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中药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现代中药杂志 统计源期刊

Modern Chinese Medicine

  • 11-5442/R 国内刊号
  • 1673-4890 国际刊号
  • 1.0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现代中药是中国中药协会;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药有限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9年创刊,目前已被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现代中药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论、中药资源、基础研究、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中药文化、综述

中国现代中药 2017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现代中药杂志专题
浙江省中药材新品种选育研究现状与展望311-314

摘要:概略性说明“十二五”期间浙江省中药材新品种选育研究的进展状况,分析浙江省中药材育种面临的问题,并阐述了“十三五”期间中药材育种展望。旨在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研究者关注中药材育种发展。

白术新品种“浙术1号”的选育及品种特性315-319

摘要:目的:选育白术优良品种。方法:采用系统育种方法从野生浙白术种质资源中选育出优异新品种,测定其农艺性状和品质特征。结果:育成浙白术代表性新品种“浙术1号”[浙(非)审药2014003]。单株选育7年后获得优异株系,经小区评比、区域试验后最终审定成为新品种“浙术1号”。两年区域试验结果为“浙术1号”各项生产指标和品质指标均优于对照,其平均产量3840kg·hm^-2;生育期241—250d,较对照提早;植株性状一致;抗性优良,成活率76.99%;单个根茎重达72g,一级品率54.79%,挥发油含量为2.67mL·(100g)^-1,浸出物为40%。结论:“浙术1号”是浙白术的代表性品种,综合性状表现突出,为浙白术相关产业的良种选择。

杭白菊新品种“金菊3号”的选育及品种特性320-322

摘要:目的:育成高黄酮含量杭白菊优良品种。方法:采用系统育种方法从杭白菊芽变单株中选育出优异新品种,测定其农艺性状和品质特征。结果:从变异单株选育出优异株系,建立株系圃,经小区品比试验、区域试验后最终审定成为新品种。两年区域试验结果表明“金菊3号”[浙(非)审字2013002]产量指标和品质指标均优于对照,干花平均产量为2335.5kg·hm^-2;平均总黄酮含量为6.81%。结论:“金菊3号”是高黄酮含量杭白菊优良品种,综合性状表现突出,能够为保健品、饮品生产提供优质原料。

温郁金新品种“温郁金2号”的选育及品种特性323-326

摘要:目的:选育温郁金优良品种。方法:采用系统选择方法从“温郁金1号”变异植株中选育出优异新品种,测定其农艺生产性状和品质特征。结果:育成温郁金新品种“温郁金2号”[浙(非)审字2015002]。经小区品比、区域试验后最终审定成为新品种。两年区域试验结果为温郁金2号各项生产指标和品质指标均优于对照,莪术、姜黄和郁金药材干品平均产量分别达4387、2481、945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12.03%、10.38%和21.29%;生育期220~233d;株高192.5cm;萌发数5.6个;莪术药材中挥发油含量5.5%(mL·g^-1),较对照高31.11%。结论:“温郁金2号”综合性状表现优异,特别是莪术挥发油含量高,适宜在主产区推广种植。

益母草新品种“浙益1号”的选育及品种特性327-331

摘要:目的:通过益母草多点品比试验,优选益母草新品种。方法:2012年和2013年,分别在浙江衢州、丽水和义乌3个地区开展了益母草新品系两年三茬区域试验,从品系的生育期、地上部性状特征、抗逆性、产量和药材品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浙益1号”品系产量最高,鲜产量为20157kg·hm^-2;全生育期为329.8d,较对照迟35.4d;植株较高;有效成分水苏碱和益母草碱含量均最高;在试验期间,未发现明显病害,耐寒性稍差,但不影响来年抽苔。该品系于2015年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名定为“浙益1号”[浙(非)审药2015003]。结论:“浙益1号”益母草新品种具有遗传性状稳定一致、丰产性好、药材品质佳、适应性强等优良特性,可以在浙江省内推广种植。

