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韵文学刊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韵文学刊杂志

《中国韵文学刊》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7年,公开发行的季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诗学研究、词学研究、曲学研究、时代新声、耆旧遗音等。
  • 主管单位:湖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中国韵文学会;湘潭大学
  • 国际刊号:1006-2491
  • 国内刊号:43-1014/H
  • 出版地方:湖南
  • 邮发代号:42-293
  • 创刊时间:1987
  • 发行周期:季刊
  • 期刊开本:A3
  • 复合影响因子:0.09
  • 综合影响因子:0.082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韵文学刊 2015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韵文学刊杂志诗学专题

欧阳修诗学理论疏辨

摘要:欧阳修自创《诗话》一体,其诗学观主要集中于其《诗话》之中,同时在其《归田录》、《笔说》、《试笔》诸多记、书、序及交游诗中,亦从不同侧面和角度,来全面阐发自己的诗学观念和诗学态度,进而形成比较明确和全面的诗学理论体系,成为北宋中期诗歌革新的重要指导,为宋诗面目的全面形成提供了最基础的理论土壤。
1-7

申涵光与京城诗坛

摘要:本文对申涵光入清后在京城的文学交游活动进行考述,并分析在京文学交游活动对申涵光本人及其所属文学流派扬名诗坛的作用与影响。
13-18

师法与师心——论王闿运对谢灵运山水诗的接受

摘要:王闿运的山水诗与谢灵运多有关联,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追求绮丽的语言,具体落实在语言修饰上,如叠词和对偶的大量运用,直接化用谢灵运诗句。二是在实际创作过程中,还不时从谢诗入手,探寻古诗之法。三是对其心态、情感颇有会心之处,这也是他接受谢诗的深层原因。王闿运对谢灵运山水诗的接受体现出了其拟古的诗学观念,即师心与师法并重。
19-26

郑孝胥诗中的末世心态及其艺术表达

摘要:郑孝胥诗歌从以下几方面表现了他自己的末世心态:1.对清王朝末世的忧患、焦虑与绝望心态。2.顾影自怜的忧伤与哀叹。3.哭挽。同时,其艺术技巧很好地适应其写心的要求,也甚有特色:1.描写对象的主观化。2.以幽人意象出现的抒情主人公。3.喜议论而能写心,有深致。4.以文字为诗:散文笔法、散文句式和虚词入诗。5.风格清苦幽寂。
27-32

王国维诗学的体系意识

摘要:王国维诗学的体系意识带有社会转型期新旧文化互渗的特征,人生指向和境界说确立其体系建构的逻辑起点和核心范畴,纵横交织的结构和融通中西的方法论,强化王国维诗学的体系意识。《红楼梦评论》以西方理论为参照坐标,将中华传统经典置入先验的理论框架之中,借题发挥;《人间词话》融汇中国文论的生命感悟,彰显文论书写的民族化特质;《宋元戏曲史》是王国维诗学体系书写征程上一座精致的建筑物,其史学章法与分期论述方式彰显了现代体系意识。《红楼梦评论》生硬的体系建构色彩在《人间词话》和《宋元戏曲史》中被逐步扬弃,这是一条立足民族文化本位、融汇中西的体系建构之路。
33-38

饶锷诗学体认的近代性格

摘要:饶锷先生一直是在家乡潮州一隅展开其诗学活动的,在努力继承传统诗学的同时也参与建构了潮州诗坛"基层写作"的诗学氛围。他将"诗"视为"新国学"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份,以对抗近代西方文明。他认同"不平则鸣"的有为创作论和"各由其性而就于道"的个性化表达,从"诗史"即"心史"的立场出发重构诗歌反映现实社会的艺术表达方式。他推进诗学经典的当代阐述与创作实践的互动,期望涌现更多更优秀的诗作。其诗学观念实际上体现了"返古开新"的文化守成主义方法论,具有明显的近代性与过渡性特征。
39-48

碧城仙馆女诗人群体文学特性研究

摘要:碧城仙馆女诗人群体是以陈文述为中心的清代女性文学群体,与袁枚的随园女弟子群前后呼应,而在文学成就上却有自己的特性,其群体性代表作品为《碧城仙馆女弟子诗》,所作诗词善于抒发真情灵性与闺阁雄音,其后这一女性群体渐渐耽于参禅修道,文学特性也趋于平和冲淡。
49-54

高丽、朝鲜诗歌创作中的《春秋》“华夷观”

摘要:自宋室败亡,蒙元入主中原,之后明太祖重掌华夏政权,俱反映了华夷之间的一种错综复杂的对峙关系。当时朝鲜半岛文人对于中原政权的更迭,夷狄入主中华,多有感触,他们每于诗文之中诠释《春秋》"大一统"精神,挥舞昔日"尊王攘夷"的旗帜,藉此表达尊崇汉族正统,并以维护华夏文化的传承为己任。高丽、朝鲜两朝使节通过出使明室,履行"慕王化"、"夷狄进至中国"的《春秋》大义,对其华夏文化身分的认同加以实践。但及至明朝覆亡,中原再度易主,面对以华夏为本位的文化秩序再次失守于夷狄,此时朝鲜文人已产生礼义文教由师法华夏至取法东方的意识,还提出重新界定文化地理重心的要求。
55-60

苏轼《卜算子》流传中的三种接受状态

摘要:苏轼谪居黄州初期寓居定惠院时所作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述怀词,在流传的过程中主要有三种不同的接受状态。接受状态的不同,接受主体关注的侧重点亦有所不同。作为悼亡词接受,关注的侧重点是本事故事;作为述怀词接受,关注的侧重点是思想情感意蕴;作为咏物词接受,关注的侧重点是遣词用语与创作手法。这三种接受状态,既反映了东坡词传播与接受中的时代差异,又呈现了东坡词传播与接受中的主体差异。
61-65
中国韵文学刊杂志曲学专题

