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畜牧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畜牧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CSCD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 11-2083/S 国内刊号
  • 0258-7033 国际刊号
  • 1.0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畜牧是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3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畜牧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综述、科学技术_遗传育种、科学技术_繁殖生理、科学技术_营养饲料、科学技术_生产与管理、科学技术_环境控制、产业经济_畜牧经济、产业经济_产业透视、产业经济_行业调研

中国畜牧 2016年第2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畜牧杂志遗传育种
苏太断奶仔猪TAP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修饰与F18大肠杆菌抗性的关系1-5

摘要:本试验运用亚硫酸氢盐(BSP)+Miseq测序法分析苏太断奶仔猪F18大肠杆菌抗性型和敏感型个体十二指肠和空肠组织TAP1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水平,并运用real-time PCR(RT-PCR)方法检测TAP1的m RNA表达量,进而分析TAP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修饰对m RNA表达的影响,探讨TAP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修饰对F18大肠杆菌抗性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TAP1基因启动子区2个Cp G岛及其中间区域内存在28个Cp G位点,且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甲基化;其中在Cp G-6位点,抗性型个体空肠组织中的甲基化水平显著低于敏感型个体的甲基化水平(P〈0.05);在Cp G-7和Cp G-8位点,抗性型个体十二指肠组织中的甲基化水平显著高于敏感型个体的甲基化水平(P〈0.05);Cp G-7和Cp G-8位点甲基化水平与TAP1基因m RNA表达量呈负相关。本实验结果显示,Cp G-6、Cp G-7和Cp G-8是调控基因转录水平的关键性位点,断奶仔猪可能通过对TAP1基因启动子区Cp G岛这些关键位点的去甲基化来提高十二指肠和空肠组织中m RNA的表达水平,进而发挥对E.coli F18抗性的调控作用。

种猪活体性能检测能力验证方法与效果分析5-9

摘要:本文以种猪性能检测指标为对象,分析了活体检测的特点,采用Z比分数、稳健Z比分数、方差分析及正态分位法4种统计方法,探讨种猪活体性能检测能力验证的有效方法。结果表明:Z比分数法评价数据为满意,稳健Z比分数和正态分位法评价部分数据不满意,方差分析则显示参加的人员之间结果有差异。在4种统计评价方法中,结合种猪活体性能和不同方法的特点,认为稳健Z比分数是最佳的种猪活体性能能力验证结果评价方法。

乾华肉用美利奴羊体重与体尺指标的相关性分析10-13

摘要:为探讨乾华肉用美利奴羊体尺指标与体重的相关性,更好地服务于该品种的选育工作,通过SPSS软件对120只乾华肉用美利奴羊的成年母羊体重、体尺进行了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并建立了最优回归方程。结果表明:乾华肉用美利奴羊的体重(Y)与体高(X_1)、体斜长(X_2)、胸围(X_3)、尻宽(X_5)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胸围、体高和尻宽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对体重的影响都极大,其体尺性状与体重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0.376X_1+0.397X_3+0.362X_5,决定系数(R_2)为0.704。

仔猪均匀度表型及遗传分析13-16

摘要:本研究旨在对仔猪均匀度进行表型与遗传分析,探究其与各繁殖性状之间的相关,为其在育种中应用奠定基础。试验选取某核心场近6年产仔记录,利用DMU软件和动物模型估计了仔猪均匀度的加性方差、与配公猪效应方差和永久环境效应方差,计算各品种该性状遗传力;并评估了大白猪仔猪均匀度与主要繁殖性状(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断奶仔猪数和21日龄窝重)之间的表型和遗传相关。结果表明:品种、胎次和母猪分娩年季对仔猪均匀度均有显著影响(P〈0.05);大白猪、长白猪和杜洛克猪遗传力分别达到0.059、0.065和0.027,与配公猪效应变化范围为0.008~0.014,永久环境效应变化范围为0.000~0.017;此外,表型与遗传相关结果较为接近,仔猪均匀度与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初生窝重呈中等正相关,与断奶仔猪数和21日龄窝重相关均接近于0。随着产仔数的增加,仔猪整齐度逐渐减小。因此,在增加产仔数的同时,应考虑对仔猪均匀度的选择。

