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循证医学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01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述评、论著、方法学、实践与交流、发展动态、摘要连载、小知识与消息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四川大学
  • 国际刊号:1672-2531
  • 国内刊号:51-1656/R
  • 出版地方:四川
  • 邮发代号:62-245
  • 创刊时间:2001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76
  • 综合影响因子:1.276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循证医学 2011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新春寄语

新春寄语

摘要:随着新千年第一个十年在2011年的新年钟声中精彩落幕,中国的循证医学也为它在新世纪前十年的发展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1-1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教育与争鸣

系统评价的起源、发展和作用

摘要:1系统评价的概念 系统评价最早源于研究合成(research synthesis)。早在1753年,苏格兰航海外科医生James Lind就意识到研究合成在解释结果中减少偏倚的重要性。
2-6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卫生政策研究与循证决策

循证药学定义和文献的系统评价

摘要:目的系统分析国际国内循证药学文献,比较循证药学现有定义,了解循证药学发展现状和前景。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和PubMed、EMbase,并以Google辅助检索。纳入循证药学相关文献,提取循证药学定义、作者信息、发表年限及研究主题等信息。描述性分析现有循证药学定义异同,评价循证药学学科发展现状。结果①循证药学定义:共获得4个定义,各自就实践主体、实践方法和实践领域做出不同描述。②循证药学相关研究:共获得循证药学相关文献214篇(英文12篇,中文202篇),中文文献数量逐年递增,近3年以每年10篇的速率增长;作者主要来自医疗机构(以药剂科最多);作者研究方向以临床药学和医院药学为主;研究主题以临床药学实践与发展、临床合理用药和医院药学发展为主。结论①现有循证药学定义差异较大,尚缺乏公认定义。②循证药学在国际上知晓度和关注度较低,在国内正日益受到关注。③循证药学学科缺乏完整理论体系,应尽快完善循证药学知识体系,探索和构建循证药学实践模式。
7-13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论著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高闸中心卫生院2008~2010年度住院疾病构成与费用情况调查

摘要:目的调查宁夏自治区吴忠市高闸镇中心卫生院2008~2010年度住院疾病构成及费用情况,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线数据。方法采取问卷调查结合专题访谈,收集该院2008、2009年及2010年(1月至11月)住院病例资料,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对出院记录的第一诊断进行分类,并分析其费用,包括住院患者一般信息、出院诊断名、住院费用、所用药品金额等,应用Excel软件整理数据和统计分析。结果①该院2008、2009、2010年度住院病例分别为1124、642、747人次,2008、2009年女性均多于男性(59.34%vs.40.66%,60.75%vs.39.25%),住院病例疾病谱分为17类,占ICD-10标准分类的81%。②近3年前6位系统疾病分别是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损伤与中毒、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患,构成比86.63%~92.06%。除损伤与中毒外,其余5位系统疾患的住院病人均为女性多于男性。③近3年前15位单病种包括:肺部感染、气管/支气管炎、冠心病、软组织损伤、胃炎/慢性胃炎、上呼吸道感染、高血压、泌尿道感染、腰椎间盘突出、盆腔炎、骨折、肺心病、浅表外伤、慢性胆囊炎、关节炎。④2008、2009年住院病例主要疾病负担集中在35~54岁年龄段,其次为55岁及以上年龄段;除损伤与中毒外,多以女性居多。肺部感染集中在35岁后;高血压增加趋势明显,2008年在45~54岁年龄段较多,2009年在35~44岁年龄段多见。⑤近3年前15位单病种患者构成达64.06%~71.21%,含8~9种慢性病,且2010年排位靠前。急性病有6~7种,集中于感染和损伤。⑥2010年慢性病的各项平均费用均高于急性病。结论①高闸中心卫生院为西部全科型示范乡院,无论所处地区经济水平、住院疾病负担和费用情况等都与西部小康型示范乡院双流永安中心卫生院差距较大。②近3年主要的系统疾患是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消化系�
20-28

