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畜牧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畜牧杂志

《中国畜牧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53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实验研究、专家论坛、经验交流、市场研究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8-7033
  • 国内刊号:11-2083/S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82-147
  • 创刊时间:1953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05
  • 综合影响因子:0.878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畜牧 2012年第19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畜牧杂志遗传育种

绵羊HAS2基因遗传变异及其与产羔性状关联性分析

摘要:利用PCR-SSCP和DNA测序法,首次检测了湖羊、小尾寒羊、洼地绵羊、阿勒泰羊中的HAS2基因,并对该基因第2和第3外显子部分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湖羊、小尾寒羊、洼地绵羊、阿勒泰羊在第2外显子中存在3种基因型,各是pp、pq、qq基因型;在第3外显子中存在2种基因型,为rr、rs基因型;HAS2基因第2外显子中发生1处C→A突变,第3外显子中发生1处A→G突变。经χ2适合性检验,4种绵羊在HAS2基因第2外显子上的基因型分布均不符合Hardy-Wenberg平衡,在第3外显子上的基因型分布全符合Hardy-Wenberg平衡。各基因型频率在4种绵羊间的分布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湖羊2个位点上的所有基因型在产羔数上差异均不显著(P〉0.05)。初步认为HAS2基因不能作为湖羊高繁殖力的候选基因。
6-10

湖北乌羊血液生化指标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摘要:湖北乌羊是分布在我国湖北特有的地方山羊新种质,表现为"乌骨乌肉"的特点,受到学术和产业界的重视。本研究测定了湖北乌羊12项血液生化指标,旨在从生化特性方面研究该品种的种质特征。结果表明:湖北乌羊育成羊的磷酸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极显著高于成年羊(P〈0.01),而低密度胆固醇(LDL-C)极显著低于成年羊(P〈0.01);与猪、鸡、牛等畜禽相比,湖北乌羊球蛋白(GLOB)含量较高。这些差异可能与湖北乌羊较强的抗病性有关。LDH与谷草转氨酶(AST)、GLOB与总蛋白(TP)、HDL-C与总胆固醇(TC)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而白蛋白(ALB)与GLOB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P〈0.01)。
11-13

扬州鹅及其杂交配套组合肌肉中肌苷酸和肌内脂肪沉积规律的研究

摘要:以70日龄扬州鹅(A×A)及其4个杂交配套组合(K×B、K×A、C×A和S×A)共5个鹅群体为实验素材,分别取其胸肌和腿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肌肉中肌苷酸的含量,研究其肌苷酸与肌内脂肪的沉积规律。结果表明:5个鹅群体中,除C×A群体母鹅胸肌中的肌苷酸含量显著大于腿肌外(P〈0.05),其他鹅群体胸肌和腿肌中的肌苷酸含量差异均不显著;K×B群体公鹅胸肌的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腿肌(P〈0.05),除S×A群体腿肌的肌内脂肪含量在性别间有显著差异外(P〈0.05),其他群体胸肌和腿肌的肌内脂肪含量在性别间差异均不显著。
14-17

产蛋前期和产蛋期鹅HPG轴褪黑素受体mRNA表达规律的研究

摘要:为阐明不同繁殖阶段鹅HPG轴褪黑素受体mRNA表达的变化规律,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产蛋前期和产蛋期四川白鹅下丘脑、垂体、卵巢组织中3种褪黑素受体亚型(Mel-1a、Mel-1b和Mel-1c)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产蛋前期鹅下丘脑Mel-1a、Mel-1b和Mel-1c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是产蛋期的5.25倍(P〈0.01)、0.43倍(P〈0.01)和1.20倍(P〈0.01);产蛋前期鹅垂体Mel-1a、Mel-1b和Mel-1c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是产蛋期的3.01倍(P〈0.01)、7.51倍(P〈0.01)、7.25倍(P〈0.01);产蛋前期鹅卵巢组织中Mel-1a、Mel-1b和Mel-1c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是产蛋期的1.55倍(P〈0.01)、0.55倍(P〈0.01)、2.86倍(P〈0.01)。以上结果提示,褪黑素可通过其特异性受体的介导在HPG轴的各级水平发挥其调节作用,并且下丘脑褪黑素主要通过Mel-1a介导、垂体褪黑素主要通过Mel-1b和Mel-1c,卵巢褪黑素主要通过Mel-1a和Mel-1c介导来发挥其调控作用。
17-20

