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畜牧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畜牧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CSCD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 11-2083/S 国内刊号
  • 0258-7033 国际刊号
  • 1.0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畜牧是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3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畜牧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综述、科学技术_遗传育种、科学技术_繁殖生理、科学技术_营养饲料、科学技术_生产与管理、科学技术_环境控制、产业经济_畜牧经济、产业经济_产业透视、产业经济_行业调研

中国畜牧 2017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畜牧杂志刊首篇
畜牧业减少氮排放的营养策略与需要解决的问题1-3

摘要:2017年《中国畜牧杂志》全面改版。为更好展示畜牧学领域的科技前沿,促进学术交流,本刊特别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或青年骨干,围绕各自的研究领域,介绍自己、团队或国际研究机构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或就当前的研究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和评论。本期自副主编开始,将为读者带来相关综述,希望能引发读者对相关热点、难点的思考,并进行深入探讨。

中国畜牧杂志综述
母猪的乳腺发育及其影响因素3-9

摘要:母乳是哺乳仔猪重要的能量和营养物质来源,对乳仔猪的成活率和生长发育起决定性作用。母猪泌乳能力与其乳腺细胞的发育密切相关,两者可双向调控,并随着胎次呈现周期性变化。其中乳腺的发育主要受雌激素、松弛素和催乳素等体内激素的调节。而乳腺发育及激素分泌量受营养素和管理水平的影响较大。本文将从乳腺的发育、乳腺发育的激素调控、泌乳反馈、乳腺退化和营养与管理对母猪乳腺组织发育的影响等5个方面进行综述,为母猪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拉曼光谱技术在肉品质评价中的应用10-14

摘要:拉曼光谱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光谱检测技术,以其快速、无损、对水等极性物质不敏感等优势,已经在肉品质评价领域中取得一定进展。本文结合近红外光谱技术应用现状,简要介绍拉曼光谱技术原理和发展,综述拉曼光谱技术在肉品质感官评价、在线检测以及安全评价中的应用,并对其在今后肉品质评价领域的发展进行展望。

微生物抗菌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15-19

摘要:"后抗生素时代",安全高效的抗生素替代物成为研发热点之一,具有诸多优点的抗菌肽有望成为抗生素理想替代物之一。近年来,微生物源抗菌肽在动物生产中的研究应用不断深入,并获得大量研究成果。本文就微生物抗菌肽及其在防控动物疫病、增强动物机体免疫水平、提高动物机体抗氧化能力、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微生物抗菌肽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解淀粉芽孢杆菌在动物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19-23

摘要:解淀粉芽孢杆菌具有较好的抑制细菌和真菌的能力,在养殖和畜产品加工领域均有应用。添加在动物饲料中可以调节动物的免疫机能、调节肠道菌群、减轻结肠受损程度、缓解免疫应激、提高饲料转化率和生长性能、减轻细菌生物被膜的聚集;其拮抗食源性病原菌的功能提示了在畜产品加工领域中应用的前景。本文就近年来解淀粉芽孢杆菌在养殖和畜产品加工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和展望。

中国畜牧杂志科学技术
母猪品种、胎次、活仔数和分娩月份对窝产仔均匀度等性状的影响24-29

摘要:母猪窝产仔均匀度相关性状是影响哺乳仔猪死亡率的因素之一。本研究对9 458头长白猪和13 317头大白母猪分娩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长白和大白猪初生窝内平均重变异度分别为17.9%和18.0%,初生窝内平均重标准差分别为262.6、257.6 g。研究表明,母猪品种、配种组合、母猪产活仔数、胎次、季节及母猪妊娠天数影响母猪窝产仔均匀度。初生窝内平均重标准差依次为大长杂繁(YL)〉长大杂繁(LY)〉长白纯繁(LL)〉大白纯繁(YY)(P〈0.05);随着产活仔数的增加,初生窝内平均重变异度和标准差显著升高(P〈0.05);初生窝内平均重标准差和初生窝内平均重变异度均是第1胎最低,随着胎龄而增加。本研究提示通过选择合适的品种、规范胎龄分布和有效的季节性管理措施可以改善猪群窝产仔均匀度。

