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韵文学刊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韵文学刊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Chinese Verse Studies

  • 43-1014/H 国内刊号
  • 1006-2491 国际刊号
  • 0.09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韵文学刊是中国韵文学会;湘潭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7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湖南省教育厅主管的学术期刊。中国韵文学刊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诗学专题、词学专题、曲学专题、专题考辨、问题讨论、书评

中国韵文学刊 2008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韵文学刊杂志中国古代韵文文体研究笔谈
关于戏曲研究“基本建设”的卓见——读吴晓铃先生《我研究戏曲的方法》1-3

摘要:吴晓铃先生是著名的古代小说和古代戏曲研究专家,他发表文章较早,成名比较早,所以,自五四时代即已开始小说、戏曲史研究的著名学者中,既有他的老师,也有他的朋友。他博学多才,还是著名的印度文学研究家。我在大学时代就读过他研究戏曲的文章。我到文学研究所工作的次年,即1956年,吴先生由语言所调来文学所,我才有幸识荆,自此以后,受到他很多教诲,得到他很多帮助,真是受益非浅。

中国古代五、七言诗滥觞的文化背景考察4-6

摘要:五七言诗的起源问题是学术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且至今仍然悬而未决的问题,古代学者多为“诗骚派”,现代学者多为“民歌派”。但从文化背景来考察,《楚辞》、“骚体诗”、《楚歌》是促成其产生的最重要因素。

漂移的疆界——词体研究管窥7-9

摘要:百年来的词学研究成就斐然;词史著作的大批出现表明词的文体意识在文学史写作中已充分自觉;词学是一门文体观念处于论争状态的学问,而文体疆界的漂移性恰是词文体的基本特性。它产生于历代词人的不断创造新变,并体现于词学批评中的种种意见纷争;漂移性从词学中一系列相对的范畴如重拙大说、雅俗之辨、音乐性与文学性等问题上都可看到。

散曲研究之我见10-12

摘要:在回顾散曲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当前及今后的研究略陈管见。以文献搜集整理为例指出本体研究仍需在细化、深化和系统化等方面进行加强,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多学科贯通研究,发掘新的学术增长点,开辟新的研究领域。而当代性研究对建设和发展当代新文化有重要意义,也应进入研究视阈,并将成为一个有望取得突破的领域。

律赋体式标准问题辨略12-15

摘要:律赋的体式特征已是学界的共识,然而关于其最根本的特征,亦即与骈赋相区分的标准是什么,人们尚有争议。有观点说是限韵,也有意见推为追求声韵谐协、避免病犯。要探讨这一律赋体式标准的问题,首先应该弄清“律赋”的概念所指,即律赋究竟指的是哪些作品,从而分析这些作品,自然不难得出问题的答案。试赋是标准的律赋,通过分析律赋,可以看出限韵是律赋不违的规律,而病犯在律赋中在所难免。因而可以推断,限韵是律赋的体式标准。

中国韵文文体演变研究方法概说15-17

摘要:中国韵文文体演变研究之所以长期难以有所突破,是因为研究视角和方法尚未真正得到解决。质素系统研究法合乎韵文作为一个整体的实际,因而是韵文文体演变研究之最合理的方法。运用此法须综合考虑诸方面的问题。

中国韵文学刊杂志诗经研究
《诗序》考18-24

摘要:《诗序》是层累地造成的,每首诗的篇题、章句数、原序,为周朝列任太师所写,鲁国太师,特别是师挚,起了很大作用。联系鲁国及孔氏家族的具体情况可知,孔子也为《诗》三百篇的整理工作做过贡献。而西汉的毛亨、毛苌,则在前人的基础上根据当时政治斗争形势的需要,将《诗序》修改、加工成了《毛诗序》,东汉的卫宏为《毛诗序》做了定型工作。

韵文新书架24-24

宋代诗经学研究百年综述25-31

摘要:宋代诗经学以义理相尚,呈现出与汉唐义疏完全不同的学术风貌。近百年来,宋代诗经学研究体现出三个明显的发展阶段,即:20世纪上半叶的初步探索、20世纪下半叶以台湾学者为主角的崛起期和新世纪海内外学者互动交流的兴盛期。主要特点是:一、研究程度由浅到深,即开始为附庸于经学史中的简要评述,发展到翔实的诗经学史、名著专门研究乃至综合研究;二、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即从集体扎堆于朱熹《诗集传》,逐渐覆盖到几乎所有较有价值的宋代诗经学著述;三、研究队伍由台湾学者的一支独秀发展到大陆主盟、港台日本等海外学者百家争鸣的局面。

