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畜牧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畜牧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CSCD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 11-2083/S 国内刊号
  • 0258-7033 国际刊号
  • 1.0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畜牧是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3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畜牧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综述、科学技术_遗传育种、科学技术_繁殖生理、科学技术_营养饲料、科学技术_生产与管理、科学技术_环境控制、产业经济_畜牧经济、产业经济_产业透视、产业经济_行业调研

中国畜牧 2006年第14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畜牧杂志博亚和讯·茶论
饲料企业还能撑多久1-3

摘要:苦荆茶因其味苦而树形又似荆刺得名,它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营养成分和矿物质元素,其中包括硒和锗2种抗癌微量元素.具有提神醒脑、清为明目、消肿利尿、降压消食等功能,对于治疗肠炎腹泻、痢疾等肠胃病有明显效果.该茶主要产于团风大崎山的西冲与大庙,英山、罗田、麻城也有出产.1977年,经湖北省植物研究所验证,苦荆茶系“猫儿刺”树变种.苦荆茶的制作与一般茶叶相同,汤味苦,但饮之先苦后甘,回味清新爽润,同时极耐冲泡,一两片叶即可冲泡1天,3天后仍有苦味.

中国畜牧杂志新视点
试述泔水养猪管理4-6

摘要:饭店、食堂的剩菜、剩饭及其它废弃物统称为泔水.泔水养猪在20世纪80年代曾作为发展城郊畜牧业的模式加以推广.但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城郊新农村建设推进,以及食品安全卫生要求的提高,泔水养猪已暴露出了许多安全卫生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甚至泔水养的猪被称之为“垃圾猪”.对此,笔者对泔水养猪的管理提出一些设想和建议,供有关部门在决策时参考.

中国畜牧杂志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7-8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7月1日起施行,《辽宁省畜禽产品药物残留管理办法》7月1日起实施,家禽业税收优惠政策将延长至年底,江苏《淘汰家禽和低值肉加工技术研究》通过鉴定,东莞确定湖南4市生猪定点供应基地,哈尔滨将出台新规定重点查处私屠滥宰。

中国畜牧杂志市场前沿
2005年及“十五”期间全国渔业统计情况(上)9-10

摘要:第一部分 2005年全国渔业主要统计指标及增减情况 2005年,全国渔业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紧紧围绕提高渔业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坚持“以养为主”的渔业本质方针,积极应对新的海洋制度变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强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挑战,实现了渔业和渔区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中国畜牧杂志产业透视
中国有机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研究11-13

摘要:介绍了中国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中国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指出发展有机畜牧业是中国实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并提出发展中国有机畜牧业的若干建议.

中国蛋鸡产业走向何方——来自中国蛋鸡行业一线的调查报告14-16

摘要:2006年5月16日,由北京华都峪口禽业公司承办的“第四届中国蛋种鸡企业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平谷隆重召开。与会期间,峪口禽业对来自全国3万套以上规模种鸡企业的118位“掌舵人”,进行了现场调查,调查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祖代及父母代场家数量和规模、行业发展趋势、影响“产不出”和“卖不出”的因素等几个方面。本文对该调查结果进行汇总,以期在目前养殖市场低迷的形势下,能够给予业内同仁较为客观和合理的分析和建议。

新时期基层畜牧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设想17-19

摘要: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窗新的作用逐渐得到强化,并升华为一种社会主题,成为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畜牧业是我国许多地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不断发展,我们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也在不断加强.如何构建新型畜牧业科技创新体系,提升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畜牧业,支撑畜牧业又快又好发展,成为当前各级畜牧部门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就新时期基层畜牧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的意义、基本框架和保障措施的设想作简述,旨在为构建好、发挥好基层科技创新体系抛砖引玉.

云南省生猪产业链发展的战略思考20-22

摘要: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安全健康消费意识的持续增强,猪肉市场上消费需求逐渐由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安全转变,这种转变给云南省发展生猪产业带来了产品升级的机遇.为了抓住机遇,提升云南生猪产业的整体价值,本文以生猪和猪肉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基础,分析云南省生猪产业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生猪产业发展的目标和道路,从重点支持现代模式、规范提升过渡模式和持续培育特色模式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中国畜牧杂志饲料安全
转基因饲料的安全问题及其对策22-25

摘要:本文对转基因饲料的使用现状和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从建立健全转基因饲料的法规、安全评价检测体系和标识方法,加强对转基因饲料生产、标识的监管等几个方面来搞好转基因饲料的管理.

