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园林》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5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历史与理论、规划与设计、人居环境、园林植物、园林建设、城市绿地系统、风景名胜、自然文化遗产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 国际刊号:1000-6664
  • 国内刊号:11-2165/TU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82-217
  • 创刊时间:198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53
  • 综合影响因子:1.226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园林 2016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园林杂志主编心语

主编心语

摘要:深圳的渣土山滑坡,联系到此前一系列令人痛心的城市事件,都表现出很多城市规划设计和城市管理的混乱,更显现了不少人员自然科学知识的片面和贫乏,才会见到危机苗头却毫无反应,当然,还有可恶的贪腐在里面起着作用。我觉得,有必要再次呼吁中国改变用口号和理念指导城市建设的现状,而立即开始对城市化发展道路的顶层设计。
1-1
中国园林杂志主题 风景园林小气候

上海城市居住区风景园林空间小气候要素与人群行为关系测析

摘要:以上海居住区"SVA·世博花园"为调查对象,测试居住区风景园林空间小气候要素数据,问卷调查居民小气候感受,旨在寻找风、湿、热小气候要素与居住区开敞空间布局及人群行为间的复杂关系。研究发现:1)风景园林空间朝向、绿化覆盖率及水体是影响居住区小气候的主要空间要素;2)太阳辐射与风速是影响居住区人群行为的主要小气候要素;3)遮阴是夏季人群休憩空间遴选的关键因素。研究提出了小气候适应性风景园林设计策略,包括:1)合理设置风景园林空间朝向;2)合理增加风景园林空间绿量与水体面积;3)合理设计休息设施区的遮阴空间。
5-9

上海豫园夏季晴天小气候实测研究

摘要:为了挖掘古典园林小气候的营造模式,通过对上海豫园的立地实测,对造园要素与小气候调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以此来探究传统气候智慧中,如何巧妙地利用山石、水体、建筑及植物等园林要素的搭配组合,来达到降温、消暑、避风、驱寒、增温、祛湿、引风等提高舒适度的目的。并采用现代小气候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对小气候要素自身(风环境、湿环境、热环境)以及人体舒适性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将传统园林中人可感知到的风、湿、热等参数定量为具有科学性的系统解析,为古典园林的"古为今用"提供了新的研究视野。
18-22

岭南名园余荫山房庭园空间的热环境模拟分析

摘要:试图寻找一种方法来研究传统岭南庭园空间是如何适应当地湿热气候的。通过数值模拟比对的方法,研究四季典型日下庭园室外平均标准有效温度的逐时变化规律,整体评价不同季节庭园室外热环境质量;提取4个具有代表性的类型化庭园空间,着重分析正午时分庭园室外标准有效温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景观要素对庭园热环境的影响。期冀从时间和空间维度相对全面地描述分析传统岭南庭园空间的气候适应性特征,使其更好地在现代设计中传承。
23-27
中国园林杂志规划没计实例

“燕城古街”乡村景观营造——北京市雁栖镇范各庄城郊乡村景观规划设计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乡村旅游的兴起,城郊乡村景观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如何在发展中保护乡村景观特色,充分挖掘乡土景观的生态和文化价值,使其形成宜居、宜业、宜游并具有传统特色的复合型乡村,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北京郊区雁栖镇范各庄村的景观改造设计结合城郊乡村的现状与发展,融入地域文化,运用乡土材料,村民参与设计,并对整体景观环境进行一种"微循环、自更新"的尝试性建设,在不用迁移当地村民的前提下,以经济宜行的方式改良乡村环境、丰富乡村的产业类型,进而提高村民的生活品质。
28-31
中国园林杂志规划设计理论

回归自然·品味芬芳——杭州少年儿童公园改造设计心得

摘要:在iPad、电动玩具和主题乐园流行的时代,孩子越来越少与自然发生关系和接触,由此也带来其身心亚健康或不健康的后果。反思这种现象,并以杭州少年儿童公园的改造为例,探讨一种与国内大多数儿童公园不同的设计方式,以恢复儿童与自然的内在联系为主旨,倡导返璞归真,回归自然,以无动力的设施为主,让孩子们在攀爬蹦跃、抓鱼扑蝶的玩乐过程中激发天性,益智健体。同时面对这类旧园改造的项目,以务实的态度探索一条设计微创新的途径。
32-37