4个微卫星标记的多态性与鸭肉用性能杂种优势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对四川农业大学水禽课题组育成的3个肉鸭品系(D1、D2和S)在4个微卫星标记基因座(CAUD054、CAUD081、CAUD091、CAUD133)的等位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有效等位基因数、杂合度及品系间的遗传距离进行检测,并分析S系与D1系和D2系的杂交效果。结果表明:4个微卫星标记在3个群体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多态性,其中有3个标记可以用于遗传多样性评估;从不同群体来看,S系的变异程度最大,而D1系的遗传变异程度最小,D1系与S系的遗传距离大于D2系与S系的遗传距离,同时,D1系与S系的杂种优势高于D2系与S系的杂种优势,表明所选微卫星标记可以用于鸭肉用性能杂种优势的预测。
21-24
中国畜牧杂志繁殖生理

玻璃化冷冻对猪MⅡ卵母细胞皮质颗粒分布及其激活后胚胎发育能力的影响

摘要:本实验旨在探讨玻璃化冷冻保存对猪MⅡ期卵母细胞皮质颗粒分布和孤雌激活后早期胚胎发育能力的影响。实验将卵母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毒性实验组和冷冻组。采用EFS40和EDFS40两种玻璃化冷冻液处理,卵母细胞经恢复后对其进行染色,观察皮质颗粒的分布;并对另一部分卵母细胞实施孤雌激活,观察早期胚胎的发育。结果表明:毒性实验组和冷冻组卵母细胞皮质颗粒部分释放、完全释放的比例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毒性处理组和不同冷冻组间对皮质颗粒的分布无显著差异。与毒性实验组相比,冷冻处理组显著降低皮质颗粒在皮质区分布的比例(P〈0.05)。EFS40毒性实验组孤雌激活后的存活率、卵裂率、囊胚发育率均显著高于EDFS40毒性实验组(86.6%vs.75.0%)、(61.8%vs.40.7%)、(30.2%vs.23.5%)(P〈0.05)。EFS40冷冻组存活率显著高于EDFS40冷冻组,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显示,抗冻保护剂处理和玻璃化冷冻均导致猪卵母细胞皮质颗粒释放,与EDFS40相比采用EFS40较适合猪MⅡ期卵母细胞冷冻保存。
29-32

VEGF shRNA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对绵羊卵泡颗粒细胞增殖的影响

摘要:本研究根据绵羊VEGF基因mRNA序列设计并合成3条shRNA寡核苷酸片段,构建表达质粒并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绵羊卵泡颗粒细胞,采用MTT、ALP方法检测VEGF shRNA重组质粒对绵羊卵泡颗粒细胞增殖的影响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成功构建了表达shRNA的3条重组质粒;3条VEGF shRNA质粒均可抑制绵羊卵泡颗粒的增殖,VEGF蛋白表达水平也明显降低,从而说明VEGF能够促进绵羊卵泡颗粒细胞的增殖。
33-36

不同抗氧化剂对猪精液冷冻保存效果的影响

摘要:在LEY冷冻稀释液基础上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维生素C(0、5、10、20、40、60 mmol/mL)、维生素E(0、0.2、0.5、1.0、2.5、5.0 mg/mL)、SOD(0、100、200、400、600 IU/mL)、CAT(0、50、100、200、300 IU/mL)、GSH(0、1、5、10 mmol/mL)等抗氧化剂,检测冷冻-解冻后精子活力、活率、质膜完整率、顶体完整率、平衡后和解冻后精子MDA含量,以观察5种抗氧化剂对猪精液冷冻保存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冷冻稀释液中联合添加100 IU/mLSOD和200 IU/mL CAT明显提高冷冻-解冻后精子活力、活率、质膜完整率和顶体完整率(P〈0.01)。
37-41
中国畜牧杂志营养饲料

宫内生长受限对胎猪肝脏microRNA表达谱的影响

摘要:本试验旨在分析宫内生长受限(IUGR)和正常胎猪肝脏microRNA(miRNA)表达的差异,以揭示IUGR对胎猪肝脏miRNA表达谱的影响。试验选用6头达兰(Dalland)母猪,在孕110 d左右致死,剖腹并取出整个子宫。在每窝中选取1头IUGR胎猪和1头正常胎猪,分别取出肝脏备用。利用双荧光标记miRNA芯片技术对IUGR和正常胎猪肝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IUGR对胎猪肝脏miRNA的表达产生显著影响,共有41种miRNA存在表达差异,其中27种在IUGR胎猪肝脏中表达上调,14种表达下调。其所导致的胎猪葡萄糖吸收代谢紊乱、脂肪代谢紊乱、蛋白质合成受阻;肝脏解毒能力下降以及肝脏细胞增殖抑制,可能是造成IUGR仔猪出生后营养利用率低、患病率和死亡率高以及生长发育不良的重要原因。
42-46

