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中药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现代中药杂志 统计源期刊

Modern Chinese Medicine

  • 11-5442/R 国内刊号
  • 1673-4890 国际刊号
  • 1.0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现代中药是中国中药协会;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药有限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9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现代中药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论、中药资源、基础研究、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中药文化、综述

中国现代中药 2018年第1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药注射剂上市后作用机制研究的思路与方法1319-1322

摘要: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的再评价,不仅是国家政策的需要,也是中药注射剂本身发展的需要。中药注射剂作用机制的研究是中药注射剂有效性再评价的主要内容,目前大多数中药注射剂的作用机制研究比较少,多停留在药效学评价阶段。为此,本文针对中药注射剂作用机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中药注射剂的特点,提出了以网络药理学、系统生物学为核心的中药注射剂作用机制研究思路与方法,以期为中药注射剂的再评价与发展提供参考。

2011—2016年贵州省中药材生产状况分析1323-1329

摘要:目的:研究贵州省中药材生产现状,为贵州中药材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出决策依据。方法:基于2011-2016年贵州中药民族药产业统计数据,从区域分布、时间维度和品种状况对贵州省中药材面积、产量、产值进行全面分析。结果:2011-2016年贵州省中药材产业实现了稳步增长,初步形成了品种多元化、营业规模化的发展格局。结论:未来需进一步加强中药材资源保护、中药材规范化规模化发展、产业链拉通和科技支撑等方面支持。

栀子药材道地性系统评价与分析1330-1339

摘要:目的:从史学文献的角度推断药材栀子的道地产区,总结栀子药材现代科研成果、提炼文献中相关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系统化梳理与分析。方法:考证不同时代的本草著作,对栀子药材历代道地产区进行归纳研究,结合古籍原文推断栀子道地产区;针对不同产地栀子药材,从性状、化学两方面分别制定专业检索策略,在CNKI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提炼归纳不同产地栀子药材性状及化学成分相关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栀子化学成分含量数据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结果与结论:本草考证相关古籍10本、近代典籍1本,提炼古代产区14个,对应现代地名(省)7个,结合频次统计结果与文献相关描述推断河南南阳、江西樟树、湖北江陵、福建建瓯为栀子药材的道地产区;检索到性状文献106篇,化学1461篇。根据性状数据总结道地产区栀子药材性状特征;化学数据多指标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江西省、河南、四川省样品质量差异较大,其他产区差异相对较小。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4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64.181%,得到可反映栀子各产地质量的综合评价函数:F=(22.63×F1+15.383×F2+14.735×F3+11.433×F4)/64.181。聚类分析将10个产地来源的栀子药材划分为3大类。综合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出结论:江西为栀子最优产区,河南、湖北、福建、四川次之,其余产区栀子质量不佳。该结果与本草考证所得栀子道地产区颇为一致,为栀子药材道地性评价提供有利支撑。

UPLC-LTQ Orbitrap MS对沙棘叶化学成分的分析1340-1346

摘要: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一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组合式高分辨质谱(UPLC-LTQO rhitrap MS),对沙棘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Waters Aequity UPLCBEH-C18色谱柱(2.1×50nlnl,1.7txm);以乙腈(A)和0.1%甲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4mL·nlin;柱温30℃;进样量4txL;质谱采用热喷雾离子源(HESI)离子源,在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结果:结合质谱数据及文献数据,共分析、推断出26个化合物,主要为黄酮类化合物。结论:UPLC-LTQO rbitrap MS方法能快捷、准确、较全面地鉴定沙棘叶中的化学成分,为沙棘叶化学成的进一步提取分离和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以及合理开发利用沙棘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大白杜鹃中萜类化学成分研究1347-1350

