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书馆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图书馆学报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Library Science In China

  • 11-2746/G2 国内刊号
  • 1001-8867 国际刊号
  • 6.77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图书馆学报是中国图书馆学会;国家图书馆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7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图书馆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稿:马克思主义文献研究、专题:中国特色情报学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1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图书馆学报杂志理论研究·实践研究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中文献资源建设探讨4-10

摘要: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改变了文献资源建设的模式,形成了多元化的经费投入机制,创新了文献资源产权解决方式,促进了文献资源的流通和利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大体有三种类型:以建设和强化基层图书馆为导向的服务体系,基于总分馆体系的服务体系,基于区域性服务网络的服务体系。不同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有不同的文献资源建设模式,而不同的文献资源建设模式各有利弊。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中的文献资源建设需要政策和法律来保障、规范和调节。参考文献16。

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研究对象与学科关系11-16

摘要:分析并提出图书馆学、情报学和档案学的研究对象要坚持以下原则:保证学科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学科研究对象不能以所属事业领域来划分;学科研究对象不能等同于该学科的研究内容,将学科的研究对象表述为一种社会行为。据此认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面向信息检索的信息组织;情报学的研究对象是基于信息组织的信息开发;档案学的研究对象是面向信息利用的信息保存。三学科的研究对象揭示了信息资源管理流程的主要环节。图1。参考文献20。

基于作者同被引分析的我国图书情报学知识结构及其演变研究17-26

摘要:提出“聚类分析”和“pathfinder算法”为一体的可视化方法,阐述了其原理和实现步骤,在此基础上利用大样本数据,分时段研究了我国图书情报学知识结构,并分析了其发展演变的具体情况。研究表明,我国图书情报学在1998--2007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1个方面:文献计量、科学计量与信息计量,情报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竞争情报,网络信息组织、检索与服务,知识产权,知识管理与信息资源管理,数字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目录学,信息标引与检索,图书馆学基本理论。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计量学、竞争情报等方向逐步兴盛,传统目录学、数字图书馆等方向则走向分化或衰退。图5。表1。参考文献20。

基于WCAG2.0政府网站可访问性评价研究27-36

摘要:在对国内外网站可访问性的法规与标准以及相关评价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利用Achecker在线软件工具对4个公认的世界城市和我国北京、上海的政府网站进行基于WCAG2.0级别A标准的可访问性检测。从网页平均错误数来看,上海错误数最少,巴黎和北京有待改进;从网站首页检测结果来看,六城市政府网站的首页均没有通过检测;从错误类型来看,各城市网站的错误主要集中在某一种或两种类型上;六城市政府网站的可访问性排名依次为:伦敦、东京、上海、纽约、巴黎、北京。根据检测结果提出如下建议:重视首页的可访问件;改进终端页面;有针对性地改正技术错误;定期检测和改进;提高用户参与度。图1。表5。参考文献3l。

中国图书馆学报杂志事业发展·现代化建设
基于SSME信息资源电子服务研究37-42

摘要:目前信息资源电子服务的理论与实践还处于初期阶段,缺乏完善合理的理论框架。分析了SSME与电子服务相结合的理论依据,从SSME视角出发,结合现有电子服务框架体系,提出基于SSME的信息资源电子服务研究框架及研究目标,并从现状研究、理论构建、战略规划、需求建模与流程设计、保障机制几个关键步骤出发,围绕价值提升与服务创新,探讨基于SSME的信息资源电子服务的研究内容,从而为各类信息服务机构开展电子服务提供全新的研究视角与可借鉴的研究架构。图1。参考文献25。

合作信息查寻与检索的知识共享模型43-49

摘要:合作信息查寻与检索(CIS&R)是一种社会群体性的认知行为,其最终目标是满足用户理解和利用信息的需求,提高和完善用户的知识结构。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合作信息查寻与检索框架模型的两种构建方式:基于传统模型的扩展改善与基于特定领域的概括归纳。讨论该领域的知识共享研究现状,提出CIS&R的本质是知识共享过程。从情境及任务的视角出发,在社会认知观的指导下构建CIS&R知识共享模型,讨论该模型的4个主要构成要素:共享主体、共享客体、共享行为及共享情境。指出所构模型的局限性,展望基于该模型的进一步研究内容。图2。参考文献18。