新疆医务工作者对2009版国家基本药物认知与培训需求调查

摘要:目的了解新疆医务工作者对国家基本药物的认识和态度,以及对基本药物培训的需求和建议,为在新疆进一步推广应用基本药物目录(EML)提供必要的基线信息。方法根据中国循证医学中心设计的问卷进行面对面调查。调查数据采用EpiData 3.1双录入并两次核对录入结果,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指标采用构成比。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80份,有效回收率100%,调查对象分属6家县级以上公立医院、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调查结果显示:①80名被调查者对基本药物的概念、EML使用范围、EML与基本医保药物目录关系的回答正确率分别为72.6%、89.5%和17.8%;②27位被调查者(33.8%)开处方时"总是首先考虑使用基本药物",18名被调查者(22.5%)"在多数情况下考虑使用基本药物";③28名被调查者(35%)对EML表示"较欢迎";④被调查者认为实施EML所面临的问题依次为"医生对基本药物认知与处方习惯"、"基本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收入降低"、"患者对基本药物认知与用药偏好"、"基本药物目录的适用性";⑤获知基本药物信息的主要途径依次为学术讲座(37人次,46.2%)、专业期刊(27人次,33.8%)、文件(25人次,31.2%);⑥46名被调查者(占57.4%)参加过1次或2次EML的培训或学习;⑦34名被调查者(42.5%)累计接受培训或学习EML的时间少于1周;⑧被调查者对培训的需求与建议为培训对象建议培训医务人员、药师、单位管理者等;培训内容建议合理用药、处方集和基本药物的使用、药物政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问题等;培训形式以老师讲解为主、通过网络学习等是被调查者喜欢的培训方式;培训地点则更偏好于本单位、通过网络在家或是办公室学习。结论亟待加强医务工作者的基本药物目录理念及使用培训,开展对EML适用性及使用绩
29-34

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补药物目录的循证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我国现阶段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药物增补情况。方法查找我国各省级政府部门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补药物目录。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比较增补药物目录在药物分类、药品名称、药物数量等方面的异同。结果共纳入13个省(地区)的增补药物目录,增补药物数目多于200个的省份有江苏、广东、内蒙古和山东。各省增补药物种类均包括化学药物与中成药,以及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9个类别的药物,有17个药物的重合频次高于10。有多个省份增补了儿科专用药物和肿瘤用药。结论目前《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年版)尚不能满足基层医疗服务的需要。国家基本药物遴选和修订宜借鉴和反映各地防治需求的增补药物目录。
35-38

PBL教学法在循证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问题学习法(PBL)在本科生循证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06级临床医学专业1~4班随机分为PBL教学组(PBL组,46人)和传统教学组(LBL组,50人),每组各2个班。采用考试成绩、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效果评估。用SPSS 11.5软件处理所有数据。结果两组学生在参加文献/信息检索训练、课题、大学生创业行动计划、社会调查及是否听说过循证医学或临床流行病学、PBL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基线资料可比。教学效果评估结果显示:①考试成绩:PBL组基础知识、提出问题、检索证据、评价证据、应用证据和总成绩高于LB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传统教学态度:两组在传统教学模式能否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参与意识、提高综合分析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自学能力、提高信息获取能力、提高信息分析与利用能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理论与临床更好结合、加强师生交流沟通和加强团队协作意识等方面的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提高学习效率、更好消化课堂所学内容、锻炼写作能力和增强本科生实践能力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L组97.83%的人认为PBL教学适合自己,并认为其他课程也应该实施PBL教学;LBL组48.00%的人认为现行的传统教学模式不适合本科生学习,28.00%的人认为应对现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结论 PBL教学模式能很好地训练本科生的临床思维,培养其构建问题、综合分析、文献检索、语言表达和探索创新等方面的能力,有利于全面提高循证医学课教学质量。PBL教学法适用于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学生的循证医学教学。
39-43

