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园林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 11-2165/TU 国内刊号
  • 1000-6664 国际刊号
  • 1.53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园林是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园林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主题风景园林与固废管理、风景园林理论、风景园林生态、风景园林植物、风景园林文史哲

中国园林 2007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园林杂志本期主题 风景名胜区规划研究
梅里雪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过程和技术研究1-8

摘要:梅里雪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吸收借鉴了国际上较为先进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结合梅里雪山保护管理的实际需要,制定了适用于梅里雪山的规划技术和方法。首先介绍了梅里雪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思路和流程,将整个规划过程分为7个阶段;然后,总结了编制规划的5个特点;最后,详细论述了规划在以下6个方面所做的探索:资源保护等级光谱(CDS)、三层次协同规划体系,管理政策分区规划、分区规划图则、解说规划以及社区规划。

风景名胜区遗产资源利用系统规划研究9-12

摘要:风景名胜遗产资源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但它却面临着破坏性开发建设的威胁。根据遗产资源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建立风景名胜区遗产资源利用系统,设立遗产资源调查与评价的科学体系,规范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分区控制性详规和景点修建性详规的规划系统并建立遗产资源管理规划体系,通过战略管理、技术管理以及管理过程的反馈控制达到预警目的,确保风景名胜区遗产资源利用无误,达到风景名胜区遗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

对风景名胜区规划中有关分区问题的讨论13-17

摘要:分区是实施规划管理目标的基本工具和手段。与国外国家公园分区制相比,我国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中存在着多种分区类型,并且对各类分区缺乏明确统一的规定,分区之间缺乏有效衔接,不仅影响到规划编制和管理实效,也将影响到国家对风景名胜区管理的统一性。通过分析当前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在分区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各种分区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重点建立了适应我国风景名胜区特点的功能分区模式,并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3个问题:风景区评价技术、核心景区划定、分区与土地利用。

2007风景园林师论坛——城市风景研讨会17-17

论我国风景区规划中的旅游价值观重构18-21

摘要:旅游是风景区最基本的利用方式,但是,指导风景区规划实践的旅游价值观念,并没有在农耕时代“天下名山”思考模式基础上有大的更新和发展,因此,今日的风景区规划需要在深入传统寻求资源的同时,借鉴国外经验,重新建构我们的旅游价值观系统,需要明确风景区旅游不仅仅是产业、更是事业的价值观,需要强调并实践“旅游就是教育”的理念,需要重视风景理解中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新辟风景区需要从“天下名山”审美模板向“国家公园”审美模式转变,游憩形式需要从“观光”向“户外活动”转变。

风景名胜区定义探究22-26

摘要:风景名胜区是国家重要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对其定义的认识关乎我国风景名胜区事业的发展。目前,国内关于风景名胜区的定义种类繁多,且参差不齐。从我国风景名胜区事业的发展要求看,完全有必要对其进行探讨。对搜集到的292条风景名胜区定义进行了内容分析,从中划分出8项内容,对每一项内容包含的结果进行细分,共得到143种结果,并统计了相关数据。最后,根据统计结果归纳了已有定义中存在的问题,并以已有定义中的核心内容为基础,重新总结了风景名胜区的定义。

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国际学生设计竞赛通知26-26

中国园林杂志纪念李嘉乐先生
怀念老师·挚友——李嘉乐同志27-27

摘要:嘉乐同志于2006年10月5日永远离开了我们。噩耗传来,内心的悲痛难以言表,真不敢相信他会这么快就走了!

怀念李嘉乐同志——我的第一位工作领导28-28

摘要:2006年春节,我和朱竹韵一起去李嘉乐先生家拜年。那天他十分高兴,精神特别好,也很健谈。谈起了他近年来经常去外地做咨询评审工作,谈到他的论文集稿件已经整理好,即将出版,还谈到一些我们都熟悉的、年龄和他近似的同志,身体大不如前了。

中国园林杂志专题2007“风景园林月”
保护绿色资源,建设绿色空间,优化人居环境——2007“风景园林月”启动会29-29

摘要:2007年4月6日,2007“风景园林月”启动会在北京国宏宾馆召开。会议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甘伟林主持。两院院士、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周干峙,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副部长高勘,中国工程院院原副总工、资深风景园林专家刘家麒等分别作了发言。

在2007“风景园林月”启动会上的讲话30-30

摘要:各位领导、专家、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我代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向“风景园林月”在中国的首次举办表示热烈地祝贺!