贵妃鸡与麒麟鸡微卫星遗传多样性研究30-35

摘要:以岭南黄鸡为参照,利用微卫星位点检测贵妃鸡和麒麟鸡的遗传多样性,评估群体遗传资源现状。结果表明:26个微卫星位点在30个贵妃鸡、40个麒麟鸡和30个岭南黄鸡个体中共检测到197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范围为3个(MCW0037、MCW0165、MCW0098)-19个(LEI0234),平均7.58;总体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6816,平均观察杂合度0.5625,平均多态信息含量0.6327;岭南黄鸡的遗传多样性最高,麒麟鸡次之,贵妃鸡最低;3个群体均偏离了哈迪-温伯格平衡;贵妃鸡和麒麟鸡的群体内近交系数高于岭南黄鸡,表明前者的近亲交配事件较频繁;麒麟鸡群体内的遗传分化系数(均值0.2433)和岭南黄鸡(0.2281)大于贵妃鸡(0.0359),表明后者的有效群体较小。在后续的品种选育工作中应当加强亲本亲缘关系的评估,提高选育群体的有效数量,尽量减少近亲交配。

体型评分性状的遗传分析及其在选种中的利用36-39

摘要:本研究旨在围绕体型评分性状,探讨其与生产性状的遗传联系,并浅析其在生产中如何有效利用。通过比较分析了不同体型评分下,生产性状表型的差异;同时分别利用单/多性状线性模型和阈模型对大白猪体型评分性状进行了遗传参数估计,并计算了体型评分性状与部分主要生产性状之间的表型和遗传相关以及排名的秩相关。结果表明:随着体型评分的升高,达100 kg体重日龄与100 kg体重背膘厚均逐渐降低,差异极显著(P〈0.01),头胎产仔数差异不显著(P〉0.05);单性状和多性状线性模型体型评分遗传力分别为0.03和0.04,阈模型遗传力为0.21;此外,体型评分与头胎产仔性能呈强的正遗传相关,而与非头胎产仔性能呈弱相关,与生长性状呈强的负遗传相关;最后,秩相关结果显示,单一通过性状EBV排名来选种不可靠,但排名靠前个体体型评分均值在8.0左右,提示应综合体型评分和育种值排名来选种。

HGT KAPs基因家族在辽宁绒山羊皮肤毛囊中的表达研究40-46

摘要:为进一步探索高甘氨酸/酪氨酸角蛋白关联蛋白基因家族(HGT KAPs)与辽宁绒山羊羊绒品质——绒毛纤维直径的关系,本研究运用半定量RT-PCR检测KAP6-1.2、KAP6.2、KAP7.1、KAP8.1和KAP8.2在皮肤及各组织中的表达,通过原位杂交对其进行定位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兴盛期、退行期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5个基因特异地表达于皮肤,在初、次级毛囊的皮质层、内根鞘中有明显的表达信号。KAP6-1.2和KAP8.1在兴盛期初次级毛囊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KAP6.2在兴盛期、退行期初级毛囊的表达量均高于次级毛囊,而KAP7.1、KAP8.2在兴盛期次级毛囊的表达量高于初级毛囊,而退行期与之相反。因此推测,HGT KAPs基因家族在调控辽宁绒山羊绒毛纤维直径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编码羊绒结构蛋白的基因。

松潘藏猪现状与保种利用研究46-49

摘要:本文介绍了松潘藏猪生活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及其生物学性状,提出了保种和合理利用的必要性及措施,为藏猪保护和利用提供指导。

瘦素对鸭成肌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50-54

摘要:瘦素是一种重要的能量调控因子,存在于人体骨骼肌细胞,而瘦素在鸭肌肉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的作用还不十分清楚。本实验采用离体培养鸭成肌细胞、CCK-8、荧光定量PCR等技术,探索瘦素调控鸭成肌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机理。结果表明:1 ng/mL瘦素促进鸭成肌细胞生长,而10 ng/mL和100 ng/mL显著抑制成肌细胞生长(P〈0.05);瘦素处理24 h后,1 ng/mL组的Myf5和MyoD的表达量最高,10 ng/mL组的Myf5和100 ng/mL组的MyoD的表达量最低(P〈0.05);而MRF4和MyoG在各个浓度处理组的表达量均显著下降(P〈0.05);1 ng/mL瘦素处理24 h后,AMPK和PI3K的表达量也显著升高(P〈0.05),即AMPK和PI3K参与瘦素调控鸭成肌细胞生长发育过程;分别抑制AMPK和PI3K信号通路后,瘦素诱导Myf5和MyoD表达被减弱(P〈0.05),而MRF4和MyoG的表达上升仅在AMPK被抑制组(P〈0.05)。以上数据表明,瘦素可通过激活AMPK和PI3K信号通路调控鸭成肌细胞增殖和分化,但是AMPK信号通路作用性应大于PI3K信号通路。

