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勘探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石油勘探杂志

《中国石油勘探》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6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勘探战略、石油地质、勘探技术、海外油气勘探等。
  •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主办单位:石油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1672-7703
  • 国内刊号:11-5215/TE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1996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3.72
  • 综合影响因子:3.882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石油勘探 2014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石油勘探杂志石油地质

“源热共控”中国海油气田“近岸油、远岸气”有序分布

摘要:中国海及邻区自中生代末以来经历5期成盆,形成多个新生代盆地。该区烃源岩形成期分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和中新世4期。烃源岩类型有陆相、海陆过渡相和海相,其中陆相有半深湖相、湖沼相泥岩,海陆过渡相包括煤系三角洲与浅海相,主要为煤层、碳质泥岩和暗色泥岩;海相分陆源海相和海源海相。中国东部海域、南海北部海域和南海西部海域均具有近岸带以陆相半深湖相烃源岩为主、远岸带以海陆过渡相-海相烃源岩为主的特征;南海南部近岸带和远岸带都是海陆过渡相-海相烃源岩。中国海及邻区大地热流具有自近岸带向远岸带增高的趋势,烃源岩上覆层有自近岸带向远岸带增厚的趋势。因源热耦合作用,中国海及邻区形成以生油为主的近岸带和以生气为主的远岸带。近岸带从渤海盆地,经南黄海盆地、珠江口盆地北部坳陷带、北部湾盆地、莺歌海盆地河内凹陷、中建南盆地西部、万安盆地西部、湄公盆地、曾母盆地巴林坚坳陷、文莱-沙巴盆地中南部,向东北方向延伸到巴拉望盆地东部,是巨型石油生成区,已发现石油储量上百亿吨。远岸带包括东海盆地、台西盆地、台西南盆地、珠江口盆地南部、琼东南盆地、莺歌海盆地莺中坳陷、中建南盆地东南部、万安盆地东南部、曾母盆地康西坳陷、文莱-沙巴盆地北部、巴拉望盆地西部,是巨型天然气分布区,累计发现天然气储量数万亿立方米。目前中国海主要在成熟区的构造圈闭领域、特别是中浅层构造圈闭领域和生物礁领域勘探,复合圈闭和岩性圈闭的勘探刚刚起步,勘探新层系和新类型广阔;中国海勘探新区较多,尚有一批极具资源潜力、勘探程度很低的盆地或凹陷,特别是远岸带的深水区,预测其勘探潜力巨大。
1-22

中国未开发石油储量分析和对策

摘要:中国探明而未开发的石油储量随时间推移而增加,但未开发率变化却不明显。截至2013年底,全国地质储量中的未开发量为85.11×10^8t,未开发率21.9%;可采储量中的未开发量为10.71×10^8t,未开发率12.5%。在分别做了未开发储量的盆地分布和公司分布、不同类型油田的未开发储量分析后,提出了以新思维、新技术来动用未开发石油储量的有关问题:①未开发石油储量是现实的增产领域,②重新认识探明储量的动态和现状;③适宜技术的应用是关键。在适宜技术的应用中包括:必须强调每块未开发储量的特殊性,进行新一轮的精细地震工作,适度引入致密储层油气的钻井和储层改造技术,大力推进稠油开发,以先进方式开发海上中小油田群,重视凝析油气田的开发等问题。最后提出中国三大国有石油公司要想在全方位发展过程中集中力量为石油增产做出更大贡献,可适当缩小已占有勘探区块面积,集中力量在已开发的油田上提高采收率,大力动用未开发储量,以取得更高的投资回报率和整体经济效益。
23-31

渤海海域秦南凹陷油气地质特征及勘探潜力

摘要:秦南凹陷是渤海海域勘探程度最低的凹陷之一,前期勘探成果不理想,凹陷的生烃能力一直受到质疑。通过对秦南凹陷油气地质特征研究表明:秦南凹陷内小型次洼已具备较大的生排烃能力,凹陷中心的东洼和中洼烃源岩分布范围更广、体积更大、埋藏更深,应具有更大的生排烃能力;凹陷的结构类型控制油气优势运移方向;稳定分布的东二下段泥岩沉积控制了油气富集层位;长期活动断层的发育位置及程度控制了新近系油气成藏的区域与富集程度,主要发育了自生自储、早生晚储、下生上储近源成藏3种成藏模式。研究认为,石臼坨凸起北侧斜坡区、秦南凸起东侧斜坡区以及秦南Ⅰ、Ⅱ号断裂附近为有利勘探区域,具有较大勘探潜力。
32-40
中国石油勘探杂志勘探技术

塔里木盆地刻度区资源量计算方法比选

摘要:从油气资源评价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及其适用条件出发,根据塔里木盆地的实际地质特点和勘探历史,结合具体实例对几种常用统计法的适用性进行了讨论,认为油藏发现序列法、统计趋势预测法等在塔里木盆地不适用,饱和勘探法不适用于多层系复式油气聚集区或构造圈闭区,油田(藏)规模序列法需要有针对性的灵活运用。建立了适用于不同地质类型刻度区的资源量计算方法组合,为塔里木盆地第四次资源评价奠定坚实基础。指出刻度区选取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将复式油气聚集区按照成藏组合的概念进一步划分为两个或多个子刻度区,使子刻度区的地质特征更加单一化、典型化,并根据子刻度区的地质特点选取相应的资源量计算方法组合,使资源量计算结果更加准确、合理。以塔中北斜坡刻度区为例,分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两个子刻度区利用优选方法对资源量进行了重新计算,计算结果相对第三次资源评价结果具有很大的提高,气资源量翻了几番,与目前的勘探现状更为相符。
41-48

