魏古诗一样,应是在多人、多时、多度创作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体现了汉魏诗体初兴时创作的集成性特征,并非一人、同时、独立创作的组诗。

唐诗中的胡姬与西域酒文化在中原地区的传播17-22

摘要:胡姬是指西域来到中原地区的少数民族女性。唐诗中的胡姬形象一般是作为卖酒或侍酒的身份出现,因此往往被称为'酒家胡'。唐代社会饮酒之风盛行,而胡姬对西域酒文化在中原地区的传播中,发挥了一定的媒介作用。

崔颢影响了李白,还是李白改变了崔诗——《黄鹤楼》异文的产生、演变及其原因23-29

摘要:崔颢《黄鹤楼》首句'昔人已乘黄鹤去',其中'黄鹤'二字在唐代各种版本中均作'白云','黄鹤'乃后代出现的异文。这一异文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它与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和《鹦鹉洲》两首诗有着密切的关系。后代所谓崔颢影响了李白,源于小说家言;而李白之诗及传说中李白见崔颢诗敛手的故事,可能恰恰是导致崔诗被后人改动的重要原因。唐诗和古代文学作品中大量存在的异文现象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明代李杜比较述评30-34

摘要:明代李杜比较既有延续唐宋以来的李杜优劣论的观点,也有受复古思潮与辨体观念的影响,在评论的内容上侧重于对二公诗歌体裁与艺术特色的比较,认为李杜各有所长,不可以优劣而论的观点,并且对二公诗歌的瑕瑜之处不加回护。明人在评论的形式上由感性形象的比较逐渐过渡到抽象概念的辨析。此外,明人还在探寻诗歌流变的过程中,对李杜在诗歌发展史中的地位重作审视。

王夫之论“五言古诗之矩矱”——兼论王夫之对李攀龙“唐无五言古诗”说的接受与批评35-42

摘要:王夫之在批判接受李攀龙'唐无五言古诗'说的基础上,从五言古诗诗体的内在法度着眼,提出'意不枝,词不荡,曲折而无痕,戌削而不竞'为五言古诗诗体之矩矱,这超越了自钟嵘、刘勰以来从时代风格角度论五言古诗诗体特征的局限性。并且从'五言古诗之矩矱'着眼,对五言古诗的历史做了独特之描述。

《蒲褐山房诗话》探赜43-48

摘要:《蒲褐山房诗话》是清代著名学者王昶唯一的诗话体著作,散附于《青浦诗传》和《湖海诗传》之中,尤其见于《湖海诗传》的《蒲褐山房诗话》部分具有极高的文学史料价值,对此后史书的撰写、诗话著作体裁的变异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方东树《昭昧詹言》的理论体系述论49-54

摘要:方东树的《昭昧詹言》具有诗歌史论性质,隐含着一个由诗歌观念、诗歌史观以及诗歌史评构成一个潜在的诗歌史理论体系,这种理论体系是以历代诗家诗论和桐城前辈诗学为基础,以王士祯、姚鼐二人诗歌选本为依托建立起来的。受儒学正统思想的制约,这种理论体系是有其局限性的;其意义有二,一是标志着桐城派诗歌史理论体系的完成,二是具有桐城文派的思致,是对传统诗歌史理论的深刻总结和重要发展。

诗债论55-61

摘要:唐前虽无'诗债'一词,但是文人的诗歌创作中已出现与之相关的观念。'诗债'一词最早出现于白居易的诗歌,最初单纯指欠他人之诗,后来内涵有所扩大——欠万物之诗、欠自我之诗。对不同的欠债对象,诗人们的创作态度也是不同的,欠他人的诗债大都需要偿还;欠万物的诗债,本质上是诗人作诗来报答自然界赋予的感官享受,是诗人主观的自我加压,有时可以不还;前世今生所欠的宿债,实则就是欠诗人自己的诗,是他们喜爱作诗的托词,这类诗人往往将作诗内化为生命的一部分,大都创作量巨大。