摘要:目的:研究大白杜鹃Rhododendron decorum.枝叶的次级代谢产物。方法:利用硅胶、MCI、ODS、SephadexLH-20、半制备HPLC等分离手段,对大白杜鹃的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对其理化性质、波谱数据进行分析并鉴定结构。结果:从大白杜鹃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其中包括6个二萜类化合物,2个降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是grayanotoxin I(1),grayanotoxinX(2),grayanotoxin VIII(3),rhododecoru-rainVII(4),leucotholA(5),grayanotoxin XXI(6),(+)-Dehydrovomifoliol(7),5理,6a-Epoxy-3/3-hydroxy-megastigm-7-en-9-one(8)。结论:除了化合物4,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大白杜鹃枝叶中分离得到。

白芷药材及其混伪品的ITS2序列分子鉴定1351-1355

摘要:目的:应用ITS2序列对白芷、抗白芷及其混伪品定研究,为白芷药材的准确鉴定提供依据。方法:提取样品总DNA,扩增ITS2序列并双向测序,计算种间、种内Kimura-2-parameter(K2P)遗传距离,并构建系统邻接(NJ)树。结果:白芷的ITS2序列长度为227bp,平均GC含量为55.05%,种内最大K2P遗传距离为0.0092;杭白芷ITS2序列长度均为227bp,GC含量为55.07%,种内无变异位点。白芷与杭白芷种内最大遗传距离均远小于其与混伪品的种间K2P遗传距离。NJ树结果显示白芷与抗白芷聚为一支,可与其他混伪品明显区分开。结论:ITS2序列能有效地鉴定白芷药材及其混伪品,为白芷药材市场流通管理及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也为其他中药材及其混伪品的鉴定提供参考。

炎宁糖浆体内外抗菌实验研究1356-1362

摘要:目的:研究炎宁糖浆。总提取物及其3种单味药(鹿茸草、白花蛇舌草和鸭跖草)的体内外抗菌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外抗菌实验采用液体稀释法和平皿法,测定炎宁糖浆。总提取物及其单味药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体内抗菌实验为福氏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分别培养18h增殖后,用5%酵母浸出粉溶液稀释成不同浓度,选用致死率100%的福氏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的稀释液,腹腔注射感染小鼠,观测给药后染菌小鼠24h内的死亡率。结果:炎宁糖浆。总提取物及其中两味中药鹿茸草和鸭跖草对细菌(大肠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志贺氏菌、绿脓杆菌和沙门氏菌)和真菌(白色念珠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和杀菌作用,其中炎宁糖浆。总提取物对于细菌的MIC为0.375mg·mL、MBC为1.5mg·mL;而真菌的MIC为12.5mg·mL、MBC为25mg·mL。此外,炎宁糖浆。总提取物、鹿茸草和鸭跖草对福氏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诱导的小鼠全身性感染所导致的死亡率呈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炎宁糖浆总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而其主要抗菌单味中药为鹿茸草和鸭跖草,白花蛇舌草无明显作用。

沙漠嘎HPLC特征图谱研究1363-1366

摘要:目的:建立沙漠嘎的HPLC特征图谱,为沙漠嘎的质量评价提供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Plusc C18色谱柱(250111111x4.6111111,5bun),以乙腈-0.1%甲酸(30:70)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88nnl,柱温:25℃,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评价系统进行相似度分析。结果:建立了沙漠嘎的HPLC特征图谱,确定了8个特征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其中5个特征峰分别被指认为李属素、甲基3-(4’-羟苯基)香豆酸、圣草酚-7-甲醚、茵陈蒿香豆酸A、异樱花亭。结论:该方法简单、可靠,可为沙漠嘎药材的质量评价和资源开发提供科学参考。