中国风景园林传统特色31-32

摘要:人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要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度过一生并世代持续发展。中国人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臣服自然。主张人与天调,天人共荣。中国人的宇宙观和文化总纲是“天人合一”,科学地反映了人的双重性。统一的理念一脉相承,渗透到人的文化中。自有人类便有人居环境,伴随社会生产力发展出现了城镇,人逐渐脱离了自然环境。但作为自然成员的人又不能脱离自然,这便有了人造自然之想。最初是植树,古写的“艺”字象形,是人跪在地上手捧树苗植树。反映人不满足于自然的恩赐,而要辅以人造自然。古代人从恐瞑自然逐渐转向崇拜自然。封禅成为祭天、祀地的主要活动。经过殷商的积累,到北魏便出现了园林一词,西周肇发园林的雏形——囿。当时称为灵囿,以人造的灵沼和灵台为中心,围起大片的山林,并圈养动物于其中供狩猎和祭祀用。人则登灵台可观天象,俯灵沼可赏鱼跃。灵台、灵沼已具地形高下之势,也是自然山水园的雏形。

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ASLA)2007年度专业奖项颁布32-32

摘要:2007年4月,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ASLA)本年度专业奖项(Professional Awards)揭晓。共有500多个项目参加评选,37个项目获奖。

从珙桐谈及园林植物33-33

摘要:自20世纪中期听到总理在国外看到“中国鸽子树”的报道后,心中对珙桐就存在一种美好的向往。这一原产我国的珍贵树种,在国内却很难看到。记得一次在峨嵋山报国寺见到一株幼树,因为没有花感觉不到它的特别。2006年在英国两次见到盛开的珙桐,令人激动不已。

展望未来我国风景园林的发展34-35

摘要:中国未来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尽管不同的人对此会有不同的设想,但是“把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美丽、健康、繁荣、富强的国家”应当是大家共同的美好愿望。不可否认,任何国家的人居环境建设都离不开风景园林事业的发展。风景园林是人类的梦想与现实的结晶,是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也是最佳的人居环境,人间的天堂!.从文化角度来讲,世界上三大宗教无一例外地把天堂描绘成令人神往的风景园林的境界!中国的风景园林还折射出儒教和道教的世界观。我国的风景园林拥有3000多年的优秀传统,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伟大文明的象征。我国现有数处名山和名园被评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这都是源于中国传统园林的无尽魅力和风采。根据现代经济学的理论,风景园林最早出现的时候,就属于第一产业——农业,而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

中国园林杂志园林历史
北京西郊朗润园36-39

摘要:朗润园位于北京海淀地区今北京大学范围内,其前身是清代的一座王府赐园,至今仍保持大致原有格局,并有相关史料、图画传世。此园规模广阔,北临万泉河,内部以一湾曲水环绕全园,四周以土山围合。主要建筑位于中央的大岛上,并列形成三跨大型的院落,其厅堂亭榭的匾额多出自历代清帝、太后和恭亲王之手。水中荷花茂盛,岸边盛植柳树、松树和竹子,景色十分优美。通过文献考证和现场调研,对这座园林的历史沿革、基本布局以及造园手法进行了探讨。

圆明园盛期物质实体空间构成要素分析——山水要素40-46

摘要:对于圆明园整体空间结构的把握必须从要素的分析入手,尤其是作为园林基底的山水要素。理清圆明园实体空间中山水要素的组织和建构特色,不仅能够让读者更清晰地了解盛期圆明园的建设特色,而且可为目前圆明园遗址的保护整治提供可操作的依据。通过对圆明园相关史料的考证,结合圆明园遗址的现状,重点分析山体要素的类型、形态与尺度等,以及水体要素的水源、水闸、水位和流向、岸壁做法等。

中国园林杂志国外园林
口袋公园——躲避城市喧嚣的绿洲47-53

摘要:通过对佩雷公园等实例的设计和建设过程的分析,简述美国口袋公园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过程。口袋公园因其具有选址灵活、面积小、斑块状分布于城市中心区、由社区建设和管理、资金来源丰富等特点,能够部分解决高密度城市中心区人们对公园的需求。探讨口袋公园作为城市公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补充,及实现城市公园对人的精神和体力的恢复功能具有的重要社会意义。同时建议我国强化对小游园的系统研究和制定相应的支持发展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