循证医学研究生暑期学校学员满意度调查

摘要:目的了解研究生学员对"循证医学研究生暑期学校"在教学内容、师资力量、组织安排等方面的满意度情况,为进一步有效开展循证医学教育培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自制调查问卷对全程参与"循证医学研究生暑期学校"学习的112名正式学员进行调查,并对学员反馈的意见进行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112份,回收有效问卷101份,有效回收率为90.2%。学员来自26个省市,32所高校和医疗卫生单位,涉及36个学科专业。93.1%的学员对培训组织管理总体评价满意,但对上课环境和上课时间安排的满意度仅为51.5%和58.4%。学员对课程的整体设置、教材选用的满意度分别为84.2%、90.1%,对"循证医学进展"这一部分授课内容满意度高达93.0%。超过93.1%的学员认为教师授课技巧娴熟,但只有73.3%的学员认为教师与学员互动充分。结论在2010年的循证医学研究生暑期学校学习过程中,研究生学员参与积极,影响大,学员对"暑期学校"整体满意度高。"暑期学校"的举办有利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循证医学学科发展和循证医学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建设。通过加大办学投入,适当延长培训时间或分专题多期开课,增加教学互动,能进一步提升学员对"暑期学校"培训的满意度。
44-48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二次研究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系统评价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急性脑卒中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BM(1978~2009)、CNKI(1994~2009)、VIP(1989~2009)、PubMed(1966~2009)、MEDLINE(1978~2009)、Sci nder(1998~2009)、Cochrane Library(2009年第6期),并手工检索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过刊资料库。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逐一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 5.0.2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个随机/半随机对照试验,包括231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普通内科治疗相比,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在脑卒中后1个月病死率[RR=0.34,95%CI(0.22,0.54)]、出院时NIHSS评分[WMD=-1.01,95%CI(-1.52,-0.51)]、出院时OHS评分[WMD=-0.48,95%CI(-0.78,-0.18)]较普通内科治疗更有优势(P〈0.05)。与西医卒中单元相比,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在脑卒中后1周NIHSS评分[WMD=-2.38,95%C(I-4.08,-0.68)]、1个月NIHSS评分[WMD=-1.52,95%CI(-2.32,-0.73)]、3个月NIHSS评分[WMD=-1.77,95%CI(-2.59,-0.95)]、出入院NIHSS评分差值[WMD=-1.94,95%CI(-2.54,-1.34)]、脑卒中后1个月OHS评分[WMD=-0.56,95%CI(-0.95,-0.17)]、脑卒中后3个月OHS评分[WMD=-1.05,95%CI(-1.44,-0.66)]较西医卒中单元更有优势(P〈0.05)。结论现有有限证据表明,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疗效与普通内科治疗相比有显著差异,与西医卒中单元相比病死率虽无显著差异,但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及伤残方面有明显优势。尚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证实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疗效。
49-56

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丹红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比较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BM、CNKI、维普及万方数据库(2007.01~2010.07),并手工检索相关期刊与会议论文,纳入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试验、评价质量和提取有效数据,而后采用RevMan 4.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7个RCT,包括3030例患者,其方法学质量评价均为B级。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心绞痛发作有效率:丹红注射液组高于复方丹参组[OR=3.84,95%C(I3.03,4.88),P〈0.00001];②心电图复查有效率:丹红注射液组优于复方丹参组[OR=1.98,95%CI(1.44,2.66),P〈0.00001];③ST段缺血情况改善:丹红注射液组在NST[WMD=0.78,95%CI(0.42,1.14),P〈0.0001]和∑ST[WMD=0.45,95%CI(0.32,0.57),P〈0.00001]方面均优于复方丹参组;④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丹红注射液组均优于复方丹参组;⑤不良反应:丹红注射液组与复方丹参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64,95%CI(0.33,1.25),P=0.19]。结论现有研究表明,丹红注射液能有效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肌ST段缺血和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使患者心电图复查有效率显著提高,并最终显著降低心绞痛发作率,且安全性更高。但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证据强度不高,且样本量小,故上述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RCT进一步验证。
57-63