基于发展模式演变的第四代海洋主题公园规划探索——以青岛康大海洋公园规划设计为例

摘要:海洋主题公园作为主题公园的特殊形式,已发展百余年,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之一。海洋主题公园建设经历了3代规划模式的变革,在公园的组织形式、功能搭配、产品设置等方面发生了明显的阶段性的变化。随着全球旅游产业的发展及旅游产品的不断升级换代需要,世界范围内海洋主题公园的规划建设面临着全新变革以适应时展和产业进步的需要。第四代海洋主题公园模式亟待启动,以青岛康大海洋公园的规划设计实践为例,从文化演绎、功能创新和规模效益3个方面详细解读对第四代海洋主题公园的诠释和规划探索。
38-42

美国新奥尔良市雨洪管理规划中的多领域融合策略——城市设计多领域关联性的建构

摘要:面对越来越复杂与多样化的城市问题,城市设计中不同领域关系的构建将成为未来城市建设领域探索的一个重点。对美国新奥尔良市最新的雨洪管理策略中多领域融合的背景、思想与规划策略做了介绍,对其在宏观规划层面探索构建城市设计各领域关联性的思维做了解读。美国新奥尔良市的雨洪管理在延缓、贮存与排水的梯级策略中融入多层面与多尺度的城市设计内容,建立了水利工程与城市设计、景观规划间的紧密联系,其方案作为综合性的规划策略指导城市各领域的建设,为它们之间的融合创造了基础性的前提条件,其规划思想与方法对中国城市面临的雨洪规划难题、建设海绵城市以及探索城市设计各领域间的协作具有借鉴作用。
43-46

面向可持续的区域景观规划中的生态规划决策探析

摘要:区域景观生态营建是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风景园林学科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当前,区域景观破碎化程度连续走高对区域整体生态安全格局造成了严重威胁。同时,以科学实证为基础的区域景观生态知识积累及其与区域景观空间规划间的转换反馈、评估应用进程均显滞后。从可持续区域景观生态规划目标确定、条件选择2个方面入手,阐述可持续区域景观规划中生态规划决策框架的搭建过程,对区域景观空间可持续性与生态功能决策两者间的关系进行初步探索。
47-51

大西安渭河水系遗产廊道系统构建

摘要:大西安渭河水系沿线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多样并具有线性分布的特征,在对遗产资源初步调查的基础上,梳理相关数据与信息,分析遗产构成及时空分布特点,进而提出构建大西安渭河水系遗产廊道系统的构想,探讨遗产廊道的空间建构与保护构架,为本地区文化遗产的区域性保护提供基础性研究框架。
52-56
中国园林杂志专题 学会终身威就奖获得者

识鉴精微,功比丘山——周干峙先生对中国风景园林事业的贡献及理论开拓

摘要:周干峙先生对中国风景园林学科与行业的发展、城市生态保护和生态城市建设等诸多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和理解,相关理论开拓可大致归纳为"广义园林学""我们不能生活在一块水泥板上"等若干方面,对风景园林事业的发展有着持续的指导和警示意义。作为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的3任理事长(1989—2008年),他积极推动学会加入IFLA及国内外学术及实践的交流活动;对于城市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及对策,也一直不遗余力地加以呼吁。这种对于专业与事业的热情与执着,是风景园林事业发展的可贵财富。
57-64
中国园林杂志风景园林论坛