库车坳陷大北-克深砾石区地震攻关与天然气勘探突破

摘要:库车坳陷大北-克深砾石区广泛发育第四系、新近系洪积扇,表层砾石层和深层砾岩层主要分布于扇根与扇中。表层砾石层岩性复杂,低(降)速层的厚度和速度变化大,导致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应用“宽线+大组合”及“静校正+多域去噪”采集处理技术联合地震攻关,有效提高了资料信噪比;而深层砾岩层致密,速度异常增高,速度陷阱大,严重影响构造圈闭落实。根据地面露头、钻井和测井资料,解释深层洪积扇地震相和沉积相,识别砾岩层与围岩的接触边界,查明砾岩层厚度及其速度变化规律,有效地克服高速砾岩层对下伏构造圈闭的影响。通过地震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攻关,落实和发现一大批优质盐下白垩系构造圈闭,多个圈闭及多口探井、评价井相继获得高产油气流,气田个数稳健增长,油气勘探获得了重大发现和突破。
49-58

复杂海陆过渡带地震采集难点与对策

摘要:海陆过渡带地震资料采集面临的不仅仅是水深的变化,还要面临海底海流、海浪、外界施工环境等复杂因素的影响。渤海A区块过渡带海底电缆地震采集作业采用8L4S176T观测系统,针对野外采集作业中施工效率低、陆检资料品质差、检波点点位精度难控制和浪区施工环境恶劣等难点,提出了沿检波线放炮、合理规划以减少大搬排列次数、放缆定位一体化、提前多铺设两根电缆、分时放炮、增加电缆配重、“三低一高”法作业等相应措施,成功完成了该区块复杂过渡带的地震资料采集,取得了高品质的地震资料。
59-64

二连盆地乌兰花凹陷火成岩区三维地震采集技术

摘要:二连盆地乌兰花凹陷发育的火成岩属于以新近系中新统汉诺坝组基性玄武岩为代表的喷发岩,浅层属于侵出相,中深部属于火山通道相;火成岩覆盖区地表起伏剧烈,喷发物杂乱堆积,风化层较薄,横向速度变化较快,造成原始单炮信噪比低,资料品质较差。针对以上地质地球物理特征,从3个方面开展技术攻关工作:基于增强火成岩深层弱小信号的宽方位、大炮检距、高覆盖的观测系统优化技术;基于提高原始资料品质的井震联合激发因素优选技术;基于解决表层结构复杂多变的精细表层结构调查与综合静校正技术。攻关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解决乌兰花凹陷火成岩覆盖区三维地震勘探的难题。
65-72
中国石油勘探杂志非常规油气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田长7致密油储层微观孔喉结构分类特征

摘要:致密油储层微观孔喉结构特征是致密油储层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制约致密油开发的关键。以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田安83区长7致密油储层为例,通过镜下观察和压汞实验对储层微观孔喉结构进行了分析。镜下观察该区孔隙类型主要为长石溶孔和粒间孔,喉道类型以弯片状、片状以及管束状喉道为主;压汞曲线显示排驱压力和中值压力偏高,中间过渡段相对较陡,喉道中值半径偏小,分选较好。孔喉结构的非均质性是决定致密储层渗流特征及其差异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孔喉分布、孔喉大小、连通性三方面参数与物性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孔喉分布特征参数中的分选系数、大小特征参数中的孔喉体积比、连通特征参数中的退汞效率与物性相关性最好,据此建立了适合致密油储层的分类评价标准,以指导致密油储层产能评价及相关措施优化。
73-79

川东南彭水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孔隙结构特征

摘要:以单井分析评价为基础,运用氩离子抛光一扫描电镜对川东南彭水地区龙马溪组页岩的孔隙类型进行研究,将研究区层段页岩孔隙分为六大类(包括微裂缝、粒间孔、晶间孔、粒内孔、有机质孔隙和生物化石内孔隙);孔径大小及分布用液氮吸附法及高压压汞法测定,并对两种方法测得的孔径分布结果进行归一化,得到了目的层段页岩孔径的连续分布情况:2~10nm范围内的介孔最为发育。对脆性矿物含量、黏土矿物含量、有机质丰度和类型、成岩作用以及保存条件等5类影响研究区龙马溪组页岩孔隙结构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显示有机质丰度为彭水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孔隙结构的主导内在因素。
80-88

《中国石油勘探》投稿须知

摘要:《中国石油勘探》(原《勘探家》)(双月刊),由石油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刊登内容:油气勘探战略、石油地质理论进展、新的勘探技术(方法)及其应用效果、油气勘探管理、成功与失败的典型实例分析、跨国油气勘探、油气勘探某一问题的见解与争鸣等,欢迎油气勘探领域的管理决策领导、科研院校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踊跃投稿。
F0003-F0003