不同脂肪酸对体外培养猪肌管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58-64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日粮中不同饱和度脂肪酸棕榈酸、油酸、亚油酸在体外培养的猪肌管细胞内的代谢和沉积差异。体外分离培养猪骨骼肌卫星细胞后,诱导成肌分化,分别用100μmol/L普通和[1--(14)C]标记棕榈酸、油酸、亚油酸孵育猪肌管细胞24 h后,细胞甘油三酯测定、同位素示踪法跟踪3种脂肪酸的代谢过程,实时荧光定量和Western blot检测脂质代谢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亚油酸组细胞中甘油三酯沉积量最高(P〈0.05);同位素示踪法发现亚油酸在细胞中的氧化量和摄取量均最高(P〈0.05),且在细胞甘油三酯中的沉积量最高(P〈0.05);亚油酸能够显著提高肌管细胞脂肪酸摄取相关基因CD36、FABP4、FATP1,脂肪酸氧化相关基因CPT1、Cyt C、AMPKα2的表达(P〈0.05),以及线粒体功能相关蛋白NRF1表达,并能够显著促进甘油三酯合成相关基因DGAT2、FAS的表达(P〈0.05)。相比于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能够促进猪肌管细胞脂肪沉积,并能促进肌管细胞脂肪酸摄取、氧化、甘油三酯合成及促进相关基因表达。

日粮纤维组成对生长猪净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65-69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相同总膳食纤维水平下,不同含量的可溶性和不可溶性纤维日粮对生长猪净能值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用18头(36.12±3.06)kg杜×长×大三元杂交去势公猪,随机分为玉米-豆粕基础日粮、甜菜渣日粮和大豆皮日粮3个处理组,每组6头猪。其中甜菜渣日粮和大豆皮日粮是甜菜渣和大豆皮分别替代基础日粮供能部分的22.49%和20.45%。试验共3期,每期28 d,包括22 d适应期和6 d测热期。结果表明:纤维日粮的有效能值及总能、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消化率显著低于基础日粮(P〈0.01),甜菜渣日粮的总膳食纤维消化率显著高于基础日粮(P〈0.05);纤维显著增加了粪氮的排出(P〈0.01);甜菜渣和大豆皮的净能值分别为8.52、6.48 MJ/kg。表明纤维会降低日粮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和有效能值,但是可溶性纤维含量高的日粮其纤维本身的消化程度更高。

发酵麸皮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70-73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麸皮等量替代基础日粮中5%麸皮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择90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将基础日粮中5%麸皮用发酵麸皮替代;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26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平均日增重显著增加13.49%(P〈0.05),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差异(P〉0.05),耗料增重比显著降低11.73%(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活体瘦肉率1、活体瘦肉率2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屠宰率、第10肋眼肌面积和第10肋背膘厚等屠宰性能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48 h滴水损失降低18.84%(P〈0.05),肌内脂肪提高30.4%(P〈0.05)。综上分析,发酵麸皮等量替代基础日粮中5%麸皮可以有效提高育肥猪生长性能,改善肉品质。

日粮磷水平对“京红1号”蛋鸡育雏期生长性能的影响74-79

摘要:本试验通过研究日粮中不同磷水平对"京红1号"商品代蛋鸡育雏期生长性能的影响,确定其育雏期磷的适宜需要量。试验选用1日龄"京红1号"蛋鸡7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日粮总磷/有效磷水平分别为0.45%/0.30%(A组)、0.55%/0.38%(B组)、0.70%/0.46%(C组)、0.78%/0.54%(D组),试验期6周。结果表明:B、C、D组的平均体重、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A组(P〈0.05),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B组的胫长显著高于A组(P〈0.05);B、C、D组的耗料增重比显著低于A组(P〈0.05),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C组最低。此外,"京红1号"商品代蛋鸡的育雏期总磷(有效磷)水平为0.55%(0.38%)时生长性能最好,且体重、胫骨长均匀度最高,此时Ca:P=1.87:1(Ca:AP=2.71:1)。根据二次曲线模型拟合,每只蛋鸡在育雏期总磷摄入量为0.136-0.142 g/d;有效磷摄入量为0.095-0.100 g/d。按照平均日采食量为21.56 g/d计算,日粮中适宜总磷水平为0.63%-0.66%,有效磷水平为0.44%-0.46%。综合考虑,建议日粮总磷水平为0.55%-0.66%,有效磷水平为0.38%-0.46%。