阚铎传统建筑与园林研究探析

摘要: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中,阚铎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人物,他曾为中国营造学社的成立以及古代建筑文献的整理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由于其自身的污点,阚铎鲜被研究,对于其在中国传统建筑研究中所做的工作也缺少完整的评价。对阚铎的生平进行介绍,研究其在中国传统建筑、园林研究方面的工作,并评述其2篇《识语》的学术价值,有利于更好地研究中国营造学社早期历史,有助于客观、完整地评价中国营造学社的学术成就,也有助于重新评价中国传统史学研究方法的价值。
65-67

媚俗景观的符号学探源

摘要:媚俗与通俗不同。通俗艺术主张艺术介入大众的日常生活,提升普通人的生存品质;媚俗艺术则通过提供粗俗的感官刺激攫取金钱或权力,它只会降低人们的生活品味,还可能成为极权的工具。因此,在把通俗艺术的理念和手法应用于景观设计时,应对媚俗的景观保持鉴别和警醒。媚俗景观的根源可能来自景观语言的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3个方面。在这3个方面加以辨析,有助于鉴别、避免和抵制媚俗景观,提升景观设计的艺术品质。
68-71
中国园林杂志倾园细语

渐入佳境、留连忘返——景观环境设计的重要法则

摘要:指出引导人们渐入佳境并使之留连忘返应作为景观环境设计的重要法则与追求目标,因为这种法则体现了中国古代重视含蓄内敛的美学追求与传统;并阐述了为达此目的可采取的若干设计手段与策略,包括注重对空间的切割与划分不同功能的活动区域,善于调动游客的视、听、嗅、触等感官体验,吸引游客不断发现新的兴趣点和产生新的体验,注意营造私密空间,防止相互干扰,以及注意建筑环境的时间性设计等。
72-73
中国园林杂志风景园林植物

城市绿地植物群落构建与调控策略探讨

摘要:植物群落作为城市绿地的基本构成单元,其结构的合理性关系到绿地植物群落的健康、稳定及可持续性。首先从源头与过程两方面对绿地植物群落结构形成与发展进行解析,然后从种类、数量、组合3个关键特征入手,分析与总结绿地植物群落在构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难题,最后提出植物群落结构的疏解、互补、重构策略,以期对城市绿地植物群落构建与优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74-77

不同构架高架下地面道路绿化空间光照强度分布特点与植物应用

摘要:着重测量了苏州市环线高架4种不同构架及其地面道路结构特点和地面道路绿化空间的光照强度,分析了这些空间的光照强度特点与不同种类植物对光强不同需求的关系,提出不同绿化空间适合种植的植物种类;调查了4种构架不同高架的地面道路绿化空间现有绿化植物种类和生长状况;总结了不同构架地面道路绿化空间的光照强度与适合植物种类及其光反应特性;为高架不同构架的地面道路种植设计提供植物应用参考。
78-82

园林照明对景观植物叶片色彩影响研究

摘要:园林夜景照明在全国广泛开展,滥用光照干扰了植物的生物节律,影响了植物叶片呈色与造景色彩。通过对重庆8个区域照明对植物叶片色影响的调研和光照测量,并对4种常用光源光谱的检测,研究了人工光照对植物叶片色的影响,得出高压钠灯和金卤灯大部分光谱对植物叶片色影响小,白光LED及荧光灯因蓝光光谱对叶片色影响大的结论。建议了适合园林植物色彩保护的照明参数,并用照明技术解决因天然光照不足产生的植物叶片色彩问题。
83-86

北京市苗圃生产现状调查研究

摘要:利用通讯及网上查询法对北京市101个苗圃的区位、规模、性质、销售区域情况进行了宏观分析,利用典型抽样和实地踏查法对其中20个苗圃的在圃苗木物种构成特征、株数、规格以及苗木重要度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苗圃在近郊区较为集中,调查到的在圃苗木共232种,隶属63科123属。常绿与落叶种数比为1:6,数量比为1:4;苗木株数随着规格的增大呈递减趋势,大规格苗木数量紧俏。北京市苗圃尚存在规模化数量不足、苗木结构不够合理、经营特色不突出等问题,未来发展趋势应为苗圃规模化的提升、标准化的制定、特色化的定位及乡土树种的开发等。
8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