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中药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现代中药杂志

《中国现代中药》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9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基础研究、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健康产业、中药文化等。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药协会;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药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1673-4890
  • 国内刊号:11-5442/R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82-302
  • 创刊时间:1999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09
  • 综合影响因子:1.029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现代中药 2013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现代中药杂志专稿

江苏省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思路与目标体系

摘要:中药资源是国家战略资源,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中药资源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优化中药农业一中药工业一中药商业等相关领域的产业结构,有利于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有利于保障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高民众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具有重大的社会一经济一生态综合效益。“江苏省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协同创新中心”通过集聚行业内优势资源和紧密合作,有利于大学/科研院所研究目标向延伸资源产业链和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聚焦;有利于大学科研成果反哺教学,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协同育人的目的。本文论述、规划“江苏省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背景、思路、目标、任务等,通过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协同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实现多学科互补交融,为中药行业及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撑,为区域性社会经济发展注入强劲活力,为该领域的人才培养一学科建设一科学研究提供示范和引领。
1019-1025

中药材产地加工过程传统与现代干燥技术方法的分析评价

摘要:中药材产地加工是中药材生产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为了干燥后有利于运输和贮藏,更是依据各中药材不同理化性质而采用不同的加_T方法,以促使其与功效相关的化学物质发生化学转化与生物转化,形成和赋予中药材所特有的药性的过程。因此,先贤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各式各样的中药材产地加工干燥技术和方法,并被现代研究证实这些传统加工技术方法大多是科学合理和适宜的。然而,随着中药材生产过程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如何建立科学合理、集约高效的适宜干燥技术方法和设备,是实现中药材产地加工规范化、规模化的关键科学问题。本文是在对我国目前中药材产地加工现状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领域现代干燥技术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中药材产地加工科学的评价方法和适宜的技术体系,为推进我国中药材产地加工过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1026-1035
中国现代中药杂志中药科技

绒毛诃子果实多酚类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绒毛诃子果实中多酚类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ToyopearlHW-40和MCIgelCHP-20P柱分离并结合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对诃子70%丙酮提取部分进行分离纯化,利用MS、1H—NMR和13C·NMR进行结构鉴定;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诃子多酚类对DPPH’和ABTS。的清除率。结果:从诃子果实中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诃黎勒酸(1)、诃子酸(2)、1,3,4,6-四-O-没食子酰-/3-D-葡萄糖苷(3)、1,3,6-三-O-没食子酰-β-D-葡萄糖苷(4)、没食子酸(5)、诃子素(6)、1,2,3,4,6一五-O-没食子酰巾-D-葡萄糖苷(7)、新诃黎勒鞣花酸甲酯(8)、新诃黎勒鞣花酸酯(9)。其中4、8为首次从诃子中分离得到。抗氧化实验中,化合物4的TEAC值为(3.912±0.21)mmol·g-1,抗氧化活性最强,与其他单体化合物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合物3、5和6的TEAC值与对照品维生素c接近,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与其他化合物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合物8的抗氧化活性最低。
1036-1041

铁皮石斛茎乙醇提取物正丁醇溶性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铁皮石斛茎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溶性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凝胶及反相硅胶等色谱方法对正丁醇溶性部分进行分离,根据质谱、核磁共振等波谱技术对分离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铁皮石斛的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7个糖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1),枸橼苦素C(2),3,5-二甲氧基4-羟基苯基-1-O-β-D-吡喃葡萄糖苷(3),7-甲氧基香豆素-6-O-β-D-吡喃葡萄糖苷(4),淫羊藿醇A:-4-O-β—D-吡喃葡萄糖苷(5),灯盏花素2(6),(+)-丁香脂素-O--β-D-吡喃葡萄糖苷(7)。结论:化合物1,2,4均为首次从铁皮石斛中分离得到。
1042-1045

红外及近红外光谱法对真伪龙齿的快速鉴别

摘要:目的:建立近红外光谱对真伪龙齿的快速识别方法。方法:采用近红外光谱法对真伪龙齿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近红外光谱聚类分析模型,并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结果:在红外光谱区真伪龙齿都有其特征吸收峰,且伪品龙齿具有更多的峰信息;在此基础上成功建立了近红外光谱聚类分析模型。结论:红外光谱法可以作为验证龙齿化学成分的一种方法,而利用近红外光谱法建立相应的模型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别真伪龙齿。
1046-1049