B型利钠肽对急性肺栓塞预后预测价值的Meta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对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患者短期全死因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CBM网络版和CNKI等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0年3月,收集BNP和N-终端前BNP(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升高对APE患者预后影响的队列研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后,采用RevMan 5.0和MetaDisc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项研究,合计1126例患者。9个研究报道了BNP水平,7个研究报道了NT-proBNP水平,各组间异质性较小(P=0.94,I2=0;P=0.99,I2=0),且无临床异质性,故将BNP或NT-proBNP升高视为同一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BNP或NT-proBNP水平升高对于短期全死因死亡预测价值的SEN合并为0.89,SPE合并为0.52,+LR合并为1.87,-LR合并为0.20,PPV为0.16,NPV为0.98,SROC曲线下面积为0.8305,SE(AUC)=0.0335。结论 BNP水平升高可以帮助鉴别死亡率高的急性肺栓塞患者,而BNP水平正常的患者阴性预测值高则有助于医生识别出那些不良事件发生可能性较低的患者,以便有选择性地进行患者随访。
64-69

经肛门内窥镜下微创手术与传统根治术治疗直肠癌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经肛门内窥镜下微创手术(TEM)与传统根治术(RS)治疗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PubMed、OVID、SpringerLink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范围均为建库至2010年4月,并手工检索《中华外科杂志》等相关期刊。收集TEM与RS比较治疗直肠恶性肿瘤的随机对照试验和临床对照试验。由两名研究者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筛选试验、评价质量、提取资料,并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个随机对照试验,4个非随机对照试验,共929例受试对象。质量评价结果表明,纳入研究质量不高,发生偏倚的可能性较大。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3个研究报道了T1期患者的术后局部复发率,TEM与RS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2.61,95%CI(2.59,61.29),P=0.002];②2个研究报道了T1期患者的术后无病生存率,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12,95%CI(0.31,4.12),P=0.86];③3个研究报道了T1期患者的术后总生存率,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09,95%CI(0.57,2.08),P=0.80];④3个研究报道了T1期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05,95%CI(0.02,0.10),P〈0.00001]。结论对于T1期患者,TEM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较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其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与根治术无差别,但TEM的局部复发率目前仍不够满意。TEM对于T2期患者的疗效目前尚无定论。因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不高,且纳入了非随机对照试验,无法确定偏倚对结论可靠性的影响程度。因此上述结论尚需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70-75

脱细胞真皮基质预防Frey综合征的系统评价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脱细胞真皮基质(AMD)预防Frey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0年第1期)、MEDLINE、EMbase、SIGLE、GreyNet、NTIS、CBMdisc、VIP、CNKI和万方数据库,查找有关应用脱细胞真皮基质预防Frey综合征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为1995~2010年。由4名评价者独立选择试验、提取资料和评估方法学质量,然后采用RevMan 5.0.0软件对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个研究,共计472例受试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植入ADM能有效降低Frey综合征发生,其主观和客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R=0.11,95%CI(0.06,0.18),P〈0.01;RR=0.14,95%CI(0.10,0.19),P〈0.01];暂时性面神经麻痹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78,95%C(I0.37,1.66),P=0.53];血清肿及粘液囊肿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OR=2.63,95%CI(0.09,79.25),P=0.58],并可以通过放置引流和局部加压包扎解决;涎漏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24,95%CI(0.08,0.69),P=0.009]。结论本系统评价结果显示,应用ADM能有效降低Frey综合征的发生率,安全性较好。建议术前行碘酒/碘伏过敏检查,术中行快速冰冻切片明确肿瘤性质,尽量固定牢固,术后放置负压引流及行局部加压包扎。
76-83