鹅GnIH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产蛋量的关联性研究17-19

摘要:本实验旨在探讨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Gn IH)基因作为影响鹅产蛋性能候选基因的可能性,寻找与鹅产蛋性能相关的分子标记。选用四川白鹅和籽鹅为实验材料,采用PCR-RFLP方法对Gn IH基因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检测。发现了2个多态性位点,使实验鹅群表现出CC、DD、CD和EE、FF、EF共6种基因型;利用SPSS(19.0)软件统计分析了基因型与鹅产蛋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鹅Gn IH基因SNP_1(内含子1)与产蛋量无显著关联(P〉0.05),SNP_2(外显子3)对产蛋量有显著影响(P〈0.05),初步推断Gn IH基因可能是影响鹅产蛋量的主效基因或与主效基因连锁。

中国畜牧杂志繁殖生理
Smad3信号通路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中的作用20-24

摘要:Smad3作为哺乳动物体内TGF-β信号转导超家族中的成员,在卵子发生和胚胎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以猪卵母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培养液中添加Smad3信号通路抑制剂SB431542,体外培养猪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同时以不添加抑制剂的为对照组。用Western Blotting、定量PCR等技术检测了细胞相应变化。结果表明:5μmol/L浓度的SB431542可以抑制Smad3磷酸化作用,有效降低了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率、谷胱甘肽的含量及Cyclin B1的表达量。由此可见,Smad3信号通路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有重要作用。这为提高卵母细胞体外减数成熟能力,尤其是对提高单胎家畜的繁殖能力意义重大。

ssc-let-7c对猪甲状腺细胞体外培养增殖研究25-29

摘要:Mi R-let-7c是let-7家族的主要成员之一,在甲状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实验通过体外转染mi R-let-7c类似物探索其对猪甲状腺细胞体外培养增殖的影响。观察猪甲状腺细胞在3D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和猪甲状腺原代及传代细胞的形态变化,并计算细胞生长速度;通过实时荧光定量(q PCR)、MTT技术检测3组体外培养猪甲状腺细胞中mi R-let-7c的表达量和细胞增殖情况;利用在线预测软件mi RWalk2.0对mi R-let-7c的靶基因及其功能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传代2代后的甲状腺细胞生长缓慢,且形态由圆逐渐变长。细胞免疫荧光鉴定结果发现有明显的绿色荧光,表明猪甲状腺细胞功能正常。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管家基因Met-t RNA表达稳定,转染mimics组mi R-let-7c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2组。利用MTT法的细胞增殖实验中转染mimics组的OD值显著小于其他2组(P〈0.05)。利用在线预测软件发现mi R-let-7c的靶基因主要聚集在与胰岛素及癌症等相关的通路。本研究揭示了mi R-let-7c在甲状腺细胞生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研究mi R-let-7家族在调控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有益参考。

牛体外胚胎高效生产技术优化研究30-33

摘要:为了探讨小卵泡液、放线菌酮(CHX)对卵母细胞预成熟、囊胚滋养层细胞囊泡(TVS来源于体外受精培养14 d的滋养层细胞)、维生素对牛体外胚胎质量的影响。在B超仪下进行牛活体取卵(OPU),从牛活体卵巢采集卵母细胞,进行体外成熟、体外受精、早期胚胎体外培养。结果表明:10%小卵泡液及8%CHX的卵母细胞预成熟4 h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在体外受精及早期胚胎培养液CR1aa中添加10μg/m L维生素C组与TVS共培养组的卵裂率和囊胚发育率均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体外胚胎与TVS共移植受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活体采集的卵母细胞经体外预成熟处理,可以达到核质同期化的目的,早期胚胎的培育过程中加入TVS、抗氧化剂等可以克服早期胚胎的发育阻滞,提高体外胚胎的囊胚发育率。

