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韵文学刊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韵文学刊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Chinese Verse Studies

  • 43-1014/H 国内刊号
  • 1006-2491 国际刊号
  • 0.09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韵文学刊是中国韵文学会;湘潭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7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湖南省教育厅主管的学术期刊。中国韵文学刊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诗学专题、词学专题、曲学专题、专题考辨、问题讨论、书评

中国韵文学刊 2012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韵文学刊杂志夏承焘研究专栏
试从江郑重翻手,倘是风骚觌面时——论夏承焘先生的诗学宗尚与各体诗的创作成就1-10

摘要:夏承焘先生在创作上诗词并重,其在古近体诗创作方面善学古人、积极预流近代以来各诗派,早年受晚唐体影响,中年以来明显转向宋诗派,同时也受到诗界革命派的影响。夏诗各体兼擅,具备大家的格局。古体以韩、苏诸家为格范,妥帖排奡,七古尤具风格。七律由清人上溯宋人陈师道、陈与义;七绝以宋诗为基调,兼取唐诗之风神,于龚定庵、王渔洋等家亦有汲取。其旧体诗创作学而能变,预流而不拘门户之习,在二十世纪的古近体创作方面堪称一大家。

夏承焘诗论初探11-16

摘要:夏承焘先生不仅在古近体诗创作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同时对于整个诗史也有全面、精深的把握,并且形成了自己的诗学思想和评价历代诗人的独特见解。他虽然没有专门的诗学著作,但其《天风阁学词日记》记载了他平生学诗、研诗、教诗的经历,保存了大量的诗论和对于诗歌本体、诗史源流正变的论述,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很高的学术价值。其诗论主要包括:主性情、宗风雅、求平淡、主创新、重写实等,其中以主性情为其诗论的总纲。从以主性情为总纲的诗论出发,夏氏在诗歌史方面也形成了一些很重要的观点,如对六朝文人诗总体评价不高,唐宋诗内部有词理、意兴之分,绝句以唐人为最高,宋绝有理致者另辟一新境等等。

夏承焘《天风阁词》综论17-32

摘要:夏承焘先生《天风阁词》在思想内容方面,或写时事以发抒感慨,或借讴咏先贤、凭吊古迹以寄托情怀,或从师友交谊中显示民族气节,继承了儒家士君子忧国忧民的入世精神,提高了词的品格。其山水风物之作,亦紧密联系时代,前期作品寄托家国兴亡之感,后期作品极力开拓新境。在艺术方面,夏承焘贬梦窗而崇辛、姜,不逐时风,开径自行,早中期词融稼轩、白石、遗山、碧山为一家,风格悲壮慷慨兼以沉郁幽夐;晚期词则力学苏、辛,别开生面,多有奇情壮采。其词学观念体现于创作实践之中,词人与学者二而一之。在二十世纪词坛,夏氏词作与学术研究皆有杰出的成就,无愧"一代词宗"之誉。

论夏承焘的词学思想及其渊源33-39

摘要:夏承焘词学思想可从"比兴寄托"、"源流正变"、"推尊词体"三个词学基本问题进行研究。由于师承以及词学大环境等因素,夏承焘与常州词派有一定渊源,并受其影响,不可避免地带上常州词学的色彩。但夏承焘对常州词学并非被动接受,而是有所甄别,有所选择,总体上采取一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科学态度,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词学特色。

中国韵文学刊杂志中国诗体词体起源发生研究专栏
综论词的起源(下)40-50

摘要:本文分别从乐曲、文体、时代、场域与作者四个方面,先就前行学者有关词的起源问题,作一番爬梳,俾把握每位学者的论述思维及立场。而后提出本文论述此问题的三前提,再据以提出论点:其一,以文学演进之常规而言,任何文体之产生,必是渐进使然,而非突变;其二,文体之产生,必赖众人之力,始能推波助澜,底于成功;其三,韵文的规矩是从自然律变成人为律,因此必须考虑其音乐、形式、句式、声律、押韵等变化。要而言之,本文以为词的起源,实为汉乐与胡乐"三管"齐下所产生的结果。所谓"三管"齐下,是认定词的起源,既来自汉民族的各地乐府,也来自胡乐,甚至多数来自汉、胡交糅的燕乐。填制的人及场域,是民间作者、文坛文人、宫廷乐师同时并行,而后由文人扩大其影响,并予以专业化。填制的时间,是韵文由自然律走向人为律的阶段,尤其是隋唐设立九部乐、十部乐之际,而且律化的进行是齐言与杂言同时并行的。为印证此观点,本文特举胡、汉杂糅之《法曲献仙音》、胡乐《菩萨蛮》、汉族乐府《忆江南》为例,自形式、篇章、结构、句式、声律、押韵等方面,予以分析,期能有助于认清此现象。