《宾之初筵》的主题和酒文化阐释32-35

摘要:《宾之初筵》是《诗经·小雅·桑扈之什》中的一篇,是以饮酒为主题的诗歌。通过解读可以看出《宾之初筵》的主旨并非饮酒自悔或是追刺先王,更不可能是歌颂礼赞酒会上尽享欢饮的盛典之相,而是讽刺滥饮失礼和劝诫饮酒宜有节制,是一首变雅性质的诗歌作品。同时还以其生动形象的笔致为后人保留了珍贵的周王朝时期先民古老的酒文化礼仪资料。

中国韵文学刊杂志李白诗研究
论李白诗歌抒情主体的统摄与游离36-40

摘要:李白诗歌抒情主体常常围绕着三个方面的关系活动:时空关系、物我关系和行藏关系。这三者关系的融处,使得李白诗歌抒情主体顺着个体经验的曲线向前蜿蜒迈进,在抒情主体的主张与对话、紧张与游离中,构成其诗歌抒情的戏剧化内质。

殷璠《河岳英灵集》选评李白诗刍议41-46

摘要:《河岳英灵集》选评李白诗,一方面表明殷璠对李诗思想艺术成就的肯定,另一方面也展示了极高的鉴赏力,同时还表现出殷璠顺应时代潮流的诗学观及选学观。但殷璠在选李白等人诗的数量以及《河岳英灵集》纂集排序方式等方面不甚讲求的做法却甚易招致误解,对此,学术界应有足够的重视。

中国韵文学刊杂志杜诗研究
论杜甫的正体七律及其声律特色47-50

摘要:杜甫的七言律诗是杜甫诗歌中较受人关注的一个方面。通过对杜甫七律的的声律研究,可以看出杜甫在注意打破原有的声律结构而创作变体七律的同时,也在遵循传统创作正体七律。正体七律一直以来虽较少受关注,但也是杜甫诗律艺术的一个体现。正体七律是杜甫对历来七律形式的一个总结,为七律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通过正体七律的创作以及在声律方面所做的努力,也显示出杜甫对诗律的精心追求和求新求变的创作态度。

杜诗叠音对仗特异功能发微51-55

摘要:杜甫的诗歌中使用了大量的叠音,这些叠音明显比单音具有表现力,用在对仗句中比用在单句中又更具表现力。老杜充分挖掘和运用了汉语这一特点,使叠音对仗在他的诗歌中发挥了独特的功能:喧宾夺主功能,叠音成了诗句意境和情感表达的重心;词性变异功能,叠音与组成叠音的单音词性有别;多向延伸功能,不同的叠音相对仗可以引导读者向不同的方向联想。

中国韵文学刊杂志诗学专题
黄宗羲诗学情感论的三重价值向度56-61

摘要:中国古代诗学史上素来不乏以“性情”论诗的个案,然明清之际大儒黄宗羲对“诗以道性情”说的阐释却多有独得之见。他以“性情”为诗之本体,并衡之以“真”、“广”、“深”这三重基本价值向度,不仅对诗学情感之表现形式与思想内涵的关系问题有新理解,也在诗人情感表现的当下性、时代感与历史文化思考这三者间构设了一种理论张力。而这,对于今天进一步讨论中国诗学抒情传统、反思中国诗学情感论等问题显有其现实意义。

韵文新书架61-61

袁枚《续诗品》新论62-66

摘要:《续诗品》在袁枚性灵说体系中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创作是为了力纠当时诗坛只推崇单一风格的弊病。《续诗品》的确详细地论述了作诗之法;但其中也蕴含丰富的关于诗歌审美品评方面的内容,这在以前的研究中是不被重视的。在提倡诗歌风格多样化的同时,《续诗品》认为只有具备真情、雅致、空灵与韵味的诗才是优秀的诗歌。

韵文新书架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