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勘探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石油勘探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a Petroleum Exploration

  • 11-5215/TE 国内刊号
  • 1672-7703 国际刊号
  • 3.7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石油勘探是石油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6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A 化学文摘(美)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石油勘探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勘探战略、勘探管理、勘探案例、石油地质、工程技术

中国石油勘探 2017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石油勘探杂志勘探战略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奥陶系白云岩潜山勘探新发现与勘探意义1-11

摘要: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奥陶系白云岩潜山油气勘探自1989年塔中1井获得突破以后,围绕白云岩潜山开展了持续探索,除塔北隆起北部牙哈—英买力寒武系白云岩潜山取得良好勘探开发效果外,塔中隆起—巴楚隆起仅发现了塔中1和山1两个出油气井点,区域上展开勘探全部失利,20多年来塔中隆起—巴楚隆起寒武系—奥陶系白云岩潜山勘探基本处于停滞。2016年通过重新认识构造模型和重新开展油气成藏条件分析,在麦盖提斜坡和塔中隆起东部优选了罗斯2、中古58两个白云岩潜山勘探目标进行钻探,均获得高产工业油气流,实现了白云岩潜山勘探的新发现,揭示了台盆区寒武系—奥陶系白云岩潜山领域具有重要勘探价值。通过重新开展二维、三维地震资料解释处理,落实了塔中隆起东部、罗南—鸟山构造带、玛东构造带三大白云岩潜山分布区,有利区带面积达1600km2。白云岩潜山油气藏具有埋藏相对较浅(3500~5500m)、勘探效益好等特点,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中国石油勘探杂志勘探管理
四川盆地天然气资源潜力12-20

摘要:近年来,四川盆地常规和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取得一系列进展和突破,地质认识和资源潜力等不断更新,急需对四川盆地天然气资源开展综合评价,进一步摸清天然气资源,为加快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开发提供依据。梳理总结四川盆地近10年来的勘探进展,确定评价资源类型,明确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评价得到常规天然气地质资源量20.69×1012m3,可采资源量11.20×1012m3,包括致密气地质资源量5.87×1012m3,可采资源量2.35×1012m3;页岩气地质资源量57.46×1012m3,可采资源量10.01×1012m3,并总结天然气资源分布规律,分析评价结果与以往相比变化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盆地天然气资源丰富、潜力巨大,勘探开发前景广阔,未来应加强深层、超深层勘探,推进多层系立体勘探,加快发展非常规油气勘探,力争实现天然气持续快速发展。要继续保持天然气勘探快速发展态势,必须加强油气地质理论、勘探开发技术、资源调查评价和管理体制改革等多个方面研究。

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21-31

摘要: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基于不同原理可以分为成因法、容积法、统计法、类比法和专家评判法五大类,国外油气资源评价以统计法和类比法为主,而中国以成因法为主。文章系统阐述了每类资源评价方法的适用性、优缺点及取得的主要进展,其中成因法、统计法和类比法目前相对比较成熟,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烃源岩有限空间法值得关注,下一步需加强理论和应用研究;专家评判法研究相对薄弱,未来急需加强研究。指出油气资源分级评价、剩余资源空间分布预测、深层—超深层领域资源评价、盆地模拟和大数据应用技术、多方法综合应用的油气资源评价体系、专家决策分析系统和经济评价等是未来油气资源评价的主要发展方向。

中国石油勘探杂志勘探案例
涪陵焦石坝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富集主控因素分析32-39

摘要:在总结涪陵焦石坝页岩气田基本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页岩气富集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五峰组—龙马溪组深水陆棚相优质页岩不仅有利于页岩气的生成,而且页岩的有机质丰度与含气量具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为页岩气的富集提供了物质基础;页岩较高的有机质丰度和适中的热演化程度有利于有机质孔的发育,为页岩气的聚集提供了有利的储集空间;良好的顶底板条件和超压独立封存箱的形成,为页岩气富集提供了良好的保存条件,是页岩气富集高产的关键。

南沙海域北康盆地油气勘探潜力40-48

摘要:在广泛调研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利用地震资料最新重处理和解释成果,结合最新收集的国外地质研究资料,系统总结分析了北康盆地构造演化特征、沉积特征、油气地质条件。研究认为盆地总体上经历了断陷期、坳陷期和区域沉降期三大构造演化阶段,主要发育三角洲相、滨浅海相、半深海—深海相,局部古隆起地区发育碳酸盐台地。北康盆地普遍发育中始新统、上始新统—下渐新统和上渐新统—下中新统3套烃源岩;油气储层主要有古近系砂岩、中中新统石灰岩/礁灰岩两大类;上新统—第四系泥质岩层为区域性盖层。北康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巨大,石油地质资源量为8.86×108t,天然气地质资源量为14855×108m3。