唐乐艺四论——也从《曲词发生史》谈起51-56

摘要:木斋《曲词发生史》在本刊引发热烈、深刻的讨论。笔者愿参与其中,对其中一些问题略述己见。本文认为,唐代的燕乐为朝廷正式宴飨用乐,和雅乐一样始终归太常寺管理,并非吸收、杂糅多种曲目的唐代音乐的代称。唐帝通过严苛乐户制度,对音乐专控和细分化管理等方式,掌握着乐艺的发展方向与"话语权",使宫廷音乐成为唐代音乐的主体。法曲是一种编曲形式,秉承清商乐风格,通过限定乐器种类、演出节奏等,使曲风清雅。研究法曲,不必完全局限于曲目名称。燕乐与法曲的分类逻辑不同,没有从属关系。官妓为地方政府蓄养的、为地方官宴侍宴的乐妓。官妓制度形成于中唐后,长安无官妓。京兆尹主持的官宴曾雇请教坊乐妓侍宴,敬宗后由长安市井妓侍宴。

系统揭示曲词起源发生的历史图景——评木斋先生《曲词发生史》57-60

摘要:长期以来,学界在曲词起源发生这一重大词学基本理论问题上众说纷纭,形成诗余说、燕乐说、民间说等多种说法。木斋先生《曲词发生史》以其多年诗学曲词研究的深厚积累、缜密扎实的文献考证,钩玄索隐,追源溯流,论述了曲词起源发生于盛唐宫廷而非民间,源于盛唐法曲清乐而非燕乐胡声,并上溯曹魏,下及晚唐,详尽梳理了词体起源发生的具体历程。该书体大思精,别开生面,首次系统揭示出曲词起源发生的历史图景,开拓出词学研究的全新空间。

中国韵文学刊杂志诗学专题
绝句的言外之意:景语61-69

摘要:简短精炼的绝句特别追求言外之意,而景语的本性就是意在言外;庄子"物化"、"无我"的思想是景语"无我之境"的思想根源;无我之境所表现的言外之意的内涵是纯粹的生命体验;有我之境的三个层面:实景、兴会(情景相遇)、情景同形;景语的言外之意大都是体验性的而非认知性的。

论登楼意象的发展与定型70-74

摘要:登楼是古人常用的一种表示动作的意象,代表着主体的某一种或几种情思的感发,而且更多的是与忧愁怨恨之情联系在一起。唐以前出现的登楼诗歌很少,最早的应见于《楚辞.九怀》,而王粲的《登楼赋》奠定了登楼意象的基本内涵,至唐朝,登楼诗蔚为大观,登楼意象也随之定型。

宋孝武帝刘骏文学雅集述略75-78

摘要:南北朝时期的士族在宴会、游历等许多场合中都有辞赋创作、吟诵的风气。宋孝武帝刘骏在刘宋皇室中是比较有才华的一位君主。他积极鼓励并组织文学创作,引导了刘宋一朝文学的发展,促进了刘宋文学的繁荣。从宋孝武帝组织的几次大的文学雅集,可窥见当时文学创作的面貌。

从绍嵩《亚愚江浙纪行集句诗》看宋人对唐宋诗人诗歌的接受79-84

摘要:《江湖小集》之绍嵩《亚愚江浙纪行集句诗》共7卷,376首,大量采集唐宋诗人诗句,采用唐代诗人方干89句、郑谷87句、杜荀鹤78句、贾岛70句等,采用宋代诗人杨万里189句、晓莹136句、翁元广87句、陈与义75句、林逋71句等等。其中集唐具有明显的晚唐体倾向;集宋从诗人地域分布、进士人数、文集存佚等方面保持了与《全宋诗》惊人的相似性,留存了大量的中小诗人诗句,可以看出对唐宋诗人诗歌的接受态度。

