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中药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现代中药杂志 统计源期刊

Modern Chinese Medicine

  • 11-5442/R 国内刊号
  • 1673-4890 国际刊号
  • 1.0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现代中药是中国中药协会;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药有限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9年创刊,目前已被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现代中药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论、中药资源、基础研究、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中药文化、综述

中国现代中药 2016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现代中药杂志基础研究
不同生长时期罗汉果果实转录因子的转录组分析及酵母单杂交文库的构建945-950

摘要:目的:研究罗汉果果实中的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s,TFs)。方法:在授粉后3、50、70d(days after flowering,DAF)的罗汉果果实转录组中查询注释为转录因子的所有非重复Unigene,并在表达谱中查找其表达情况;应用Matchmaker Yeast One—Hybrid Library Construction系统构建酵母单杂交cDNA文库。结果:罗汉果表达谱数据中共有38个家族的119个转录因子Unigene具有表达差异,其中以70DAF/3DAF和50DAF/3DAF组中具有差异表达的转录因子数目较多,且上调和下调的转录因子Unigene数目相近。此外,初步筛选到4个可能参与罗汉果甜苷合成调控的bHLH(basichelix—loop-helix,bHLH)转录因子Unigene(bHLH014、bHLH025、bHLH093、bHLH096)及8个可能参与黄酮类化合物合成调控的MYB转录因子Unigene;成功构建了酵母单杂交文库pGADT7-Rec2-Lib,其库容量为2.3×10^6cfu,插入片段的平均长度约为1.5kbp。结论:转录组数据分析和酵母单杂交实验有助于筛选罗汉果果实中具有调控作用的转录因子。

北豆根根茎中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成分研究951-955

摘要:目的:研究北豆根根茎中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技术分离得到单体化合物,利用NMR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北豆根根茎中分离得到7个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经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新四川轮环藤因(1),华东唐松草碱(2),盾叶轮环藤碱(3),高芳香花桂林碱(4),四川轮环藤宁碱(5),四川轮环藤因(6)和裂环异粉防己碱(7)。化合物1~3和5具有较好的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活性,IC50值分别为0.58、0.73、0.90、1.66μmol·L^-1。结论:化合物1—7为从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硅胶柱色谱结合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制备白首乌根皮中的苯乙酮类成分956-959

摘要:目的:创建硅胶柱色谱结合高速逆流色谱法制备分离泰山白首乌根皮中苯乙酮类成分的方法。方法:自首乌根皮粗提物先经过硅胶柱色谱进行初步分离,得到含有苯乙酮类成分的A和B两个组分,分别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水(4:6:4.5:5.5,V/V)和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水(4:6:3:7,V/V)的两相溶剂体系进行制备并分离。结果:从260mg组分A中分离制备得到对苯二酚3.9mg(1)、4-羟基苯乙酮17.1mg(2)、2,5-二羟基苯乙酮13.3mg(3)和2,4-二羟基苯乙酮21.0mg(4);从300mg组分B中分离得到自首乌二苯酮136mg(5)。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其纯度分别为97.O%、96.6%、99.2%、99.7%、99.5%。结论:该法简便、快速、高效,可用于白首乌根皮中苯乙酮类成分的快速分离制备,有较好的实用价值,为白首乌根皮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不同产地百合药材中无机元素的分析与评价960-966

摘要:目的:对不同产地百合药材中无机元素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一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er)测定两个主产地35批百合药材中20种无机元素的含量,并用EZinfo、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百合中K、P、Mg、Ca、Na、Si、Fe、Al元素含量较高,含量范围分别为7.200×10^3-1.955×10^4μg·g^-1,1.114×10^3-2.982×10^3μg·g^-1,450.525—772.953μg·g^-1,276.633—827.536μg·g^-1,51.884—871.821μg·g^-1,47.523—540.714μg·g^-1,46.847-595.202μg·g^-1,20.592-264.639μg·g^-1,所有样品中均未检测到Hg。以20种元素含量为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绘制PCA(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得分图,35批百合药材被分成以产地为区分的两组。再结合直观的变量重要性投影值VIP(variable importanceinthe projection)处理结果综合给出各变量的权重系数,得出两产地主要的差异性元素为:K、P、Fe、Si、Na。结论:研究结果可为百合药材的种植栽培与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浙贝母花期地上部分核苷类、氨基酸类及无机元素类成分分析与评价967-973