不同氮硫比日粮对南江黄羊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

摘要: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氮硫比日粮对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以4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南江黄羊作为瘤胃液供体,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通过体外培养试验研究不同氮硫比日粮(氮硫比分别为10.5∶1、9∶1、7.5∶1、6∶1)对瘤胃pH、干物质(DM)降解率、氨氮(NH3-N)浓度、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以及微生物蛋白产量(MCP)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硫比日粮对培养液pH无显著影响(P〉0.05);氮硫比为7.5∶1组的DM降解率在第4、8、12 h时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在培养前8 h内,氮硫比为7.5:1和9:1组的氨氮浓度均显著低于10.5∶1组(P〈0.05);降低日粮中的氮硫比可显著降低乙酸丙酸比例(P〈0.05);氮硫比为7.5∶1组其总的挥发性脂肪酸、原虫蛋白、细菌蛋白以及总的微生物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因此,瘤胃微生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氮硫比,在本试验的条件下瘤胃发酵适宜的氮硫比为7.5∶1。
47-50

育成母牛日粮营养进食量对粪能排出量的影响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营养进食量与粪能排出量的关系,选取32头西门塔尔杂交育成母牛进行消化代谢试验,对其营养成分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及粪能排出量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同一试验不同日粮处理间粪能排出量差异显著(P〈0.05),同一试验粪能排出量随日粮NDF或ADF进食量减少而下降(P〈0.05);同一试验中蛋白质进食量与粪能排出呈反比,日粮蛋白质进食增加,粪能排出减少;育成母牛粪能排出量Y=8.651-196.94X2+342.71X3(P〈0.01,R2=0.82,n=32),其中,Y为育成母牛粪能排出量(MJ/d);X1为干物质采食量(kg/d);X2为NDF采食量(kg/d);X3为ADF采食量(kg/d)。综合分析,用NDF(X2)和ADF(X3)采食量来估测肉牛粪能排出量是可行的。
51-53

日粮不同NDF水平对辽宁绒山羊瘤胃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及其比例的影响

摘要:试验选择带有永久瘤胃瘘管的辽宁绒山羊羯羊9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3只,研究日粮NDF水平(59.5%、54.6%、49.69%)对绒山羊瘤胃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及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DF水平的降低,乙酸浓度显著升高(P〈0.05),丙酸浓度显著升高(P〈0.05),乙酸比例显著降低(P〈0.05),丙酸的比例显著升高(P〈0.05)。丁酸浓度和丁酸的比例没有显著变化(P〉0.05)。各种酸浓度及其比例与NDF水平有着比较好的线性回归关系:乙酸浓度=16.21-17.99NDF(n=9,R2=0.55,P〈0.05),丙酸浓度=33.39-43.97NDF(n=9,R2=0.68,P〈0.01),乙酸比例=51.77+51.61NDF(n=9,R2=0.52,P〈0.05),丙酸比例=29.09-31.06NDF(n=9,R2=0.49,P〈0.05)。绒山羊日粮NDF含量为50%左右时瘤胃的发酵效果最好。
57-59

不同营养水平日粮对妊娠初期和秦母牛血液生化指标及生殖相关激素的影响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日粮营养水平对妊娠初期母牛血液代谢指标及生殖相关激素的影响,选择8头妊娠3个月的和秦(和牛×秦川牛)母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2头。设置高能高蛋白(9.9 MJ/kg、12.1%)、低能低蛋白(8.9 MJ/kg、9.7%)、高能低蛋白(9.9 MJ/kg、9.7%)、低能高蛋白(8.9 MJ/kg、12.1%)4个日粮组。采用4×4拉丁方设计,包括4个试验期,每期为25 d,每期试验结束时采血分析相关指标。结果表明:高能量水平下血糖、甘油三酯、雌二醇、促卵泡素和孕酮水平均显著高于低能量水平(P〈0.05);高蛋白水平下血液总蛋白、血清尿素氮、甘油三酯、促卵泡素、促黄体素、雌二醇和孕酮含量均显著高于低蛋白水平(P〈0.05)。综合分析,在本试验条件下血液生化指标及生殖激素水平,高能量高蛋白日粮相对适合于妊娠初期和秦母牛的营养需要。
59-62
中国畜牧杂志动物保健

