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中药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现代中药杂志 统计源期刊

Modern Chinese Medicine

  • 11-5442/R 国内刊号
  • 1673-4890 国际刊号
  • 1.0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现代中药是中国中药协会;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药有限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9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现代中药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论、中药资源、基础研究、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中药文化、综述

中国现代中药 2018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现代中药杂志专论
中药材大品种全产业链创新研究的模式构建1-5

摘要:中药材作为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资源。种好药、创好药、制好药、用好药在我国健康领域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中医药行业发展的关键瓶颈问题之一。我们创新性地提出了中药材大品种全产业链研发与综合利用的原创思维及绿色、生态、可持续利用的策略,以综合带动性强的中药材大品种为示范,通过多学科、多领域、多方向融合发展,创建了以功效为背景,活性为导向,药效机制服务临床定位的中药材种植(养殖)、中成药生产、质量控制、临床应用、市场开发的研学产渐进循环模式,以带动中药产业提质增效升级,充分体现中药材大品种的临床价值、科技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中药大品种科技竞争力报告(2017版)6-13

摘要:目的:当前,随着我国医药改革的深入,以临床价值、科学价值为核心的科技创新驱动,成为中药产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为科学、合理地评估中药大品种的临床价值、科技价值,展示传播中药科技创新成就,引导中药大品种培育的方向,中华中医药学会了《中药大品种科技竞争力报告(2017版)》。方法:立足公开数据和充分凝聚业内共识,明确了产品遴选原则和入围产品,确定了评估指标、指标权重,构建起中药大品种科技竞争力评估模型体系,得到各产品科技因子评分。结果:形成全品类百强榜、各省区排行榜、各治疗领域等系列中药大品种科技竞争力榜单,全景式展示了中药大品种科技竞争力概况。结论:报告入围品种代表了目前的中药产品科技创新的主流,报告显示我国中药产业科技竞争力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科技创新已成当前中成药发展的燃眉之急。

中国现代中药杂志中药资源
中国兰科植物一新记录种——高金线兰14-16

摘要:报道在云南金线莲商品调查及产地跟踪调查过程中发现的一种特殊的开唇兰属植物,鉴定为高金线兰Anoectochilus elatus Lindl.,该种植株形态与金线兰较为相似,但花较大,倒置;花的唇瓣前部与基部行,唇瓣裂片类三角形,可明显区别于金线兰。高金线兰Anoectochilus elatus Lindl.在中国属首次发现,为国内新记录种。该物种的发现表明金线莲的基原比预想的更加复杂,在开发利用这一民间名贵药材之前,应该重视并做好基原鉴定工作。

略论中药资源调查概念和内涵17-19

摘要:本文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论述了中药、中药资源、中药资源调查及中药资源普查的概念及内涵,并对我国进行的4次中药资源调查工作做了简要叙述,介绍了历次中药资源调查以及取得成果。

中国现代中药杂志基础研究
美洲大蠊的含氮成分及其促创面愈合相关活性研究20-25

摘要:目的:探索美洲大蠊促创面愈合相关活性物质。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法分离纯化其非肽类小分子化合物,并借助谱学法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为2-(1,2,3-三羟基丙基)吡嗪(1)、2-甲基-6-(2,3,4-三羟基丁基)吡嗪(2)、3-甲基-6-(2,3,4-三羟基丁基)吡嗪(3)、3-羟基吡啶(4)、1-(2-羟乙基)-5-羟甲基-1H-吡咯-2-醛(5)、N-(5-乙酰吡咯-3-基)乙酰胺(6)、8-羟基-2,3-二氢-4(1H)-喹诺酮(7)、戊内酰胺(8)、N-乙酰多巴胺(9)、aspongopusin(10)、deoxyhyrtiosine A(11)、光色素(12)、6-羟甲基-3-羟基吡啶(13)、3,4-二羟基苯基甘油(14)、2-异戊基苯酚(15)和5-羟甲基呋喃-2-醛(16)。结论:化合物1、3、5和6为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2、4、7、10~16为首次从美洲大蠊中分离得到;生物活性研究表明化合物12~14能促进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迁移,尤以化合物13作用最为显著,而化合物3可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生成。

高良姜正丁醇萃取部位化学成分研究26-28

摘要:目的:分离鉴定高良姜70%乙醇水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柱色谱等分离纯化手段对高良姜正丁醇萃取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离,通过薄层色谱和波谱分析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高良姜正丁醇萃取部位共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1)、省沽油紫罗苷D(2)、异槲皮苷(3)、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对甲氧基苯酚(5)、5-羟甲基糠醛(6)、对羟基苯甲醛(7)、香草醛(8)。结论:化合物6和8为从山姜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2~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夏枯草转录组SSR位点信息分析29-33