从《曲品》的撰例看吕天成的品第原则

摘要:明代吕天成的《曲品》以《诗品》为基本范式,以品第的形式对当时的传奇作家作品进行批评。从奖掖优异、示人以规范的主要目的出发,吕天成确立了"不入格者,摈不录"、"略加诠次"的品第规则。又分别以四品法和九品法批评旧、新传奇,体现了他对传奇这一戏曲形式的重视和"遵古而不卑今"的批评立场。《曲品》在体例上的诸多问题,恰恰表明了吕天成对时代精神、戏曲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66-69
中国韵文学刊杂志赋学专题

辞赋文学风格论

摘要:作为赋学批评中的风格论,以诗学本位为肇端,由赋源转向赋艺的变迁,又彰显出迥异于诗、词、曲等韵文的批评特征。汇集与考察古人赋学批评,从文本论述看,以体物为表征;从创作批评看,以品貌为特色;从艺术鉴赏看,以形神为中心。这既是历代赋论家的关注点,也是辞赋文学风格论的基本特征。
70-77

刘知几辞赋观的史家立场及其意义

摘要:《史通》关于文学的评论多因辞赋而起。围绕史不载赋的问题,刘知几批评了辞赋无裨劝奖、凭虚失实、繁缛绮靡、累屋重架等种种缺点,并屡屡以"雕虫小技"指称辞赋。但他也看重讥时刺世的赋作,也承认文采的重要,并认定史书的序传发迹于《离骚》。《史通》对辞赋的评价根源于刘知几严肃而执著的史家立场与忤时嫉俗的个性情怀。《史通》关于辞赋的评价,忽略了文学之士在历史中本有的地位,忽略了文学作品言志缘情的功用,也轻忽了史书以文传人的功效。但刘知几辞赋观的价值恰恰在于他坚定而严格的史家立场,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批判意识与独立精神。这种立场与精神不光是史学的旗帜,也为全面而客观地评价辞赋的功用、并探究其兴衰的规律与独有的个性,提供了别样的视角,此外还在客观上呼应并开启了文学思潮中关于质实切用的理论主张。
78-83
中国韵文学刊杂志专题考辨

历代“集陶”诗集考

摘要: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以致产生了"集陶"等特殊的文学文化现象。集陶诗在明代获得长足发展,出现了集陶诗的专集,晚明的王思任甚至还创造出了律陶诗。集陶诗作的层出不穷,足见陶诗在后世的巨大影响力。
84-91

李德裕集版本源流考

摘要:唐代宰相李德裕的《李文饶文集》三十四卷本是研究唐代文史的重要参考资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本文从目录版本学着手,对《李文饶文集》的历代版本源流传承进行了考辨。李德裕集在唐代即开始编集,伐山奠基之功为郑亚编订的二十卷本《会昌一品集》。宋代开始编集李德裕别集与外集,遂形成三十四卷本的李德裕文集,包括正集二十卷、别集十卷、外集四卷。明代刊刻的李德裕文集主要有《李文饶文集》《李卫公文集》两种,均为三十四卷本。明代刊刻李集质量不容乐观,脱落、错讹较为严重。清代编刻的两种李德裕集沿袭明刻,在校勘辑佚方面有所提高。
92-96

晚唐著名诗人方干里贯考辨

摘要:关于晚唐著名诗人方干的里贯,史料有多种不同的记载。至今学界仍各执一端,但均缺乏充分的证据,有的甚至回避异说。据新发现的材料可以断定,方干祖籍为唐睦州新安县(即清溪县,今浙江淳安县),里贯为睦州桐庐县(今属浙江杭州市)。
97-99
中国韵文学刊杂志现代旧体诗词研究

现当代诗词专史写作的必要性和亟需解决的基本问题

摘要:近百年来的现当代诗词成果丰硕,名家辈出,作品能真正代表二十世纪我国诗歌创作的成就,理当对此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写作诗词专史不仅必要,而且势在必行。这方面的工作具有承续历史、关注现实、启迪未来的多重意义,兼有拓荒性的学术价值。写作诗词专史,存在亟需解决的基本问题:1.需要澄清"五四"以来批判传统文化的误区,统一思想认识。2.需要深入了解现当代诗词创作队伍中知识人士尤其是国学家的实际成就。3.亟需系统整理出版近百年诗词文献,为专史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石。
100-104

古典诗歌的“复古”传统与旧体诗写作

摘要:中国文学史上存在着"复古"的传统。每逢诗歌衰颓之际,有志之士大都通过复古重振一代诗风。而历史上的大家、名家,也无不是以古为师,汲取精华,最终自成一家。复古是一种推陈出新的手段。这对当下旧体诗写作亦具有重要意义。从文体学角度看,"复古"是保持旧体诗面貌的必要手段,亦是重塑文学精神和创新的必然要求。
105-109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论任中敏诗词中的赤子心和家国情

摘要:一代词曲学大师任中敏先生一生桃李满园、著作等身,为我国的教育和学术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先生在学术界的地位自不待言,而在其教书和科研之余,还给我们留下了为数不少的诗词作品。但任中敏先生的诗词作品目前学术界关注尚少,传播范围也不够广泛,因此为了更为全面和深刻地了解先生,我们有必要对其诗词作品进行深入探讨,领会其浓厚的赤子之心和家国情怀。
1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