鼻脑通鼻用喷雾剂对实验性偏头痛动物ET-1、CGRP含量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鼻脑通鼻用喷雾剂对实验性偏头痛小鼠内皮素-1(ET -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影响。方法:75只ICR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模型组、鼻脑通鼻用喷雾剂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5只。采用硝酸甘油皮下注射制备小鼠实验性偏头痛模型,造模后20min开始记录小鼠前肢搔头的次数,记录10min;造模4h后腹主动脉取血,测定血浆中ET -1、CGRP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动物搔头次数显著增多(P〈0.001);提前给予鼻脑通鼻用喷雾剂3个剂量后,造模小鼠的搔头次数均比模型组显著减少(P〈0.05,P〈0.01,P〈0.00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动物血浆ET-1含量显著升高(P〈0.001)、CGRP含量升高(P〈0.01);而与模型组相比,提前给予鼻脑通鼻用喷雾剂3个剂量后,造模的动物血浆中、高剂量组ET-1含量显著降低(P〈0.001,P〈0.001),低、中、高剂量组CGRP含量均降低(P〈0.05,P〈0.01,P〈0.叭)。结论:鼻脑通鼻用喷雾剂能减少实验性偏头痛动物的搔头次数,其治疗偏头痛的机制可能与降低动物血浆ET-1、CGRP含量有关。
1050-1053

代谢组学在中药质量与药效研究中的应用

摘要:代谢组学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着重研究生物整体、器官或组织的内源性代谢物质的代谢途径及其所受内在或外在因素的影响及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随着发展,代谢组学在药物研发、中药研究与评价、临床诊断、毒理学研究、微生物与植物、营养科学等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综述代谢组学的研究手段与方法在中药质量控制研究和中药药效研究中的应用状况,并展望其在中医药研究领域的应用前景。
1054-1058
中国现代中药杂志中药农业

广西葫芦科一新记录种——翅茎绞股蓝

摘要:报道了广西葫芦科Cucurbitaeeae绞股蓝属GynostemmaBlume一新记录种——翅茎绞股蓝CrynostemmacaulopterumS.Z.He。该种在广西乐业县石灰岩山地和丛林沟边均有分布,以茎三棱形、具狭翅而明显区别于同属其他种。
1059-1059

立地条件对昆仑雪菊品质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索栽培环境对昆仑雪菊品质的影响,以确定昆仑雪菊的道地性。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不同产地的昆仑雪菊总提物成分比对;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新疆不同产地昆仑雪菊中总黄酮的含量;采用浸泡法比对不同产地昆仑雪菊浸出液的色度。结果:在GF254预制硅胶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水(8:1:1)为展开剂,证实不同产地昆仑雪菊成分构成基本相似,与金鸡菊有明显差异;不同产地昆仑雪菊总黄酮含量有明显的差异,含量分别为18.33%、27.05%、32.93%、24.57%、26.94%、17.33%、26.17%、20.47%、23.68%、17.49%、24.25%;不同产地昆仑雪菊浸泡6次后色泽变化有显著差异。结论:不同海拔及不同采收期与昆仑雪菊的品质具有相关性,提示昆仑雪菊具有产品道地性。
1060-1063

泰山四叶参新品种“泰参2号”的选育

摘要:目的:选育适宜加工的四叶参新品种。方法:以四叶参野生与农家种质资源为亲本材料,采用集团混合选择育种方法。结果:育成品种“泰参2号”茎秆绿紫色、粗壮;叶片卵形;地下根圆柱形或纺锤形,根体长、根粗、单根重、高产、根少分枝。新品种示范产量每公顷9234.45kg,比对照品种泰参1号平均增产14.69%。结论:“泰参2号”为四叶参开发、加工利用提供了专用品种。
1064-1067

蒙药芯芭的研究进展

摘要:蒙药芯芭为蒙医专用药,历史悠远,应用广泛。本文通过系统查阅近期的国内外相关文献,从其本草考证、定性鉴别、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并进行小结与展望,确定蒙药芯芭今后的研究方向和重点应放在化学成分的深入系统研究、弄清芯芭传统疗效的药效物质基础和建立芯芭质量标准等方面。
1068-1072