中国畜牧杂志营养饲料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仔猪门静脉回流组织氮代谢的影响34-38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蛋白质(CP)水平对仔猪门静脉回流组织(PDV)氮代谢的影响规律及机制。试验选用18头出生日龄接近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猪(20±1.0)kg,分别安装门静脉、颈动脉、肠系膜静脉和肝静脉血插管,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分配到日粮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水平一致而CP水平分别为20.0%(对照)、17.0%和14.0%的3组饲粮中。1周后通过血插管采集血液样品,离心获取血浆,用于分析血浆中排流物质的浓度。结果表明:仔猪门静脉、肝静脉和肝动脉葡萄糖(GLU)浓度不受饲粮CP水平的影响(P〉0.05),而门静脉GLU的净流量以及肝脏GLU的消耗量皆随饲粮水平的降低而显著降低(P〈0.01);仔猪肝脏总蛋白(TP)的产量不受饲粮CP水平的影响(P〉0.05);14.0%CP组仔猪肝脏尿素氮(UN)的产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平衡4种重要必需氨基酸的情况下降低饲粮蛋白水平降低了肝脏UN的生成量,但是并未降低肝脏UN生成量与蛋白质采食量的比值。

氨基酸平衡低蛋白日粮对仔猪血清生理生化指标及肝脏关键代谢标志物的影响39-44

摘要:低蛋白日粮往往引起肝脏IGF-I分泌降低,导致仔猪生长受限。为探讨其机制,本文采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了肝脏关键代谢物对低蛋白的响应。试验选用体重接近的28日龄杜×长×大三元杂断奶仔猪18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分别饲喂20%、17%和14%粗蛋白日粮并添加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及苏氨酸达到NRC水平。预饲期5 d,正式试验30 d。结果表明:随着日粮蛋白水平的降低,血清中尿素氮、胰岛素、IGF-I含量,以及肝脏IGF-Im RNA表达水平亦随着降低。代谢组学研究表明,α-酮异戊酸和缬氨酸在14%CP日粮组显著降低;与此相反,血清总胆固醇、游离脂肪酸和肝脏IGFBP-1的m RNA表达水平却有所升高(P〈0.05)。研究结果表明,低蛋白日粮造成仔猪生长受限与肝脏IGF-I和IGFBP-1的表达有关。肝脏缬氨酸和α-酮异戊酸等代谢关键物有可能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青蒿叶对肉鸡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45-49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青蒿叶对肉鸡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以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取1日龄初始体重相近的健康爱拔益加肉鸡144羽,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羽。Ⅰ组为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Ⅱ、Ⅲ组为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10 g/kg青蒿叶,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在饲粮中添加青蒿叶对肉鸡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饲料增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21日龄时,Ⅱ、Ⅲ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分别降低了17.73%、12.74%(P〈0.05),但Ⅱ、Ⅲ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42日龄时,Ⅱ、Ⅲ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分别降低了18.82%(P〈0.05)、9.71%(P〉0.05),但Ⅱ、Ⅲ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1、42日龄时,各处理组间血清中尿素氮、肌酐、总胆红素及甘油三酯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青蒿叶对21日龄肉鸡空肠的胰蛋白酶活性和42日龄肉鸡空肠的淀粉酶活性均有显著的增强效果(P〈0.05),以5 g/kg添加水平的试验Ⅱ组效果最佳,但对胰腺的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空肠和回肠的脂肪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在饲粮中添加一定水平的青蒿叶对肉鸡生产性能没有影响,但是能够促进血脂的代谢水平,并且增强了肉鸡的消化能力,说明它可以作为一种绿色的饲料添加剂添加到肉鸡饲粮中。