摘要:目的:分析夏枯草转录组中简单重复序列(SSR)信息,为开发夏枯草新的分子标记奠定基础。方法:使用Micro SAtelite(MISA)软件对转录组序列进行SSR位点搜索并利用Primer3软件设计引物。结果:发现4248条Unigenes序列中含有5450个SSR位点,发生频率为27.50%,平均每5933 bp含1个SSR位点;二核苷酸、三核苷酸和单核苷酸重复是其优势重复类型,分别占总SSR数量的44.59%、28.44%、24.75%;在夏枯草转录组中共发现160种重复基元,其中以AG/CT比例最高,约25%,其次是A/T,约占24.26%;夏枯草转录组SSR以5~11次重复为主,其中75.97%的基序长度集中在12~20 bp;共得到4228对SSR位点特异性引物。结论:夏枯草转录组SSR位点出现频率高、重复类型丰富、密度大、多态性较高,通过对夏枯草转录组资源SSR信息的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夏枯草SSR分子标记奠定了基础。

藏柴胡以及种植北柴胡和竹叶柴胡的皂苷含量研究34-38

摘要:目的及方法: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测定了藏柴胡(来源于窄竹叶柴胡Bupleurum marginatum var.stenophyllum)及种植北柴胡(B.chinese)和竹叶柴胡(B.marginatum)中柴胡总皂苷、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的含量。结果:总皂苷含量藏柴胡为2.93%~5.86%,北柴胡为1.56%~2.25%,竹叶柴胡为1.83%~2.50%;柴胡皂苷a+d含量藏柴胡为2.03%~3.95%,北柴胡为0.46%~1.28%,竹叶柴胡为0.88%~1.90%。结论:藏柴胡种植量正以甘肃为中心不断扩大,其中柴胡皂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柴胡,将产生不同的临床效果,应引起充分重视。

HPLC同时测定牛大力中刺桐碱和高丽槐素的含量39-41

摘要:目的:建立牛大力中刺桐碱和高丽槐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超声法提取药材,通过对提取工艺及色谱条件进行优化建立测定方法,同时测定牛大力中刺桐碱、高丽槐素的含量。HPLC色谱条件为色谱柱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冰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0 nm和310 nm,流速为1.0 m L·min~(-1),柱温为30℃。结果:刺桐碱进样量在0.284 4~1.422 0μg与峰面积值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6%,RSD为1.57%(n=6);高丽槐素进样量在0.087 0~0.435 2μg与峰面积值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0.9%,RSD=2.18%(n=6)。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牛大力药材中刺桐碱和高丽槐素的含量测定。

HPLC测定朝鲜白头翁中常春藤皂苷C的含量42-45

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朝鲜白头翁中专属性成分常春藤皂苷C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Thermo Hypersil BD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28∶72)作为流动相进行洗脱,流速:0.8 m 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01 nm。结果:常春藤皂苷C在0.220~2.203μg(r=0.999 9)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97.25%。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朝鲜白头翁的质量控制。

女萎质量标准研究46-48

摘要:目的:完善女萎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薄层色谱法对女萎药材进行定性鉴别;同时根据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方法对其水分、总灰分及浸出物进行测定。结果:女萎药材显微特征、薄层色谱斑点均清晰明显;5批女萎样品的水分测定结果为9.4%~10.7%,总灰分为5.6%~7.4%,浸出物测定结果为11.1%~20.5%。结论:本研究为女萎药材质量标准的完善提供参考。

胀果甘草渣及其黄酮制品中3种成分的含量测定49-52

摘要:目的:建立甘草渣及其黄酮制品中甘草查尔酮A、甘草黄酮B、甘草次酸的含量测定方法,为胀果甘草渣开发利用及其黄酮制品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Kinetex色谱柱(150 mm×4.6 mm,2.6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0、310、254 nm,柱温为30℃,洗脱流速为1.0 m L·min~(-1)。结果:HPLC分析表明胀果甘草渣及其黄酮制品中含甘草查尔酮A等10个黄酮成分和甘草次酸,本文选择含量较高的甘草查尔酮A和分离度较好的甘草黄酮B、甘草次酸进行含量测定,3种成分均能达到基线分离,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均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4%、98.4%、103.1%,RSD均小于2.31%。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为胀果甘草渣及其黄酮制品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中国现代中药杂志中药农业
黄芩生长特性和药材产量的地理变异及其生态学机制研究53-59