中国畜牧杂志食品安全
猪饲养环境的福利问题与安全猪肉生产的对策26-28

摘要:由于生猪饲养环境较差,不注重养猪福利,导致猪只生产性能和健康受到损害,使猪肉产品品质下降,并产生以药物和激素残留为主的肉质安全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生猪饲养环境中存在的动物福利问题及其对猪肉质量和安全的影响,提出了改善饲养环境中的猪福利、提高猪只健康、实现安全猪肉生产的对策.同时指出,注重饲养过程的猪只福利,重视并积极落实动物福利问题,也有助于增强我国养猪业的竞争力,从而打破所谓的“动物福利壁垒”.

浅谈动物检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9-29

摘要:动物检疫是一项专业性很强且具有行政执法行为的工作.对动物及其产品进行检疫,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和安全,也关系到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的动物检疫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市场经济的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局部领域甚至成为社会不安定的一个影响因素.

中国畜牧杂志信息集锦
信息集锦30-30

摘要:扬州大学研制成功禽流感病毒检测新方法,郑州鸡新城疫灭活疫苗首次出口印尼,重庆首家供港澳活猪养殖场诞生,内地供港冰鲜猪 预计最快8月18日上市,黑龙江首批猪肉出口日本,恒天然集团与三鹿集团合资公司正式运营,蒙牛在尚志投建万头奶牛养殖场。

中国畜牧杂志生态养殖
我国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障碍分析及对策31-34

摘要:随着我国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的快速发展,行业污染危害日益严重,对自然环境和居民健康威胁很大.由于技术和经济等原因,只有综合利用、农牧一体的方法才能从根本解决养殖场污染问题,但这种方式在我国存在着诸多推广障碍:环境标准和监管体系有缺陷、资金和技术门槛较高、副产品没有获得应有的市场回报等.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促进综合利用:提高养殖场的排污标准和排污费征收标准,按照工业污染治理的办法进行养殖场环境监管,对这类污染在重点地区开展专项整治,从税收、土地价格、贷款等方面扶持综合利用等.

河南雨润北徐肉品公司投产34-34

摘要:6月28日,江苏雨润集团投资2亿元的河南雨润北徐肉类食品有限公司,在漯河市I临颍县北徐工业园隆重举行投产仪式.据介绍,拥有4条国内先进生产线的这家新企业,其分割、包装、保鲜、冷藏等配套设备一应俱全,年可产低温肉制品1.1万多t,预计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随着熟肉制品、速冻食品、包装制品等项目的进一步建设投产,河南雨润北徐肉品公司预计在3年内将把年屠宰生猪量提高到150万头。

我国家禽再添新品种“鲁禽1号、3号麻鸡”培育成功34-34

摘要:山东省农科院以地方优质鸡种和国外高产肉鸡品系为育种素材,综合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传统的育种技术,培育出了遗传稳定的两个优质肉鸡——“鲁禽1号麻鸡”和“鲁禽3号麻鸡”配套系。这两个配套系已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成为山东省乃至我国长江以北地区第1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家禽新品种(配套系)。6月19日。农业部向媒体了这一消息。这两个配套系解决了地方鸡种肉质好而生产性能差.

中国畜牧杂志国际资讯
北美畜牧业现状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下)35-39

摘要:北美(加拿大、墨西哥和美国)畜牧业在不断适应世界变化过程中发展、壮大.在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时,它们又将做何选择?本文基于一项有关“北美畜牧业远景展望”报告,简要的回顾了北美畜牧业现状,分析总结了北美畜牧业面临的7个方面的机遇和挑战:生产、加工和销售的经济学;消费需求;全球竞争和贸易;食品安全和动物健康;环境问题;社会和劳动力问题;动物福利,并就此探讨了北美畜牧业的未来发展、确定了关键信息、未来研究和分析计划.以期对我国畜牧业发展有所启示.

德国水产品市场前景看好40-41

摘要:尽管经济不景气,德国水产品的需求量却相对增长.传统上德国人喜食肉类,但受疯牛病和禽流感影响,消费者对牛肉与鸡肉信心大减,促使消费者考虑购买更健康的替代食品--水产品.

中国畜牧杂志国际贸易
我国应对绿色农产品贸易壁垒的法律对策42-44

摘要:随着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绿色贸易壁垒逐渐形成并对我国农产品出口造成很大影响.本文对我国农产品出口遭受绿色贸易壁垒阻碍的形式和原因进行了分析与综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旨在降低绿色贸易壁垒对现行我国农业的不利影响,并推动我国农业朝着可持续性的绿色农业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