薏苡新品种“浙薏2号”的选育和品质分析332-336

摘要:目的:培育有效成分含量高、农艺性状佳、食味品质较优的薏苡新品种。方法:本研究包括“浙薏2号”[浙(非)审字2014004]的诱变育种、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分析。结果:营养成分分析表明,“浙薏2号”籽粒总淀粉、总蛋白、粗脂肪和三油酸甘油酯分别为64.3%、14.0%、8.4%和1.24%。而对照“浙薏1号”籽粒总淀粉、总蛋白、粗脂肪和三油酸甘油酯分别为62.8%、15.2%、8.5%、1.06%。“浙薏2号”的总淀粉比例显著提高,蛋白含量显著降低,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但是三油酸甘油酯含量显著提高。食味品质分析表明,与“浙薏1号”相比,“浙薏2号”的快速黏度分析(RVA)曲线具有明显崩解值,最大黏度较高,胶稠度较小,直链淀粉和糊化温度变化不显著。结论:“浙薏2号”在保留了较高的有效成分和营养的同时,在食味品质上又有了很大改善,符合药食兼用中药的发展需求。

铁皮石斛新品种“仙斛3号”的选育及特征特性研究337-341

摘要:目的:在以往研究工作基础上,选育出铁皮石斛优良品种,促进铁皮石斛产业健康发展。方法:通过杂交、诱变、筛选等方法,选育出高产、优质的铁皮石斛新品种。结果:获得了适应性及抗逆性强、产量高的铁皮石斛新品种“仙斛3号”。与对照品种“新黑”、“仙斛1号”比较,“仙斛3号”新鲜茎叶、茎产量以及浸出物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SSR分子标记分析表明“仙斛3号”与石斛属其他品种(系)存在明显遗传差异。结论:“仙斛3号”是继“仙斛2号”之后又一个铁皮石斛新品种,为铁皮石斛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方向与依据。

灵芝新品种“仙芝2号”的选育及特征特性研究342-345

摘要:目的:选育灵芝新品种,促进灵芝产业链发展。方法:品种(系)间遗传差异分析采用ERIC—PCR扩增技术,经组织分离、航天诱变、品比及稳定性试验,结合系统育种方法,从“仙芝l号”中筛选出高产、优质的灵芝新品种“仙芝2号”。结果:获得高产量、抗高温能力等方面均优于其他品种的灵芝新品种。结论:“仙芝2号”菌株具有抗逆性强、孢子产量高、饱满度高等优良特性,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与市场前景。

中国现代中药杂志基础研究
新型的以eEF2激酶-调控自噬信号通路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网络分析346-353

摘要:目的:eEF-2激酶有可能是哺乳动物大自噬的重要组分,研究寻求在电脑中识别以eEF-2K调控的细胞自噬途径为靶点的新的抗肿瘤药物。方法:使用一系列的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实验步骤,如网络构造(network construction)、枢纽蛋白识别(hub protein identification)、微阵列芯片分析(microarray analyses)、靶向microRNA预测(targeted microRNA prediction)和分子锚定(molecular docking),确定新抗肿瘤药物。结果:通过几个在线数据库的数据,并进一步将它们修饰进入基础的eEF-2K相关联蛋白质之间的反应网络,利用电脑构建了一个全球人类网络工作。以自噬基因的不同表达为基础,确定了eEF-2K调控的自噬中的枢纽蛋白。随后,确认了miRNA能够以eEF-2K调控的自噬为靶向。最后,在DrugBank和ZINC数据库中扫描了一系列能够在乳腺瘤细胞中以eEF-2K为靶点的分子合成物。结论:系统地确认了以eEF-2K为靶点的新的小分子产物,并预测了靶点抗肿瘤药物。这些发现可能为揭示eEF-2K和自噬之间的复杂关系、并为发现可能的肿瘤药物提供了进一步的线索。

莪术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及活性研究354-357

摘要:目的:研究莪术乙酸乙酯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探讨莪术活性成分对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乙酸乙酯试剂提取莪术、减压浓缩得到莪术提取物,采用硅胶柱色谱分离方法对提取物进行分离,所得单体成分结合MS、^13C—NMR、^1H—NMR,并查阅相关文献进行结构鉴定。MTT法和划痕实验检测莪术活性成分对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从莪术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个倍半萜类单体化合物,鉴定为(5R,6R,7aS)-7a-羟基-5-异丙烯基-3,6-二甲基-6-乙烯基-5,6,7,7a-四氢4日-苯并呋喃-2-酮(化合物1)。MTT法提示化合物1可抑制PC-9细胞的生长,细胞划痕实验发现化合物1作用的PC-9细胞的迁移能力相比于对照组降低。结论:从莪术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得到单体化合物(5R,6R,7aS)-7a-羟基-5-异丙烯基-3,6-二甲基-6-乙烯基-5,6,7,7a-四氢-4H-苯并呋喃-2-酮,且其对PC-9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有抑制作用。