论明中期闽中诗文的转变——从茶陵派到前七子85-91

摘要:茶陵派是明代中期重要的文学流派,其宗师李东阳举进士后不到十年的时间即主盟文坛,前后达40年左右。从茶陵派到前七子的文学复古运动,文学创作的状况复杂交错。这一阶段闽中文坛文学风气的转变,与明代中期文坛所发生的演变如影随形。茶陵派内部有多位闽中作家,其中李东阳的门人林俊尤为闽中作家风气转变的典型,是从茶陵派演进到前七子文学创作的关键性人物。到林俊的好友郑善夫之时,闽中文坛基本演变为前七子的风气。考察闽中作家与茶陵派的关系以及文风的转变,观察到明代中期文坛自然的、非断裂式的转变进程。

朝鲜末期女诗人崔松雪堂的羞耻感92-97

摘要:崔松雪堂是出生于朝鲜末期的女性作家,前人对崔松雪堂的硏究主要局限在她的韩文歌辞与汉诗的总述上,大部分学者重视她的成就与慈善事业,不能深入分析她的情感与内心世界。本论文拟探索扎根于崔松雪堂内心深处的羞耻感,首先说明崔松雪堂的羞耻感产生的背景,并探讨她掩盖羞耻感的假面具,最后察看崔松雪堂的羞耻感症候群,以深入了解崔松雪堂的真实情感。

中国韵文学刊杂志专题考辨
《木兰诗》是北朝民歌么?98-101

摘要:神二年北魏对柔然的战争,是魏太武帝拓跋焘对没设防的柔然等国突然发动的大肆劫掠行动,说它是反击柔然的侵略,并作为《木兰诗》的历史背景,不仅颠倒了战争是非,也抵牾了《木兰诗》主旨,损害了木兰女形象。《木兰诗》反映的不是北魏或北朝的社会状况,而且北魏是胡汉分治的,"织女"木兰是"郡国之民",若在那时,并没有从军的可能。萧涤非持北朝说的论据都似是而非,不能服人。

中国韵文学刊杂志现代旧体诗词研究专栏
《神女》与中西文化的融合——以薛爱华对中古音和唐诗的理解为中心107-111

摘要:《神女》(The Divine Woman:Dragon Ladies and Rain Maidens in T'ang Literature)是美国汉学家薛爱华(1913—1991)的代表作之一。它以唐代文史文献为中心,探讨了女娲、巫山神女、洛神、汉女、湘妃等形象的文化意义。《神女》在解读文献的过程中,时有对中国古代语言、文学的新见。从对中古音和唐诗理解的角度,可以发现薛爱华既有多年浸淫中国学的心得,又保持西方学者独特的视角,体现了中西文化的融合。

中国韵文学刊杂志书评
立体而开放的研究景观——《唐诗与其他文体之关系》评论112-115

摘要:长期以来,唐诗研究,即便是大文化视域的唐诗研究,也多是就诗而诗的"孤立"和"静止"。余恕诚、吴怀东二先生新著《唐诗与其他文体之关系》跳出了固有的唐诗研究模式与定势,通过诠释唐诗与伴生唐诗生长的诸文体的交融互动的关系,展示唐诗广泛吸纳众体之长而不断推衍变化的过程,

思辨词学 嘉惠学林——评欧明俊教授新著《词学思辨录》116-118

摘要:词学早已成为一门显学,笔者认为当前的词学创新与深度研究,仍然期待于研究范围的拓展、材料的挖掘、方法的探索;至于对重要词学命题的回顾与反思,特别是从学理上对某些词学理论问题的重新检讨和辨析,毋庸讳言,已有的词学成果相对显得单薄。

时代新声119-122

摘要:久闻天下第一柏,传为轩辕亲手植。今上桥山谒黄陵,见此肃然为长揖。悠悠岁月五千年,分明人文活化石。铁干卓荦苍鳞道,权橱伸展虬龙游。郁郁参天张巨伞,庇护子孙延春秋。君不见古国波斯巴比伦,文明中断国销沉。唯我华夏堪告慰,一脉传承到如今。纵有弟兄偶抵牾,到头毕竟还同心。生机勃勃同此树,树大枝繁根亦深。几度劫波增抗体,秀出世界民族林。瞻罢竦听罡风过,满山谡谡作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