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畜牧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畜牧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CSCD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 11-2083/S 国内刊号
  • 0258-7033 国际刊号
  • 1.0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畜牧是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3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畜牧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综述、科学技术_遗传育种、科学技术_繁殖生理、科学技术_营养饲料、科学技术_生产与管理、科学技术_环境控制、产业经济_畜牧经济、产业经济_产业透视、产业经济_行业调研

中国畜牧 2011年第19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畜牧杂志遗传育种
体内精原干细胞介导法制备抗病转基因鸡1-6

摘要:实验旨在利用精原干细胞介导的方法体内转染融合基因EGFP-MMx,制备抗病毒性疾病转基因鸡。采用脂质体包埋法,睾丸内注射EGFP-MMx融合基因,术后采集30、40、50、60、70、80d睾丸组织进行冰冻切片、基因组PCR、点杂交实验,转染后60d公鸡精液人工授精于正常母鸡,对后代血液采用PCR检测技术、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外源基因EGFP-MMx的整合表达情况。结果表明:睾丸基因组点杂交阳性率为72.2%。通过PCR、RT-PCR检测方法,在实验公鸡精液和F1代血液中检测到目的基因,精液阳性率为25%,F1代阳性率为10.53%,XVestemblot检测F1代阳性率为7.89%。结果证明外源基因通过睾丸注射法可整合到基因组上,为培育抗痛转基因鸥提供券者依据.

催乳素受体基因mRNA在绒山羊皮肤中表达水平的研究6-9

摘要:本实验旨在探明绒山羊从绒毛生长前到绒毛生长旺盛期总的催乳素受体(T-PRLR)基因和短型催乳素受体(S-PRLR)基因mRNA在皮肤中表达量的变化,为进一步探明山羊绒毛生长机理奠定基础。实验选用18只年龄、体重相近的内蒙古白绒山羊,随机分为2组,每组9只,其中一组皮下埋植褪黑激素(MT)刺激山羊绒毛提前萌发和降低血液中催乳素(PRL)浓度。mRNA的表达量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结果表明:在内蒙古白绒山羊皮肤当中卜朋LR基因mRNA表达量从6—11月呈现逐渐降低的规律,但S—PRLRmRNA相对T-PRLRmRNA表达水平呈现上升趋势。本实验结果显示,伴随着绒毛生长速度的改变PRLR基因的可变剪接率也发生了改变,在绒山羊绒毛生长过程中S—PRLR起了主要作用。

5个鸭品种MyoD基因外显子1的多态性及其与屠宰性状的关联分析10-12

摘要:本实验采用PCR—SSCP方法研究了5个鸭品种(奥白星分割型肉鸭、北京鸭、金丽鸭、樱桃谷鸭SM3型、奥白星76型肉鸭)共148个个体MyoD基因外显子1的多态性,并分析基因位点多态性与鸭屠宰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有1对引物检测到多态,在外显子1编码区内检测到1个突变位点C201G,该位点C→G的突变引起组氨酸/谷氨酰胺的改变;检测到MM、MN2种基因型,/VIM型为优势基因型,但5个群体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不同基因型对鸭的腿肌率性状的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5个品种鸭MN型个体的腿肌生长速度相对MM型个体更为迅速,表明MN基因型可作为腿肌选择的分子标记。

辽宁省3个引进猪种ESR和FSH-β基因合并基因型对繁殖性状的影响13-16

摘要:本研究以辽宁省3个引进猪种长白、大白和杜洛克为实验材料,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ESR和FSH-β基因的多态性,分析这2个基因的单基因与合并基因型对繁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ESR和FSH-β基因都存在AA、AB和BB3种基因型,在各猪群内基因型分布差异不显著(P〉0.05),两基因均处于遗传平衡状态;单基因分析表明大部分繁殖性状的最小二乘均值具有按基因型AA、AB、BB递增的趋势,ESR和FSH--β基因的优良基因型为BB型;ESR与FSH书的合并分析表明BBBB为最优合并基因型,合并后效应显著(P〈0.05),且合并基因型的遗传效应高于单基因型效应。因此,可以利用合并基因型对猪的繁殖性状进行标记辅助选择。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征稿启示16-16

摘要: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主办、李德发教授主编的英文期刊《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CN11-5967/S,ISSN1674—9782)正式创刊。

鸭TLR2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其结构预测17-21

摘要:参考鸡Toll样受体2(TLR2)基因序列设计6对特异引物,采用PCR方法从鸭基因组中扩增得到鸭TLR2基因全序列。结果表明:克隆的鸭TLR2基因编码区全长2382bp,由1个开放阅读框组成,编码793个氨基酸,其中亮氨酸为14.2%,含有24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序列,属于Ⅰ型跨膜受体,具有富含亮氨酸的重复序列(LRR)和Toll/IL-IR(TIR)同源区结构域;与鸡、人、猪、鼠和牛TLR2基因的同源性依次为80.0%、63.5%、61.4%、60.0%和58.4%,表明该基因是一个比较保守的基因。