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先秦至唐五代哀悼诗词研究综述62-66

摘要:自20世纪以来,中国先秦至唐五代哀悼诗词主要呈现出以下特征:一、明确以'哀悼诗'为题写作的著作、学位论文、中外文期刊、特藏资源、会议论文凤毛麟角;二、对哀悼诗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悼亡诗和挽歌的研究上,对悼亡诗词的研究主要以某家尤其是以某篇的研究为主要趋势,对挽歌的研究重点有三:1.关于挽歌古辞及起源、发展演变的研究;2.关于具体挽歌作品的研究;3.关于挽歌与生命价值之关系的研究;三、对其他哀悼文体的研究以先唐为主,大都站在纵的方面考察各类哀悼文体的传承、流变和影响,也注意比较各类哀悼文体的异同,但鲜有研究者去深入考察哀悼诗词与其它哀悼文体的关系。四、对哀悼诗词文化的研究显示出文学与文化关系研究的缺乏深入。这四个维度的研究显示出中国先秦至唐五代哀悼诗词在二十世纪以来研究的稳步迈进,但也暴露出不够系统、理论性不强、文学与文化疏于联系、研究方法较为传统单一的不足。

中国韵文学刊杂志词学专题
《花间》词的文本解读问题67-75

摘要:在校注《花间集》的过程中,对《花间集》五百首词作逐篇加以疏解,可发现不少《花间》词文本及解读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大致可以归纳为文本瑕疵、解读疏误及多元解读等几个方面。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可对《花间》词文本解读的相关问题,做一番初步的梳理。

经典与接受:常州词派后期的转变——从姜夔、吴文英到苏轼76-84

摘要:常州词派前期师法姜夔、吴文英,后期则推崇苏轼,这一转变有其内在的必然性:1.苏词以风骚之旨为内核,空灵蕴藉为外在风格,代表了更高层次的审美典范,较之姜夔之'清空',更合符常派的宗旨;2.苏轼以其学问、识见、人格力量及其'以诗为词'之法造就'深静'的词境,一方面可以纠正梦窗词过于密丽、质实的弊端,另一方面,又促成常派后学在词境上的开拓;3.常派后学重构词统,以南宋、北宋再到唐五代为递升序列。刘熙载、郑文焯将苏轼直承唐人,提高了苏轼在统序中的位置。在两宋词统序中,冯煦置苏轼于秦、柳与姜、张之间;朱祖谋以苏轼、周邦彦、吴文英为三足鼎立。这使苏轼顺理成章地成为师法对象。尽管浙、常合流,但浙派难以在理论和创作中真正重视苏轼。这也是浙、常兴衰的关键因素。

中国韵文学刊杂志赋学专题
论汉赋的“比”法85-88

摘要:在汉赋中,'比'不仅是一种艺术手法,更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由于使用极广,所以它对汉赋美学范式的形成起着极大的构塑作用:从'体物写志'而言,它促成了赋体的'浏亮';从'隐然之比'的使用而言,它构成了汉赋的敛藏。因此,通过'比'体的使用来考察汉赋,有助于我们在文学发展的线索中,重新认识赋体艺术的内涵。

论汉魏之际诗赋文体的丕变89-97

摘要:汉魏之际'文学的自觉',实滥觞于汉末,大备于三国,尤体现为诗赋文体的丕变及彼此地位的消长变化。使自体格辨其源流演变,自语辞考其脱化消息,则当以张衡、蔡邕为第一转关,其时赋主诗从,大赋流变为抒情之制,篇幅渐变短小,或发骚怨,或归老庄,渐成风气。影响建安文人,在赋则语辞阳接楚骚,阴承张、蔡,一以短制为主,不胶著于乱辞,即物铺情,适可而止;在诗则分殊并进,乐府大兴,时多拟辞,渐次脱离音乐的限制,徒诗盛行,五言多本于乐府,辞杂'自舒',渐多真正独立的诗艺创制。合以观之,诗赋皆本于情而显于'丽',悉由脱离音乐性而独立为纯粹的文学之体;另外文体明辨,诗的地位大为提升,诗赋二体交互影响,尤以赋之语辞影响诗为甚。

中国韵文学刊杂志书评
韩偓诗文研究的集成之作——评《韩偓集系年校注》98-101

日本词谱研究的新进展——评萩原正树教授编《森川竹磎〈词律大成〉原文与解题》102-105

摘要:森川竹磎的《词律大成》是日本词学者订补万树《词律》的集大成之作。萩原正树所编《森川竹磎〈词律大成〉原文与解题》将分散刊载于《诗苑》的残存九卷汇集一处,并作了详细的说明。解题有鲜明的特色,对准确地评价森川竹磎词学功绩以及了解《词律大成》的成书过程颇有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