摘要:目的:通过对浙贝母花期地上部分核苷类、氨基酸类及无机元素类化学成分的分析评价,为其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UHPLC—MS/MS方法分别分析了浙贝母花期生长阶段的茎、花器不同部位中核苷类、氨基酸类化学组成及其含量;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法及分光光度法分析了样品中的无机元素组成及其含量。结果:浙贝母花(除去花药)、花药、茎中总核苷类成分含量分别为4.58、1.91、6.50mg·g^-1;总氨基酸类成分含量分别为69.77、68.79、103.98mg·g^-1;总无机元素类成分含量分别为1295.27、1306.76、772.74μg·g^-1。结论:浙贝母花期地上部分含有较为丰富的核苷类、氨基酸类、无机元素类等资源性化学成分,具有潜在的药用和营养保健价值。

UVB诱导HaCaT分泌细胞因子对HSF的影响及桃叶珊瑚苷的保护作用974-976

摘要:目的:探讨紫外线B波(UVB)诱导HaCaT分泌细胞因子通过旁分泌机制对HSF的影响及桃叶珊瑚苷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桃叶珊瑚苷作用于正常及光老化HaCaT细胞,ELISA试剂盒检测IL-6、TNF—α含量,并将各组培养液分别作用于HSF细胞,RT—PCR、Western—Blot检测HSF细胞中MMP-1、MMP-3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桃叶珊瑚苷对正常HaCaT细胞分泌IL-6和TNF—α没有显著影响,而对光老化HaCaT分泌IL-6和TNF—α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光老化HaCaT培养液使HSF中MMP-1、MMP-3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升高,桃叶珊瑚苷处理组能够明显改善这种作用(P〈0.01)。结论:桃叶珊瑚苷通过减少炎症细胞因子IL-6、TNF—α分泌来拮抗uV对角质形成细胞的损伤,又可通过抑制旁分泌机制,保护成纤维细胞,抑制MMP-1、MMP-3的过表达,预防光老化。

黄芩素在诱导骨肉瘤细胞株U2-OS凋亡过程中对Bax和Bcl-2 mRNA表达的影响977-979

摘要:目的:研究黄芩素在诱导骨肉瘤细胞株U2-OS凋亡信号转导过程中对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检测黄芩素作用前、后骨肉瘤细胞株U2-OS中Bcl-2和Bax的mRNA表达变化情况,了解不同的黄芩素剂量和作用时间骨肉瘤细胞株U2-OS中凋亡蛋白Bcl-2和Bax表达变化,并计算Bcl-2/Bax比值。结果:与骨肉瘤组相比,黄芩素作用组Bcl-2的mRNA表达随着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而递减,Bax的mRNA表达随着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而递增,Bcl-2/Bax比值下降。结论:黄芩素能通过下调Bcl-2的mRNA表达和上调Bax的mRNA表达而诱导骨肉瘤细胞凋亡。