移动搜索用户持续使用行为实证研究50-57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移动搜索已成为用户信息获取的重要渠道,以此为背景,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和理论分析。基于Bhattacherjee(2008)的扩展ECM~ISC模型,提出并证明了移动搜索用户持续使用的理论模型。该模型揭示了移动搜索信息系统的系统质量、信息质量、服务质量等外生因素对用户的感知有用性以及期望确认的影响,用户的自我功效等个体特性对其持续使用意图的影响,促成因素等对其持续使用行为的影响,以及用户的持续使用意图和行为与满意度、用户使用后的感知有用性、期望确认等内生性因素之间的关系。图4。表1。参考文献36。

数字信息分析中用户焦虑实验研究58-66

摘要:采用对照组设计,考察了新技术介入、信息分析任务的类型和资料的引入次序三个因素与用户的焦虑水平之间的关系。发现用户在完成数字信息分析任务的过程中,技术因素未造成其焦虑水平的显著变化;在引入技术因素背景下,资料安排次序和任务的性质都会引起用户焦虑水平的显著变化。研究为数字图书馆及网络搜索引擎等的优化及其设计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参照。图1。表7。参考文献45。

中国图书馆学报杂志综述·评介
图书情报学视角的Web2.0研究综述67-80

摘要:以SSCI、CNKI收录的图书情报学领域期刊所刊载的以Web2.0为主题的研究论文以及2006--2010年度与Web2.0相关的基金项目为对象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Web2.0研究已引起国内外图书情报学领域的高度重视;Web2.0研究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目前正进入成熟期;关注的领域主要有信息内容生成、信息组织与检索、信息交流与共享、信息服务、知识管理、网络伦理(人文管理)等方面。结合Web2.0所具有的信息资源本质属性,提出“Web2.0信息资源管理”的观点,并从研究视角、研究主题和应用领域三个方面指出应深人研究的内容。图3。表3。参考文献59。附录1。

谭卓垣生平与图书馆学成就考察81-86

摘要:谭卓垣是20世纪早期中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但因其于20世纪30年代末后定居美国,远离中国图书馆界,目前学界对其生平事迹了解甚少。本文对谭卓垣的生平活动及其图书馆学成就进行了考察,以便更好地认识其对中国图书馆事业与图书馆学研究做出的贡献。谭卓垣认为图书馆在文化与教育方面的作用是“便利研究”,并特别强调索引的作用,其思想对中国图书馆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所撰《清代图书馆发展史》是中国第一部图书馆藏书史专著,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参考文献27。

中国图书馆学报杂志探索·交流
学术期刊开放获取出版定量研究探析87-101

摘要:当前学术期刊开放获取(OA)出版定量研究主要集中在增长趋势、影响力和被引优势、成本和效益以及学者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四个方面,主要用到文献计量、数学模型估计、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研究。研究表明,OA出版是一种有益于科研领域、社会公共利益和学者个人的出版模式。其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开放获取期刊(OAJ)供稿量不足、发文量低,OA模式不稳定,存续能力差,学者对其质量存在忧虑且缺乏经费等问题。在OA出版规模不断扩大、商业出版机构参与度高涨的趋势下,要加大对OA发表的费用资助和豁免力度,建立有效的经费补偿和分配机制,要扶持高质量OAJ的发展。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非营利性OAJ运营、OA出版经费解决机制、影响力跟踪评价、社会效益评估、作者OA发表体验。表1。参考文献56。

从若干权威国际测评体系调整看信息社会测度发展方向102-112

摘要:由于信息技术、信息社会实践、信息社会测度理论的进展,促使权威国际测评体系不断调整信息社会测度的体系和指标。采用抽样和比较的方法,聚焦和分析若干权威测度体系和指标的变化,分析了ICT核心指标、欧盟信息社会测度框架、WEF网络准备指数、EIU数字经济测评的最新调整。国际信息社会测度的发展趋势是测度范围扩大,关注影响测度,增加测度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兴信息产业的指标,注重ICT的使用测度等。表6。参考文献23。

联机编目环境下书目数据规范控制研究120-124

摘要:在对联机编目环境下我国书目数据规范控制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联机编目规范控制工作的可行性,并就联机编目环境下书目规范控制的发展规划和策略进行探讨,提出推动我国书目数据规范控制工作国际化的建议。参考文献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