HPLC测定市售青风藤中青藤碱和木兰花碱含量1367-1371

摘要:目的:建立青风藤中青藤碱和木兰花碱的含量测定方法,并用于评价市售青风藤的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Synergi Polar—RP苯基C18柱(250mm×4.6mm,4μm),流动相为乙腈(B)-1%乙酸水溶液(A),梯度洗脱(0-15min,10%→15%B;15-17min,15%→20%B;17-22min,20%→40%B;22-30min,40%→40%B),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80mm,流速为1mL·min^-1结果:本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和重现性的RSD皆小于2%,青藤碱和木兰花碱在0.01-0.40mg·mL^-1线性关系良好;在测定的62批样品中,除了4批伪品之外,只有1批样品中青藤碱含量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要求,青藤碱和木兰花碱的含量分别为0.236%-4.735%和0.256%-3.682%。结论:本方法精密度、准确度和重现性良好,适用于青风藤中青藤碱和木兰花碱的含量测定;大多数市售青风藤的质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要求,但主要成分青藤碱和木兰花碱的含量存在差异。

不同产地南五味子药材质量评价1372-1376

摘要:目的:调查、评价南五味子药材质量,为避免南、北五味子混用及有效控制南五味子药材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从药材市场或药店随机购买南五味子药材,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方法,进行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分析,确定药材真伪,评价药材质量。结果:收集样品14份,经鉴别2份为北五味子,其他12份样品性状、显微鉴别、薄层鉴别均符合南五味子药材特征;所有南五味子样品杂质含量均符合药典要求;3个样品水分含量超标,1个样品总灰分含量超标;全部南五味子样品中五味子酯甲含量均达到药典要求,其中含量最低的为0.49%,最高为0.79%,有效成分含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的2.5-3.9倍之间。结论:陕南及周边地区药材市场流通的五味子以南五味子为主,但存在少数南、北五味子混用现象;陕南作为南五味子主产区,所产南五味子药材品质较为优良;在以后的生产、销售过程中应注意加强产地初加工管理,进一步提高药材品质。

PA型紫苏种质评价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1377-1382

摘要:目的:对宜于药用的9份PA型紫苏种质以产叶为目的进行评价,并对影响叶产量和籽粒产量的因素进行探究;方法:9份PA型紫苏种质种植后,对株型、叶、穗等形态性状,以及二级分枝数、有效穗数等农艺性状及产量进行测量、统计评价与分析;结果:其中3份种质叶产量较高,值得进一步选育成叶用型品种。紫苏单株干叶产量主要受株高、一、二级分枝数与单株的叶片数量相关的性状影响,而与十片干叶重相关性不大,单株籽粒产量则同时受有效穗数和千粒重影响;结论:植株较高和一、二级分枝数多的类型是叶用型紫苏为提高产量主要的选择性状,而平均节间距高、有效穗多、千粒重高的类型,则籽粒产量较高。

多指标成分综合分析确定南五味子的最佳采收期研究1383-1386

摘要:目的:分析湖北、四川、江西三个产区南五味子药材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的变化,确定南五味子最佳采收期。方法:分别对南五味子样品中的五味子酯甲、熊果酸、五味子多糖、总鞣质量的含量、醇浸物的含量、水浸物的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三个产区不同生长期的南五味子药材中主要化学成分积累具有一定的规律;初步确定湖北、四川、江西三个产区的最佳采收期为9月中下旬。结论:为南五味子最佳采收期的确定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人参病害生防细菌分离鉴定及其抑菌活性测定1387-1391

摘要:目的:筛选对人参黑斑菌、人参菌核菌、人参立枯丝核菌等有抑菌活性的微生物菌剂产品,有效解决人参生产过程中的农残超标问题,为人参病害绿色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稀释平板法从微生物菌剂中分离活体菌株,室内对峙培养验证菌株的抑菌活性;根据菌落形态特征、显微结构及gyrA、gyrB基因序列鉴定菌株的归属。结果:从“KDL”复合微生物菌剂中分离出12株细菌(编号:Y1-12),除Y12外,其余菌株对七种人参致病菌均有抑菌活性。其中,Y4对人参菌核菌的抑菌率最高(68.42%),Y9对人参立枯丝核菌的抑菌率最高(54.07%),№对人参疫病菌、人参黑斑菌、人参灰霉菌和人参锈腐菌的抑菌率最高(分别为68.25%、52·58%、49.46%和40.65%),Y3对人参根腐菌的抑菌率最高(47.37%)。经鉴定,Ⅵ、Ⅵ和Y8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Y3-7、Y9-ll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myloliquefaeiens.结论“KDL”复活微生物菌剂的绝大部分菌株对七种人参致病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活性,推测该菌剂可能对人参病害具有生防潜力,可尝试用于人参病害防控。

