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韵文学刊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韵文学刊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Chinese Verse Studies

  • 43-1014/H 国内刊号
  • 1006-2491 国际刊号
  • 0.09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韵文学刊是中国韵文学会;湘潭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7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湖南省教育厅主管的学术期刊。中国韵文学刊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诗学专题、词学专题、曲学专题、专题考辨、问题讨论、书评

中国韵文学刊 2010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韵文学刊杂志诗学专题
论《诗经》版本形态的原始嬗变1-5

摘要:《诗经》从数量不多的氏族祭祀颂词逐渐汇聚成浩荡的华族诗河,其构形过程显见于前三次重要的版本嬗变中。由康王“定乐歌”的初次会诵开始,到穆王“比缀以书”的书写化版本嬗变,直至宣王时期的文本化接续与固化,诗文本的写定成为不可逆转的大局,这种文字化的书写文本成为此后诗文本继续结集的主要形态。至此,已经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改变中国诗歌的书写特征。

论“琴操”6-10

摘要:“琴操”与琴乐密切相联,为和琴曲而歌之辞。琴操“本词”多托名或托言先秦圣贤。以圣贤因遭忧罹患、遇合无际而致的郁思嗟怨为其主要内容,故而多或显或隐地与王朝政治之清明与污浊、宗庙社稷之兴衰与递嬗等相联。后人同题之作亦多为摹圣贤之言以抒己志。琴操“本词”情感意旨已相当狭囿,作诗讲求正宗的后人更难有施展才气的空间,这极大限制了“琴操”之“体”的演变。琴操非古诗,非骚词,又似古诗,似骚词,其诗“体”形式也限制了自身的演变。琴这种乐器所承载的道德和政治意蕴的雅正也使得琴曲“曲高和寡”,而为琴曲歌辞之一属的“琴操”更是被限囿于狭小的境地。

从《艺文类聚》和《初学记》的引文看初唐的文学传播11-15

摘要:内含诗文的类书作为一种文本载体,具有作为文学传播旁证的隐性功能。初唐时期,官修类书蔚成风气,存世的《艺文类聚》与《初学记》均有诗文收录,考察二书的诗文引用情况,可观初唐百年文学的嬗变大略。从二书诗文引用数据来看,南朝诗风占绝对优势,是当时文学传播的主流,并影响着当时的文学创作。但这种状况在朝野上下的扼制之下,逐渐发生着变化。同时,类书门类的设置,为应制诗、咏物诗、节令诗提供了存在的空间,这些较大数量的诗文存留类型造成了后世对于初唐期诗歌的片面解读。

论杜甫对几个重要时局战事问题的思考16-20

摘要:作为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杜甫一直以其忠君恋阙、悲天悯人的热怀衷肠去体察、感知和描叙周围生活的一切。外界的各种人事的变迁总会牵动着诗人敏感多思的心灵,尤以战乱频仍、涛经兵革的社会现实对其触动最深。无论身心如何疲惫,无论生活如何贫窭,他对荆棘丛生的时局战事都倾注了极大关注的热情,并将自己对于时事的见解和谋略一一诉诸诗篇,这便在很大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往哲前贤运用文学作品来阐述军事谋略、摭拾用兵得失的传统。这些诗句在反思现实的广度和深度上,与杜甫忧国忧民、民胞物与的情怀是紧密相连的,也是杜甫之为“诗圣”、杜诗之为“诗史”的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杜甫、岑参诗中五盘岭地名考辨21-24

摘要:长期以来,学界以现今四川广元市东北川陕交界地带的七盘关为杜甫、岑参诗中的五盘岭,而此说与蜀道路线演变历程不合,且此处地貌特征与诗中描写明显不符。唐宋时,蜀道汉中以西路线为自三泉县循嘉陵江至利州,不经过后世的七盘关。唐五盘岭应位于今广元市北大滩镇嘉陵江东岸九井驿穆家坡一带。由于蜀道路线变化,自清前期始,人们误指明清时蜀道川陕交界处之山岭为五盘岭,遂使五盘岭从广元市北嘉陵江滨“东迁”于广元市东北群山之中。

赵次公《杜诗先后解》的诗学阐释25-29

摘要:宋代赵次公的《杜诗先后解》,除字词的音义、典故的出处之外,还增加了诗学批评与研究的内容。受江西诗派“无一字无来处”等创作理论的影响,赵次公注释中的研究内容包括杜诗的用典之法及诗格、对仗、倒装、句眼等诗歌技巧等方面。其中,对用典的分析包括专用、借用、直用、翻用、用其意、展用、倒用、抽摘渗合而用、用事之祖孙、暗用、化用、贴用方面。赵次公《杜诗先后解》寓批评于注释中的方法,本质上是一种诗学阐释,在诗歌注释史上有重要贡献。

施宿《注东坡诗》题注的诠释方法与历史地位30-34

摘要:南宋的施宿为其父施元之及顾禧所撰《注东坡先生诗》补充了题注。题注采纳了陆游的观点,运用“以史证诗”的方法,从题中人物与事件出发,引用大量翔实准确的材料,展现苏诗产生的社会政治背景,揭示苏诗产生的事因,从而诠释了整首诗意,并附带解释了关键诗句的意义。施宿的题注,丰富了宋代诗注的诠释方法,在诗歌注释史上有重要地位。