珠子参药材中皂苷类成分的薄层色谱及HPLC特征图谱研究358-361

摘要:目的:建立和完善珠子参药材的薄层色谱及HPLC特征图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珠子参药材中皂苷类成分;采用HPLC法对同一产地不同地块的10批次珠子参药材皂苷类成分进行指纹图谱分析,选用Waters XTerra MS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分析时间为55min,检测波长为203nm。结果:珠子参药材的薄层色谱中皂苷类成分分离度好,斑点清晰,专属性强,同时建立了珠子参皂苷类成分的HPLC特征图谱方法。结论:薄层色谱及HPLC特征图谱方法稳定、可靠、重复性好,为珠子参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雷公藤多苷肝毒性血清药物化学的初步研究362-371

摘要:目的:通过对雷公藤多苷引起肝毒性入血成分的分析研究,探讨雷公藤潜在的肝毒性物质基础。方法:观察雷公藤多苷临床20倍等效剂量给药大鼠的肝组织病理形态学、血清AST和ALT来评价雷公藤多苷造成肝损伤的客观真实性;采用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法,在MS^E质谱正负模式下,建立雷公藤多苷UPLC—Q/TOF—MS指纹图谱和其大鼠血清指纹图谱,比较确定雷公藤多苷的入血原型成分。结果:正常组与给药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切片指标、血清AST和A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指纹图谱的研究共鉴定Othosphenic Acid、Triptotriterpenic Acid、Demethylregelin、Wilforlide、Cangoronine5个原型成分。结论:初步确定了雷公藤多苷引起肝毒性的入血成分,为其肝毒性物质基础的阐明奠定了基础。

香樟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及抑菌机理研究372-376

摘要:目的:探讨香樟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及其抑菌机理。方法:采用抑菌圈实验和试管二倍稀释法对香樟精油的抑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MIC)进行测定;通过测定菌液中还原糖含量、蛋白质含量以及电导率的变化,研究香樟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机理。结果:香樟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2.5%;香樟精油能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的通透性,香樟精油作用4h时,香樟精油组菌液中还原糖含量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25.48%、31.02%、31.25%(P〈0.05),菌液中蛋白质含量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26.86%、31.43%、31.23%(P〈0.05)。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香樟精油中度敏感,其抑菌机制可能在于破坏细菌细胞膜结构,引起内含物渗漏,导致菌体缺乏营养物质而死亡。

葛根素在水溶液中的降解动力学研究377-380

摘要:目的:研究葛根素水溶液在不同的pH、温度、离子强度、初始浓度条件下降解反应的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不同条件下葛根素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利用化学反应动力学的方法计算葛根素在不同环境下的降解反应动力学参数,预测其半衰期(t1/2)和活化能。结果:葛根素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降解反应均遵循一级动力学规律,在中性pH环境中最为稳定,碱性条件下较容易降解,离子强度和初始浓度对其降解影响不大。结论:葛根素在水溶液中较为稳定,仅在强酸和强碱环境下发生降解,呈现pH和温度依赖性,提示葛根素的保存适宜在低温中性条件下,避免极端的pH和高温条件。