摘要:目的:研究黄芩生长特性和药材产量的地理变异格局,探讨地理变异格局形成的生态学机制,为黄芩的优质高产栽培生产实践中的良种选育奠定基础。方法:于采挖前测量株高、株幅、节间长度、一级分枝数和地径,在采挖黄芩药材后测量根长、芦头直径、距芦头10 cm处直径、总侧根数(个)、和根鲜重(g),并用烘干法测其根干重。结果:(1)纬度与株高呈显著正相关,与根鲜重呈显著负相关,地径与海拔因子呈极显著负相关;(2)年平均气温、年平均地面气温均与芦头直径、距芦头10 cm处直径、根鲜重呈显著正相关,年蒸发量与株高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地径呈极显著正相关,日照时数与日照百分率均与黄芩根距芦头10cm处直径呈显著负相关;(3)株幅、一级分枝数、地径3项指标与黄芩药材的产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根长、芦头直径、距芦头10 cm处直径、根鲜重与黄芩药材的产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结论:黄芩的生长特性和药材产量存在极为显著的地理变异,种源产地的气温因子是黄芩生长特性和药材产量地理变异的主导因子。

广金钱草不同变异类型产量和质量的研究60-62

摘要:目的:对人工栽培群体不同变异类型广金钱草药材的农艺性状、总黄酮、多糖、夏佛塔苷含量进行分析,遴选优良变异类型,为广金钱草优良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多糖含量,HPLC法测定夏佛塔苷含量。结果:药材产量、总黄酮、多糖、夏佛塔苷含量在不同变异类型间存在差异,紫红茎柔毛近贴生型产量、总黄酮、多糖、夏佛塔苷含量均最高。结论:紫红茎柔毛近贴生型广金钱草是具有高产优质潜力的变异类型。

不同浓度IBA及浸泡时间对金钱草水插生根的影响63-65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浓度IBA(吲哚丁酸)及浸泡时间对药用植物金钱草水插生根的影响,为其繁殖栽培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以金钱草的老熟茎段作插穗,在0(清水对照)、20、40、60 mg·L~(-1)IBA溶液中将插穗浸泡3、6、9、12 h后进行水插,观测其生根的各项指标。结果:IBA对金钱草插穗生根有明显促进作用,且以40 mg·L~(-1)IBA浸泡9 h的插穗生根指标最高,生根率达到100%,不定根数7.9条,不定根长49.7 mm,侧根数3.3条,根系发育指数达到43.2。结论:促进金钱草水插生根的最佳IBA浓度为40 mg·L~(-1),最佳插穗浸泡时间为9 h。

不同采收期龙葵药材质量研究66-69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采收期龙葵的药效作用、指纹图谱和药效物质成分含量,评价不同采收期龙葵药材的品质。方法:采用MTS法测定龙葵药材的细胞毒活性,同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检测器技术对不同采收期的龙葵药材进行了色谱采集,通过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对采集到的8组数据进行相似度评价,并对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去半乳糖替告皂苷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不同的采收期对龙葵的细胞毒活性有较大的影响。不同采收期指纹图谱相似性存在显著差异,去半乳糖替告皂苷的含量在不同采收期时存在波动变化。结论:不同采收期的龙葵药材品质存在差异。

人参总皂苷对两种蔬菜病原菌的影响70-73

摘要:目的:探讨人参皂苷对白菜白斑菌和番茄早疫菌的生物学意义。设计不同浓度总皂苷,考察其对白菜白斑菌和番茄早疫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人参总皂苷对白菜白斑菌在24~72 h内,均表现低促高抑,而培养96 h后,均抑制白菜白斑菌菌丝生长。人参总皂苷对番茄早疫菌在48 h内,12.5和25 mg·L~(-1)两个处理较对照组均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而50和100 mg·L~(-1)处理自48 h后均抑制菌丝生长,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增长,抑制作用越强。这与对两种病原菌孢子萌发的作用一致。结论:人参总皂苷对两种蔬菜病原菌的生长及孢子萌发具有低促高抑的作用。

中国现代中药杂志中药工业
星点设计-响应曲面法优化沙棘果渣总黄酮的提取工艺74-78

摘要:目的:采用星点设计-响应曲面法优化沙棘果渣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以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浓度为考察因素,以总黄酮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星点设计-响应曲面法试验进一步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优选出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45,提取时间3 h,提取温度65℃,乙醇浓度70%。结论:用星点设计-响应曲面法优选沙棘果渣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简单、稳定可行,具有实际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