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书馆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图书馆学报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Library Science In China

  • 11-2746/G2 国内刊号
  • 1001-8867 国际刊号
  • 6.77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图书馆学报是中国图书馆学会;国家图书馆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7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图书馆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稿:马克思主义文献研究、专题:中国特色情报学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6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信息聚合概念的构成与聚合模式研究4-19

摘要:信息聚合正成为信息组织与检索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对现有信息聚合相关概念进行阐释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以情景、关系和对象作为信息聚合概念的主要构成,并依此对当前国内外信息聚合的典型应用和研究前沿进行梳理,依据聚合的情景、关系和信息粒度大小,将现有研究和实践中相关聚合模式归纳为情景聚合、语义聚合、引用聚合、社会网络聚合和粒度聚合五种主要模式和十二种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多模式综合的深度聚合发展趋势:情景是决定关系和粒度等其他聚合要素的依据,情景的细化和深入研究势必带来多模式的综合应用,概念和实体、引用和社会网络等关系正被综合运用,而对不同粒度信息对象的聚合则是情景和关系聚合的落脚点。

BIBFRAME核心类演变分析20-26

摘要:BIBFRAME 2.0草案提出核心类由创作作品、实例、规范和注释四个变为创作作品、实例和单件三个。从关联数据角度分析,核心类演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关联数据通过资源URI确认身份的唯一性,不需要规范检索点;关联数据词表不需要重新定义所有类和属性,可以直接使用已有词表,包括Web注释数据模型和其他成熟的词表或本体;关联数据以三元组揭示资源,可以跨越MARC书目格式和馆藏格式的界限。

家谱关联数据服务平台的开发实践27-38

摘要:数字图书馆对馆藏的揭示,沿袭传统的描述标准(如MARC),多以文献特征为主,很难直接满足广大读者对文献知识内容进行查询的需求。关联数据技术通过构建关系明确的语义本体,能够很好地提供基于文献知识内容的揭示、导航和检索,通过开放数据重用和与外部数据的互联,丰富了数据的关联性,扩展了数据利用场景,释放了数据的潜能,为基于互联网的数据服务提供了一种基础设施。这是未来数字图书馆进行知识服务的应有之义。上海图书馆以家谱数据作为起点,尝试利用关联开放数据技术重组图书馆传统资源,构建历史文献数据服务平台。该平台经过基于BIBFRAME的本体设计,从RDB到RDF的数据转换,基于关联数据四原则的系统设计和基于语义技术框架的系统开发,支持面向万维网的书目控制,提供针对普通用户的寻根搜索服务和针对专业人士的数据挖掘服务。

智慧城市应急决策情报体系构建研究39-54

摘要:情报在城市突发事件应急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立情报灵、判断准、反应快的城市突发事件情报支持体系,是城市智能化建设的重要模块,也是智慧城市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的必然要求。本研究从顶层设计入手,以应急情报流与业务流为线索,以情报体系有效运行为目标,探究智慧城市应急决策情报体系的构建问题。从人员要素、机构要素、技术要素、资源要素、制度要素与行为要素六个方面,厘清了智慧城市应急决策情报体系的框架内容。从组织体系、保障体系与运行机制三个层面系统探讨了智慧城市快速响应情报体系的协同运作模式。大数据时代,智慧应急的情报工程化与情报平行化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大学生用户移动搜索策略研究55-73

摘要:在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移动搜索日趋普遍,搜索策略成为用户行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现有用户搜索策略研究包含查询式和搜索会话的统计分析,以及结合用户的信息需求、搜索情境来分析原因。本研究通过非受控实验的方式,对大学生用户在移动环境下的查询式构造、搜索会话中的查询式及搜索会话的其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移动环境下大学生用户习惯使用多种语言组配进行搜索;搜索信息的主题类型存在聚焦现象;移动搜索更加便捷,大学生用户通过更短的查询式、搜索会话便可满足其信息需求;大学生用户会通过多种策略,在手机上执行较为复杂的搜索任务;其搜索活动会引发其他后续活动。研究大学生用户在移动环境下的搜索策略,可了解其搜索行为特征,有助于搜索引擎服务商提供更符合其搜索习惯的服务,更好地满足其信息需求,提高搜索效率。

农村数字化贫困群体的ICT接受行为研究——中国六省市田野调查报告74-90

摘要:本文将技术接受行为和持续使用行为理论引入数字化贫困研究,以我国六个省市十二个村庄的田野调查数据为依据,发现农村数字化贫困群体的ICT接受行为分为三个阶段:ICT的接入、ICT的使用和ICT期望。在此基础上,阐述ICT接受行为形成过程的三层传导模型,即由客观特征与情境指向主观感知,并最终传导至ICT接受行为。客观特征与情境包含主体自身的固有特征和外部社会环境;主观感知包含主体对ICT的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自我效能、负面性感知、信息需求感知和使用感知等一系列因素。

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中的公共图书馆91-102

摘要:《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作为国家层面体现政府责任的公共文化服务"底线标准",将公共图书馆相关指标纳入其中,具有鲜明特色。各地分类制定的地方公共文化相关标准有诸多创新和发展,推动了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提升了图书馆服务能力,助推了全民阅读活动开展,创新了人才队伍建设路径。新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征求意见稿)》在经费保障、硬件设施及服务活动方面与已出台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有所呼应。随着图书馆事业发展理念逐步向效能导向的全局观念转变,公共图书馆行业已有标准为公共文化服务标准的制定提供了重要支撑和参考。公共图书馆应顺势而为,通过标准化建设助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早日实现。

广州区域总分馆制实施路径探索:以基层管理者为中心的研究103-115

摘要:《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为街镇图书馆引入了新的资源和政策保障,规划了相应的建设思路。广州公共图书馆区域总分馆体系建设实施中,街镇图书馆原有的建设主体以及管理主体是问题求解的关键。基于此,课题组选取10个具有代表性的街镇图书馆展开调研,对街镇图书馆基层管理者展开深度访谈,了解和分析他们对街镇图书馆价值及建设现状的认知,以及对以区域总分馆制为中心的街镇图书馆发展路线的不同态度。在此基础上,构建起三种不同的区域总分馆制实施路径:区图书馆主导,与镇政府/街道办、文化站共同建设和管理分馆;区图书馆直接建设、管理区域分馆;市图书馆扶持特定区域分馆。

从传统纸媒到数字媒介的用户阅读转移行为研究——基于MEC理论的探索116-127

摘要:传统纸质阅读虽然能满足读者在阅读深度和阅读习惯方面的需求,但数字阅读,尤其是移动互联环境下的数字阅读,在阅读广度和阅读成本方面更具优势,能利用科技手段缩小阅读的"贫富鸿沟",因而成为全民阅读重要的助推力和新阵地。本研究采用结构化访谈的方式,从"用户价值导向"探索个人价值视角下用户从传统纸质媒体到数字阅读媒体转移的动机。研究表明:用户从传统纸媒转移到数字媒介情景阅读时,更多的是受到功能性价值、机会性价值、社会性价值以及情感性价值的影响,其中,对情感性维度的关注已超过功能性维度;与价值维度匹配的要素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功能类层面,已延伸到环保意识层面。研究揭示,随着读者价值观的改变,阅读行为动机也有了新的变化,需要对数字媒介相关的资源、产品及系统的设计、服务等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

投稿指南128-128

摘要:《中国图书馆学报》是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学术期刊,以交流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研究发现,推动该领域的知识创新为己任,发表图书馆学、情报学及其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