从胚胎期到育肥期饲粮添加共轭亚油酸对猪肉品质、脏器指数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79-84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从胚胎期到育肥期饲粮添加1.5%共轭亚油酸(CLA),对猪肉品质、脏器指数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用妊娠荣昌母猪12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母猪饲喂1.5%CLA,断奶后试验组仔猪继续饲喂含1.5%CLA的饲粮,直至240日龄。结果表明:饲粮中持续添加1.5%CLA能显著提高仔猪的断奶重,显著提高育肥猪眼肌面积、肌内脂肪和肉色评分(P〈0.05),极显著提高了屠宰重、肌肉p H24h和大理石纹评分(P〈0.01),极显著降低了肉色黄度值(P〈0.01);对脏器指数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极显著提高了肌肉饱和脂肪酸(SFA)含量(P〈0.01),降低了不饱和脂肪酸(UFA)含量(P〈0.01)。其中,试验组SFA中的C12:0、C14:0、C16:0、C20:0以及UFA中的C14:1和C16:1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UFA中的C18:1n-9c和C18:3n-3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以上结果说明,饲粮持续添加CLA有利于仔猪生长,并明显改善育成期猪肉品质和改变猪肉中脂肪酸组成。

不同精料水平对荷斯坦奶公牛消化率、血液指标、瘤胃发酵和生长性能的影响85-90

摘要:本试验研究不同精料水平对奶公牛消化率、血液指标、瘤胃发酵和生长性能的影响。选择16头荷斯坦奶公牛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4组,每组4头牛,分别接受一种日粮精料水平(体重0.8%、1.0%、1.2%和1.4%)。结果表明:CP和NDF采食量随日粮精料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且各处理组间差异显著(P〈0.05)。1.4%与1.2%精料组CP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0.8%组(P〈0.05)。血液中总蛋白浓度1.2%精料组显著高于0.8%和1.0%组(P〈0.05)。0.8%精料组瘤胃液氨态氮浓度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1.2%精料组的乙酸浓度,乙酸:丙酸比例显著高于0.8%水平组(P〈0.05);1.4%和1.2%精料水平组的丙酸浓度、总VFA显著高于0.8%精料水平组(P〈0.05)。试验牛日增重随精料水平提高而提高,且差异显著(P〈0.05)。综合各指标可知,对于育成期奶公牛,1.2%精料水平为适宜的营养水平,有利于提高肉牛的采食量和对养分的消化率,充分发挥生长性能和提高饲养效率。

辣木叶、梗与几种常用粗饲料常规营养成分和奶牛瘤胃降解规律的比较研究91-96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辣木作为新型奶牛粗饲料与几种常用粗饲料常规营养成分的差异,并在瘤胃降解规律上进行比较,为辣木在奶牛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净蛋白质体系(CNCPS)评价辣木叶、辣木梗、苜蓿、羊草和玉米青贮5种粗饲料的常规营养成分。选取3头体重600 kg左右,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健康的荷斯坦奶牛,采用尼龙袋法研究5种粗饲料的干物质(DM)、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DNF)的瘤胃降解率和有效降解率。结果表明:辣木叶的营养水平相对较高,其中蛋白和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苜蓿、羊草、玉米青贮和辣木梗(P〈0.05);辣木叶和苜蓿的饲料相对价值显著高于其他3种粗饲料(P〈0.05),辣木梗饲料相对价值最低,与羊草相当。苜蓿的DM降解率在各个时间点均高于辣木叶和辣木梗,24 h之后与辣木叶的DM降解率差距变小;辣木梗的DM降解率在各个时间点显著低于其他4种饲料(P〈0.05);苜蓿、辣木叶和玉米青贮的DM有效降解率均大于60%,极显著高于辣木梗和羊草(P〈0.01)。瘤胃降解12 h后,辣木叶的CP降解率快速升高,且显著高于苜蓿及辣木梗(P〈0.05)。辣木叶、苜蓿、玉米青贮的CP有效降解率较高,羊草和辣木梗的CP有效降解率无显著差异。辣木叶和苜蓿的NDF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其他3种粗饲料(P〈0.05),辣木梗的NDF含量较高但较难被瘤胃微生物利用。综上所述,基于较高的蛋白含量和良好的瘤胃降解特性,辣木叶在奶牛粗饲料应用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辣木梗的饲料相对价值与羊草相当,可在奶牛生产中作为粗饲料进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