减少肉鸡磷、氮等元素排放的饲料配制技术研究50-53

摘要:本试验旨在探讨降低饲粮中磷、氮及铜、铁、锰和锌等元素用量及添加植酸酶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胴体性能及肌肉品质与粪便中上述元素含量的影响,以期在不影响肉鸡生长性能的前提下,降低肉鸡养殖排放对环境的污染。试验选用112只1日龄AA肉仔鸡(公母各半),按体重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一个是按我国鸡饲养标准(2004)中的营养推荐量配制的常规对照组,另一个是降低上述元素用量并添加植酸酶的试验组。每个处理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公母各半)。结果表明:2个处理组间鸡只生长性能、死亡率与多数胴体性能及肌肉品质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鸡只粪便中磷、氮、铜、铁、锰和锌含量分别降低了26%(P〈0.0001)、10.4%(P=0.0003)、60.8%(P〈0.0001)、7.56%(P=0.007)、13.6%(P〈0.0001)和38.9%(P〈0.0001)。以上结果提示,降低肉鸡饲料中上述元素用量并添加植酸酶,可显著减少肉鸡粪便中以上元素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有助于节约饲料资源和降低饲料成本。

外源酶对舍饲牦牛生产性能和养分消化率及瘤胃发酵的影响54-58

摘要: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外源纤维素酶(EFE)添加水平对舍饲牦牛生产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找出适宜的添加量。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试验因素为EFE的添加水平(0、0.2、0.4 g/kg日粮干物质),选取24头年龄为4周岁左右的麦洼公牦牛,根据体重按照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为3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0.2、0.4 g/kg EFE添加组,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结果表明:0.2、0.4组牦牛的日增重(ADG)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1.91%和21.42%(P=0.014),同样,2个试验组牦牛的干物质采食量(DM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36),此外,试验组的饲料增重比(F/G)有低于对照组的趋势(P=0.069),其中以0.4 g/kg添加组最低;试验组牦牛对日粮GE、ADF和NDF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以0.4组最高,而对CP(P=0.235)和OM(P=0.191)的表观消化率没有显著影响;试验组牦牛的瘤胃NH3-N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VFA浓度则以0.4组最高(P=0.005),而乙/丙值最低(P=0.024)。因此,本试验条件下,牦牛日粮中EFE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4 g/kg日粮干物质。

降低饲料中植物性蛋白水平对鲤幼鱼生长和肌肉营养成分及转氨酶活力的影响59-64

摘要:研究分析了降低饲料中植物性蛋白水平对鲤幼鱼生长性能、肌肉营养成分及转氨酶活力的影响。试验共设5组不同的饲料,植物蛋白水平依次为27.4%、26.9%、26.3%、25.8%、25.2%,分别记为P0组(对照组)、P1、P2、P3、P4组。试验用鲤幼鱼的平均体质量为(12±1.18)g,每组饲料设置3个重复,试验周期为8周。结果表明:对照组P0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对照组P0组的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除P4组的其他各组(P〈0.05),饵料系数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鲤肌肉粗蛋白质含量受饲料蛋白水平降低的影响不显著(P〉0.05),试验鲤肌肉水分、粗脂肪及灰分含量随饲料植物性蛋白的降低均显著下降,以P2组水分及粗脂肪降为最低。肌肉中总氨基酸含量与EAA/TAA值均先升高后降低。从鲜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来看,P4组占比最高。鲤肝胰脏谷草转氨酶活力受饲料蛋白水平降低的影响不显著(P〉0.05),P1组的肝胰脏谷丙转氨酶活力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P1组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值显著高于P2组、P3组和P4组(P〈0.05)。综合分析,在本试验条件下,适当降低饲料中植物性蛋白水平,可改善肌肉品质及风味,并起到护肝作用,但适宜鲤生长的植物性蛋白水平为27.4%,即饲料蛋白水平仍为32%。