中国石油勘探杂志石油地质
南堡凹陷1号构造源上油气成藏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49-55

摘要:通过对南堡凹陷1号构造成藏条件、油气分布规律以及控藏因素系统分析认为:中浅层油气藏为源上油气藏,油气来自沙三段、沙一段和东三段。油气分布表现为平面上集中于构造主体部位,油源断层两侧相对富集,远离构造主体,油气分散;纵向上含油层位多,出油井段长,含油层段相对集中,距离烃源岩层越远,油气富集越少,油气主要聚集在区域性巨厚火山岩盖层之下的东一段和馆四段。油气分布特征与控制油气藏形成的多种因素密切相关:(1)继承性正向构造为油气运移的有利指向,与输导体系匹配的圈闭易于成藏;(2)油源断层是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它与骨架砂体组成的复合输导体系将油气输送到中浅层有利圈闭中;(3)局部低幅度构造、火山岩侧向封堵与直接封盖层是构造—岩性油气藏形成的有利因素;(4)良好的储集砂体类型和相带有助于油气富集,优先成藏。

灰质背景下基于敏感曲线的储层预测方法——以孤北洼陷沙三中亚段为例56-62

摘要:针对灰质泥岩影响储层预测的问题,以孤北洼陷沙三中亚段为例,提出一种有效剔除灰质泥岩影响的储层预测方法。首先,通过对比常规测井曲线,认为声波时差、密度、自然伽马、自然电位以及波阻抗曲线对区分灰质泥岩和砂岩均不敏感;其次,结合岩石物理学特征及测井数据分析,表明泥质含量曲线对灰质泥岩和砂岩区分效果明显,可以作为区分二者的敏感曲线;最终,提出基于优选的敏感曲线,通过建立的等时地层格架,利用地质统计学反演技术提高储层预测的精度。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剔除灰质泥岩的影响,准确刻画扇体形态,且与实钻结果具有较高的吻合度,达到了勘探部署的要求。

地震约束鲕粒滩型碳酸盐岩储层三维地质建模63-70

摘要:储层三维地质建模即在三维空间上表征储层的各项地质特征,是油气藏勘探开发过程中揭示储层特征、寻找有利目标的基础。针对四川盆地龙岗气田鲕粒滩型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强且研究区井网密度小等特点,形成了以单井解释数据为硬数据,地震属性体资料为约束,高度综合地质、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的碳酸盐岩相控储层建模技术系列。该方法将纵向上小尺度精细井资料与地震资料高横向分辨率的优势有效结合,增加了井间预测的合理性,提高了地质模型的精度。建模结果再现了油藏三维空间展布特征,为油田详探、制订和调整开发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连盆地额仁淖尔凹陷下白垩统云质岩致密油储层特征与成因71-80

摘要:为了研究二连盆地额仁淖尔凹陷下白垩统阿尔善组富含油气的湖相云质岩储层成因,在分析沉积构造及火山活动等地质背景基础上,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物性压汞分析,以及碳、氧同位素等地球化学手段,系统研究云质岩致密油储层岩石学特征、成因、分布及储集空间特征,并初步讨论致密油储层勘探潜力。研究结果表明,云质岩包括云质沉凝灰岩、云质泥岩和云质粉砂岩,孔隙度主要为1%~15%,渗透率主要为0.008~2.8mD,属于低—超低孔、特低—超低渗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晶间孔和微裂缝。云质岩中的白云石具有半自形—它形、泥—粉晶结构,高碳同位素值(-1.50‰~5.20‰)及高V/Ni值(1.57~4.56)特征,沉积于陆相半咸水—咸水蒸发环境。云质泥岩和云质沉凝灰岩中白云石具有较高的碳、氧同位素,白云石晶体存在于凝灰质及泥质杂基中,其形成主要与产甲烷生成作用相关。云质粉砂岩中白云石具有较低的碳、氧同位素,受埋藏深度和有机质生烃作用影响。云质岩中Mg2+一方面来自于凹陷中深部大理岩和花岗岩,另一方面来自于火山物质及长石颗粒水解蚀变。此外,云质岩形成过程中,火山喷发导致湖中生物大量死亡,使有机质赋存,促使湖中甲烷菌生成,提供白云石形成的动力条件,促进早期白云石形成。后期盆内烃源岩的生排烃作用,使云质岩晶间孔及微裂缝中储集油气,为致密油储集提供有利场所。