肿节风黑斑病拮抗真菌zjts7的抑菌作用测定与鉴定1392-1395

摘要:目的:为明确拈抗真菌zjts7分类地位和对肿节风黑斑病菌Colletotrichum datiu的抑菌率以及对病原菌的菌丝形态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平板稀释法和平板对峙法,从健康肿节风的根系土壤里分离筛选到一株对肿节风黑斑病菌具有抑菌作用的真菌zjts7。结果:结果表明,真菌zjts7对肿节风黑斑病菌的抑菌率达N8].82%-00%。经显微镜观察,真菌zjts7可造成肿节风黑斑病菌的菌丝断裂、膨大和畸形。结论:结合形态特征和ITSrDNA序列分析,将该拈抗真菌zjts7鉴定为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perellum。

无公害黄连栽培技术体系探讨1396-1403

摘要:黄连是我国常用传统中药材,来源于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Y.Cheng et Hsiao或云连Coptis 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临床应用广泛。但在黄连种植过程中滥用化肥、农药和生长调节剂及重金属超标等问题,严重威胁到用药者的生命安全,亟需进行无公害栽培技术研究。本文从药用植物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区划信息系统(简称GMPGIS)指导选地、结合土壤综合改良措施整地、良种繁育、合理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概述黄连无公害栽培技术,为生产高质量黄连中药材提供指导,促进黄连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无公害银杏种植技术探讨1404-1410

摘要:银杏是我国特有的最古老的种子植物之一,对环境适应能力强,我国大部地区均有资源分布,但在种植过程中存在不同产区种植环境差异较大、栽培技术机械化水平低、不规范使用农药等问题,导致市场上银杏药材原料品质良莠不齐,制约银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无公害生产是保证银杏高品质的有效措施。为生产优质无公害中药材,本文总结了优质银杏的无公害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适宜产区选择、优良品种选育、无公害规范种植、合理的田间管理方法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等。通过建立银杏无公害种植技术体系,可促进其种植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试到减少农残及重金属含量、生产优质高产药材的目的。

醋炙对元胡水煎液物理化学性质及抑制肿瘤细胞活性的影响1411-1415

摘要:目的:研究醋炙对元胡水提液物理化学性质及其体外抗肿瘤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制备元胡、醋元胡水提液,并测定pH、Zeta电位、电导率、粒度和黏度等物理化学参数;用噻唑蓝(MTT)比色法研元胡和醋元胡水提液冻干粉对HepG2和A549细胞体外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醋炙对元胡水提液物理化学参数和体外抗肿瘤细胞活性具有明显的影响。醋炙后水提液的粒度、黏度和电导率明显增大,而pH和Zeta电位虽然有所降低,但不具备显著性。醋元胡水提液冻干粉体外抗肿瘤细胞活性明显强于元胡水提液。结论:中药水提液的物理化学参数是中药水提液整体化学组成的外在表现,醋炙后元胡活性成分生物碱溶出增加,从而使其物理化学参数和体外抗肿瘤细胞活性都发生改变。本研究为探索建立中药一物理化学参数一药效学研究模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加味左金方的提取工艺1416-1420

摘要:目的:优选加味左金方的提取工艺”[1]。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黄连中的小檗碱、吴茱萸中的吴茱萸次碱与吴茱萸碱、延胡索中的延胡索乙素的测定方法”[2-4],以4种生物碱的总量作为评价指标,对加味左金方的水提取、乙醇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从指标性成分转移率看,应根据药物中有效成分特性采取醇提工艺。结论:本实验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其中黄连、吴茱萸、延胡索加80%乙醇,8倍量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1.5h的提取方法优于其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