中药复方对山羊的影响:Ⅱ·血清激素水平和血气指标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中药复方对山羊血清激素水平和血气指标的影响。选择6头健康的体重相近的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周岁大足黑山羊羯羊,按3×3重复拉丁方试验设计,随机分为3组,1个对照组和2个处理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山羊。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2个处理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上给每头羊日喂15 g复方Ⅰ和复方Ⅱ(由藿香、苍术、黄柏和生石膏等中药按不同比例组成)。结果表明:2种复方均能降低山羊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醛固酮、皮质醇和胰高血糖素水平,提高血清生长激素、胰岛素、促甲状腺激素、三碘甲腺原氨酸、四碘甲腺原氨酸和瘦素水平;2种复方均能提高山羊全血二氧化碳与氧分压、氧饱和度、二氧化碳总量、实际碳酸氢盐与剩余碱浓度及钙、磷、镁等离子浓度,仅降低全血pH;综合而言,复方Ⅰ作用效果优于复方Ⅱ。
63-67

血根碱体外抑菌作用及其对细菌生物被膜的影响

摘要:试验旨在了解血根碱的体外抑菌能力及对细菌生物被膜的作用。通过管碟法测定不同浓度的血根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凝结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能力,并与国家允许添加的饲用抗生素盐酸金霉素比较;构建3种致病菌的细菌生物被膜;研究血根碱对其作用效果。结果表明:0.32 g/L的血根碱抑菌效果明显,并且优于盐酸金霉素;采用刚果红平板法及银染法鉴定细菌生物被膜;通过菌落计数发现,0.16 g/L血根碱可以清除细菌生物被膜。血根碱具有较强的体外抑菌能力,又能有效清除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形成的细菌生物被膜。
67-70
中国畜牧杂志动物生产

数控保温床对保育猪生产性能和舍内环境指标的影响

摘要:试验研究数控移动式和固定式保温床对保育猪生产性能和舍内环境指标的影响,旨在分析保育猪舍数控保温床设计及应用的主要技术参数。选取28日龄左右杜大长三元杂交断奶仔猪112头,按体重大小、性别均等分配,随机分为移动组、固定组、保温灯组和对照组4个组,每组4个重复,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移动组和固定组的保育猪平均日增重分别比保温灯组提高12.37%(P〈0.01)和13.46%(P〈0.01),平均日采食量均略有提高,饲料增重比分别降低5.45%、6.06%(P〉0.05);移动组和固定组的平均日温差分别比保温灯组低2.5℃(P〈0.01)和2.6℃(P〈0.01),比对照组低2.9℃(P〈0.01)和3.1℃(P〈0.01),比室内低2.6℃(P〈0.01)和2.7℃(P〈0.01);移动组和固定组除了第17天和第18天外,相对湿度均维持在40%~55%适宜的范围内。结果提示,数控移动式和固定式保温床设计合理,能使保温箱内温度及相对湿度维持在合适水平,能够提高保育猪日采食量和日增重,降低饲料增重比,能获得比传统保温灯更佳的保育效果。
71-75

初配日龄对不同品系大白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摘要:从2007—2011年的初配母猪繁殖记录中选取了法系大白猪66头、美法系大白猪149头、美系大白猪43头,对3个品系母猪头胎繁殖性能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大白猪适宜的初配日龄。结果表明:各系大白猪后备母猪在7、8、9月龄配种的较多,分别占后备母猪群的86.36%(法系)、85.9%(美法系)、83.72%(美系);在220~240、240~260日龄配种的法系大白后备母猪的头胎繁殖性能均高于220日龄以下配种的母猪(P〉0.05);在240~260日龄配种的美法系后备母猪的繁殖性能高于其他日龄配种的母猪,其中活仔数差异显著(P〈0.05);240~260日龄配种的美系后备母猪仔猪初生重显著高于其他各组日龄配种的母猪(P〈0.05);各系母猪随着初配日龄的增加,所产仔猪初生重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75-77
中国畜牧杂志综述

尾连蛋白TIP47结构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摘要:尾连蛋白TIP47,又称胎盘蛋白17(PP17)或甘露糖6磷酸结合蛋白1(M6PRBP1),是脂滴包被蛋白(PAT)家族蛋白成员之一,不仅参与脂质代谢,还与Rab9协同作用于甘露糖-6-磷酸受体(MPRs)胞浆结构域,参与MPR从核内体到反式高尔基复合体的网络运输,近年来研究表明,TIP47也参与某些疾病过程。TIP47具有双重分布特点,不仅存在于胞浆,而且结合于脂滴表面,这与细胞代谢状态和易改变的疏水结构有关。它在组织中广泛表达,本文就TIP47的结构、表达特点及功能加以综述。
7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