中国畜牧杂志繁殖生理
咪唑诱导的人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B空泡化现象研究21-24

摘要:咪唑作为一种弱碱性物质,处理动物子宫内膜细胞后,可诱导其产生空泡化现象,进而影响其生殖生理功能。本研究使用人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B作为模型,使用咪唑处理导致细胞空泡化后探讨空泡化产生的生理机制。通过基因芯片分析、荧光定量PCR检测、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咪唑处理人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B后,空泡型质子泵(V—ATPase)亚基VOD2基因表达量上调。使用荧光定量PCR验证芯片结果,V—ATPase亚基VOD2mRNA表达量有所上调。对V—ATPase另外一个亚基V1E1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其mRNA表达量也有所上调。使用V-ATPase抑制剂巴弗洛霉素A1和咪唑共同处理人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B后,通过吖啶橙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咪唑诱导的空泡被显著抑制。上述结果证明了V—ATPase在咪唑诱导的细胞空泡化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畜牧杂志营养饲料
Glycinin和β-Conglycinin对不同生长阶段猪生长性能和粗蛋白消化率的影响35-40

摘要:选取仔猪(7.06±0.18)kg、生长猪(44.54±9.04)kg和肥育猪(78.93±7.37)kg军牧一号去势公猪各15头,用于3个生长阶段的动物试验,每一阶段分为A、B、C3组,其中A组为对照组,B、C以Glycinin或β-Conglycinin的提纯产物作为日粮唯一大豆蛋白来源,每组5个重复。仔猪在28日龄断奶,试验分组之前,猪均不接触任何豆科日粮。7d试验期过后,收集消化道各段食糜,测定干物质和粗蛋白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Glycinin或/β-Conglycinin降低仔猪或生长猪的生产性能以及干物质、粗蛋白在消化道各段的表观消化率(P〈0.001),最终导致回肠养分表观消化率的绝对值与对照组相比减少3%~6%。2个生长阶段猪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只在胃中受抗原蛋白的影响有显著差异(Glycinin,P=0.005;β-Conglycinin,P=0.001),仔猪的下降程度大于生长猪。

阴外动脉灌注葡萄糖对关中奶山羊血液生化指标及乳成分的影响41-44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阴外动脉灌注葡萄糖对乳腺血液生化指标及乳成分的影响。选用体重、产奶量相近、2~3周岁、安装有阴外动脉和乳静脉血插管的3只关中奶山羊,每只羊每天分别灌注葡萄糖0、20、40、60g,连续灌注7d。结果表明:葡萄糖灌注能够显著增加乳腺对葡萄糖的摄取量(P〈0.05);乳腺对甘油三酯和总蛋白的摄取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葡萄糖的灌注显著增加了乳蛋白含量(P〈0.05);灌注葡萄糖20、40g处理组乳脂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非脂固形物的含量和产奶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乳腺灌注葡萄糖使乳蛋白和乳脂肪的含量得到显著提高并有效改善乳成分。

游离棉酚对海赛克斯蛋雏鸡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44-47

摘要:试验选用1日龄海赛克斯蛋雏鸡3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Ⅰ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Ⅱ、Ⅲ、Ⅳ组分别饲喂含70、105、140mg/kg游离棉酚(FG)的日粮,试验周期为42d,观察游离棉酚对雏鸡生长性能、血常规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70~140mg/kg游离棉酚对雏鸡的总增重、饲料增重比、死亡率没有负面影响:但均能使红细胞数量、血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含量降低,即会引起鸡的轻微贫血,且在14日龄时差并显著(P〈0.05);能使血清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ALT/AST)的活性升高,在42日龄时差异显著(P〈0.05),组间差异不显著;且在试验后期对维持正常肝功能有不利影响。

饲粮能量水平和维生素预混料对二郎山山地鸡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48-52

摘要:试验选用576只1日龄二郎山山地鸡母鸡,采用2×3因子设计,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考察2种饲粮能量(12.55、10.88MJ/kg);和3种维生素预混料(1、2、3)对二郎山山地鸡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预混料1相比,预混料3显著提高前期和全期的体增重(BWG)、降低饲料增重比(F/G)(P〈0.05);预混料2和3显著降低前期及全期的死亡率(P〈0.05);高能量水平显著提高各阶段BWG、降低F/G及采食量(AFI)(P〈0.05)。与预混料1相比,预混料3显著降低28d血清丙二醛(MDA)含量(P〈0.05);高能量水平显著提高28、49d血清MDA含量(P〈0.05)。与预混料2相比,预混料3显著提高胸肌糖原含量(P〈0.05);高能量水平显著提高肌内脂肪含量(P〈0.05)。表明维生素预混料3可改善二郎山山地鸡生产性能、抗氧化性能和肉品质,在高能饲粮中应用可缓解氧化应激。