中国畜牧杂志动物生产
早期断奶对仔猪血清、肌肉及肝脏氨基酸代谢的影响65-71

摘要:本试验旨在探讨早期断奶对仔猪血清、肌肉及肝脏氨基酸代谢的影响及意义。选择4窝18日龄仔猪,从每窝中各选4头,共计16头仔猪,称重后选择4头屠宰取样,另外12头断奶处理(断奶组)。每窝剩余仔猪由母猪继续哺乳(非断奶组)。在断奶后第1、3、7天从断奶组和非断奶组各取4头仔猪称重、采血后,屠宰取肝脏、背最长肌等组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断奶后第7天,仔猪背最长肌重量与体重的比率显著降低(P〈0.05),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清、肌肉和肝脏中的游离赖氨酸及血清中的必需氨基酸、苏氨酸在断奶早期阶段显著降低(P〈0.05),血清、肌肉和肝脏中的游离谷氨酸含量则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在早期断奶阶段,仔猪蛋白质摄入不足(血清总氨基酸等含量降低),机体分解并代谢蛋白质使血清尿素氮和谷氨酸含量上升,肌肉的生长同时受到抑制(背最长肌重量与体重的比率降低)。

健康鲁西黄牛消化道和阴道的细菌多样性研究71-75

摘要:为了研究健康鲁西黄牛口腔、瘤胃、肠道和阴道的细菌组成及其相似性,分别提取各部位样本细菌的总DNA,特异扩增16Sr DNA的V3~V4高变区,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Chao1和Shannon Index多样性指数分析、OTUs交叠分析、聚类分析、物种分布波动性分析。结果发现,阴道和肠道的菌群多样性更高且比较相似,而口腔和瘤胃的则相对较低且比较相近;各样本中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所占的比例均较高;口腔和阴道的变形菌门较多,瘤胃的纤维杆菌门较多;阴道和肠道厚壁菌门占优势。结果表明:健康鲁西黄牛阴道和肠道细菌相似性很高并且含有相同的优势菌为厚壁菌门。阴道与口腔和瘤胃细菌的相似性很低,口腔、瘤胃和肠道的细菌相似性也很低。

中国畜牧杂志动物保健
约氏乳杆菌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血液学指标、脏器指数和组织病理学的影响76-80

摘要:本试验研究了饲粮添加不同水平约氏乳杆菌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血液学指标、脏器指数和组织病理学的影响,以评价约氏乳杆菌的耐受性。试验选用180头28日龄三元杂交(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对照组基础饲粮中不添加约氏乳杆菌,4个处理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10^5、1.0×10^6、1.0×10^7和1.0×10^8CFU/g约氏乳杆菌,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饲粮添加1.0×10^5~1.0×10^8CFU/g约氏乳杆菌处理组的仔猪,其耗料增重比均显著降低(P〈0.05),且各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添加1.0×10^7和1.0×10^8CFU/g约氏乳杆菌组,其肝脏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其他指标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约氏乳杆菌会显著改善断奶仔猪耗料增重比;饲粮添加1.0×10^7和1.0×10^8CFU/g约氏乳杆菌对断奶仔猪肝脏指数有显著影响;饲粮添加高达1.0×10^8 CFU/g约氏乳杆菌对断奶仔猪组织病理观察无不良影响。

不同益生菌对南方夏季泌乳中后期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81-85

摘要:本文旨在研究不同益生菌对南方夏季泌乳中后期奶牛瘤胃发酵参数、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血液生化指标及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72头产奶量、泌乳天数、胎次均相近的泌乳中后期奶牛进行饲养对比试验,即对照组(添加酵母培养物100 g/d)和试验组(添加由酵母和芽孢杆菌组成的复合益生菌20 g/d)。试验期45 d,其中预饲期7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瘤胃液中NH3-N和微生物蛋白(MCP)含量显著升高(P〈0.05);有机物(OM)、粗蛋白(CP)和粗脂肪(EE)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但对血液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在牛舍温度(30.5±3.51)℃条件下,试验组能保持泌乳中后期奶牛产奶量的相对稳定,显著降低乳中尿素氮(MUN)含量(P〈0.05),并且乳蛋白总量趋于增加;此外,试验组每天每头可获益3.36元。在南方夏季的泌乳中后期奶牛日粮中添加由酵母和芽孢杆菌组成的复合益生菌可改善奶牛瘤胃发酵环境,提高营养物质消化率及奶牛生产性能,增加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