溪黄草不同基原植物的抗菌和抗真菌活性研究980-984

摘要:目的:探究溪黄草不同基原植物的抗菌和抗真菌活性,为建立中药溪黄草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分别以80%的乙醇水溶液和水为溶剂对6种溪黄草基原植物进行超声波提取,以金黄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和绿脓杆菌为供试细菌,以白色念珠菌、酿酒酵母和产黄青霉为供试真菌,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测定各溪黄草基原植物醇提物和水提物的抗菌和抗真菌活性,用液体二倍稀释法测定其最小抑制浓度(MIC)。结果:6种基原植物的醇提物对供试的革兰阳性菌均有较强的抑菌活性,而对阴性菌抑制较弱或无抑制;其中,溪黄草和显脉香茶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最强,MIC分别为0.063、0.125g·mL^-1。6种基原植物的醇提物中,溪黄草的抗真菌活性最强,其对白色念珠菌和酿酒酵母的MIC均为0.125g·mL^-1。6种基原植物的水提物对供试细菌和真菌几乎没有抑制活性。结论:6种溪黄草基原植物中,溪黄草醇提物的抗菌和抗真菌活性最强。

欧前胡素治疗黄褐斑作用机理研究985-989

摘要:目的:研究欧前胡素对人黑素瘤细胞(A375细胞)合成黑素的影响,探讨白芷主要成分欧前胡素对黄褐斑治疗作用机理。方法:试验分为空白对照组、雌二醇阳性对照组和欧前胡素浓度为1、10、20、40、60、80μmol·L^-1给药组,用上述各组处理A375细胞,用MTT法、NaOH裂解法、多巴氧化法和RT—PCR法检测A375细胞活性、黑素含量、酪氨酸酶(TYR)活性、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2(TRP-1、TRP-2)、MAPK通路细胞外信号调节酶1、2(ERK1、ERK2)以及氨基末端激酶2(JNK2)的信使RNA表达。结果:阳性对照组对A375活性无影响(P〉0.05);欧前胡素浓度在40μmol·L^-1以上时,可导致A375细胞大量凋亡(P〈0.01);浓度在1~20μmol·L^-1时,对A375细胞黑素合成及TYR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或P〈0.01),浓度为20I.Lmol·L^-1。的欧前胡素对A375细胞TYR、TRP-1、TRP-2、ERK1、ERK2及JNK2的mRNA表达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或P〈0.01)。结论:欧前胡素可通过抑制A375细胞中TYR活性或阻断黑素合成信号的传导,治疗或预防黄褐斑。

药材谷精珠两种基原植物的生药学鉴别990-992

摘要:目的:研究中药谷精珠的两种基原植物——华南谷精草Eriocaulon sexangulareL.和毛谷精草Eriocaulon australe B.Br的生药学鉴别。方法:通过形态性状和显微对谷精珠的两种基原植物样品的花序和花葶等部位进行全面解析。结果:发现二者在总花托纵切面、苞片和种子形状等方面存在形态性状的差异;在种子表面纹理和花葶横切面上存在显微特征的差异。结论:上述特征可对华南谷精草和毛谷精草进行有效地区别。

HPLC测定马黛茶中咖啡因和可可碱含量993-995

摘要:目的:建立了同时测定马黛茶生物碱(可可碱和咖啡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华谱Unitary C18(150mm×4.6mm,5μm)色谱柱,以甲醇和0.5%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80nm。结果:马黛茶中可可碱和咖啡因在5.010~200.0μg·mL^-1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均大于0.999,RSD均小于1.7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59%和97.20%。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重复性好,可用于马黛茶的质量控制。

海南裸花紫珠中毛蕊花糖苷和木犀草苷含量分析996-1000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来源海南裸花紫珠中毛蕊花糖苷和木犀草苷含量变化,为裸花紫珠药材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毛蕊花糖苷和木犀草苷含量,通过方差分析等方法比较不同产地、采收时间和储存时间的裸花紫珠成分含量差异。结果:29份不同来源海南裸花紫珠中毛蕊花糖苷和木犀草苷含量差异较大,其中毛蕊花糖苷变异系数为69.78%,木犀草苷变异系数为50.38%。毛蕊花糖苷含量受产地和储存时间影响显著(P〈0.05),而木犀草苷则受产地因素影响显著(P〈0.05)。9月到翌年1月,儋州裸花紫珠毛蕊花糖苷含量呈增加趋势,而木犀草苷变化较小。此外,本研究所建立的HPLC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结论:海南裸花紫珠药材成分含量变化较大,产地、采收时间和储存时间是影响药材质量的重要因素。