中国畜牧杂志动物保健
壳聚糖在奶牛瘤胃中的降解率及其对瘤胃发酵的影响53-56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壳聚糖在奶牛瘤胃中的降解率及其对瘤胃发酵的影响。选择3头体况良好,年龄、体重、胎次、泌乳期相近,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泌乳牛作为供体牛。试验一采用尼龙袋法,分别在投入尼龙袋后2、4、8、12、24、36、72h取样,测定壳聚糖在瘤胃内的实时降解率。试验二利用体外批次培养法,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依据壳聚糖在基础培养底物中的添加剂量分为6个处理组(0、0.02%、0.1%、0.5%、1%、2%)。其中,零剂量组为对照组,其余为壳聚糖组。分别于培养0、2、4、8、12、24h时间点取样,研究不同添加水平的壳聚糖对奶牛瘤胃液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在奶牛瘤胃内降解率很低,在72h时的降解率仅有7.79%;添加不同水平的壳聚糖,对奶牛瘤胃体外发酵培养液的pH值、NH3-N浓度、茵体蛋白(Bce)含量、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产气量均无显著的影响(P〉0.05)。

奶牛TMR中添加陈皮对乳风味的影响57-62

摘要:试验选用4头中国荷斯坦泌乳奶牛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研究了TMlK中添加不同水平(0、300、600、9002/d·头)的陈皮对奶牛乳风味的影响,并采用GC—MS分析了陈皮中的主要挥发性活性物质及添加陈皮后乳中风味物质种类及含量。结果表明:在奶牛TMR中添加陈皮对奶牛的采食量及乳成分无影响(P〉0.05),在添加量为300、600g时的产奶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在添加量为600g时,牛奶的色泽、异味感和甜味与对照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陈皮挥发油中的主要化舍物是柠檬烯、γ-松油烯、β-月桂烯、α-蒎烯、β-蒎烯等;添加陈皮的牛奶中能检测出陈皮中所特有的一些芳香性化合物,如柠檬烯、γ-榄香烯、乙基亚麻酸、油酸、油醇等,且这些化合物在牛奶中的含量随着日粮中陈皮添加水平的增加而增加。结果提示,饲料中添加600g/(d·头)陈皮能提高奶产量及改善奶风味。

中国畜牧杂志动物生产
产果胶酶枯草芽孢杆菌的鉴定、发酵条件优化及产物酶学性质的研究63-68

摘要:以果胶为唯一碳源筛选到1株产果胶酶的菌株JLSP-13,通过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指标试验和16SrDNA保守序列分析,鉴定JLSP-13为枯草芽孢杆菌,命名为BacillussubtilisJLSP-13。采用响应面法(RSM)优化其产酶条件,并系统研究产物酶学性质。结果表明:B.subtilisJLSP-13的最佳发酵时间为25.02h,添加可溶性淀粉和果胶的最佳浓度分为0.61%和0.042%,B.subtilisJLSP-13果胶酶(BpgA)活性最大预测值达38.8U/mL,验证值为37.6u/n止,是基础培养基的2.6倍。BpgA的最适温度为60R2,Tm为82.9℃,其热稳定性较好;最适pH为6.0,在pH6.0~8.0范围内较稳定;Km和Vm分别为5.128mg/mL、12.92mg/(mL·min),BpgA能快速降低果胶底物的黏度。

热应激对不同泌乳阶段奶牛瘤胃内环境发酵指标的影响69-73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热应激对不同泌乳阶段奶牛瘤胃内环境发酵指标(瘤胃液pH值、氨氮浓度(NH3-N)以及挥发性脂肪酸浓度(VFA))的影响。选用不同泌乳阶段且胎次相近的荷斯坦奶牛18头,按照同一泌乳阶段奶牛泌乳天数和产奶量相近的原则,平均分为3组,泌乳前期组、中期组和后期组,根据实测试验期牛舍温湿指教(THI)的变化,进行热应激与非热应激的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奶牛热应激时,各泌乳阶段奶牛瘤胃液pH值均较非热应激期有所升高(P〉0.05),但都在正常范围之内;热应激显著降低了瘤胃液NH3-N和总VFA浓度(P〈0.01),而乙酸与丙酸的比例显著提高(P〈0.01)。总之,奶牛热应激严重影响了奶牛瘤胃内环境健康,最终可能影响奶牛正常生产性能的发挥。

中国畜牧杂志综述
蛋氨酸来源调控机体蛋氨酸代谢的研究进展74-78

摘要:蛋氨酸是畜禽必需氨基酸之一,常用蛋氨酸类添加物包括DL-蛋氨酸(DL-methionine,DLM)和蛋氨酸羟基类似物(Methionine hydroxyl analogue,MHA)等。关于此两类蛋氨酸源生物学效价研究较多,但结果并不一致,因此近年来的研究试图揭示不同蛋氨酸源调控蛋氨酸代谢的规律,以寻求效价异同的理化机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蛋氨酸源在动物体内吸收和代谢方面的研究,以便为正确评价其生物学效价和在生产实践中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