UPLC—MS/MS法同时测定比格犬血浆中表儿茶素与4β-(2-氨基乙硫基)表儿茶素381-386

摘要:目的:建立UPLC—MS/MS法同时测定比格犬血浆中表儿茶素(Ec)与4β-(2-氨基乙硫基)表儿茶素(Cya—EC)的浓度,研究比格犬口服威麦宁胶囊后体内药代动力学。方法:血浆样品经盐酸巯乙胺衍生化处理后,以乙腈-水(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Waters BEH Shield RP18(100mm×2.11mm,1.7μm)色谱柱分离,采用电喷雾电离源,以多反应监测方式进行正离子检测,定量分析所用的离子反应分别为m/z 291.1—138.9(EC)、m/z 366.1→288.9(Cya—EC)和m/z 260.2→116.3(内标:普萘洛尔)。结果:测定血浆中Ec及Cya-EC的线性范围均为10~2000ng·mL^-1,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4.82%,准确度均在±4.86%以内;使用DAS3.0药代动力学软件对血药浓度数据进行处理,计算药动学参数,Ec及Cya—EC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1/2分别为66.3和90.4h,AUC0-∞分别为2114.7和1112909.5ng·h·mL^-1。结论:本文建立的UPLC—MS/MS法运行时间短、选择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血浆用量少,适用于比格犬口服威麦宁胶囊后体内Ec及Cya—EC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中国现代中药杂志中药农业
稀土元素镧与丹参毛状根中活性成分及其生物合成中关键酶的量效关系387-392

摘要:目的:研究稀土元素镧与丹参毛状根中活性物质及其生物合成中关键酶基因表达的量效关系,结合Hormesis效应理论探讨镧调控丹参次生代谢产物的阈值,以期为丹参中次生代谢产物调控及镧肥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丹参毛状根活性成分含量,采用TIANGEN多糖多酚植物总RNA提取试剂盒提取RNA,采用Takara反转录试剂盒合成cDNA,采用PCR荧光定量试剂盒进行实时定量检测,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镧处理对丹参活性成分积累及关键酶基因表达量影响显著,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抛物线”趋势;AACT、CAH、4CL、TAT和HPPR五个关键酶基因表达量同样表现出低促高抑的“抛物线”趋势,该趋势符合Hormesis理论曲线。结论:根据Hormesis理论分析,镧对丹参的促进浓度阈值上限在0.1~1.0mmol·L^-1之间。

不同等级山药种栽与其内源激素(IAA、GA3)含量及蔗糖酶活性之间相关性研究393-397

摘要:目的:由于山药在种植过程中缺乏种栽标准,造成山药的产量与质量稳定性差,本文主要通过研究不同等级山药种栽中内源激素(IAA、GA)和蔗糖酶含量的差异,以及内源激素(IAA、GA)和蔗糖酶含量与各级种苗相关性,为建立山药种栽标准提供依据。方法:根据药用山药种栽的长度、直径、重量、芽数、净度、饱满度等形态学指标,运用SPSS Statistics17.0分析软件进行K-均值聚类分析,对山药种栽进行分级,并对不同等级山药种栽内源激素(IAA、GA3)含量、蔗糖酶活性之间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制定了山药种栽的等级划分标准:一级:长度:≥26.8cm、直径:≥2.40cm、重量:≥51.0g、芽数:≥3.0、净度:100%、饱满度:100%;二级:长度:≥22.5cm、直径:≥2.10cm、重量:≥36.0g、芽数:≥2.0、净度:100%、饱满度:100%;三级:长度:≥18.3cm、直径:≥1.80cm、重量:≥20.0g、芽数:≥1、净度:≥99.0%、饱满度:≥99.0%;山药种栽中内源激素(IAA、GA3)含量、蔗糖酶活性与各级种苗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不同等级的山药种栽中生理指标的差异,为药用山药的规范化种植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不同种源喜马拉雅紫茉莉光合特性比较研究398-402

摘要:目的:比较西藏自治区5个种源地(a:工布江达县阿沛村、b:朗县拉多乡、c:桑日县增其乡、d:扎朗县敏珠林寺、e:朗县则弄乡)的喜马拉雅紫茉莉光合特性,为优良种源筛选提供依据。方法:采取不同种源地的喜马拉雅紫茉莉种子进行人工种植,待开花期后测定叶绿素相对含量,使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Pn)、细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等。结果:a、b、c种源地喜马拉雅紫茉莉叶片Pn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表现出显著的高光合效率特性,而d、e种源地喜马拉雅紫茉莉叶片P。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光合利用率较弱;a种源地的光补偿点比其他4个种源的喜马拉雅紫茉莉低,而光饱和点比其他4个高,说明其光能利用率较强;e种源地的喜马拉雅紫茉莉CO2饱和点明显低于其他4个种源地,且CO:补偿点高,说明其利用CO:的能力较弱。结论:在5个不同种源地的喜马拉雅紫茉莉中,a种源地喜马拉雅紫茉莉光合作用能力最强,然后依次是b、c、d,e种源地最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