从“困极而后亨”到“诗穷而后工”——欧阳修“诗穷而后工”说的易学思想渊源略论35-38

摘要:对欧阳修“诗穷而后工”的探讨很多是一种历史的考察,往往忽视欧阳修本人的哲学思想对“诗穷而后工”的命题的影响。本文着眼于欧阳修易学思想来看他的“诗穷而后工”的命题。从他的易学理论中“物极而必反”的思想,以及他在解释《困》卦时提出的“困极而后亨”的观点,来看“诗穷而后工”的思想渊源。

寻求传统与现代审美的结合——谈梁启超对屈原、陶渊明、杜甫三大诗人的研究39-43

摘要:梁启超对屈原、陶渊明、杜甫三大诗人的研究表现出他对美学与艺术的深层思考。《屈原研究》重点分析、揭示屈原的高尚人格与悲剧精神;《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主要着眼于陶潜真实自然的个性;《情圣杜甫》突出肯定杜诗爱民的炽热情感以及情感对诗歌创作的重要作用。它们表现出梁启超文学观念的新变,具有重要的价值。

《敦煌诗集残卷辑考》校读札记44-47

摘要:徐俊先生《敦煌诗集残卷辑考》是近年来对敦煌写本诗歌进行全面而系统整理的巨作。但在原卷辨认、文字校勘方面还有进一步探讨的馀地。

《全宋诗》江浙诗歌标点、韵字正误48-51

摘要:《全宋诗》是二十世纪末古籍整理的重大成果之一,堪称二十世纪宏伟的文献工程。我们发现《全宋诗》江浙诗歌有标点错误、韵字错误等现象。标点错误主要有句号与逗号的误标、标点的遗漏,韵字错误主要有形讹、倒文、擅改原文等。

中国韵文学刊杂志清词研究专栏
南宋婉约词的体认与追步——厉鹗的词学追求与中期浙派的创作取向52-59

摘要:浙派中期词人厉鹗对南宋婉约词十分推重:在接受南宋婉约词清空词风时,厉鹗把张炎“清空”兼重的理论重心转移到“清”,创作上也尚清避妍,形成独特的清幽词风;在接受醇雅旨趣时则弱化词中的比兴内涵,追求有无之间的寄托境界;同时也通过谨慎择调体现出对音律传统的重视。厉鹗的创作体现出学人之词的鲜明特点,不仅影响和带动了整个中期浙派的创作取向,也成为有清一代学习南宋婉约词的重要转折点。

清代农民女词人贺双卿研究综论60-70

摘要:“清朝第一女词人”贺双卿,其人之有无问题,学界素有争议,莫衷一是。然而,自双卿当世以来,辑集其诗词、研究其作品者却代不乏人。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研究贺双卿之势头渐盛,掀起了令人注目的“双卿热”、或曰“双卿风”。笔者拟就“贺双卿有无其人之考辨及籍贯之厘正”、“贺双卿作品之整理与结集”、“贺双卿诗词之研究”与“贺双卿传记之撰述”等研究状况进行回顾综述,以祈进一步推动贺双卿研究全面而深入的发展。

人间词话手稿札记(四)71-80

摘要:通行本《人间词话》影响甚大,但它是在手稿本《人间词话》的基础上斟酌调整而成。故欲了解王国维词学的最初理论形态,不能不对手稿本予以更多关注。手稿本注重诗词对勘的思路在第一则便表现出来,并贯穿整部词话,而通过对传统诗词理论的吸收来提炼自我的理论,在手稿本中更有明确的理路痕迹。本札记关注王国维相关理论的提炼过程,并就若干具体问题进行深入解剖。

晚清词社知见考略81-89

摘要:晚清词社,较之以往,更加发达,不仅几乎包含了词坛所有重要人物,亦与当时的词学精神紧密关联。文章对从道光后期以至宣统年间的143个各色词社进行梳理,以为相应理论研究提供基础。

中国韵文学刊杂志现代旧体诗词研究
多元文化视野中现代汉诗的历史反思90-95

摘要:后现代思潮在中国的兴起,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的启示和机遇。从“去中心化”、“解构与多元性”等后现代思潮观念入手,可以反思中国汉诗在当下的境遇与发展。中国新诗自胡适等人开始,在西方现代性的冲击下所形成的新汉语思维和话语结构依然无法摆脱中国传统中“天人合一”的这个潜藏的思想编码的影响,不管走得多远,也不管你是否愿意,新诗必然要回归传统诗学的视野之中,因此,我们在关注新诗的同时,更要关注当下的传统诗词,真正做到“还历史以真实”面貌,让现代旧体诗回归文学史的整体框架之中,这才符合我们进步的历史的要求。

论怎样创立当今的诗体——从散曲的演化、民歌的升华和当今诗歌的进化说起96-101

摘要:中国诗歌三千年,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诗体。当今时代的诗体应该怎样确立?本文从散曲的演化和民歌的升华以及当今诗歌的进化诸方面进行论说,提出一些见解,希望能够引起文学界诗歌界同仁共同讨论。

中国韵文学刊杂志专题考辨
张志和《渔父》词地名详解与辨正102-105

摘要:张志和五首《渔父》词所描述的,是以湖州为活动中心的太湖地区的风土景物,作者借分咏西塞山、钓台、霅溪湾、松江和青草湖的渔钓生活,从不同角度表达隐逸的志操和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