附子产地加工方法演变分析

摘要:为了梳理历代中药附子产地加工方法的历史演变情况,核查秦汉至民国时期的本草方药专著、地方县志等69部,并查阅建国后历版《中国药典》9部,对古今文献中所收载的与附子产地加工有关的内容加以归纳、整理和文献循证。附子产地加工方法始见于宋代醯醅腌制法,明末时期演变为盐腌制法,并盛行于清代;民国时期演变为胆巴腌制法。产地加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附子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腐烂。通过附子文献资料的系统整理,分析其演变的原因,为附子产地加工方法的传承及改进提供文献依据。
1073-1077

夏天无鲜药材的产地初加工工艺研究

摘要:目的:本文以夏天无药材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不同产地初加工方法对夏天无鲜药材中原阿片碱、盐酸巴马汀及延胡索乙素3种生物碱的影响,确定夏天无最佳产地初加工工艺。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夏天无中三种生物碱的含量,对采收期内的夏天无鲜药材进行晒干、阴干、不同温度烘干等干燥处理,比较不同干燥方式对3种生物碱的影响,确定夏天无的最佳产地初加工工艺。结果:不同干燥处理方式的对夏天无中3种生物碱指标成分的含量有较大的影响,在30气晒干条件下3种指标成分含量最高。结论:夏天无的最佳产地初加工工艺流程:春季或初夏出苗后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清洗或擦净→30℃晒干。
1078-1082
中国现代中药杂志中药工业

HPLC测定三子降酶胶囊中三七皂苷R1和人参皂苷Rg1含量

摘要:目的:建立HPLC测定三子降酶胶囊中三七皂苷R。和人参皂苷Rg,的含量。方法:色谱柱ZorbaxSB—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一水梯度洗脱系统,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03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10μL。结果:三七皂苷R1和人参皂苷Rg。分别在7.9~126.4μg·mL-1,25.6-409.6μg·mL-1线性关系良好。三七皂苷R1和人参皂苷R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43%,99.01%,RSD分别为1.7%,1.4%。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三子降酶胶囊的质量控制。
1083-1085

HPLC—ELSD测定舒筋通络颗粒中黄芪甲苷含量

摘要:目的:建立舒筋通络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HPLC—ELSD),色谱柱为DIONEX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8:62),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0℃,载气流速为2.5L.min-1,漂移管温度为105℃。结果:黄芪甲苷的线性范围为0.9688—9.688μg,平均回收率为98.9%,RSD=1.2%。结论:该方法重现性好、灵敏、准确,可作为舒络通络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1086-1088

基于模型驱动的中药饮片企业信息系统开发

摘要:中药饮片作为中药企业产品的主要形态之一,其生产状况一直较为落后,要实现中药饮片企业的现代化管理,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实现其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进而实现中国特色与国际接轨。模型驱动架构为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制定了规范和标准,可以使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实现更为高效,开发过程中分析得到的模型与数据更加具有继承价值。本文叙述了以模型驱动架构为指导、实现中药饮片企业信息系统规范化开发的关键步骤。
1089-1092
中国现代中药杂志中药商业

我国健康产业进出口市场分析

摘要:保健食品产业从几十万的产值发展到2012年的2800亿元产值,吸引了大量资本注入,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本文旨在通过分析2013年我国保健食品进出口数据和国外健康食品在中国市场及我国保健食品出口情况,以期为我国保健食品企业出谋划策,促进行业健康规范发展。
1093-1095

2013年11月份中药材价格指数监测报告

摘要:11月份中药材综合200指数小幅下滑,报收于2,573.67点,与10月份同期环比下跌0.504%。各分类板块指数,涨跌参半,其中11月份感冒40指数板块涨幅0.692%,香料20指数上涨6.488%,野生99指数上涨1.476%;家种100指数下跌0.62%,滋补40指数下滑2.9%;下跌幅度最大的板块心脑血管20指数跌幅高达8.7%。10月份,由于部分权重品种产新,新货上市冲击市场,出现价格下滑,导致指数出现大幅调整,打破了指数原有的上升态势。11月份指数继续受到大宗品种产新的影响,部分权重品种价格再次下滑,拖累指数走低。
1096-1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