黔南地区麻页1井寒武系牛蹄塘组页岩特征及页岩气勘探前景81-87

摘要:黔南地区寒武系牛蹄塘组厚度大,底板地层封闭性相对较好,可分为两段,其中第一段为半深水—深水陆棚相黑色碳质页岩夹粉砂岩,厚度为99m,是主要的页岩气目标层段;第二段为浅水陆棚相灰色粉砂岩、页岩,厚165m。针对黔南地区仅有的一口牛蹄塘组页岩气调查井——麻江地区麻页1井取样分析,显示该井牛蹄塘组第一段页岩TOC在0.39%~5.35%之间,镜质组反射率(Ro)在1.56%~2.48%之间,平均为2.06%,干酪根显微组分以腐泥无定形体为主,为Ⅰ型干酪根;岩石主要由石英和黏土矿物组成,脆性矿物含量较高,一般大于50%,孔隙度在1.13%~1.88%之间,渗透率一般为0.0011~0.0082mD,表现为低孔、低渗的特征;总含气量最高可达1.13m3/t。该调查井初步揭示黔南地区寒武系牛蹄塘组页岩地质条件较好,具有进一步深入开展页岩气调查勘探的潜力。

云南省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气地质成藏条件探讨88-95

摘要:为系统评价云南省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气地质成藏条件,详细踏勘了18条地质剖面,测定了110个页岩样品的有机碳含量及镜质组反射率,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了22个页岩样品的矿物成分,利用压汞、氮气吸附技术分析了9个页岩样品的孔渗特征,利用扫描电镜分析了页岩的孔隙类型。结果表明:筇竹寺组地表出露点位于滇东北、滇东及滇西北,西部和南部地区由于构造作用埋深大;筇竹寺组沉积期为大面积的陆表海环境,广泛发育的陆棚环境利于有机质富集,富有机质页岩具有“四高一厚一富”的特征,优质页岩厚度大(普遍大于30m),有机质丰度高(TOC平均大于2%),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Ⅰ、Ⅱ1型,有机质热演化程度高,脆性矿物含量高(平均含量大于70%),孔隙发育,连通性好,最大吸附气量平均为3.755cm3/g。与四川盆地及北美页岩相比,云南省筇竹寺组具有良好的页岩气成藏条件,可将筇竹寺组作为页岩气勘探目的层。

中国石油勘探杂志工程技术
基于双地层水电阻率的低对比度油层识别方法及应用96-103

摘要:视地层水电阻率(Rwa)是测井解释中的一个重要参数,通常与储层地层水真电阻率(Rw)一起用于识别储层流体性质。然而针对陆相低对比度油藏,由于地层水性质变化较大,同一区域采用同一个Rw值识别油层,往往得到错误的结论。依据自然电位曲线可以逐层计算储层地层水电阻率(Rw_sp),用Rw_sp代替Rw结合Rwa进行综合解释,对于陆相油藏中低对比度油层具有较强的识别能力,实际应用效果显著。

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与产量“甜点”识别——以美国鹰潭页岩气储层为例104-112

摘要:以美国鹰潭页岩气储层为例,探讨了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方法,分析了影响产量的主控地质因素。该区测井资料以常规系列为主,岩心分析数据比较丰富,分别利用多元统计建模方法与多矿物最优化方法对研究区内关键井的测井资料进行处理解释,经对比分析认为,采用多元统计建模方法计算的储层参数与岩心分析数据符合更好,精度更高。鹰潭页岩气区不同分区的产量差异大,孔隙度是影响产量的主控地质因素,利用地震资料反演纵波阻抗可以预测页岩气产量“甜点区”。

北特鲁瓦油田第一口长水平段水平井优快钻井技术113-118

摘要:北特鲁瓦油田位于滨里海盆地东缘,其复杂碳酸盐岩油气藏普遍存在地质构造复杂、目的层边界和厚度变化大、下部高研磨性灰泥岩机械钻速低等突出问题;同时,为了增加单井产量,水平段长度由该油田常规的400m延伸至1000m,显著增大了井眼轨迹与井身质量控制的难度。为了攻克以上技术难题,开展了延长水平段钻井技术的集成与应用,形成了该地区以旋转导向、锥形齿钻头、探边技术为主的长水平段优快钻井技术。该技术在北特鲁瓦油田H814井进行了首次试验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中,旋转导向钻井技术实现了目的层的旋转钻进,降低了钻井风险;锥形齿钻头实现了机械钻速提高一倍以上;探边技术实现了油气层的精准定位,使油层钻遇率由原来的55%提高到83.9%。鉴于滨里海盆地具有很强的地层规律性,所形成的优快钻井技术在全盆地其他油田具有较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可全范围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