阿达木单抗治疗对缓解抗风湿性药物无效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系统评价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阿达木单抗对缓解抗风湿性药物无效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10年6月;同时手检相关领域杂志,全面查找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用RevMan 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4个RCT,研究地点均在国外,研究质量均较高,各试验间具有基线可比性。Meta分析结果显示:阿达木单抗和安慰剂在ACR20、ACR50和ACR70、触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患者对疼痛的评估、患者对疾病活动性的综合评价、医生对疾病活动性的综合评价和患者对活动能力的评价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严重不良反应、难治的不良反应和严重感染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达木单抗可以作为治疗对缓解抗风湿性药物无效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但在临床使用时,一定要权衡其效益和危险。
84-90

标准化病人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应用效果的系统评价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标准化病人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及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等资源,搜集有关标准化病人教学法对比传统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或半随机对照试验(q-RCT)。采用由Smits等设计的质量评价量表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而后提取有效数据并采用RevMan 5.0.17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5个RCT和1个q-RCT,共585例研究对象。质量评价结果表明,5个RCT研究质量评分均≥30分。由于纳入研究间的同质性较差,本研究仅采用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标准化病人教学法可提高学生的护理操作技能、护患沟通能力及临床判断能力。结论标准化病人教学法是一种更有前景的教学模式,但由于有关标准化病人在护理基础教学中的RCT尚少,纳入研究教学方法和考核标准差异较大,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予以验证。
91-95

中国静脉留置针肝素钠封管与生理盐水封管效果比较的Meta分析

摘要:目的评价中国外周浅静脉留置针用生理盐水封管与用肝素钠封管的效果。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1994~2009.12)和万方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90~2009.12),查找比较生理盐水与肝素钠封管的RCT,对纳入RCT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RCT,合计177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肝素钠封管在降低留置针堵管率方面优于生理盐水封管,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44,95%CI(0.32,0.62),P〈0.05]。②在静脉炎发生率方面,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26,95%CI(0.64,2.50),P〉0.05]。③在平均留置时间上,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0.24,95%CI(0.04,0.43),P〈0.05],肝素钠封管优于生理盐水封管。结论本系统评价结果显示,肝素钠封管在降低静脉留置针的堵管率和延长留置时间方面优于生理盐水,但是在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方面两者无明显差异。
96-100

替比夫定与拉米夫定比较治疗慢性乙肝疗效的系统评价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替比夫定与拉米夫定比较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VIP、CBM和Cochrane图书馆,纳入替比夫定与拉米夫定比较治疗慢性乙肝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截止至2010年2月,文种限于中、英文。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择试验并评价质量,而后提取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个RCT,均为A级研究,合计1 69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所有用于疗效评价的指标,包括治疗应答[RR=1.28,95%CI(1.10,1.48),P=0.001]、ALT复常率[RR=1.12,95%CI(1.01,1.23),P=0.02]、HBV-DNA未检出率(PCR法)或低于检测下限[RR=1.44,95%CI(1.36,1.53),P〈0.00001]、原发治疗失败[RR=0.28,95%CI(0.18,0.43),P〈0.00001]、病毒突破率[OR=0.38,95%CI(0.32,0.47),P〈0.00001]、病毒耐药[OR=0.44,95%CI(0.36,0.55),P〈0.00001],替比夫定均优于拉米夫定。结论基于当前临床证据,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优于拉米夫定。但由于纳入研究的随访时间较短,样本量也较小,远期结果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101-105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实践与交流

饮食与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摘要:心力衰竭作为心血管疾病的终末点,长期的病程中的营养不良或暴露于具有某种危险因素的饮食模式,都会加重心力衰竭的病情甚至导致恶病质的发生。本文结合当前文献,综述饮食与心力衰竭关系的研究进展,对饮食影响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能量代谢、炎症和氧化应激等过程进行阐述。
10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