中国现代中药杂志中药农业
关于《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的几点思考及建议1001-1005

摘要:《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是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的重要技术指导文件,应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和完善。基于参加陕西省中药资源普查的工作实践,笔者通过对室内工作与外业调查工作的积累和综合分析,对《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中项目管理、技术执行方案和普查信息管理等三方面的部分内容提出了修订意见和建议,以期不断完善普查技术规范,为后续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蓝菜1号特征特性及标准化栽培技术1006-1008

摘要:蓝菜1号为菘蓝与甘蓝型油菜经体细胞杂交后,通过与油菜连续回交获得的包含有两条相同菘蓝异源染色体,采用组织培养方法继代的二体异附加系;其叶片对流感病毒A/PR/8/34(H1N1)表现出一定的体外抑制作用。本研究通过示范栽培实践,介绍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及其标准化栽培技术要点。

“黄连1号”新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试验研究1009-1011

摘要:“黄连1号”是采用系统选育法从镇坪黄连农家种群体中选育出的新品种。干品产量0.19kg·m^-2,比当地农家种增产11.35%。干燥根茎含小檗碱6.6%、表小檗碱1.1%、黄连碱2.0%、巴马汀1.5%。全生育期约293d。适宜秦巴山区海拔800—1200m林荫地及同类生态区种植。

当归提早抽薹的科学问题商榷1012-1015

摘要:当归为中医常用中药,人工栽培种植历史悠久,以甘肃岷县产当归品质最优,但在成药期当归提早抽薹严重,是长期未能解决并严重影响当归优质高产的主要障碍。为了科学认识当归成药期提早抽薹问题,本文总结了当归提早抽薹研究进展,并对当归的植物学属性进行比对分析,提出研究解决的主要方向,旨在为今后当归优质高效生产提供参考。

短葶山麦冬细胞悬浮培养技术的初步研究1016-1018

摘要:短葶山麦冬茎尖诱导的愈伤组织为松散型颗粒状,接种量为0.45g达到最大增长量的时间短,四种碳源(蔗糖、葡萄糖、甘露醇和山梨醇)对短葶山麦冬悬浮细胞培养的影响差别不是很大,其中蔗糖的增殖率最高,达到252%,从成本上考虑,在以后的培养过程适合添加蔗糖作为碳源。短葶山麦冬悬浮细胞系的生长动态大致呈“S”形。短葶山麦冬悬浮细胞系培养选择的时间为10d。

三七紫、绿地上茎植株抗氧化酶比活力和丙二醛含量对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的响应1019-1023

摘要:目的:探究三七地上茎积累花色苷对其干旱胁迫下抗氧化能力的效应。方法:研究了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下三七一年生紫、绿地上茎植株叶可溶性蛋白质和丙二醛(MDA)含量及抗氧化酶比活力。结果: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下,紫、绿地上茎植株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比活力及MDA含量均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比活力均下降,且绿茎植株叶可溶性蛋白质和MDA含量及紫茎植株叶CAT和POD比活力的升幅、绿茎植株叶SOD比活力的降幅均更大;PEG6000处理结束时,紫茎植株叶的可溶性蛋白质和MDA含量、CAT和SOD比活力均高于绿茎植株叶的,而紫、绿茎植株叶POD的比活力仍几乎相等;紫、绿茎植株叶可溶性蛋白质和MDA含量间的差异均仅达到显著水平,而CAT、POD和SOD比活力间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一年生三七地上茎积累花色苷利于其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CAT和POD比活力在干旱胁迫中的快速上升、滞缓干旱胁迫中SOD比活力下降和MDA含量的上升,并利于胁迫结束时叶高可溶性蛋白质含量、CAT和SOD比活力水平的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